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层博物馆陈列展览创新实践

2023-10-14王宗花

东方收藏 2023年8期
关键词:陈列展览民俗文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摘要:陈列展览是民众参观博物馆时接触到的最直观、最核心的文化产品,如何在陈列展览中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其中,让展览更好地贴近百姓生活,同时兼具呈现形式的多样性,体现文化的地域特色,是博物馆管理者、策展人应进一步探讨和解决的问题。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陈列展览;民俗文化

一、“临朐民俗文化展”概况

临朐县博物馆为国家二级博物馆,现有藏品总量9.9万余件(组),新馆建筑面积2.6万平方米,展陈面积9300平方米,设有临朐通史、佛教造像、民俗记忆、红色文化、山旺化石等11个常设展览和2个临时展厅,是一家集陈列、教育、收藏、研究和利用于一体的综合性博物馆。其新馆基本陈列,在展陈大纲编制时即强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融入和体现,精选馆藏代表性文物,加强文物价值内涵的挖掘和阐释,既体现临朐特色、讲好临朐故事,又立意高远、紧扣时代脉搏。本文以新馆“留住乡愁——临朐民俗文化展”为例,介绍临朐县博物馆在新馆展陈设计及布展中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理念的相关实践。

临朐地处鲁中,自秦置县至今已有2000余年的历史。千百年来,勤劳朴实的临朐人民创造了辉煌灿烂的历史文化,沉淀和传承了许多具有鲜明地方特色和史料价值的民俗文物,推进了人类社会文明发展。民俗文化作为临朐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它是人们彼此认同的标志,也是沟通感情的纽带和桥梁。

为更好地传承和弘扬临朐优秀的历史文化,临朐县博物馆于2018年启动了“留住乡愁——临朐民俗文化展”的筹备工作。此次展览从初创、设计、施工到2022年9月预开展,前后历时五年。该展览以“留住乡愁”为主题,将清代临朐人马益所著的《庄农日用杂字》作为主线,精选临朐县博物馆民俗藏品380件(套),力图以民俗展品为核心,并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等理念,以家风影响乡风、带动民风,进而滋养深厚的家国情怀。展览通过场景体验、多媒体影片、沉浸式观感等方式的结合,深度还原了清末到20世纪七八十年代临朐人民的生活面貌和民俗风情,力争打造成山东省具有一定特色和影响力的民俗文化展览。

二、展览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融合

(一)突出展览主题,增强文化凝聚力

对于一个民族而言,乡愁是民族共同体的共同记忆,是一种深厚的家国情怀。“留住乡愁”便是留住文化的归属感和认同感,留住人與人之间的天然信任和情感连接;“留住乡愁”是对优秀传统文化的坚守和继承,也是对中华文明的历史延续。展览以马益的《庄农日用杂字》为主线,其为潍坊市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部实用性很强的民俗方言“百科全书”,它总结了人们对理家处世、待人接物、风俗民情的诸多观点和人生哲理,对于了解过去、教育后代、传承民族文化具有重要意义。

(二)合理规划,全方位讲述临朐民俗故事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种价值观要真正发挥作用,必须融入社会生活,让人们在实践中感知它、领悟它。要注意把我们所提倡的与人们日常生活紧密联系起来,在落细、落小、落实上下功夫。”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进一步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讲好临朐民俗故事,临朐县博物馆自2018年起开始策划该展览。展览分为“临朐人家”“比翼连枝”“男耕女织”“节日习俗”四个单元,以老物件、民俗故事、民俗记忆为看点,从岁时节令、农事习俗、工贸习俗、人生礼仪、文化娱乐等方面,全面、系统、翔实地解读临朐民俗文化(图1)。展陈空间规划合理,空间与场景复原、展品实现了深层次交融,展厅分区均衡、节奏疏密有致,通过材质、科技、装置、手法等不同创意组合,努力打造成为临朐民俗文化传承展示的经典案例。

“临朐人家”单元(图2),自始至终贯穿着一个“家”字。“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爱家就是爱国。该单元以一位古稀老人的深情讲述为引,展示了20世纪60年代一户普通临朐人家从出生到求学、结婚生子、步入老年的过程,剪影包括幼儿诞生的喜悦、抚育的艰辛、求学的刻苦、生命离别的不舍与牵挂,整个画面流淌着浓浓的爱意。展览场景按照接近1:1的比例还原了土地改革后的临朐墼屋,包括堂屋、柴房(蚕房)、厨房、赶大集等场景,以及内部陈设的鏊子、石碾、石磨、泥炉子等藏品。展览的创新之处还体现在展示藏品和复原场景的同时,馆方精心策划并推出一部真人演出的场景剧,通过“场景+展品+真人演出”的方式,让民俗文化更加立体、鲜活,从而拉近了展览与观众的距离。

“比翼连枝”单元(图3),体现一个“礼”字。临朐地区传统的婚嫁包括提亲、订婚、下催妆、举行婚礼、摆喜宴、闹房、合卺酒、上喜坟、拜亲、回门、回婆家等流程。为更加直观地展示这一传统习俗,博物馆设计了传统婚嫁“六礼”的微缩场景、自沂山脚下蜿蜒出的“十里”红妆、临朐传统的“十二八席”、精心装饰的婚房等,营造热烈、喜庆的氛围,同时搭配寓意吉祥的民俗展品,还设置了婚礼现场观众体验打卡区,让展览更加鲜活。

“男耕女织”单元(图4),凸显一个“勤”字。“春耕夏耘、秋收冬藏”,养蚕缫丝的展板解说、场景设置、农耕体验,配以馆藏的民俗生产工具和手工艺品的展示,展示了时代进步和改革开放后生产力的发展,充分体现出勤劳朴实的临朐儿女开拓奋进、艰苦奋斗的价值观念,以及专注敬业、精益求精的工匠文化。该单元是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敬业”精神的生动诠释,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临朐儿女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投入到家乡的建设事业中来,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力量。

