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空间建设对策研究
2023-10-16姚学洲
姚学洲
摘 要:对南京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简称“非遗”)空间与设施体系进行田野考察,全面了解非遗空间的主要功能、基础设施等基本情况,评估分析非遗场馆能否满足保护和传承非遗的需要、有无提升的必要等。通过梳理南京市非遗保护与传承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并构建江苏省非遗保护传承体系标准,以实现对南京市非遗的高质量保护和传承。
关键词:南京市;非遗;文化空间;数字化;标准体系
一、南京市非遗与非遗空间概况
南京市非遗总计300项,包含国家级非遗13项,省级非遗84项,市级非遗203项。其中市级非遗除隶属于市域整体范围内的19项非遗外,各区非遗概况如下:溧水区9项、高淳区37项、玄武区10项、白下区6项、秦淮区49项、建邺区2项、鼓楼区7项、下关区1项、浦口9项、栖霞区4项、雨花台区7项、江宁区20项、六合区23项。非遗传承人方面与非遗名目分布大致相同,共计435位:国家级传承人17位、省级传承人103位、市级传承人315位。在国家级非遗传承人层面,有传统技艺类8位、传统舞蹈类3位、传统音乐与民俗类各2位、传统美术与曲艺类各1位。传承人分布中存在同种非遗类型申报情况,如:传统音乐类申报“古琴艺术(金陵琴派)”项目2位;传统舞蹈类申报“龙舞(骆山大龙)”项目2位;传统技艺类申报“南京云锦木机妆花手工织造技艺”4位,“金银细工制作技艺”项目2位;申报民俗类“秦淮灯会”项目2位。按照江苏省长江沿岸非遗保护与传承的主体功能划分,南京市非遗空间包括保护空间与传承空间两大类:非遗保护空间主要包含非遗馆、研究基地、传承保护基地三种;传承空间涵盖生产性保护基地、创意基地、宣传展示基地三种。南京市非遗场馆及设施方面以南京博物院和南京市民俗博物馆(南京市非遗馆)最为突出,能为非遗资源的有效利用和各区场馆的建设做出表率。
另外,市文旅局认定28家单位为南京市非遗保护基地,空间展陈设施建设效果均较为显著,其中玄武区2处、鼓楼区3处、秦淮区8处、江宁区4处、六合区6处、浦口区1处、栖霞区1处、雨花台区1处、建邺区2处。可按空间类型将其划分为:研究基地1处,生产性保护基地4处,传承保护基地8处,宣传展示基地10处,创意基地5处。
总的来说,南京市非遗空间场馆以静态与动态相结合的保护方式为主,其作为展示、宣传、保护、研究区域非遗项目的主要场所,既有对南京市市级以上非遗项目的静态展示,也有非遗传承人的现场技艺展演,为观众带来精彩的展陈演出[1]。自2013年南京博物院非遗馆完成扩建并重新对外开放以来,为使南京市各区非遗资源得到有效利用,各区县陆续建立了区级非遗馆,如在高淳老街设立的高淳非遗展示馆、江宁区非遗展示馆、秦淮区的东水艺苑民间艺术馆和夫子庙民间艺术大观园等。不仅如此,非遗空间以静态展示与传承人培训为主要功能,已初现数字技术传承与保护趋势,近年来致力于非遗数据资源库与线上典藏买卖平台的建设。
二、南京市非遗空间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非遗传承发展不均衡
结合南京市国家级非遗项目与传承人分布状况可知,传统技艺类、传统舞蹈类发展相对较好,其他类别相对薄弱,项目不均衡地在全市都有分布。传承与保护空间方面,各区非遗传承空间亦呈不均衡发展趋势。六合区、浦口区为实现特色重点保护,结合社区挖掘非遗传承内涵,打造具有区划优势的特色文化工程;玄武区在《文化部关于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的指导意见》的指示下,对该区的优势项目实施生产性保护;江宁区加强基层工作建设,紧密结合非遗资源与群众文艺,多次举办民俗文化节等活动;栖霞区建立了完整的区级非遗数据库,积极组织传承人参加展览和展演;高淳区结合传统节庆开展民俗和传统舞蹈表演活动,以宣传高淳非遗;秦淮区充分发挥该区保护空间与传承空间的数量优势,以丰富的非遗项目为题材,创作了若干作品,成果十分显著。此外,金陵刻经处、民俗博物馆、宝庆银楼等都开展了形式多样的传承活动。而溧水区的建设任务较为艰巨,当地部门对拥有的“骆山大龙”这一国家级非遗项目的保护下了很大功夫,如今已见成效,但其他非遗项目仍亟待保护。溧水非遗保护中心缺少当地文化馆的有力支撑,这就导致保护工作人员不足,尤其缺少针对传统舞蹈、传统音乐等项目的指导和普及人员。
