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5G+工业互联网”赋能制造业数字化转型

2023-10-15姜永发

唯实 2023年9期
关键词:制造业工业转型

姜永发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实体经济特别是制造业发展,强调“工业是我们的立国之本”“加快建设制造强国”“努力把我国建设成为网络强国”,为工业和信息化高质量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江苏省委第十四次党代会指出,要抢抓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融合发展的战略机遇,加快建设网络强省、数字江苏、智慧江苏,实施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加速和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升级行动,加快推进产业数字化、数字产业化。江苏在“5G+工业互联网”和制造业数字化转型方面具有先行优势,并将5G与工业互联网融合发展作为全省制造业数字化转型的重要抓手,着力打造全国数字经济创新发展新高地。

一、江苏“5G+工业互联网”推动制造业数字化转型的成效

近年来,江苏以政策引领强化服务支撑,持续夯实工业互联网的发展基础,深化“5G+工业互联网”融合应用,深入实施制造业数字化转型行动,全省“5G+工业互联网”赋能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取得阶段性成效。

建立健全推进体系。省政府、设区市政府先后印发《关于加快推进第五代移动通信网络建设发展若干政策措施》《江苏省5G应用“领航”行动计划》《江苏省“十四五”新型信息基础设施发展规划》等指导性文件,为加快5G技术在更广范围、更深程度、更高水平上融合应用提供了理论指导和方法遵循。全省各地组织电信运营企业、解决方案服务商围绕企业应用开展先行先试,运用5G技术解决生产制造、安全管理环节的痛点难点问题;分类分级培育5G全连接工厂,建设产线级、车间级、工厂级示范应用项目;加快培育省级“5G+工业互联网”融合应用先导区。

逐步夯实支撑底座。5G网络、工业互联网标识服务智能化改造数字化转型“数字底座”功能不断加强。截至2022年9月底,全省累计建成5G基站17.6万座(数量在全国各省区排名第二、密度在全国各省区排名第一),实现全省所有城镇地区及省级以上开发区全覆盖。实施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1+1+1+30+30”生态三年培育行动,建设完成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国家顶级节点——南京灾备节点展示中心等基础设施重大项目。全省累计建成已上线二级节点48个,标识注册量1232亿条,解析量为833亿次,接入企业130495家,分别占全国总量的21%、65%、57%、69%。

持续深化创新应用。截至2022年9月底,全省5G行业应用项目成果超过3000个,建设“5G+工业互联网”融合应用项目超过529个。65个5G应用项目在工业和信息化部“绽放杯”5G大赛中获奖,常州精研“5G+AI质检”、中石化物探院“基于5G尊享专网的野外智能节点油气勘探系统”、中兴滨江“用5G制造5G”3个项目获工业和信息化部“绽放杯”5G大赛一等奖,中兴滨江“用5G制造5G”和扬子石化“5G+安全石化”2个项目入选工业和信息化部十大应用场景典型案例。常州微亿智造围绕电子和汽车零部件领域,通过5G、机器视觉及AI技术融合,实施“机器质检、机器换人”,帮助用户将单一产品质检耗时从60秒缩短为1秒,每年节约人力成本近1亿元。

打造多元化载体。先后征集全省服务商2000家,其中392家入选省工业互联网服务资源池,128家被评为省级智能制造领军服务机构,智能化改造数字化转型有效供给服务能力显著增强。支持苏州工业园区积极创建国家“5G+工业互联网”先导区,推动中国信通院江苏5G创新中心、中国移动集团紫金创新研究院等一批创研机构落地江苏。中兴通讯5G融合创新中心、南瑞电力5G融合创新实验室、苏州电信5G应用创新中心获评2021年5G应用产业方阵创新中心,朗坤苏畅工业互联网平台、中天互联爱尚(ASUN)工业互联网平台入选工业和信息化部“双跨”平台。

标杆引领成效明显。针对新型电力和新能源装备、工程机械、高端纺织等16个省先进制造业集群,累计建成“双跨”级、行业级、企业级、区域级和供应链省级工业互联网重点平台142个、国家级特色型平台37个,累计建成135家省工业互联网标杆工厂、138家省智能制造示范工厂、1639个省智能制造示范车间、13292家省星级上云企业、23家省“互联网+先进制造业”特色基地。各类标杆示范企业、平台、园区建设的大力推进,为全省制造业智能化改造树立了标杆,为全省数字化转型引领航向。

