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古楼《三希堂法帖》石刻保护初探
2023-10-14郭妍岳明
郭妍 岳明
摘要:阅古楼位于北京市西城区北海公园琼华岛西麓坡下,始建于清乾隆十八年(1753),为存贮刊刻《御刻三希堂石渠宝笈法帖》而建,包括阅古楼、烟云尽态亭、水池及叠石假山等,是一座风格独特的园林建筑。现石刻集中陈列于阅古楼二层供学者观摩、研究,为中国古代书法集成的石刻珍品。
关键词:阅古楼;三希堂法帖;石刻保护初探
一、相关概况
阅古楼面西北,南邻琳光殿,北依亩鉴室,依山而建。前部弧形为两层,后面直形部分为一层,院内看都是两层,两层均有内围廊,共25间,左右围抱相合,占地面积约620平方米,是中国历史上最大规模汇集历代书法艺术的博物馆之一。其庋藏的《三希堂法帖》石刻由国内技艺高超的工匠刻制,不仅准确再现了不同时期书法艺术的特色,是清代石刻技艺与艺术水平的有力佐证,也是我国石刻艺术难得的精品。其书法刻法均极其精美,被赞誉为“双绝”。对于《三希堂法帖》石刻而言,其历经清末、民国时期、新中国成立后不同时期的营修与保护,是我国石刻艺术保护理念与历程的重要见证。
二、刊刻历史
清乾隆十二年(1747),清高宗为编刻《三希堂法帖》颁发特谕:“我朝秘府初不以广购博收为尚,而法书真迹,积久颇富,朕曾命儒臣详慎审定,编为《石渠宝笈》一书。因思文人学士得佳迹数种,即钩摹入石矜为珍玩,今取群玉之秘寿之贞,珉足为墨宝大观,以公天下。著梁诗正、汪由敦、蒋溥复加校勘,择其优者编次抚勒,以昭书学之渊源,以示临池之模范。”
当时户部尚书梁诗正、军机大臣汪由敦、吏部侍郎蒋溥等负责从《石渠宝笈》所收魏晋以来名人书法墨迹中,“择其优者,编次抚勒”,共收集魏晋至明末135位书法家的楷、行、草书作品340件,另有新题跋200多件、印章1600多方,共9萬多字,编成32册。刻石事务由和硕和亲王弘昼、和硕果亲王弘瞻、多罗慎郡王允禧总理,内阁学士董邦达、户部郎中戴临担任写签校对,镌刻上石由四名内府高手宋璋、扣住、二格、焦林担任。每方墨刻长95、宽30、厚10厘米,总计495方,按照千字文顺序在石刻右下角进行标记,镶砌于阅古楼上下层东面廊步,上、下层廊内各分为11间,上层每间镶嵌21方,共镶嵌231方;下层每间镶嵌24方,共镶嵌264方。其乃是中国古代书法集成的石刻珍品。
三、保护历程
清乾隆十八年(1753)四月初一和八月初六的内务府奏案中记载,“永安寺西佛殿后添建佛殿三间、北边围楼一座计二十五间……”“又估外续添围楼嵌安三希堂墨刻石四百九十五块”。自乾隆朝刊刻营建后,三希堂法帖石刻历经多次整修。
乾隆三十年(1765)奏案:“阅古楼镶砌墨刻石内闪动五十五块,应照旧归安。”
道光十九年(1839),清内务府御书处将《三希堂法帖》石刻内,除较大的三寸、四寸字外,其余一寸、二寸字及印章共9万多字重新剔刻一遍,并在每方石刻的周边加刻花纹。
1913年5月7日,当时的国务院致内务总长函:“闻北海三希堂法帖石刻亦倾塌,事关名胜亟应保存,希照旧安置妥帖并随时保护。”5月10日,内务部指令警察厅:“查北海石刻,派古物保存所事务员调查三希堂法帖石刻倾塌情形。”5月20日,内务部致函国务院:“派本部礼司佥事李固基等9员,前往北海调查石刻倾塌情形,以便酌量修复。”5月28日,李固基等人到北海办事处调查三希堂、快雪堂石刻损坏情形,并议定修复工程做法,三希堂、快雪堂需砌补石刻17块。至此,内务部与北海办事处共同合作,对阅古楼及快雪堂处坍塌的石刻给予修复。
1917年秋,时任北洋政府国务院秘书兼陆军部秘书的张伯英获准入内拓印,其长子张寿慈将《御刻三希堂石渠宝笈法帖》拓印数份,然后将所有拓片精心装裱制作了数套(一套为4函32册,即每函分装8册)的《御刻三希堂石渠宝笈法帖》原拓本,分赠给了数位至交好友。
1918年,对诗书画都非常精通,懂得文物保护意义的徐世昌出任北洋政府大总统,上任便禁止任何人再去阅古楼拓印。
