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右玉县林草业高质量发展对策研究

2023-10-15苏燕华

安徽农学通报 2023年15期
关键词:右玉县右玉林草

苏燕华

(山西省生物多样性保护中心,山西太原 030031)

过去几十年,山西右玉林草业发展取得了很大成就,但仍面临着生态承载力与经济增长需求不适应、自然生态系统整体功能脆弱、主要林产品供需矛盾突出等巨大挑战。本文通过分析右玉县林草业建设存在的问题和生态状况现状,提出右玉县林草业绿色发展的10项举措,以期为山西全省生态建设的发展思路、主攻方向提供借鉴。

1 研究区概况

右玉县位于山西省北部边陲,毛乌素沙漠边缘,地处黄河上中游地区黄土丘陵缓坡区,地理坐标为112°23'33″~112°38'35″ E,39°41'18″~40°17'54″ N。北与内蒙古自治区和林格尔县、凉城县接壤,东邻大同市左云县,南接山阴县,西连平鲁区。境内四周环山,南高北低,平均海拔1 400 m,黄河一级支流苍头河由南向北纵贯全境,干流全长76 km,气候恶劣,四季干旱,土壤贫瘠,生态环境脆弱,自然灾害频发,年均降水量不足400 mm,属晋西北高寒干旱半干旱区。

2 右玉县林草建设存在的突出问题

2.1 林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是国土绿化还需进一步加强,还有大量宜林荒山荒地需要绿化。二是退耕还林工程仍需继续,根据第四次荒漠化与沙化监测结果,全县有8万hm2严重沙化耕地,其中适宜退耕还林的有4 万hm2。三是树种单一,景观单调,生长衰退甚至濒临枯死,功能单纯,质量下降,生物多样性整体性减弱、生态功能整体性降低、有害生物不断滋生蔓延,防火能力不足,产业单薄,现有18 万hm2森林质量有待提升。四是林业产业发展动力不足,例如沙棘供给跟不上工厂需求,亟须对现有沙棘进行提质增效和新发展沙棘面积。五是封山禁牧措施落实不到位,生态管护力度还有待加强。六是林业有害生物灾害监测预警能力薄弱,防治技术力量薄弱,防治机制不活。

2.2 草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是草原生态保护认识存在缺位。部分群众对草原生态保护的认识存在一定的误区和偏差,认为草原就是用来发展草食畜牧业的,还有人为把典型草原“被动式”划为荒草地,成为城镇建设、开发耕地的主要土地来源[3]。二是草原生态保护投入保障不足。已实施的人工种草补助偏低,种草投入严重不足。三是草原监督管理机构尚不健全。山西省草原行政管理工作无专门的机构,没有专门的工作经费和人员,人员少、专业人员缺乏问题突出。四是草地病虫害防治工作滞后。草原生态灾害多发、外来有害生物防控形势严峻[4]。缺乏有效的监测和防治技术措施,防治周期长,效果差。

2.3 生态现状

右玉县生态呈现如下的特点。一是春天少花,秋天缺果,深秋黄叶独一色;春天迟来,秋冬早到,生态美妙独一季;南山植树,北山造林,松树连片独一景;森林茂密,公园同型,生态文化独一类。二是树种单一,景观单调,功能单纯,产业单薄。“小老树”成为右玉生态的支撑,是右玉独特的风景一条线。三是森林景观少,苗木种类少,公园功能少,产业收入少。

由于存在以上突出问题和生态特点,虽然右玉拥有绿水青山,但其发展过程中存在很多困难,这是实现右玉林草业高质量发展的切入点[5]。

3 支持右玉林草业绿色发展举措

3.1 支持发展特色经济林

经济林是森林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发展特色经济林有利于挖掘林地资源潜力,为市场提供更丰富的木本粮油和特色食品;有利于调整农村产业结构,促进农民就业增收和地方经济社会全面发展。右玉县经过几十年的不懈努力,在林业生产建设中取得了瞩目的成绩,但经济林发展在右玉并不占优势,造成的原因是右玉县无霜期短、冬季漫长、干旱、风沙大,适合生长的经济林品种很少,即使能够生长,很多经济林也不能正常结果,产量低、效益差。沙棘以其耐旱、抗风沙,固土的特性,在右玉县得到了广泛的栽培,目前沙棘产业已成为右玉县的特色经济林产业,成为农民增收致富的支柱产业。

右玉县发展特色经济林,要以退耕还林工程为依托,在充分尊重农民意愿的基础上,使全县严重沙化耕地应退尽退,提高国土空间合理利用率,调整农村种植结构和产业结构,促进土地资源和劳力资源的优化配置,将生态修复与乡村振兴紧密结合起来,把建设绿水青山的过程变成农民增收致富的过程,加快全县乡村振兴步伐。

