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级出行即服务(MaaS)落地发展研究
2023-10-16张云必
张云必
(苏交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江苏 南京 210000)
0 引言
MaaS的定义是什么,目前相关的定义并不统一[1]。国际公共交通协会(The 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of Public Transport, UITP)对MaaS做如下定义:基于活跃的交通手段和高效的公共交通系统,将不同的交通服务(如公共交通、共享出行、共享汽车、共享单车、共享踏板车、出租车、汽车租赁、网约车等)集成到单一的数字出行服务平台。这种定制服务可以根据用户需求提供最优出行方案。MaaS随时可用,并提供综合规划、预约、支付以及出行信息服务和便捷的出行服务,使用户无需拥有汽车便可享受生活[2]。
国内相关的MaaS落地发展研究已经很多。刘睿健提出发展MaaS的两大关键点,一是开放的数据,二是恰当的制度[3]。王健等提出建立出行即服务需要市场分析,并根据市场不断变化的出行实践巩固成果[4]。严治等提出MaaS落地发展,迫切要求政府提供政策支持和数据共享环境,更进一步地推动多种运输模式在信息、支付、服务商的一体化,改善出行服务品质[5]。张程瀚等提出通过组建高水平MaaS管理平台公司,促进不同运营主体之间相互协作、资源共享,以此构建新区MaaS出行即服务模式[6]。张俊峰等提出构建城市级MaaS服务,需要构建政府引领、企业运营的合作模式,在进行MaaS试点的前期进行适当的政府补贴[7]。已有研究对相关MaaS落地发展已经有很多有用的建议。但是MaaS是一个复杂的新兴事物,如何有效地落地发展,还需要系统性、针对性的研究。
1 MaaS落地发展问题
MaaS发展研究很多,但是都处于理论研究阶段,并且依旧存在落地发展的问题[1]。
(1)没有完善的商业模式。国内虽然有多个落地实施的MaaS平台,但是依旧没有形成切实有效的商业模式。一是平台盈利方式有待探索,公益性出行方式下企业利益如何保障,平台引入商业等增值服务是否可行都有待探索。二是对用户的需求不了解,MaaS平台始终是面向用户的,必须根据用户的需求设计,用户是否能够接受和使用此种模式需要进一步的探索。
(2)多方合作存在障碍。MaaS运营商需要整合的出行方式多样,城市普遍拥有客运集团、公共交通集团、出租车企业、公共自行车企业等多家交通服务提供商,相互之间的沟通协调难度巨大。同时各方数据难以打通,出行数据是一个出行服务商的重要资产,其中蕴藏其商业秘密与乘客敏感信息等,出行服务商一般不愿意开放其数据。
(3)技术能力不足。一方面是MaaS运营商需要构建一个高性能的运营服务平台,其中底层操作系统、相关架构和应用界面都需要投入大量资源进行研发。另一方面,MaaS运营平台运营也需要对应的运营调度算法,其中出行路径优化、运行线路动态调度、票务票价体系、清分等算法都需要开发。此外随着运营体量扩大,数据的体量也会爆炸性增长,技术难度也会越来越大。
2 MaaS落地发展建议
MaaS落地建设涉及准备启动、规划策划、设计建设与实施运行四个阶段[1],不仅需要建设App与信息平台,更加需要的是系统性、整体性的谋划与建设。
2.1 准备启动阶段:创建良好的发展环境
(1)出台相关的扶持政策[1]。总体政策方面,与国家总体可持续发展战略相契合,出台公交优先发展和绿色低碳发展的相关政策。具体政策方面,各地区可根据各自的特点,制定和印发《关于支持MaaS落地发展的实施意见》《关于支持MaaS落地发展的三年行动方案》《开展MaaS落地发展试点的通知》等促进MaaS落地发展的政策。
(2)培育MaaS生态圈。由城市管理高层出面,牵头各方参与者成立行动联盟,明确参与者的角色和责任,共同塑造和推动城市新出行市场与MaaS生态圈的发展;建议由城市市长牵头,联合各相关部门领导,组建MaaS落地发展联盟,并在此联盟基础上建立MaaS平台建设办公室,任命专人推进工程。
(3)引导资源与数据共享[8]。推进数据标准规范的建设,出台MaaS数据分类标准、数据编码规范、数据管理规范、数据采集规范和数据交换与共享规范。解决MaaS平台建设中数据格式不一致、数据质量不合格和缺少数据共享和业务协同数据支撑等问题。
2.2 规划策划阶段:制定完善的行动方案
(1)制定整体行动方案。由MaaS平台建设办公室,负责规划与编制《MaaS发展战略》和《MaaS落地发展实施方案和计划》,制定共同愿景和战略行动,确立整体的发展路径和发展目标,并制定分步实施计划,引领MaaS创新、孵化创新企业、推动技术与解决方案的应用、共同宣传、监督与评估考核、树立品牌等。