1936年7月3日,拓印三希堂、快雪堂石刻开工。三希堂共拓100份,快雪堂共拓200份。
1946年,北海公园与美国新闻处平津分处达成协议,每周在儿童体育场放映新闻、电影,同时开放阅古楼展出《三希堂法帖》石刻,向社会征订拓印法帖。
1962年4月19日,国家文化部以(62)文物光字第548号文,向北京市文化局提出《关于北海阅古楼三希堂法帖石刻的保护意见》。北京市园林局接抄件后,立即与北京市文化局共同研究并采取了加强保护措施。
1963年12月中旬,阅古楼大修工程开工,此次修缮以保护古建筑和《三希堂石渠宝笈法帖》石刻为主,同时考虑到方便参观,添配门窗,改装楼梯,安装照明。石刻方面,包括刷洗、粘补、挪移位置重新排列。将原来只能走一个人的螺旋木楼梯,改为能并行三人的铜盘混凝土楼梯两座。建筑是按原样修复,窗扇上加玻璃屉,改善并增加楼梯,楼上靠山一面原先的推扇遗迹改为围护墙,上层围廊内原镶嵌石刻法帖的砖墙改为橱窗,使之更加便于管理、更加安全。楼下原镶嵌石刻法帖的砖墙改为橱窗。《三希堂石渠宝笈法帖》石刻由原来镶嵌在上下两层围廊移到楼上室内,按间排列,每间以隔墙相隔,将石刻镶嵌于每间的内墙及两边的木框隔墙上,各道隔墙做防潮处理,亦使之更加便于管理、更加安全。
四、保护现状
通过梳理历史文献不难发现,自1753年石刻入藏阅古楼至1829年道光皇帝命人对石刻进行剔刻,此间历经70余年,剔刻应是缘于部分字迹在反复拓印和风化后出现模糊的问题。至民国时期已出现部分石刻开裂等情况。
此后又经历20世纪60年代集中拆挪至二层室内,《三希堂法帖》石刻残损情况进一步加剧,虽然增加了玻璃罩进行保护,但仍然没有解决残损病害加剧的问题。自1988年增加保护罩至今30余年未进行过整修,石刻及其保护和展示措施已出现不同程度的问题(图1):
1.石刻整体保存良好,但95%以上普遍存在不同程度的人为刻画情况,65块存在自然纹理变色,9块局部表层风化,1块表层严重风化,13块表层孔洞状风化,23块存在边角局部断裂,3块严重断裂,161块局部破损,5块机械裂缝,104块浅表裂隙,6块存在局部水锈,24块被人为污染,27块采用水泥或白灰进行修补,早期修复断裂的水泥局部脱落。
2.固定石刻的木展墙横板已普遍开裂,油饰龟裂褪色,勾缝灰脱落,少量石刻歪闪。
3.铝合金玻璃罩变形严重,难以启闭,玻璃反射严重。
4.玻璃罩内仅设置温湿度计,无除湿和照明设备。
5.展厅地面青砖磨损、开裂严重,地板油饰剥落;墙面与吊顶抹灰局部霉变、剥落。
6.隔扇槛窗变形严重,且缝隙较大,已无法阻挡风沙侵蚀。
五、病因分析
综合现场石刻本体及周边保护情况可知,石刻本体病害主要为局部破损和浅表性裂隙,以及少部分病害为石材酥碱和表层孔洞状风化。残损的主要表现为石刻局部呈现出大小不同的片状、块状剥落,而浅表性裂隙相对细小且沿着石材纹理开裂,裂隙呈现出里小外大的特征。
石质文物的病害特征离不开石材本身的特性。《三希堂法帖》所用石料为青白石,属于沉积岩。经过X光波谱仪器探测发现主要矿物成分为白云石和少量石英,材质为碳酸钙及黏土、氧化硅、氧化镁等。白云石粒径较小,所以质地细腻,易于雕刻。沉积岩沉积时的层状特征是导致局部剥落与浅表性裂隙等病害的内在可能性。
新中国成立后,阅古楼的整修开工于1963年,对石刻进行了修补和挪位。部分石刻镶嵌在上下两层围廊内,后移至楼上室内。1988年又加设了玻璃防护罩。在此之前石刻的状态皆是镶嵌于砖墙之上,长期存放于围廊中。因此,长久的风化与温度的周期性变化是造成石刻病害的主要外部因素。在温差较大的阳面会在石材表面产生热应力,导致片状剥落和裂隙的产生。自然风化和溶蚀会导致裂隙逐渐加深与加宽。
表层孔洞状风化为石质文物表面溶解风化,呈现出大小不一的孔洞。酥碱表现为石质文物表面呈现出酥粉剥落的现象,主要是由温湿度变化、酸雨侵蚀、冻融循环等因素引起的。
因大理岩的孔隙率很小,受冻融循环和盐分结晶的影响较小,所以在阅古楼的石刻中,有酥碱和孔洞状风化的石刻不多。但是部分石刻长期存放于围廊中,受风雨侵蚀,挪入室内,空气潮湿,因而还是会有部分孔洞状风化和酥化的现象。