3.2 加快荒山绿化步伐

右玉县在始终坚持“保护生态”立县的植树造林活动,全县的林木绿化率从新中国成立初期的不足0.3%提高到目前的54.0%。在持之以恒的绿化造林实践中凝练出的以“执政为民、尊重科学、百折不挠、艰苦奋斗”为核心的“右玉精神”,成为推动右玉县绿色发展的强大动力。右玉县林业发展虽然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全县尚有大面积宜林荒山荒地需要绿化。据2016 年全省林地变更调查成果统计,右玉县范围内目前仍有无立木林地527 333 hm2,宜林荒山荒地16 553 hm2,国土绿化仍需进一步加强[6]。

3.3 加大退化林分修复力度

新中国成立初期,右玉县为扼制风沙肆虐的生态状况,全县开展了持续不断的造林活动,在生态条件及经济条件极为恶劣的背景下,大范围栽植对环境具有一定适应性且易成活的杨树,使之形成防护林,以增加地表植被覆盖率,起到阻止风沙的目的。随着林分的生长,这部分林分目前已达到过成熟期,部分杨树已逐步出现退化、衰死现象,如更新改造不及时,不能排除大面积死亡的可能,届时将会给右玉仍然脆弱的生态带来极大的隐患[7]。

据统计,已进入生长衰退期的杨树“小老林”在右玉县范围内共有54 000 hm2,占全县国土总面积的28.98%,约占右玉现有森林面积的45.00%[8]。如此大面积的杨树“小老树”纯林如果不能得到合理的改造,其本身抵抗林木病虫害的能力弱,加上立地条件较差等因素,林木的健康状况不良,极易大面积发生病虫害,会加速林木衰亡,不能发挥森林应有的生态社会效益。

实施右玉县退化林分修复工程,要坚持保护优先,树立永续经营理念,以培育稳定、健康的森林生态系统为目标,重点对全县进入过成熟期、林分衰败、林木生长衰退、防护功能下降的人工起源杨树乔木林,采取更替、择伐、抚育、林带渐进等人工干预措施进行修复改造,优先发展混交林,使林分结构得到改善优化,防护效能有效提升,生态效益更加凸显。

3.4 支持草原生态修复保护

右玉县草原生态保护和修复应围绕草地资源保护和退化草原修复2 个方面展开,重点做好退化草原人工种草生态修复试点、草原有害生物防治、京津风沙源治理等工作[9]。草原生态保护是一个长期性、系统性工程,需要持续与稳定的政策保障,要加大财政投入力度,加强草原监管,保障具体政策和工程项目的落实。同时,要完善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政策,促进禁牧封育、草蓄平衡政策落实,实施季节性休牧和划区轮牧,推进退牧还草、退耕还草等草原生态工程建设,协调草原利用与保护,促进草原生态恢复。

草原生态修复就是要通过自然与人工干预相结合的手段,使遭到破坏的草原生态系统得到修复、重建和改进,使之得以持续、稳定、健康运转。右玉县草原生态修复必须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基本方针,瞄准当前存在的不同程度的退化、沙化、盐渍化等主要问题,突出重点任务,遏制草原退化趋势,提高全民草原生态保护意识,增强草原生态修复的针对性,科学谋划草原生态修复重大工程。

加强草原科技推广,建立产学研紧密结合的产业技术体系,加强信息化建设,加强草地生态系统监测,建立右玉县草原详细的基础数据库,促进草原科学管理。在此基础上,开展多部门合作,林草部门给予基础性研究资助,科研机构负责关键技术研发,推广机构负责先进技术与农牧民的衔接,加强与合作社等基层组织的密切合作,注重农业技术推广人员的组织与培训,实现产学研一体化,形成从实验室研发到实践应用的高效转化。

3.5 打造生态文化品牌建设

右玉先后荣获全国绿化模范县、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第一批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等荣誉称号。不断改善的自然生态环境,为右玉发展生态休闲旅游提供了可持续的资本。

近年来,右玉县坚持以生态为特色、文化为内涵、旅游为载体,先后开发了杀虎口风景名胜区、南山森林公园、右卫古城等一批景区景点,举办了全国速度赛马、生态旅游文化节等各类文化体育活动,全面推进生态建设和文化旅游的深度融合,逐步形成了特色鲜明、内涵丰富、吸引力强的生态文化旅游产业体系[10]。右玉借助生态文化品牌,闯出了一条由绿色资源变成老百姓增收致富的新途径。通过建设大力弘扬右玉精神,努力把右玉生态文化旅游开发区打造成践行“两山”理论的样板,走出一条依托生态文化旅游资源脱贫致富的新路子。

3.6 强化林草科技支撑

右玉林草业高质量发展,必须坚持以科技服务大局、服务行业,秉承“科技在生产中找课题,课题在研究中出成果,成果在生产中搞推广,推广在发展中显成效”的发展理念,强化科技新引领,拓宽发展新模式,培育发展新动力。紧紧围绕国家林草局提出的“强基础、活机制、优管理、提效能”主线,积极推动右玉县林业和草原创新驱动发展,增强科技供给能力,加快成果转化推广,强化质量标准,引领绿色发展,努力建设右玉林草业高质量发展科技支撑体系,全面提升右玉林草科技水平,力争把右玉打造成山西省西北部的林草科技示范县。