(二)非遗空间资金投入少
根据南京市文旅局和南京市财政局联合公布的《关于下达2020年度南京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资金的通知》可知,资金投入共计400万元,其中:传承人传习补助124万元,占比31%;非遗数字化建设投入88万元,占比22%;非遗进校园与景区等宣传展示资金投入108万元,占比27%;用于各单位的非遗单项保护投入80万元,占比20%。从上述资金分配可知,保护单位的非遗专项资助处于劣势地位,且仅有三成展陈空间单位能拿到资金补助。此外,展陈空间设施专项资金投入为零,更别提跨区、市、省的陈设展演与学术交流的补助拨款。各非遗专项的创收与转化过程中,有关陈设空间的租赁、市场开发的成本、工艺技术的培训等,均面临着专项资金缺少所带来的负面影响。因为人员和资金的限制,很多项目无法实现定期表演,处于半停顿的局面。特别是分布在农村的项目,对它们的挖掘、保护和传承需要一定经费,然而许多濒临失传的项目因经费问题岌岌可危、后继无人。例如溧水的跳当当、打社火等项目,都面临着投入不足、人员难以稳定的困难。
(三)展陈空间设施单一
南京地區的非遗空间陈设多采用现场展演的方式进行非遗传习,传承人进入传习空间后多专心制作产品或演唱,没有多余精力向观众解说工艺相关历史、文化、审美等内容。同时,大部分观众图新鲜感仅驻足观看,咨询传承人的情况十分少见,以致传承人长期处于被参观的状态,展品与观众、非遗传承人与观众之间的互动性较弱,与参与空间展陈的愿景相悖。表演艺术类项目的展陈,为原汁原味继承非遗,抛弃数字化的多媒体应用手段,仅利用剧场、茶馆背后的大屏幕进行舞台烘托。在数字化保护方面,现拥有3D扫描重建、VR(虚拟现实技术)、AR(增强现实技术)、动作捕捉技术等众多可应用于南京市各类型非遗项目保护的技术。当前,南京云锦、南京剪纸等已进入展陈空间,但展陈方式较原始,主要以玻璃橱窗展示非遗项目成品,留存各种各样的稿本、图稿、文献以及相关实物载体。总体而言,南京博物院中数字馆的增强现实、人机交互等多媒体手段并未出现在非遗专题馆中,其他保护基地建设中也未见到有利于提升展览主题的展陈手段与技术。
三、南京市非遗空间运营体系建设路径
(一)构建南京市非遗保护与传承战略框架
政府部门在非遗传承保护与体系构建方面的作用是巨大的,技艺创新、资源开发、产业升级等方面取得的成绩与政府的大力支持关系密切,因而应强化政府的建设主体责任,使其在传承体系建设中及时调配资源,制定应急方案,采取合适手段,深化要素流动改革,激发城乡融合发展的多元功能,切实改变人口、资金、产品、技术等要素单向流动的格局,加快形成双向流动新态势和集成共赢新成效。
首先,以政府为主导实施“国家—省—市—区—县”多层次的数字技术设施建设,结合以数字化传播平台为抓手的转型思路,搭建人才通道,发展数字运营部门搭建工作;优化现有人才结构,加大数字化专业人才占比,吸纳专业人员加入非遗数字化建设队伍;不断挖掘非遗文化中包含的民族传统,提升非遗文化的吸引力和传播力;商业化运作上平衡商业逻辑与文化逻辑二者之间的关系,以推动非遗项目的商业化转型为抓手,创造新的受众文化需求,进一步反哺非遗数字化的传播与维护[2]。
其次,切实发挥非遗文化内涵价值,为非遗的自洽衍变发展提供条件,形成顶层设计、中层规划、基层设计、工匠精神协调一致的非遗空间建设模式,形式上实现从呈现设计到现在的服务全生命周期设计,践行循环经济和绿色可持續发展理念,利用技术回归交流与传播渠道的本真属性,增强人文关怀。
最后,优化非遗展陈区域布局。利用VR、AR、AI等技术搭建非定点式的传播场景,结合可移动式设备在空间穿梭过程中形成动态叙事,还原非遗项目制作、文娱休闲、街区销售等场景,构建立体、可再生的专属于非遗建设的图像画卷。
(二)完善非遗培育体系
江苏是高等教育大省,以非遗传承者为核心的持续育才体系建设应充分依托高校教育平台,以政府部门为基本保障、文化场所为主要阵地,实现关注民族艺术与文化价值的人才培育目标。高校具有非营利属性、社会责任感与教育资源的绝对优势,因此可以使非遗工作室与高校展开交流学习,以此解决传承人文化层次低、传承方式单一、文化认同不足等问题,同时一手非遗资料可以在高校中实现保存、展览,从而将非遗魅力有效扩散,并吸引更多人参与非遗传承。构建高校非遗教育传承体系,是高校丰富自身文化内涵、唤起全民文化自觉、培养具有优秀中华民族品格大学生的必然途径[3]。
