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辅导员职业认同及其社会支持机制研究

2023-10-15刘小琳汪育文

唯实 2023年9期
关键词:辅导员政治职业

刘小琳 汪育文

自从1953年清华大学设立政治辅导员以来,我国的高校辅导员制度已经走过了70年的历程。这一制度为高校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做出了重要贡献。根据相关政策和工作需要,高校辅导员的配备逐步得到落实,但仍存在一些深层次的矛盾和问题,职业发展定位不明晰、职业认同感不强、社会支持机制缺乏等,极大地影响到辅导员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质量和成效。开展高校辅导员职业认同及其社会支持机制研究,对高校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职业认同与社会支持的内涵及其价值

认同既是一个心理学范畴,也是一个社会学范畴。心理学家弗洛伊德认为,认同是自我与他人、群体或被模仿人物在情感及心理上的一种趋同的过程,个人通过投向他人的认同来创造出自我的身份认同。美国社会学家查尔斯·霍顿·库利提出“镜中我”的概念,指出“人们彼此都是一面镜子,映照着对方”,认为个体对自我的认识是在和他人的关系中产生的,从对方的看法出发来认同自己的行为。不管是从心理学还是社会学的视角看,认同都不仅仅是个体的主观感受,不只是一种有一定确定性的自我意识、自我肯定、自我悦纳,更是一种来自社会的“映射”,来自他人或其他群体赋予的社会标签、社会认可、社会评价。没有社会认可,个体的自我肯定只能是没有认同的孤芳自赏。

随着现代社会的职业分工更加细化,职业认同越来越引起学术界的关注和实务部门的重视。职业认同不仅与职业主体的归属感、幸福感等密切相关,还与其工作投入、工作效能等紧密相连。当职业主体高度认同自己所从事的职业,把“工作”当成“事业”去做就会事半功倍,否则就会事倍功半。有学者认为,“职业认同是某一职业中的成员对该职业共享的态度、价值、知识、信仰和技能在认知上的接纳”。从职业主体看,职业认同源于职业主体对所从事职业的价值和意义的认可,具有从事该职业所需要的素养和能力,愿意为所从事的工作付出精力和情感,取得进步和实绩。从社会支持看,需要对职业主体进行教育和培训,给职业主体赋能,建立考核激励机制以防止职业倦怠,设计职业生涯规划以鼓励职业发展。任何从事劳动和创造的职业都需要社会认可和支持,特别是基层一线的职业、公益性和专业性较强的职业、需要奉献精神和投入思想情感的职业,更需要强化社会支持以增强职业认同。

社会支持同样既是一个心理学范畴又是一个社会学范畴。我国学者肖水源将社会支持概括为三个方面:一是客观的实际有形的支持,二是主观的情感精神的支持,三是个人对社会支持的利用度。基于不同的视角,社会支持既包含了心理和精神层面上可感知的支持,也包含了物质层面上的支持,还包含了信息和社会网络方面的支持。高校辅导员的职业发展需要社会支持,社会支持是支撑高校辅导员职业认同的重要因素,因而也是本文重点讨论的内容。

高校辅导员职业认同的多重困境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辅导员队伍建设高度重视,出台了一系列政策举措,以加强辅导员队伍建设。截至2022年3月,全国高校专兼职辅导员达24.08万人,公办高校辅导员全部进入事业编制。这些有力举措为加强辅导员队伍建设奠定了坚实基础。经过党组织的培养,一大批辅导员成长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和管理岗位的中坚力量。但与此同时,一些内在的结构性问题依然存在,比如内生动力不足、社会支持缺乏,导致高校辅导员职业认同不够。

輔导员职业认同的关键在于辅导员对其内在职业价值和外化职业角色的积极性态度与肯定性评价,而这种态度和评价又迫切需要强有力的社会支持。这种态度和评价具体可分为职业身份认同、职业情感认同、职业价值认同、职业能力认同、职业地位认同五大维度。身份认同是对岗位角色及职业意愿的一种归属感,情感认同是对行为取向及职业体验的一种幸福感,价值认同是对职业意义及价值实现的一种成就感,能力认同是对工作任务及发展能力的一种胜任感,地位认同是对校内认可度及社会影响力的一种荣誉感。从上述五大维度来看,高校辅导员群体都存在不同程度的“认同危机”。

