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数学有效活动课堂构建与教学实践

2023-10-14张都妹

家长·中 2023年8期
关键词:方向情境探究

张都妹

构建有效的活动型课堂教学模式已成为教师们探索研究课程改革、提升教学效益的重要课题。随着核心素养教育和新课改的纵深推进,如何构建优质、有效的数学活动课堂日益引发了教师的关注和探讨。《义务教育数学新课程标准》强调教师应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为学生提供参与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丰富的数学活动经验。在传统的小学数学课堂中,教师在实施活动教学时常常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活动课往往缺失应有的实效,从而导致了数学课中师生互动效果不尽如人意。

在核心素养教育背景下,教师创新设计、实施小学数学活动课堂教学,能丰富数学课堂活动资源,拓宽“活化课堂”教学路径,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提升师生互动交流效果。本文结合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实际,选取苏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认识东南西北”一节课教学,分析数学有效活动课堂的特征,融合教学案例设计落实活动课例实践,努力为学生构建真实有效的数学活动新课堂。

一、小学数学有效活动课堂的特征分析

(一)始终坚持“以生为本”教学理念

“以生为本”是数学活动课堂有效性的核心体现。构建小学数学有效活动课堂强调必须坚持“以生为本”的教育教学理念,所有的任务驱动都应指向小学生的主体地位,要立足小学生的实际学情,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和身心特征,注重提高学生的自主性和自觉性。换言之,教师精心打造有效的数学活动课堂是为了更好地激励学生主体,使他们在充满活力的课堂中真正学有所成。

(二)落实、落细师生之间的合作互动

构建有效活动数学课堂必须紧扣新课标要求,结合小学生的身心特殊发展特质,把握数学教育教学规律,进行活动型教学优化设计,科学规划和组织课堂活动内容,创设活动呈现形式,促使师生、生生一起朝向共同的活动目标融进课堂探究,广泛参与合作互动、深度交流,促进学生实现增长数学知识,提升运用能力,培育综合素养。

(三)创建形成生态化活动教学环境

教师通过合理配置活动教学资源,有效创建贴近学生、贴近生活、贴近实际的小学数学活动课堂,能为广大学生创设生动有趣、灵动真实的生态化数学探究学习环境,使其在轻松有序的活动氛围中尽情体验探究学习数学的乐趣,帮助各个不同学段、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可以实现学有所获,使其数学能力和素质可以得到切实培育和提升。

(四)适时诊断与持续改进活动课堂效果

教师在数学教学中坚持适时诊断活动课堂问题,持续改进活动课堂效果,这是提高小学数学活动课堂有效性的必然要求和突出表现。《义务教育数学新课程标准》强调教师在教学中必须重视活动型课堂教学效果的诊断和改进。在具体活动教学实践中,教师应紧密结合课程教学目的和课时教学目标,有的放矢地進行活动课堂反馈与诊断,加强数学探究活动的监控、微调和改进,充分发挥师生、生生在多维活动课堂中的相互支持、相互促进、教学相长的作用,从而实现活动型课堂教学的持续改善。

二、构建小学数学有效活动课堂教学的课例实践

教师积极构建小学数学有效活动课堂教学模式,有助于增强学生的数学认知和理解,提升实践活动能力,从而促进学生数学综合能力和素养的养成。以下结合“认识东南西北”一课教学,通过优设活动课教学进行探讨。

(一)梳理、把握学情,明确教学目标

本节课是苏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的教学内容,对于二年级学生而言,东南西北等方位概念比较抽象。所以,教师应结合学生已有的认知和生活经验,设计恰当的活动探究情境,充分调动学生的参与积极性,鼓励他们融入数学活动探究,主动思考探索,并能与同伴分享自己的想法,从而促进学生在观察、操作、想象和交流等活动过程中提高对方位的认识和理解。

针对二年级学生的实际学情,教师设计本节课的活动教学目标:(1)要求学生能在具体的活动情境中确定和正确辨别东、西、南、北四个方向。(2)在指明其中一个方向的前提下,能辨认其余的三个方向,并学会用相应的词语描述物体所在的方向;学会看简单的路线图,并能描述行走的路线。(3)通过活动教学,引导学生感知方向的相对性,学会辨认方向,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4)通过体验活动,培养学生热爱生活、学以致用的意识,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二)创设活动情境,激发探知兴趣