二、江苏“5G+工业互联网”赋能制造业数字化转型面临的困境

作为一种创新体系,工业互联网仍面临着企业意愿不强、应用场景不足、核心技术能力欠缺、生态系统薄弱、商业模式不清晰等诸多挑战。总的来看,全省工业互联网平台领域优秀企业数量不断增加,但“領头雁”“排头兵”型企业在发展质量、影响力等方面与加快建设制造强省要求存在一定差距,拥有核心技术和较强市场竞争力的领军企业数量较少;头部平台企业、重点平台企业不断涌现并深度赋能产业融合创新发展,但面向不同行业、不同企业、特色领域的平台化、敏捷化解决方案供给不足;部分企业仅限于在财务、管理、软件工具等方面融合工业互联网应用,而在推动设备联网、场景挖掘分析、资源协同共享等方面存在观望或浅尝辄止现象,以数据要素驱动创新发展的融合应用有待深化。

企业层面:参与主体数字化能力参差不齐,同步推进难。“5G+工业互联网”赋能制造业智能化改造的数字化转型过程,涉及工业企业、智能制造系统解决方案供应商、基础电信企业等不同主体,面向融合应用的数字化能力和理解水平不同,给参与主体同频推进带来难度。一是工业企业数字化水平不一。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98%为中小企业,由于转型需求千差万别,部分中小企业存在“不想转、不敢转、不会转”的情况。二是智能制造系统解决方案供应商重视程度不一。当前提供制造业智能化改造数字化转型解决方案的服务商更多地偏重设备、车间、工厂的硬件和软件改造优化,而对“5G+工业互联网”解决方案的融入应用考虑不够。三是基础电信企业运维模式面临挑战。“5G+工业互联网”的运营维护区别于传统的ICT模式,边缘计算中心较多,设备更多下沉到用户侧,对电信企业的智慧运营体系提出了更高要求。

技术层面:关键技术未能满足应用需求,全面推进难。当前,5G技术发展、5G产业供给以及标准制定等与制造业全面数字化转型应用需求相比还存在差距。一是技术层面亟须加快突破。目前5G的R17侧重大带宽与速度提升,而高可靠、低时延的工业生产控制场景感知不足。5G技术要深入应用于工业生产核心环节,高可靠、低时延、广覆盖等核心技术需要进一步突破。二是产业供给能力不足。当前符合工业终端需求的5G工业模组种类不多,产品分散化状况明显。虽然工业5G芯片、模组、网关价格呈下降均势,但与4G模组相比,仍需进一步提升产业供给能力。三是标识解析标准化不够完善。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体系仍存在关键技术标准、行业标准滞后或缺失等问题,亟须大力推进标准化工作以支撑标识解析技术创新。

应用层面:行业数字化转型需求各异,快速推进难。“5G+工业互联网”可以赋能千行百业,但各行各业的数字化基础、行业痛点和应用需求各不相同。一是商业模式仍处于探索过程。当前“5G+工业互联网”在不同工业流程企业“一事一议”“一单一案”的探索应用案例较多,商业模式仍处于探索积累过程,成熟的商业模式相对较少。二是融合应用深度有待增强。现阶段5G在企业部署主要停留IT层,大部分未深入到工业现场控制层,需要进一步打通IT、OT、CT网络,建设5G全连接工厂。三是工业设备与5G互联还需要进一步强化。部分生产设备尚未从业务逻辑、系统架构上与5G深度适配,当前大部分应用采用CPE等5G接入终端,信号和协议的反复转换与接续造成性能损失、协同能力降维。

产业层面:生态合作尚未全面融通,深入推进难。工业领域的生产实践、行业特性差异化明显,面临着很多行业壁垒,生态合作尚未实现全面跨界融合,影响着应用的推进。一是行业龙头示范带动作用有待强化。2021年工业和信息化部累计发布20个“5G+工业互联网”融合应用场景,并在电子设备制造、装备制造、钢铁等行业龙头企业率先试点,但对相关行业的引领带动作用尚未充分体现。二是行业组织作用不明显。不同行业推进制造业数字化转型不同步,存在供需对接不畅的问题,行业联盟、行业协会等行业组织尚未充分发挥桥梁纽带作用。三是复合型人才缺乏影响数字化转型成效。理解行业属性的专业人才和掌握数字技术的复合型数字人才相对匮乏,直接影响着制造业自上而下的数字化转型,无法做到IT、OT、CT真正融合。

三、“5G+工业互联网”赋能制造业数字化转型的对策建议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加快建设制造强国、质量强国、航天强国、交通强国、网络强国、数字中国。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推动产业数字化,利用互联网新技术新应用对传统产业进行全方位、全角度、全链条改造,推动制造业产业模式和企业形态根本性转变,促进我国产业迈向全球价值链中高端。要把江苏制造业智能化改造和数字化转型作为重要抓手,加快建设“数实融合第一省”,推动“5G+工业互联网”融合应用从离散型通用场景向流程性连续场景转变,赋能制造业数字化转型走深向实。