(2)制定分布实施计划。MaaS落地发展建议以单个城市各自建立平台,从交通方式上,要从城市客运、向城乡客运和城际客运拓展,最后把所有客运方式纳入。从服务的功能方面考虑,从单一交通方式整合开始,逐步整合多种出行方式,逐步集成预约支付功能,逐步整合社会服务功能,最后要拓展相关的产业链,实现相关的拓展服务。此外,城市只整合自己城市管辖的交通方式,其余大交通方式通过调用大交通方式平台功能模块实现全交通方式一体化出行。一方面符合居民出行的习惯和需求,另一方面避免平台过大难以建设和平台过小效果不明显的问题。此外不打破现有的行政区域和交通方式运营组织模式。
(3)选择合适的商业与合作模式。MaaS并没有统一的相对成熟的商业与合作模式。MaaS平台商业模式从运营方式来划分,一般可分为“独营”模式、“代理”模式和“运营商”模式三种[1]。三种平台运营模式对比见表1。“独营”模式无法满足MaaS全交通方式整合,是一个不成熟模式,在探索阶段可以使用,会随着MaaS发展被淘汰。“代理”模式和“运营商”模式优劣势明显,随着MaaS概念的成熟,“代理模式”最终会逐渐被“运营商”模式取代[1]。因此建议MaaS初期落地发展阶段就选择“运营商”模式,可以由公交公司或者其他出行服务商进行服务拓展,落地实施MaaS。
表1 三种平台运营模式对比[1]
中国交通行业出行服务提供商大都为公有制企业,但依旧存在私有的出行服务提供商,MaaS需要整合整个出行行业,并且将衔接社会服务,因此在中国现行经济体制下,推行MaaS必然推行公私合营模式[1]。在公私合作的条件下,MaaS平台的构建与发展必须找到公私合作的平衡点,并且创建双赢的局面,否则MaaS平台必然无法可持续发展。如何找到公私合作平衡点,关键在于公私合作的分工[1,9]。
(4)政府搭建专门的服务平台。该文建议MaaS采用“政府搭台、企业唱戏”的模式,落地实施MaaS服务。即由政府部门建立公共数据平台,把各种交通服务提供商的交通出行服务整合到一个平台中,并把相关的交通服务和数据作为商品或服务向MaaS运营服务商出售[10]。建议由城市政府成立公有制的MaaS平台出行服务和数据提供商平台或公司,隶属于国资委,所有交通服务提供商的出行服务和数据都需要接入此平台才能供给MaaS运营商,包括运营商自有的交通服务,如图1所示。对于铁路12306平台、航空公司平台等全国性交通平台,通过调用其数据和服务,实现铁路和航空出行服务的一体化整合。MaaS运营平台可以有多个,所有制形式也可以灵活多变,只要符合相关要求就可进入市场参与竞争,由政府控制交通服务的提供和数据的打通,有力促进各种交通方式的整合和数据安全问题解决。在统一的国有平台下运作,多了平台一道有力的监管程序,能够有效避免MaaS运营平台在运营过程出现垄断等风险,更加有利于保障用户的利益,激发市场的活力和创新,有利于政府实施相关的支持政策,在平台端可实现政府对MaaS平台予以补贴和进行激励。在此种机制下,能够不破坏现有的城市公共交通运营和组织模式,更加便于MaaS平台的落地实施。
图1 交通运输服务商交通服务提供模式[9-10]
2.3 设计建设阶段:以用户的需求为导向
(1)设计符合用户需要的App。如果MaaS平台应用使用麻烦,比传统的公交售票和相关App等调用麻烦,在与传统的方式竞争中就将处于劣势,居民选择使用新的MaaS平台的概率就相对降低。建议先期建设平台,要实现一个平台、一次出行规划、一键支付、一票(码)通行的基本功能,凭此便利性才能打开用户市场[11-12]。
(2)选择合适的优惠方式。MaaS平台不仅要节约用户的时间成本,更重要的是节约用户的金钱成本,建议MaaS平台落地建设时就要对用户的出行进行优惠。现有主要的优惠方式有直接补贴、间接补贴和套票(月卡)优惠方式等。不同的优惠方式有不同的优缺点,建议平台应采用多种优惠方式组合进行优惠。先期可以采用优惠券方式直接补贴,但是建议仅限于平台正式运营的一个月或半年的时间。主要的优惠方式是采用套票(月卡),辅以绿色出行碳普惠积分兑换。
(3)选择合适的切入场景。选择合适的起步场景应用,是MaaS落地发展的关键。借鉴国内目前落地应用的做法,结合各地实际情况,主要有三种方式起步MaaS应用服务。一是轨道接驳换乘模式,二是现有公共交通方式整合模式,三是与辅助型公交或互联网约车整合。各种起步落地应用方式的优缺点见表2。轨道接驳换乘模式需要特定轨道场景和城市,不适应一般情况。与辅助型公交或互联网约车整合,有很好的适应性,并且落地实施简单,但是规模不大,难以形成效应,居民感受不明显。因此该文建议采用第二种方式“现有公共交通方式整合模式”来落地发展城市MaaS平台。一方面,公有制企业整合,相对阻力较小;另一方面,能够基本覆盖所有的交通方式,形成完整的出行链。
表2 各种起步落地应用方式的优缺点[5,11,12]
3 结语
MaaS是未来交通发展的必然方向,是交通现代化发展的必然选择。该研究从MaaS国内外研究出发,在分析MaaS落地实施问题的基础上,提出城市级MaaS落地发展的相关建议,以期助力MaaS的落地实践,予以同类城市和相关行业主管部门参考。但MaaS涵盖的内容十分之多,该研究仅提出一些相关建议,实践中必然还会遇到其他各种问题,相关研究还需要继续深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