有效活动课堂是富有趣味的。教师开展创新的小学数学活动教学,必须注重选择、设计贴切的探究活动情境,以更好地调动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充分激发学生的探索热情和求知兴趣。一般而言,数学活动课情境设计应具有一定的开放性,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激励学生发挥数学想象力,在情境烘托下深入思考探究,掌握基础知识,尤其是那些贴近学生、贴近生活的生动课堂情境,能明显缓解学生刚进入课堂的紧张感,激活他们参加探究学习的动力。

例如,在“认识东南西北”新课导入教学时,首先,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展播《天线宝宝》视频片头,呈现情境“可爱的太阳宝宝从遥远的山岗徐徐升起”,并提问学生:“小朋友们快看,谁来了?”小学生立即被这种生动有趣的视频情境吸引住。此时教师顺势启发学生:“太阳每天都是从哪个方向升起来的?你能不能用小手指一指升起的方向在哪里吗?”学生纷纷举手伸出自己的手指,异口同声回答的同时指向了东方。其次,教师继续引导学生指一指“除了东,你们还知道哪些方向呢?”顺利进入下一活动环节,即认识现实生活中的东南西北。

在导入活动环节,教师整合应用多媒体资源,巧借“可爱的天线宝宝”“初升的太阳”等熟悉的事物创设生活化活动情境,从日出东方的自然规律和学生已有的认知经验切入课堂教学,拉近了数学课与实际生活的距离,使小学生充分感受到探究数学知识的亲切感,有效激活了学生的生活体验和方位认知,激起了他们深入探索学习东南西北的兴趣和热情。

(三)引领合作探究,增添活动体验

有效的活动课堂是富含真实的学习体验的。“认识现实生活中的东南西北”以及“认识平面图中的东南西北”是本节课的重难点。合作探究是活动课堂教学的关键环节,活动探究的有效性能展现数学活动课教学的实际效果。

1.“认识现实生活中的东南西北”主题探究。

进入课中探究,教师可以为学生设计多个逐层推进的探究活动,鼓励他们经历一系列的动手操作,尽情参与合作探索活动,享受愉悦的数学活动课堂,完成学习任务。

探究活动一:合作体验,初识方向

教师指导各组学生合作开展“做一做”“比一比”“选一选”活动,让他们在互帮互助中参与操作训练。

首先,进入“做一做”活动,教师让学生面向太阳升起的方向站好,说一说他们的前面是什么方向以及后面、左面、右面各是什么方向。要求学生先指一指、说一说,再跟身旁的同伴说一说。教师在此通过设计“做一做”互动活动的形式让学生进行指方向、说方向等操作演练,揭示了本节课的教学主题,使学生清楚认识了东和西是一组相对的方向,南和北也是一组相对的方向,自然地将学生引入学习四个方向的教学中。

其次,进入“比一比”活动,带领学生进行课堂小游戏。教师先指方向,要求学生说一说是什么方向,比一比谁的反应最快。再反过来,教师先说方向,学生指出方向。这种交互性非常鲜明的小游戏活动瞬间激起了师生合作探究的热情。

再次,进入“选一选”活动,教师先把全班学生划分成四个学习小队,并且让四个学习小队分别坐在教室里的不同位置,再给这四个学习小队起名为东方队、西方队、南方队、北方队(同时利用多媒体展示这些队名),让各组学生为自己的小队选一个好听的名字。等各个小队都选好了名字后,让各个小队代表介绍一下自己的特色。这样生动有趣的选队名、介绍位置方向的互动活动,激发了学生的参与欲望。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当知识与积极的活动紧密相连时,学校才能真正成为学生精神生活的一部分。教育不是一种说教,而是一种真实的体驗。在本活动环节中,教师巧妙创设合作活动情境,利用模拟操作训练的方式激励学生通过“做一做”“比一比”“选一选”等富有情趣的互动活动,深入参与探究交流,充分调动了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探究活动二:探究交流,辨别方向

在第二活动环节,教师指引学生开展“想一想”“议一议”“动一动”“演一演”等探究活动,让他们在合作探究过程中充分交流信息,分享探究学习成果,学会有效辨别方向。

首先,进入“想一想”活动。教师利用多媒体展示“送天线宝宝回家”活动情境,并播放视频。教师在旁边声情并茂地进行配音:“有一天,天线宝宝们在树林中尽情地玩耍,玩着玩着迷路了,它们辨别不清东、南、西、北了。你有什么办法帮助天线宝宝辨别清楚方向,找到回家的路吗?”学生纷纷发动脑筋,尽情发挥自身的想象力。