另外,受限于材料认识的不足,很多早期修复断裂的部位采用水泥修补,目前也出现了开裂的情况。基本丧失了保护作用,甚至加剧了病害观感。与此同时,水泥修补也会给石材带来大量的可溶盐,不利于石刻的长期保存。
六、保护方案
为达到修复和完善保护,增强石刻本体安全,同时提升展览环境,在石刻本体局部整修加固的同时,加固与修复木质展墙;更新展柜、地面的保护,墙面、天棚和门窗的整修以及对室内照明灯光进行提升;同时,增设恒湿机、空调柜机和微环境监测等科技保护设施。
以整修和完善石刻文物保护措施,改善安全环境为基本目标,加固展墙和更新保护罩,增加除湿和微环境监测设备等,实现对文物的预防性保护。在此基础上,按照文物展览的需求,整修墙壁与吊顶、保护地面,提升照明和导览设备,丰富展览手段,实现全面系统展览的目标。以消除残损病害为首要任务,整修加固木柜,更新保护罩,增加科技保护手段;提升展览环境与设施,具体包括:
1.石刻检修:对于早期修复石刻的水泥,如粘接强度已不高、失效,或开裂的,优先予以清除,并采用传统水硬性石灰材料重新粘补。对于石质文物的空鼓、片状剥落、小型岩块的加固和剥落块体的回贴,主要采用粘接的方法。采用传统水硬性石灰材料,将已经开裂的岩片粘接住,防止脱落,同时可以封闭裂隙,防止注射材料流失。根据修复加固的类型,采用不同黏度、不同粒径的石灰材料,以满足粘接和灌浆的不同要求。
2.清洗:主要采用清洗的方式,包括手工清扫除尘、高压蒸汽清洗、激光清洗等。优先选用手工物理清洗、高压蒸汽清洗等物理方法,尽可能减少化学溶剂的使用。清洁工作从去除表面的松散性沉积开始(用软毛刷和水喷雾器),使用去离子水配合物理方法去除;对于面积小且较难以清除的积尘积垢,使用棉签蘸取去离子水除尘;对于面积大且深入孔隙较深的積尘,可采用贴纸法将灰尘吸附拉拔出来,之后再进行擦拭去污等进一步清洗除尘,整体的清洁工作应尽量使用手工进行精细机械清洁。
3.水泥剔除:对于早期修复的水泥材料,如粘接强度已不高、失效,或开裂的,优先予以清除;如粘接效果较好,修复效果较为协调的,可予以保留。
4.木展墙整修:局部加固开裂严重的木展框,重新油饰,修补勾缝灰。
5.更新保护罩:拆除铝合金玻璃罩,采用传统木装修颜色恢复展柜,配合全封闭式,玻璃可自动开启。
6.增加科技保护手段:展柜内增加除湿设备和微环境监测设备,提升石刻保护环境(图2)。
七、结语
自1753年三希堂法帖石刻入藏阅古楼至今已有260多年的历史,历经清乾隆、道光朝、民国时期和新中国成立后的数次修缮后依然在艺术领域与历史领域熠熠生辉,无可替代。
道光朝在反复拓印和风化模糊后进行剔刻;民国时期已出现部分石刻开裂;20世纪60年代集中拆挪至二层室内,采取了一系列保护措施。三希堂法帖石刻使用青白石,产生这些变化主要是由温湿度变化、酸雨侵蚀、冻融循环等原因引起的。针对这些原因,本次保护提出了一系列的针对措施:对石材进行检修、清洗、失效水泥剔除、整体整修、更新防护罩、增加科技保护手段等。
对三希堂法帖石刻保护是一个长期且需要不断更新与维护的过程,采用科学、合理的保护程序,并对石刻的材质、环境和病害有深入的了解就显得尤为重要。与此同时,修复所用材料的局限性、安全性、时效性也要有一个通盘的预估。
参考文献:
[1]张中俭,杨曦光,叶富建等.北京房山大理岩的岩石学微观特征及风化机理讨论[J].工程地质学报,2015,23(02):279-286.
[2]北海景山公园管理处编.北海景山公园志[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2:223-225.
作者简介:
郭妍(1992—),女,汉族,北京人。硕士研究生,文博馆员,研究方向:文化研究及文物管理。
岳明(1982—),男,满族,北京人。研究生,文博馆员,研究方向:文化研究及文物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