(三)加快数字化建设进程
三维技术在VR、AR的联合作用下,成为非遗的重要保护与传播工具。首先,通过3D建模技术还原不同历史时期非遗手艺人的相貌、服饰、周边制作环境等基本信息,构建区域文化的历史原境,以供后续开发与使用。其次,在动作捕捉技术的助力下,打造虚拟人物,还原非遗制作过程,创造艺人进行非遗产品制作的虚拟场景。最后,将虚拟场景上传至数据资源库,一方面结合增强现实技术与智能设备复原技艺传承过程中的文化空间和历史图景,另一方面通过虚拟现实技术为用户与学习者提供沉浸式数字交互体验。用户能在虚拟与真实的互动中获得全方位的体验,这种互动体验方式具有摆脱传统形式、追踪工艺流程、远程教学实操、前瞻风险评估等诸多优势。
(四)完善空间基础设施建设
一是扩大规模,盘活文化。针对场馆小、人气低等问题,可灵活应用室内外空间,增加不同主题的设施设备,有针对性地组织活动。二是提升设施科技含量,加强科技设施投入。深入推广新媒体平台以拓宽传播渠道,利用现代消费环境下的新型媒介载体,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三是实现设施共建共享,增强设施流动性。除建立统筹协调的顶层设计与机制外,还应关注经费支持、开放共享、评估完善等方面。保障经费支持,鼓励政府、企业、科研院、研创园等提供资金,以江苏省非遗空间基础设施的运营维护为切入点,深入推进产学研融合。加强开放共享,组织高校、科研机构、非遗传承人及企业等,深入参与设施主要技术指标的研讨与设备评估。建立符合江苏省非遗保护需求的非遗空间设施考核评估机制,就目标实现、运行状况、管理水平、人才培养、经费使用等维度形成评价体系,设置考核周期,以提高非遗产业的影响与服务效率。
(五)形成非遗空间设施标准体系
基于江苏省非遗空间及设施的功能复合性、技艺提升性、设施共享性、体验交互性等特点,制定非遗空间系统的量化标准。
一方面,量化非遗空间设施标准。确立江苏省非遗空间设施的术语与定义、非遗关联度、基础设施、人员配置、基地活动、安全与应急管理、质量评估与改进等内容,根据非遗空间规模、构成、选址、面积、布局以及建筑设施细则制定各级别非遗展陈空间标准。结合《民用建筑设计通则》的要求及合理使用人数的计算方法,确定人均面积为主要指标。
另一方面,构建非遗空间效益评价体系。首先,开展相关普查工作,制定《江苏省非遗保护传承空间及馆藏展品普查工作规程标准》。其次,汇总非遗空间类型,根据各市、区、县相关地方空间运营管理办法,整合制定《江苏省非遗空间认定与管理办法(试行)》,助推区域非遗运营与传播工作。最后,抓取非遗空间各类型场馆数据,以社会服务、文化生活、就业收入、人群素质等为效益水平判定指标,构成关联度分析的比较数列,除去人口素质、部分文盲比重之外的若干正向比较类型,构建效益评价指标体系。结合区域整体效益水平,以灰色关联度方法中对应的各项评价指标,以0.612(基本服务功能)、0.692(附加功能)、0.541(文化生活)、0.742(就业收入)、0.731(人口素质)的基础标准评估非遗保护传承空间的效益水平。指标低于平均水平的非遗场馆,需有针对性地对资源利用率、就业与学习平台、文化宣传力度等方面进行强化。
四、结语
截至目前,南京市非遗保护与传承空间以及设施建设形成了以南京博物院、南京市民俗博物馆为核心,向外辐射至其他各区的非遗资源建设格局,呈现出鲜明的地方特色。针对目前业已存在的诸多问题,拟通过构建非遗传承战略框架、完善非遗培育体系、加快数字化建设进程、完善空间基础设施建设、形成非遗空间设施标准体系等措施落实非遗保护与传承工作,保障地方文化的价值输出,实现区域文化品牌构建的美好愿景。
参考文献:
[1]潘彬彬.南京市民俗博物馆民俗文化遗产活态传承研究[J].艺术百家,2013(增刊1):350-351,319.
[2]申楠.非遗数字化传播战略SWOT模型研究[J].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1):58-67.
[3]牟延林,谭宏,王天祥,等.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传承:当代高校文化素质教育的新路径:以重庆文理学院为例[J].民族艺术研究,2011(1):90-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