3.7 深入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改善

以林草业的高质量发展推进右玉县农村人居环境改善,就是要围绕乡村振兴战略,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加快推行乡村绿色发展方式,加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乡村发展新格局,实现百姓富、生态美的统一。

以林草建设深入推进右玉县农村人居环境改善,要将加强右玉县乡村绿化作为重要抓手,加强农村人居环境保护建设,拓展构建多功能兼顾的复合绿色空间,增强环境自净能力,有效发挥林草植被净化环境的作用,提升农村人居环境质量[11]。要继续按照“政府组织、百姓栽植、百姓管护、百姓受益”的方式,坚持“山上治本”与“身边增绿”同步推进的思路,大力实施乡村绿化工程,加大乡村绿化力度,持续增加乡村绿化总量,提升乡村绿化美化质量。

要严格保护乡村古树名木,重点推进村周绿化和村内绿化,努力实现“山地森林化、农田林网化、村庄园林化、道路林荫化、庭院花果化”的乡村绿化格局。努力建设一批自然生态有效保护,绿化总量持续增加,生态系统稳定性不断提高,村容村貌明显提升,农村人居环境显著改善的生态宜居美丽乡村、幸福乡村。

3.8 支持发展林下经济

右玉县林下经济发展应主要采用“林—菌、林—药、林—禽”等模式,结合不同的区位、资源优势和制约因素,合理选择优化资源配置模式,充分利用林荫自然条件,依托苍头河、马营河、欧村河、李洪河4条流域较好的水资源,在河岸两侧林地栽培香菇、羊肚菇等林下食用菌;利用空闲地、疏林地,发展黄芪、柴胡等中药材;在交通道路两侧林地间作黄花菜、枸杞芽菜、菊花等食用菜花;在丘陵山坡林地发展养殖业,新栽的未成林地放养边鸡、鸭子、乌鸡等禽类动物,成林地喂养獭兔、水貂等不破坏森林资源的兽类动物,实行立体复合生产经营,提高林地利用率和林业综合效益,实现林地生物多样性、优势互补、协调发展的复合经营模式,促进生态与经济双赢。重点支持右玉县规模经营主体发展林下经济,努力建成一批规模适度、特色鲜明、效益显著、环境友好、带动力强的林下经济示范基地,重点扶持一批龙头企业和农民林业合作社,形成“企业(合作社)+基地+农户”的运作模式,增强农民持续增收能力,提升林下经济质量管理和品牌建设能力。

3.9 统筹推进高速沿线绿化工作

右玉高速公路的通车,进一步完善了山西省高速公路路网布局,极大地提升了朔州市路网结构。对于改善朔州地区投资环境,促进沿线地区进一步开放,增强市、县及周边经济辐射力度,推动右玉红色旅游业发展和平鲁能源转型跨越具有重要的意义。重要交通沿线绿化工作是国土绿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展示地方形象的重要窗口和载体,承担着巨大的环境、经济效益,有着巨大的人文价值,同时对促进区域生态文明建设有着积极作用[12]。近年来,右玉县按照“通道扩带增绿、荒山覆盖增量”的基本思路,不断加大交通沿线两侧荒山造林力度,全县已基本形成以境内交通主干线为框架的生态林建设网络。2017 和2018 年,右玉县在右平高速两侧实施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绿化宜林荒山400 hm2。截至目前,通道沿线两侧仍有立地条件差,施工难度大的宜林荒山333 hm2亟待绿化。统筹推进右平高速沿线绿化工作,坚持以高速公路两侧荒山为重点,坚持统筹兼顾、整体施策、多措并举,提升生态景观功能,打造网格化的绿色生态走廊,最终实现49 hm2通道两侧宜林荒山全覆盖,使右玉的生态空间力量更大、效率更高、景观更美,生态文化的内涵更加丰富。

3.10 支持森林保护项目

右玉县林草灾害以森林、草原病虫害和森林火灾为主,林草病虫害防治和森林火灾预防都是国家减灾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保护林草资源,改善生态环境,促进当地国民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针对右玉县林草建设中危害最为严重的中华鼢鼠、沙棘木蠹蛾、光肩星天牛、舞毒蛾、黄褐天幕毛虫、杨柳毒蛾等有害生物,要坚持“预防为主、科学治理、依法管理、强化责任”的方针,采取“突出重点、分级管理、分类施策、分区治理”的防治策略,加强监测预警、检疫御灾、应急除治,重点推行林草健康、工程治理、无公害防治等治理措施,推进右玉县国家级林业有害生物中心测报点能力提升建设,积极应对突发林草生物灾害,压缩主要林草有害生物的发生范围和危害程度,控制危险性有害生物的扩散蔓延。

猜你喜欢

右玉县右玉林草
刊首寄语 林草风采
刊首寄语 林草风采
山西省右玉县的生态建设及其启示
林草风采
遇见右玉蓝
着力做好林草生态扶贫
右玉的故事
山西省右玉县:右玉生态羊成功入选为“山西特色农产品优势区”
记住右玉故事 弘扬右玉精神
山西朔州右玉县将再造林6277.9公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