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语文表现性评价的设计策略研究

2023-10-14王宇兰

家长·下 2023年8期
关键词:表现性表达能力文学作品

王宇兰

小学语文教育目标不仅是让学生掌握语言技能,更是培养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文学素养。因此,语文评价应该更多地关注学生的表现,并非仅考查学生的记忆和机械运用能力。本文探讨小学语文表现性评价的设计策略,旨在帮助教师更好地了解如何评价学生在语文学习中的综合表現。

一、表现性评价的概念

表现性评价是一种基于学生实际表现的评价方法,强调学生的思考、创造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它并非仅关注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更注重他们在特定情境下的应用能力。这种评价方法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鼓励他们独立思考和创新,为未来的学习和生活提供了更充足的准备。

二、小学语文表现性评价面临的挑战

小学语文表现性评价虽然具有很高的教育价值,但也面临一些挑战。

首先,表现性评价可能更加耗时耗力,需要教师投入更多的时间和精力设计和实施多元化的评价任务以及详细地评估学生的表现。其次,评价的客观性可能受到挑战,因为表现性评价更强调学生的个性化表现,评价标准可能更加主观,容易受到教师主观原因的影响。最后,资源不足也是一个挑战。多元化的评价工具和实际表现评价需要更多的教育资源为支撑,可能不是所有学校都能够提供的。

三、小学语文表现性评价的具体设计策略

(一)识字与写字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识字与写字是提升学生语文能力的基础。因此,在进行表现性评价时,教师需特别要关注这一领域,以确保学生掌握了必要的词汇和拼写技能,并能在写作中有效地运用它们。词汇积累评价维度是一项有力的评价策略,着重考查学生的词汇积累和运用能力。这项策略的核心思想是通过扩展学生的词汇量,培养他们对词汇的理解能力和应用能力,以此提升他们的语文素养。

在这个任务中,教师先为学生准备一张词汇表,其中包括与季节和天气相关的词汇,如春天、夏天、阳光、雨水等,再要求学生从这个词汇表中挑选并记忆一定数量的生词。然而,这个任务并非仅为机械式背诵,而是强调学生对所选词汇的理解和实际运用。假设学生选择“春天”,教师则需要求该学生在写一篇描述季节变化的作文中巧妙地运用这个词汇。这种方法将评价的焦点从简单的记忆转移到词汇的实际应用层面。在评价时,教师可以考查学生的词汇选择是否与主题相关、是否能够在作文中正确而自然地使用所选词汇以及是否真正理解这些词汇的意义和用法。具体评价应该综合考虑多个因素。首先,检查学生是否正确拼写了所选择的词汇,这是词汇积累的基础。其次,关注这些词汇是否被正确地运用在上下文中、是否能够丰富和准确地描述季节变化。

评价标准应该明确,包括正确拼写、合适运用、是否增强了文章的表达等方面。这种全面的评价有助于教师更准确地了解学生的词汇水平,并为他们提供有针对性的反馈和指导,更全面地评价学生的识字与写字能力,同时也促进其语文素养的全面提升。总之,这种评价方式不仅注重基础技能的掌握,还培养了学生的创造力和表达能力,为他们未来的学习和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阅读与鉴赏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阅读与鉴赏是培养学生阅读理解能力和文学鉴赏能力的关键领域。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文学作品分析,评价他们的综合阅读能力和批判性思维,以下是这一策略的详细阐述以及实例说明。

策略描述:

在阅读与鉴赏领域的评价中,教师应当选择适合学生年龄和能力水平的文学作品,促使学生能够深入理解和分析。这个策略的核心是要求学生分析文学作品中的关键元素,如角色、情节和主题。在评价时,教师需重点关注学生对这些元素的理解深度以及是否能够准确表达个人的分析和见解。

实施示例:

以一则适合小学生的寓言故事《乌鸦和狐狸》为例,具体说明这一策略的实施路径。

选择文学作品:教师选择寓言故事《乌鸦和狐狸》这个故事简短,适合小学生阅读和分析。

分析要点:要求学生分析故事中的角色、情节和主题。

角色分析:在角色分析任务中,学生需深入了解故事中的乌鸦和狐狸这两个角色,并描述他们的性格特点。例如,乌鸦可能被描绘为聪明但自负,他常常以自己的智慧而自满,容易被恭维所迷惑。而狐狸则可能被刻画为狡猾而机智,他善于策划诡计,总是寻找机会获得利益最大化。