“节日习俗”单元(图5),表现一个“情”字。该单元展示了临朐当地各个节日的传统习俗,包括独具特色的洼子跑麒麟、周姑戏、二十四节气花灯、麒麟大鼓、节日表演用具等,特别以印章为蓝本设计了扫码听临朐民俗故事的环节。在传统文化中,春节、元宵、中秋等节日都包含着团圆、思念、庆祝等情感,这些节日民俗是临朐人对幸福美好生活、乡村振兴发展、祖国繁荣昌盛的质朴而深沉的情感表达。

(三)创新设计,提升展陈效果,提高观众的观展体验

展览在形式设计方面采用了场景复原、静态展示、数字技术展示等相结合的方式,空间规划布局合理,注重场景的空间结合和道具、展品的结合,展现流畅,方便观众观展。

展览运用文博行业新技术、新材料、新手段和多媒体展示方式,提升了展览品质,增强了展览的吸引力、感染力,让历史变得可视、可触、可感。传统墼屋、赶大集、传统婚嫁微缩场景、十二八席、精心装饰的婚房、养蚕织布等烘托了展厅氛围,声光电的结合、全息影像技术的应用、沉浸式体验区的设置、小剧场的真人演播、场景元素互动打卡等,都充分提高了展览的观展效果。

(四)打组合拳,提升展览影响力

1.多方位、多平台宣传推广

展览开展前,馆方制定了完善的媒体策略和宣传计划,采取线上和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对展览进行全方位、立体式推广。线上主要包括官方微信公众平台、抖音短视频号等,通过这些新媒体账号配合推广线上展览、线上直播等;线下主要是开展丰富多彩的主题社教活动和讲解服务,以满足不同层次观众的观展需求,打造全民参与的公共文化空间。

2.加强对藏品历史文化的研究阐释,提高展览学术价值

在展览筹备过程中,为确保展览的科学性、真实性,充分体现临朐的地方特色和风俗民情,博物馆多次邀请县内外临朐民俗专家,召开不同主题的民俗文化座谈会。专家们围绕民俗展陈和民俗文化进行了深入探讨,为展览的进一步落地提供了宝贵的意见。

3.发挥博物馆社教功能,开展青少年教育项目

围绕民俗展览,博物馆策划了一系列以爱国主义为主题的青少年研学游、民俗文化小课堂和小小讲解员培训。该系列活动的开展,赢得了家长和学校的好评。展览帮助青少年学生进一步了解临朐民俗文化,增强文化的认同感、自豪感和民族自信心。

4.开发配套文化创意产品

该展览的文创产品设计开发,以民俗文化展陈列藏品为蓝本,创新地融入人们的日常生活。已完成的文创产品包括“灵气所钟  山水临朐”笔记本套装礼盒、鲁班锁礼盒等富有临朐特色并兼具实用性、趣味性、收藏性的3个系列。

5.打造专业讲解队伍

自展览筹备工作开始,馆方即安排讲解员全程参与大纲编写、方案设计、民俗专家座谈会、展陈施工、多媒体应用等各个环节。讲解员的全程参与,让他们“知其然,知其所以然”,在日常工作中更能表述好展览的内涵。开展前,博物馆特别邀请民俗专家,为讲解员们进行了为期两天的临朐民俗文化培训,并对讲解词进行完善和提高,进一步丰富了讲解员的知识储备,提升了讲解技能。

三、总结

“留住乡愁——临朐民俗文化展”于2022年9月预开展,预开展期间,日最高观展人数达到7100人次,观众反响强烈,自发在微信朋友圈、抖音短视频号、快手短视频号等平台进行宣传,一度成为国庆等节假日的“网红打卡地”,至今“二刷”“三刷”的群众观展热潮不减。

结合临朐县博物馆民俗文化展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融合的实践,可以为今后基层博物馆在展览设计方面提供有益的借鉴:一是在展览的主题确定上,既要贴近群众的生活,也要立意深远地回应时代需求;二是在展览的内容方面,各部分精确提炼展示内容的核心价值,同时加大对藏品的研究阐释,确保展览的学术性和展览内容的科学性;三是在展览的呈现上坚持以藏品为中心展开讲述,在形式设计上兼顾形式创新和新技术的应用,临朐县博物馆民俗展览中小剧场的加入让展览更加鲜活、有温度;四是在展览的推广上,坚持线上线下推广,多種方式结合,变观众为展览的“宣传员”。

当然,展览目前也存在诸如数字化程度有待加强、展览讲解人员缺乏等不足。下一步,临朐县博物馆将继续全面提升公众服务水平,增加展览数字化展示内容,倾力打造临朐文化品牌,进一步拓展展览传播途径,充分发挥博物馆陈列展览在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推进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中的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崔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中国传统文化底蕴[D].大连海事大学,2016.

[2]张琪如.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仪式教育培育路径[J].中学政治教学参考,2021(08):83-85.

[3]王永刚.论“大思政”格局下的高职学生就业价值观培育——以苏州健雄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山东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9,19(04):66-68+98.

作者简介:

王宗花(1976—),女,汉族,山东临朐人。大学本科学历,文博馆员,研究方向:文博。

猜你喜欢

陈列展览民俗文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家乡的民俗文化街
建筑立向民俗文化泛谈
如何利用多媒体提高陈列展览的质量
浅谈刘青霞故居纪念馆陈列展览的教育功能
基层博物馆陈列展览管理问题及对策
浅谈博物馆陈列展览要“以人为本”
在高校有效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途径探索
IP影视剧开发中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构建
高中政治教学中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机融入
两岸民俗文化荟萃福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