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制华为”,一个缩影
2023-10-15沈逸
沈逸
这种战略焦虑和不自信的真实原因是西方面临的内生缺陷与本领恐慌。
2023年9月,华为公司向里斯本法院提起诉讼,反对葡萄牙网络安全委员会(CSSC)的一项决议,该决议可能会导致运营商在5G移动网络中拒绝使用华为设备。CSSC的这项决议是2023年5月问世的。作为一家咨询公司,出台这份协议的背后,当然离不开美国的影子,包括与美国政府关系密切的非政府组织也在这场博弈中发挥着微妙而重要的角色。
从形式上看,这场诉讼的对象CSSC,甚至,按照个别西方媒体的话来说,都不是个合适的对象。因为这个委员会理论上只出台不具有约束力的咨询报告,最终的判断与执行来自葡萄牙政府。但从华为的经历来看,用这种暧昧而容易推卸责任的非政府组织出头,用一份拼凑证据甚至采信虚假证据的报告开道,实现对华为技术、产品与服务的打压,已经成为一种常态,甚至成为了当下这个时代的缩影。
这种打压连欧美自身的游戏规则都无法进行解释。欧盟欧委会专员布莱顿(Thierry Breton)在接受葡萄牙媒体采访时就坦言:华为不是所有的产品都有问题,而且有问题的产品,应当由成员国合理管控;(葡萄牙这种)全面的禁止和排除,明显违背了比例性原则,超出了适当限制。葡萄牙网络安全委员会的判定依据,其实只有一条:相关企业来自不是欧盟、不是北约、不是经合组织成员的国家;换言之,这种对华为的打压,就是对中国的打压,对华为的猜忌,就是对中国的猜忌,对华为的限制,就是对中国的限制。
这种打压、猜忌、限制,是西方整体战略焦虑和不自信的具象化表征,导致这种战略焦虑和不自信的真实原因,是西方面临的内生缺陷与本领恐慌。从发展模式来看,经历了冷战后30年的高速发展,西方基于自由主义理念的发展模式,日趋暴露出过度金融化的结构性缺陷,这种缺陷在分配层面导致了欧美国家普遍的贫富差距问题,在发展层面导致了欧美国家大量的制造业外移与本土产业空心化,在治理层面导致了欧美国家出现了大量善于言辞而拙于行动的表演型政治人物和组织。最终的结果,就是在信息技术革命的进程中,西方发达国家清醒地看到了真正意义上的前沿领域所在,但是能够满足其政治信任的西方企业,在技术和业务能力上,已经无法通过正常的市场化竞争,与来自中国的以华为为典型代表的企业展开真正意义上公平的竞争。
华为的反应,则可以看作是中国面对来自西方世界整体性的霸凌和压制时,着力做出良性反应的典范:首先,是对在开放环境下发展的坚持;其次,表现出了对现有体系和既定游戏规则的充分尊重,哪怕这意味着一段时期内,接受不公平规则下的比赛;最后,则是日趋显著地表现出了能力的成长,以及由此带来的积极影响。敢于在对方司法体系下,根据对游戏规则的深度研究,展开博弈,体现了全球化博弈能力的长足进步,这是中国整体实力提升的至关重要的新领域;同时,在将来,充分运用实力并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政府—企业的新型的良性互动模式,不仅可以捍衛本国企业合法的海外利益,而且能够在维持和保障全球市场开放与规范化竞争等问题上,做出独特的属于中国自身的贡献,那将具有更加深远的意义和影响。
对华为来说,通过在核心技术和关键产业领域的实质性突破,去创造更大的辉煌,让世界通过中国的技术创新,更好地享受信息技术带来的福祉,也将是无法阻挡的历史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