这个任务有助于学生深入理解文学作品中的角色,培养其分析能力和表达能力的同时培养对文学作品的批判性思维。通过角色分析,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故事情节,并学会从不同角度审视人物特点。

情节分析:在情节分析任务中,学生需要深入理解故事的情节发展,包括乌鸦失去奶酪和狐狸的诡计。这种分析可以涵盖故事的起始、中间和结尾部分,帮助学生理解每个情节在整个故事中的作用。首先,学生可以描述故事一开始乌鸦所拥有的奶酪,表现其满足和自负。其次,分析中间情节,包括狐狸的欺骗和乌鸦失去奶酪的部分。这部分可以强调狐狸的狡猾和乌鸦的轻信。最后,学生可以描述故事的结尾,可能是乌鸦意识到自己被欺骗了,但为时已晚。

这个任务有助于学生分析故事的情节构建,理解每个情节对整个故事的推动作用。通过情节分析,学生能够更深入地理解故事的内涵,同时也培养了文学分析能力和表达能力。这种评价方法激发了学生对文学作品的兴趣,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欣赏故事的情节发展。

主题分析:在主题分析任务中,学生需要深入探讨故事所传达的主题或寓意,如“骄傲会导致失误”或“谨慎应对奉承”,用自己的话解释故事所蕴含的教训。例如,学生可以表达对故事主题的理解,如这个故事告诉我们,过于自负和轻信别人可能导致错误和损失,从乌鸦被欺骗的经历中吸取教训,强调谨慎和自我反省的重要性。

这个任务有助于学生思考文学作品的更深层含义,理解作者所要传达的信息,同时也培养了他们的文学分析能力和表达能力。通过主题分析,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文学作品的背后意义,培养了批判性思维和文学鉴赏能力。这种评价方法激发了学生对文学作品的思考,帮助他们更好地领悟故事中的主题和教训。

从上述分析可知,基于阅读与鉴赏进行表现性评价,首先,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学生深入分析文学作品中的角色、情节和主题,并非被动阅读,而是积极思考和探讨作品背后的含义。这种主动性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分析的能力,这是终身受益的技能。其次,这种策略提升了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通过深入分析文学作品,学生能够更深刻地理解作品的内涵,欣赏作者的构思和表达方式。这不仅仅提高了学生的文学鉴赏水平,还加深了对文学作品的深刻理解,使其更能够感受到文学作品的美和艺术价值。

综上所述,通过组织学生进行文学作品分析,可以全面评价小学生在阅读与鉴赏领域的语文表现。这一策略有助于学生深入理解文学作品,培养批判性思维,提升文学鉴赏能力,为提升其语文素养提供了有力支持。

(三)表达与交流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表达与交流的评价策略包括口头表达和书面表达两方面,目标是评估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这种策略涵盖多种不同的活动,能全面评价学生的语文表现。比如,教师要求学生积极参与小组讨论,以评价他们的口头表达能力、倾听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在小组讨论中,学生需要表达自己的观点,同时倾听和尊重他人的意见,无形中培养了自身的沟通技能和团队协作意识。此外,教师也可以鼓励学生参与朗读活动,通过模拟电台广播员的方式朗读文章,从而提升他们的语音表达能力和语调掌控能力。这个活动有助于评价学生的口头表达技巧,包括发音、语速和情感表达。通过朗读,学生并非被动阅读文本,而是将其转化为口头表达,培养自身的语言表达能力。

这些不同类型的活动都具有很高的教育价值,不仅有助于评价学生的语文表现,还培养了他们的交流能力、表达自信和团队合作精神。这种综合性的评价方法反映了语文教育的多样性,帮助学生在不同方面全面发展,为评价学生的表达与交流能力提供多样途径。

首先,要求学生撰写感想文章,表达对某个话题或事件的看法。这个任务有助于评价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包括文章的结构、文法和逻辑性。教师可以检查文章是否有清晰的开头、中间和结尾,是否存在逻辑错误或不一致之处,以及学生的论据是否有说服力。此外,教师还可以关注学生是否能够用恰当的例子和论据来支持自己的观点,以反映学生的分析能力和论述能力。