加强系统谋划,明确“5G+工业互联网”赋能制造业数字化转型的推进路径。加强全省“一盘棋”统筹推进,强化系统组织保障。一是加强部省对接。及时总结梳理“5G+工业互联网”赋能制造业数字化转型阶段性工作及重点项目实施情况,深入开展5G全连接工厂项目培育、申报、遴选、认定工作,择优向工业和信息化部推荐。二是加强省市联动。注重上下联动,指导设区市将制造业数字化转型、“5G+工业互联网”与工业互联网平台等工作统筹推进,将各项目标任务细化分解到具体县区,逐级形成工作路线图。三是强化标准建设。鼓励和支持全省行业龙头企业和协会组织参与国家“5G+工业互联网”通用标准编制工作,积极推动行业“5G+工业互联网”标准体系建设。

加大分类指导,拓展“5G+工业互联网”赋能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应用领域。针对不同类型企业不同发展阶段,分类赋能企业转型。一是促进行业龙头企业加快转型。引导建设5G全连接工厂,推动工业企业、电信运营企业、解决方案提供商、系统集成商等联合开展5G全连接工厂建设,提升网络覆盖与数据采集能力,进一步实现人、机、料、法、环、测等生产要素全面连接,推动“5G+工业互联网”应用由“单点场景”向“全局工厂”迈进。二是为中小企业提供转型方案。加快建设全省中小企业“智改数转”云服务平台,推行“专精特新”企业智能制造顾问制度,对规模以上中小企业提供免费诊断服务,为中小企业提供融合应用“菜单式”解决方案。三是加快制定“菜单式”解决方案。将普适性强、应用案例多的示范应用场景固化为通用场景,并结合行业属性分类制定“基础解决方案+行业个性化方案”,逐步形成项目“需求分析—现场诊断—方案咨询—项目实施—成效评估”全流程服务方案,加快实现“1到10”的应用拓展。四是分步拓展赋能应用场景。以首批选定的化工、钢铁、服装等12个行业为重点,分行业编制“智改数转”实施指南,将“5G+工业互联网”应用方案充分融入实施指南。围绕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深度融合,深入挖掘多场景融合、多系统集成、多设备协同的融合应用项目和典型应用场景。

加速自主创新,夯实“5G+工业互联网”赋能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基石。一是攻克一批关键核心技术。根据工业互联网、5G产业链长板清单和短板清单,推动电信运营企业、工业企业、重点高校及科研院所合作,围绕工业级5G芯片、模组、网关、多接入边缘计算(MEC)、工业软件、工控系统、边云协同等开展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二是加快工业5G专网应用。在重点行业、企业加速推广5G虚拟专网、混合专网等成熟模式,充分利用5G网络资源提升专网服务水平,促進5G网络与其他网络融合应用,提升工业现场“哑设备”网络连接和数据互通能力。三是筑牢融合应用安全屏障。建设5G安全工程研究中心,开展网络安全技术测试验证,夯实5G核心系统、网络切片等5G自身安全能力基础。结合工业互联网特征与运营模式,融合零信任、内生安全等前沿安全技术,加快构建较为全面覆盖接入、网络、控制、数据等安全风险保障体系。

加密资源保障,营造“5G+工业互联网”赋能制造业数字化转型的良好生态。一是发展壮大服务供应商。促进各类创新要素汇聚和资源共治共享。加快省、市两级智能化改造数字化转型资源池建设,加强服务商管理和自评估,培育一批领军型服务商。系统梳理全省“5G+工业互联网”项目,分类分级筛选5G全连接工厂建设标准和具体要求,建立项目库并跟踪服务。二是联合培育解决方案供应商。优先发展全省智能制造领军服务机构、国家智能制造系统解决方案供应商等理解行业“智改数转”应用需求的企业,促进“5G+工业互联网”与原有智能制造解决方案加速融合并形成系统化集成应用方案。三是构建合作共赢生态。打造横向联合的应用生态,组建“5G+工业互联网”商业联合体,面向垂直行业和园区应用需求构建“5G+工业互联网”商业联盟生态;打造纵向到底的服务生态,组织江苏5G产业联盟等行业组织开展走进先导区专题活动,梳理评估发展现状与存在问题,深度挖掘企业应用需求,加速推广建设运营模式;组织开展“5G+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区县行活动;加强“5G+工业互联网”赋能制造业数字化转型的宣传推广,营造全省数字化转型的良好氛围。

(作者系中共江苏省委党校第43期县处级干部进修班学员,江苏省工业和信息化厅信息基础设施处处长)

责任编辑:刘志刚

猜你喜欢

制造业工业转型
冰雪制造业的鲁企担当
转型发展开新局 乘风破浪向未来
航天器在轨管理模式转型与实践
喜看新中国七十年突飞猛进的制造业
工业人
转型
沣芝转型记
掌握4大工业元素,一秒变工业风!
2014上海民营制造业50强
2014上海制造业50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