陪伴
2023-10-16万吉星
万吉星
大麦村的冬天总是如此凛冽,天空像蒙上了一层灰布,压得很低,空气中不时夹杂着零星的雪花,坑洼不平的土路上,一条条车辙印蜿蜒向远方。
“吱呀——吱呀——”刺耳的声音从三轮车的链条处传出,一个四五岁的小男孩穿着厚厚的棉袄窝在车厢里,脸颊肉肉的,黝黑,被风吹得通红。
前面骑车的是一个老头,裹着绿大衣,皮肤皱巴巴地贴在骨头上,身体微微前倾,正用力蹬着三轮车,呼出的热气凝成水滴挂在衣领上。
“爷爷,我可以下来自己走。”小男孩稚嫩的声音从后面传来。
老头一笑,露出泛黄的牙,“没事,狗蛋,这点路可碍不着咱。”说完更加卖力地蹬车,像在证明自己的强壮。
“狗!是狗!爷爷停下,停下!是小狗!”狗蛋激动地叫起来,就在路边的垃圾堆里,有一只灰黄的看起来四五个月大的小土狗窝在里面,紧闭着眼,直打哆嗦。
爷孙俩走到小狗前面蹲下。狗蛋太想养一只狗了,平时家里就他一个人,实在是有些孤单。
“爷爷,咱养它吧。”狗蛋抬头,眼里充满期盼。
老头犹豫了一下,伸出手摸了摸孙子的头,说:“好,狗蛋想养咱就养。”老头脱下自己的绿大衣把小狗裹进去,接着把狗蛋和小狗都放到车厢里,“坐好,咱回家。”
“吱呀——吱呀——”三轮车的声音重新响起来。
老头是个木匠,手艺不错,村里经常有人找他打个凳子,做张桌子。他做工的时候眼睛有精亮的光,注意力高度集中,脸上的皱纹似乎都紧绷了起来。而狗蛋则在旁边忙得不亦乐乎。
“小黄,握手,坐下,好狗!”小黄仰起头叫两声,非常骄傲。它已经比刚被捡回来时大了两圈。
“小黄,等爸爸妈妈回来,一定会夸你的。”狗蛋满怀期待地说道。老头听到,愣了一愣,停下手里的活,对狗蛋说:“狗蛋,想爸妈了?过了腊八就是年,他们马上就回来啦。”那天晚上爷孙多给了小黄一块肉。两人在桌上吃,狗趴在桌腿旁,热气盈满了屋子,窗户透出暖黄的光,在黑夜里格外亮眼。
“爷爷,往左一点,右边再高一点,好了。”在此起彼伏的鞭炮声中,爷孙俩在门口贴春联,忙活得热火朝天。老头把“福”字倒过来贴在大门上。“福倒喽!福到喽!”狗蛋在旁边拍手叫好。
“吱——吜——”大门突然被打开。“狗蛋,我们回来了!”门外传来许久未闻的声音,爷孙俩愣了愣,狗蛋最先反应过来,张着双臂跑了出去“爸——妈——你们终于回来了!”爸爸把狗蛋抱起来,颠了颠,“儿子,长高了,也壮实了。”
“来,快进屋,屋里暖和。”老头从屋里出来,虽没多说什么,但满眼笑意。
晚上,一家人忙活了两个钟头,做了一大桌团圆饭。四个人围着一张小方桌,狗蛋好奇地听着爸妈讲述城里的新奇玩意:高楼大厦、车水马龙,还有晚上也不会暗下来的街道。
“爸,这几年我们在城里打工也攒下些积蓄,狗蛋也到了上学的年纪,我们准备初五就回去,把狗蛋接到城里去,毕竟城里的学校要好一些。”儿媳边给老头搛肉边说道。
老头看了看碗里的肉,手微微颤抖夹起来放到嘴里,“好啊,狗蛋长大了,和我在这小村子里也待久了,该去大城市见见世面喽。”
狗蛋很想到城市里去看一看,说道:“爷爷,我会经常回来看你的,我给你带好吃的好玩的回来。”
老头欣慰地笑了笑,摸了摸狗蛋的头,没说什么。他知道,这一出去,一千多公里的距离,回来怕是难喽。
大年初五,狗蛋抱着小黄,一家四口在村口等去火车站的大巴车,大巴车从远处缓缓驶来,老头弯下腰,紧了紧狗蛋的衣领,嘱咐道:“去了城里要顾好自己,要吃饱穿暖,别被别人欺负喽。”
“哧——”大巴车在四人面前停下,車门打开。“爷爷,我走了。”狗蛋抱着小黄上了车,回头说道。
老头笑了笑,他用力地挥着手。大巴车发动,往远处去了。路过的人冲着老头喊:“张爷,孙子走了?”
“走了,都走了。”老头凝望着刚开出不远的车,眼里淌下几滴泪。
大巴车开出没多远却突然停下,老头有些紧张,以为出什么事了,看车重新启动才放下心来。狗蛋从车窗探出头来,喊了句话,老头听不清,挥了挥手。只见有东西从车旁跑了过来,是小黄!
小黄跑到老头身边,绕着他转圈。老头笑了,说:“走喽小黄,咱们回家。”
大巴车转过一处山脊,消失不见。
老头转身,步履有些蹒跚,一步一步往村里走去,小黄跟在他身后,也一步一步向家走去。
选自《边疆文学》
2023年第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