身份认同上存在角色冲突,归属感不强。辅导员是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是高等学校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工作的组织者、实施者、指导者。面对国际国内形势的复杂多变和互联网、人工智能时代的激烈挑战,大学生教育管理的复杂性前所未有,辅导员身份多元、任务繁重,充当着思想政治教育者、基层党建工作者、心理健康咨询者、学生事务管理者、校园活动组织者、安全稳定维护者等多重角色,成了无所不为的“万金油”。辅导员承担的“角色丛”杂而不专,缺乏核心角色,角色冲突凸显。有学者认为:“辅导员的职业困惑主要表现为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职能与日常管理服务的一般职能之间的矛盾,他们的认同危机表现为无限的任务责任与成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面专家之间的冲突。”辅导员工作杂而不专,不仅导致辅导员难以聚焦主责主业,不能集中精力做深做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也使得辅导员缺乏专业化的、清晰的职业定位,缺乏以专业化为显著特征的职业归属感。

情感认同上存在职业倦怠,幸福感不强。教育部在2017年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中,明确规定了辅导员工作的九大职责,几乎涵盖了大学生在校学习生活的方方面面。琐碎的事务性工作以及超负荷的工作量使辅导员在实际工作中压力过大,总是有一种“工作永远做不完”的感觉,极易产生疲惫、厌倦等不良情绪。虽然绝大部分辅导员认真履行职责,尽心尽力做好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日常管理工作,全心全意服务学生、帮助学生。但长期繁杂、高强度的事务性工作,让辅导员从一开始热爱辅导员职业、充满工作激情、全心全意投入逐渐转变为疲于应付和倦怠,不仅没有职业幸福感,还影响思想政治工作的质量和成效。

价值认同上存在心理落差,成就感不强。作为大学生成长与成才的人生导师和健康生活的知心朋友,大多数辅导员与学生形成了“亦师亦友亦亲人”的关系。调查研究显示,绝大多数大学生都认为辅导员对自己的价值观形成以及人生成长起到了很大作用。从这个角度看,辅导员能够从学生成长与成才中获得某种成就感和价值感。但从辅导员个人成长的角度看,会形成明显的落差。辅导员在学校的待遇不高、地位不高、成长空间不大、职业发展路径不明等问题比较突出,再加上辅导员难以像专业教师那样能够通过教学科研成果积淀个人的专业成就。这些深层次问题,造成辅导员队伍人心不稳,流动或转岗的意愿较强。如果只解决“人”在的问题,不解决“心”在的问题,育人成效就会大打折扣。

能力认同上存在本领恐慌,胜任感不强。辅导员岗位对职业能力要求较高,除了具备从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相关学科的宽口径知识储备,还要具备开展思想理论教育和价值引领工作的水平和能力。从辅导员的九大职责,到辅导员的多重角色,再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日常管理中的诸多难题,对辅导员的品德素养、知识结构、工作能力都提出了远远高于这支队伍现状的目标和要求。从实际情况看,辅导员适应这些要求难度很大,存在能力危机和本领恐慌。在辅导员招聘选拔中,往往重视学历而轻视专业背景,导致辅导员特别是新任辅导员缺乏理论水平和学科背景,难以形成对学生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职业威望。

地位认同上存在偏见歧视,荣誉感不强。从一般意义上讲,辅导员不仅是千挑万选出来的优秀分子,而且是高校干部和教师队伍的重要来源,理应具有很好的发展愿景,理应充满自信和自豪。但实际情况是,在专家教授唱主角的大学校园,辅导员常常感到自己地位低微。在高校各支队伍中,辅导员处于教育管理的基层一线,在一些党政干部和专业教师眼中,常常视辅导员为“保姆”“管家”“勤杂工”。学生则大事小事都找辅导员,但在一些学生心目中,专业教师、导师是教师,辅导员不是“真正的教师”。没有群体外的肯定和支持,辅导员的职业自信和职业荣誉感十分缺乏。

社会支持对高校辅导员职业认同的影响

高校辅导员职业认同感不强,部分原因在于辅导员群体的特殊性以及个体差异性,但最主要的还是缺乏适合辅导员群体特点、促进辅导员职业认同的社会支持机制。

物质性社会支持关乎辅导员发展取向。从辅导员的工作性质看,辅导员承担着教育者和管理者的双重职责。作为教育者,需要具备较高的思想理论水平。虽然有思想政治教育的专业技术职务序列,但与专业教师序列泾渭分明,缺乏教学科研基础、相融相通机制和学术成长通道。作为管理者,辅导员不具备党政管理部门那样明确的权责和组织体系,职级发展通道不畅。辅导员职责的双重性使得辅导员成了特殊的教师、最不像教师的教师。物质性社会支持的关键是进一步明晰辅导员的职业发展路径并给予相应的政策保障。