其次,演讲任务也是评价口头表达能力的有效方式。在演讲中,学生需要选择一个话题,并在一定时间内向观众传达自身的观点和想法。这有助于评价学生的口头表达技巧、语言流利度、清晰度、语调和自信心。教師可以观察学生的演讲是否生动引人,是否能够吸引听众的注意力,以及他们是否能够自如地应对提问或争论。演讲任务还培养了学生的公共演讲技能,这对于他们今后的表达能力和职业生涯都具有重要价值。

总之,这一策略通过不同形式的表达与交流任务,如写作和演讲,有助于全面评价学生的语文表现,不仅关注书面表达能力,还强调口头表达技巧,培养了学生的表达自信和交流能力。这种多样性的评价方法有助于学生在语文学习中全面发展,提升其表达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四)梳理与探究

在梳理与探究领域,评价旨在考查学生的思考能力和研究能力,以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一个有效的评价策略是设计研究项目,鼓励学生选择并探究感兴趣的主题。例如,学生可以选择一位古代诗人为研究对象,深入了解他的生平和作品,然后撰写一份关于这位诗人的报告。这种评价策略旨在促进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深入研究能力。在评价学生时,教师应重点关注以下几个方面:

1.研究深度:评价学生对所选主题的深入研究程度。学生是否能够收集到相关信息和材料,是否对主题进行了深入思考。

2.信息整理能力:信息整理能力是评价学生梳理与探究能力的重要方面。在进行研究时,学生需要收集大量的信息,包括数据、事实、观点和引用,将这些信息有条理地整合在一起,以建立一个连贯的报告或研究成果。

学生的报告在评价中具有关键性的作用,因为它们反映了学生在研究和表达方面的能力。

首先,学生的报告应该具有清晰的结构,包括引言、主体部分和结论。这种结构有助于组织信息,使读者能够明确了解报告的框架和重点。在评价学生的报告时,教师可以检查这一结构是否清晰,是否能够帮助读者理解研究的逻辑滴露。

其次,报告应该具有逻辑性,这意味着信息的呈现顺序应该有条不紊,能够支撑学生的论点或研究问题。在评价时,教师可以关注报告中是否存在不相关或重复的信息,以及是否存在逻辑错误。这种逻辑性有助于确保学生的报告在表达上更为精确和连贯。

最后,学生需要有效地整合各种信息,以支撑自身的论点。信息整合并非仅是将数据放在一起,还包括对信息的分析和解释。在评价时,教师需关注学生是否能够将不同来源的信息相互关联,以建立全面的论证或研究结论。这种信息整合能力反映了学生的综合素养和分析思维水平。

综上所述,报告在表现性评价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教师需要关注报告结构的清晰性、逻辑性以及信息的有效整合,评价学生的研究能力和表达能力,为他们未来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3.表达方式:评价学生的报告写作能力=包括语法、拼写和表达清晰度,以及学生是否能够有效地传达自身的研究发现和见解。

通过这个策略,学生并非被动接受知识,而是积极参与主题的深入研究,培养自主学习能力和问题解决的能力,这有助于提升自身的综合素养和批判性思维能力,为未来的学习和生活奠定坚实的基础。

四、结语

总而言之,小学语文教学的评价不仅仅是考查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更应该关注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和综合素养。表现性评价方法可以更好地反映学生的实际表现,帮助他们全面发展。教师可以通过识字与写字、阅读与鉴赏、表达与交流以及梳理与探究等方式更有效地实施表现性评价,提高小学语文教育质量。希望本研究对小学语文教师和教育工作者有所借鉴,为提高语文教育水平提供一些思路和方法。

注:本文系福建省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2022年度课题“小学语文表现性评价的设计与实践研究”(立项批准号:FJJKZX22-532)研究成果。

猜你喜欢

表现性表达能力文学作品
当文学作品扎堆影视化
浅谈音乐课堂中的表现性教学提升策略
为什么文学作品里总会出现“雨”
中国当代表现性水墨人物画的特色与发展
创新写作教学,培养表达能力
谈学生口语表达能力的培养
浅谈中国画的表现性
表现性任务设计的3个关键点
加强联想力和口语表达能力
文学作品中不可忽略的“围观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