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医护患三位一体护理模式对老年科心脏监护室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的影响

2023-10-16吕静夏文兰余秋丽杨肖敏郁辰馨朱至恺梁笑

川北医学院学报 2023年9期
关键词:医护医师分级

吕静,夏文兰,余秋丽,杨肖敏,郁辰馨,朱至恺,梁笑

(复旦大学附属华东医院心脏监护室,上海 200040)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eep venous thrombosis,DVT)指血液瘀滞在静脉系统不能回流凝固而形成血栓的一种疾病[1]。文献[2]报道,重症监护室患者DVT发生率高达30%。心脏监护室(cardiac intensive care unit,CCU)主要是收治急危重症心血管系统疾病患者的场所,这类患者因血管内皮损伤、多种侵入性操作及特殊药物使用等因素导致DVT发生风险更高[3-4]。因此,如何预防DVT发生是临床医护关注的重点,且相关研究[5]证实,早期采取积极有效的护理措施能有效降低DVT发生率。传统护理方案是由医护执行DVT风险评估和干预,虽有一定的效果,但效果并不理想。医、护、患三位一体护理模式是指将医师、护士、患者三者作为疾病控制的主体,三者互为联动为实现同一护理目标而共同努力的护理模式[6]。目前,临床上有医护患三位一体护理模式在DVT防治中的报道[7],但尚无对老年CCU患者的相关报道,而高龄更是DVT的高危人群[8]。因此,本研究对老年科CCU患者实施医护患三位一体护理模式,并探讨其对DVT发生的影响。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20年12月至2022月11月复旦大学附属华东医院收治的122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1)入院时经影像学检查深静脉通畅,明确无DVT;(2)年龄≥75岁;(3)患者生命体征处于相对稳定状态;(4)CCU住院时间≥2 d;(5)临床资料完整。排除标准:(1)既往有DVT史者;(2)近1月服用过影响凝血功能的药物或凝血功能障碍者;(3)合并类风湿或恶性肿瘤疾病,严重肝、肾功能不全者;(4)妊娠、哺乳期女性。按照护理方式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60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本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批。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

1.2 方法

两组患者均由同一医师团队进行治疗和护理,均干预7 d。

1.2.1 对照组 实施CCU血栓防治常规护理,包含:(1)保持病房适宜温湿度,注意下肢保暖;(2)密切观察患者双下肢皮肤、色泽、温度、足背动脉搏动,有无肿胀、疼痛等情况,如有异常及时报告医师;(3)抬高双下肢15~30 °,2 h翻身1次,并进行双下肢按摩,2次/d,每次20~30 min;(4)病情稳定后,协助患者进行下肢屈伸、旋转运动;(5)遵医嘱给予患者镇痛、抗凝等治疗。

1.2.2 观察组 在血栓防治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医护患三位一体护理模式,具体如下,(1)成立医护患三位一体护理小组。建立患者-责任护士-主管医师三位一体的预防小组,由护士长担任组长。干预前,组长组织主管医师及责任护士进行相关培训。培训内容包括:DVT相关疾病知识、血栓防治的重点措施及流程、DVT风险评估及分级、三位一体护理模式的价值及具体操作方法。培训后进行考核,考核通过后方可参与本研究。(2)普及疾病相关知识,做好健康宣教。患者入组后,由责任护士床旁一对一进行健康宣教,让患者了解DVT发生原因、危害及预防方法(疼痛控制、康复锻炼等)。病房电视播放DVT相关知识,每日上午、下午各播放1次,每次20~30 min。(3)风险评估及分级。入院时,责任护士根据Caprini风险评估量表[9]对患者进行风险评估及分级,且主管医师再次确认评估,结合患者血栓风险制定个性化干预方案。(4)根据患者风险级别,采取不同预防性护理措施,如观察下肢肿胀、疼痛等情况(异常时报告医师处理);避免在下肢穿刺;穿戴循序减压弹力袜;适当使用间歇性充气压力泵;加强功能锻炼,如踝泵运动、股四头肌等长收缩等;遵医嘱使用抗凝、镇痛药物,做好疼痛护理;对患者不良情绪进行疏泄,消除其消极信心,树立治疗的信心;必要时,行双下肢彩超及其他相关检查,确定有无DVT,并做好专科救治准备。

1.3 观察指标

1.3.1 两组患者DVT疾病相关知识水平比较 分别于干预前后采取科室自制的DVT疾病知识调查表评估两组患者DVT疾病相关知识水平。此调查表包含血栓概念、病因诱因、疾病危害及干预措施4个方面,每个维度评分25分。分值越高,表明患者DVT疾病相关知识水平越高。