情感性社会支持影响辅导员行为取向。从辅导员群体特征看,辅导员群体多数是青年人,大多是研究生毕业就担任辅导员。这样的好处是与大学生年龄、经历相近,有共同语言,不存在代溝。但辅导员与其说是一个职业,不如说是一段经历。绝大多数辅导员都会成长为学校的党务工作者或管理干部,少部分会转向教学科研岗位。这意味着辅导员都面临转岗分流,面临二次选择。这种过渡性和不确定性影响到辅导员思想的稳定性,影响到辅导员的职业认同和心理归属。辅导员自身也处在成家立业的年龄,同样需要思想上的关心和情感上的支持,情感性的社会支持会大大提升辅导员群体的工作幸福感和满意度。

个体对社会支持的需求程度影响辅导员职业认同水平。从辅导员个体差异看,辅导员个体的基础条件、人格特征、知识能力、职业期望有所不同。不同性别、不同年龄、不同任职年限的辅导员,对职业期望不同、对社会支持的需求程度不同,进而在职业认同上也有比较显著的差异。辅导员自身的理论水平、知识结构和沟通管理能力越强,胜任感越强,越能赢得学生的尊重、同行的认可和领导的肯定,并获得职业成就感,激发职业内生动力。个体的情感、态度、意志、心理承受能力等人格特征,还决定了辅导员应对艰苦繁杂工作的主观体验和耐受力。职业期望值得以实现,则会获得职业满足感;反之,如果职业期望值难以实现或落差很大,职业认同感就会大大降低。

辅导员的群体特征和个体差异是客观存在的,职业认同的问题也是客观存在的,问题的关键是缺乏有力有效的社会支持机制。首先是缺乏系统化的制度设计和政策支持,辅导员的职业成长路径存在诸多不确定性和随意性,缺乏好的心理预期。其次是缺乏精神和心理上的关怀。辅导员从事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实际上辅导员自身也需要精神层面上的教育、关怀和帮助。再次是需要改善辅导员待遇,给予必要的工作和生活保障。最后是缺乏社会支持网络,缺乏与辅导员进行沟通互动的平台和载体,从而让辅导员独自面对学生和自身的思想、心理、学业、工作和生活上的各种难题。

提升高校辅导员职业认同和社会支持水平的策略

进入新时代,高校既承载着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培养时代新人的历史使命,又面临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复杂环境。我国已建成世界上最大规模的高等教育,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艰巨繁重前所未有。正是在这样的新时代背景下,党中央高度重视辅导员队伍的建设。近年来,有些高校对世界百年变局和互联网时代的风险挑战认识不足,对意识形态工作和思想政治工作重视不够,产生了一系列负面舆情,进而影响事业发展、学校声誉和社会稳定。辅导员职业认同感不强是高校治理的隐形短板,是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深层次难题,必须引起高度重视。要从之前对辅导员“量”的要求转向“质”的提升,厘清辅导员职业定位和首要功能,激发内生动力和职业认同。同时,加强对辅导员教育培养和关心支持,探索更加开放包容的社会支持机制,推进辅导员群体职业生涯发展,充分激发辅导员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厘清辅导员角色身份和首要功能。提升辅导员职业认同,首先要用好标签理论,给辅导员一个清晰的身份定位。“辅导员的身份定位是关于辅导员到底是什么职业、承担什么角色、履行何种权利义务的本质规定,直接决定了辅导员工作的主要内容和方法,决定了辅导员的发展方向,对于辅导员队伍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因此,对辅导员的身份定位要立足科学性,即对辅导员的定位要准确、科学,符合辅导员身份的具体特征和发展要求,符合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科学内容和系统规律”。辅导员的首要职责是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其他的服务、管理工作都要围绕这个工作重心展开,要把辅导员从无所不包的繁琐事务中解放出来,聚焦主责,突出重点,实现身份从“管理型向服务型转变”“经验型向研究型转变”“权威说教型向友好朋辈型转变”。围绕首要功能,科学界定辅导员的工作职责和身份定位,加强以辅导员为主体的教育组织力量,明确辅导员岗位职责,将辅导员从“保姆”“管家”“保安”等多重身份中解脱出来,更多以专业化的教育者身份参与学生工作,真正回归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主业,同时加强对辅导员的培训和赋能,使他们成为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行家里手和专业人才。