其次,进入“议一议”活动。学生彼此分享、交流了辨别方向的方法。教师通过巡查,结合学生的回答情况,又利用多媒体展示了指南针、北极星、树的年龄、夕阳落山等对应的图例,为学生描述了怎样科学运用辨认方向的方法,有效提高了学生对方向的认知。

再次,教师引领学生“动一动”,让他们全部站起来,伸出手臂动一动:(1)面向夕阳落山的方向站立,两只手侧平举,说出自己的前面、后面、左面、右面分别是什么方向;(2)面向指南针白色指针指向的南边,两只手侧平举,说出自己的前面、后面、左面、右面分别是什么方向;(3)面向北极星站立,两只手侧平举,说出自己的前面、后面、左面、右面分别是什么方向。这些有序推进的操练活动,再配合肢体动作,使学生更熟悉地把握了辨别方向的方法,提升了运用工具实施探究学习的能力。

最后,进行“演一演”活动。学生在合作活动中已掌握了辨认方向的多种方法,教师对此予以充分肯定和表扬,于是在启发学生:“现在你们能帮天线宝宝找到它们喜欢的方向吗?谁愿意来当天线宝宝?”学生个个跃跃欲试,争相参与表演。在多媒体背景烘托下,有的学生扮演丁丁,找到了丁丁喜欢太阳升起的方向;有的扮演迪西,找到了迪西喜欢太阳落山的方向;有的扮演拉拉,找到了拉拉喜欢北极星所在的方向;有的扮演小波,找到了小波喜欢与拉拉相对的方向;还有的扮演努努,形象地表演出努努站在丁丁的西面、迪西的东面、拉拉的南面、小波的北面等方向。

这些精心设计的探究交流活动,很好地展现了教师的独具匠心与教学智慧。教师通过巧设“送天线宝宝回家”活动和问题情境的形式,不仅调动了学生参与数学探究活动的积极性,使其辨清了方向,而且促使学生经历了真实的活动过程,体会到数学的应用价值。

2.“认识平面图中的东南西北”主题探究。

探究活动三:拓展应用,落实认知

拓展应用实践是本节课活动教学的落脚与提升,是落实数学活动课堂教学效果、培育学生数学认知的必经途径。进入第三活动环节,教师重视引导学生结合各种现实场景,加强数学知识的实际应用,以更好地落实学习认知。

首先,教师运用多媒体进行情境呈现:“天线宝宝们想要来我们美丽的家乡逛一逛,可是不认识路,该怎么办?”并将自己带来的一张本地的翠屏公园平面图展示给学生。其次,提示学生“天线宝宝们想从翠屏公园到购物中心去,你知道购物中心在翠屏公园的什么方向吗?”学生经过探究,知道了平面图的上方为北,从而得知购物中心就在翠屏公园的北方,同时还熟练地指出东、南、西三个方向。此时,教师适时启发学生“反过来看,翠屏公园在购物中心的什么方向?”学生能很好地指明了方向。最后,教师让学生任意指出两个地方,说一说谁在谁的哪个方向。

在此活动环节中,教师精心设计了应用性情境,引导学生结合生活体会进行合作探究,寻求解决问题的有效办法。学生认识平面图的过程是一个主动建构认知的活动过程,他们在活动中经历了从初识方向到辨别方向、再到落实认知的知识发展过程,既获得了丰富的活动经验,增强了对东南西北四个方向的理解和记忆,培养初步的空间观念,又有效培养了数学应用意识,提升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结语

总而言之,构建精彩有效的数学活动课堂并非一朝一夕之事,需要教师付出更多的细心和智慧。在小学数学活动课中,教师应坚持创新数学活动教学,设计多样丰富的活动形式与情境,让每一名学生都能历经富有挑战性的探究活动,深刻体会到数学学习的无限乐趣,为他们提供更多参与活动实践、获取成功经验的机会,进而真正促进数学综合能力和素质的养成。

猜你喜欢

方向情境探究
不同情境中的水
一道探究题的解法及应用
2022年组稿方向
2021年组稿方向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
2021年组稿方向
创设情境 以说促写
探究式学习在国外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及思考
护患情境会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