1.3.2 两组患者治疗依从性比较 分别于干预前后采取科室自制的护理依从性量表评估两组治疗依从性。在治疗过程中,患者完全遵从医嘱,配合翻身、拍背、踝泵运动等功能锻炼方法定义为完全依从;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偶有不配合行为,但基本上完成全部护理措施定义为部分依从;患者经常性不配合治疗工作,未能完成全部护理措施定义为不依从。依从性良好率=(完全依从+部分依从)例数/总例数×100%。

1.3.3 两组患者DVT风险分级比较 分别于干预前后采用Caprini 风险评估表评估患者DVT风险分级。0~1分为低危;2分为中危;3~4分为高危;≥5分为极高危。

1.3.4 两组患者DVT发生率比较 根据患者干预期间风险分级、实验室检查及患者主诉腓肠肌疼痛行双下肢彩超检查确定有无DVT。

1.3.5 两组患者其他不良反应比较 记录两组患者干预期间下肢肿胀疼痛、皮下瘀斑、血液高凝状态等。

1.4 统计学分析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DVT疾病相关知识水平比较

干预前,两组患者DVT疾病相关知识总分及各维度评分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DVT疾病相关知识总分及各维度评分均升高,且观察组均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DVT疾病相关知识水平比较分)

2.2 两组患者治疗依从性比较

观察组治疗依从性优良率为96.67%,高于对照组的83.33%(χ2=5.926,P<0.01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治疗依从性比较[n(%)]

2.3 两组患者DVT风险分级比较

干预前,两组DVT风险分级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干预后,观察组DVT风险分级优于对照组,中危及以上比例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4。

2.4 两组患者DVT发生率比较

干预期间,观察组DVT发生2例(3.33%),对照组DVT发生10例(16.67%),观察组DVT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926,P=0.015)。

2.5 两组患者其他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

观察组总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1.67%,低于对照组的26.66%(χ2=4.357,P=0.037)。见表5。

表5 两组患者其它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n(%)]

3 讨论

DVT是CCU患者常见并发症,是导致患者致残或致死,也是影响患者临床结局的主要因素之一[10]。相较于普通病房患者,CCU患者发生DVT风险更高。研究[11]表明,对DVT高危人群开展针对性护理干预措施,能减少DVT发生率,改善患者预后。本研究对CCU患者实施医护患三位一体护理模式对DVT预防有利。

本研究显示,干预后观察组血栓概念、病因诱因、疾病危害及干预措施等DVT疾病相关知识的评分均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治疗依从性优良率高于对照组。由此表明,医护患三位一体护理模式能提高CCU患者对DVT的认知,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分析原因,首先,三位一体护理模式加强了医师、护士、患者三者间的联动与协助[12],相较于传统DVT防治中由医师主导治疗、护士指导宣教及患者被动接受,三位一体护理模式将患者与医护放在同等重要位置,充分调动患者积极学习DVT相关疾病知识,变被动为主动,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其次,三位一体护理模式加强医师和护士之间沟通,有助于及时发现潜在的护理问题,且医师参与能提高护理的专业性,提高患者信任度及治疗信心,进而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陆军燕等[13]研究显示,医护患三位一体健康教育能提高电视胸腔镜患者自我管理能力与治疗,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本研究中,干预后,观察组DVT风险分级优于对照组,中危及以上比例低于对照组,观察组DVT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由此表明,医护患三位一体护理模式能降低CCU患者DVT风险分级,进而减少DVT发生率。分析原因,首先是三位一体护理模式能加强医护患三者联动,确保主管医师与责任护士持续动态评估患者病情变化,分析潜在风险,以便及时改进干预方案,防止DVT的发生;其次是向患者强调DVT防治的重要性,指导患者配合功能锻炼与治疗,并通过多途径健康宣教,提高患者医疗参与感,进而进一步降低DVT发生风险。这与于国富[14]研究结果一致。

下肢肿胀疼痛一般考虑是下肢回流静脉受阻[15];皮下瘀斑一般与手术损伤、制动、凝血功能异常或药物使用等有关[16];血液高凝状态是引起DVT的重要因素之一[17]。本研究中,观察组总不良反应发生率小于对照组,说明三位一体护理模式可改善患者下肢血液回流情况,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原因可能与三位一体护理模式促进医护患三者联动,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主管医师与责任护士持续动态评估患者病情有关。

综上,医护患三位一体护理模式能提高老年科CCU患者DVT疾病相关知识和治疗依从性,降低DVT风险分级和DVT发生率,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猜你喜欢

医护医师分级
中国医师节
韩医师的中医缘
工银医护无界卡一份对医护者的关怀
分级诊疗路难行?
“医护到家”真能“到家”?
分级诊疗的“分”与“整”
老年习惯性便秘的蒙医护理
中老年高血压病的预防及蒙医护理
分级诊疗的强、引、合
“水到渠成”的分级诊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