提升辅导员在高校的形象和地位。辅导员的职业认同、职业感受来自社会的“映射”,来自其他群体特别是高校其他群体赋予的社会标签、社会认可、社会评价。辅导员的地位,真实反映了思想政治工作在高校的地位。与高校的其他岗位相比,特别是与教师业务工作和业务成长高度一致的特点相比,辅导员工作是无私付出,更需要服务意识和奉献精神,因而也更需要外部激励。要把落实辅导员按比例配备和进编等“硬任务”转向思想上的重视、工作上的支持、价值上的认可等精神性和物质性的社会支持。完善对高校办学的评价体系,把辅导员队伍建设和培养纳入对高校的考核评价体系。对辅导员给予充分的尊重和信任,提高辅导员的职业威望和社会地位。解决好辅导员职务职级晋升问题,避免出现“双重身份”“双线晋升”但实际上可能两头都不落实的现象。

激发辅导员立己达人的内生动力。所有的外因和社会支持最后还是需要通过内因起作用。辅导员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际成效还是取决于每个辅导员的态度、能力以及他们对学生和工作的热爱。“从朴素的自然性原生情感、到自发自觉的使命性道德情感,从外力作用的功利性情感、到内心信念和职业旨趣驱使的升华性情感,辅导员职业情感都必须经历从主体到客体、个体社会共同构建、共同作用从而不断加深和升华的过程”。事实上,任何职业都可能存在认同问题、倦怠问题以及各种各样的困境和障碍,但任何职业也都产生了一批先进分子和优秀人才,有的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成绩,有的在新的岗位上成长为领军人才。要通过评选辅导员年度人物、最美辅导员等活动选树先进典型,让辅导员充分认识所从事工作的价值和意义,增强职业成就感和荣誉感。辅导员个体要发挥主观能动性,主动寻求社会支持,善于运用社会支持,给予他人鼓励和支持。

构建助力辅导员职业生涯发展的支撑体系。辅导员是一个青年群体,既要胜任现有的岗位职责,又要面对后续发展的二次选择或多次选择,构建辅导员职业成长体系显得格外重要。高校特有的环境和平台为辅导员的成长提供了多种选择和无限可能。高校应把辅导员队伍建设和职业发展纳入学校干部队伍和人才队伍建设的总体规划,制订相互衔接的引进、考核、激励和培养措施,为辅导员的成长和发展提供更多的渠道,让辅导员感到工作有尊严、工作有奔头、发展有路径。首先要把好入口关。关注应聘人员的道德修养、核心素养和发展潜力,将真正水平高、能力强且热爱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事业的青年人才纳入辅导员队伍。其次要加强思想引领。帮助辅导员加强品德修养和人格养成,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塑造能耐受挫折和壓力的心理素质,做到自我悦纳、自我成长、自我提升。再次要开展全面培养。健全岗前培训、日常培训、专题培训、高级研修等全方位的培训体系,从思想政治教育理论水平、师德师风建设、心理健康教育知识、职业生涯规划指导等方面给予全方位指导,帮助他们掌握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的技巧和方法,掌握处理复杂问题、应对突发情况的能力和本领。最后要强化专业素养。支持辅导员依托高校丰富的教学科研资源,深入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教育学、管理学等领域的学习和研究。坚持理论和实践相结合,把工作中的问题变成研究中的课题,再用研究成果指导实践,真正把辅导员队伍打造成为一支高素质、专业化的队伍,成为新时代高校人才培养和党政管理的生力军,为建设教育强国作出应有贡献。

(刘小琳:南京师范大学食品与制药工程学院辅导员,助教;汪育文:南京师范大学食品与制药工程学院党委副书记,副教授)

责任编辑:刘景昌

猜你喜欢

辅导员政治职业
守护的心,衍生新职业
“讲政治”绝不能只是“讲讲”
1+1我们这样学队章:我们的辅导员
“政治攀附”
“政治不纯”
政治不过硬,必定不可靠——政治体检不能含糊
职业写作
好辅导员这样炼成
我爱的职业
“职业打假人”迎来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