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上马石与拴马桩艺术文化考究

2023-10-14苗叶茜

东方收藏 2023年8期

摘要:上马石是古代官署与达官贵人府邸常有的石质实用兼装饰性踩踏上下马石梯,而拴马桩是古代上至官署下至百姓家常有的实用兼装饰性石雕。在骑马代步时代,科学不发达的封建社会拴马桩不仅具有实用性,同时兼具镇宅祈福的作用。拴马桩随着时代发展,其桩顶的雕刻形象不断地变化发展,质朴变化的人、兽形象,在包罗万象的民族文化中被赋予了特殊的文化艺术内涵。桩顶精美的雕饰,既蕴含着民间智慧,又透露出古人的百态心声。拴马桩是研究古代不同时期政治文化、建筑装饰、文化艺术、民族关系及地方风土人情的实物标本,具有重要的历史研究价值。

关键词:拴马桩;上马石;桩顶

上马石是古代官署及达官贵人府邸常有的石质装饰物,而拴马桩则是古代官署、达官贵人府邸及寻常百姓家都常有的一种实用兼装饰性石雕。上马石与拴马桩起源于何时无从考证,上马石至少自元代起就有;而拴马桩在清乾隆年间,石刻拴马桩已相当普遍,衙门、驿站、民宅、商铺等均立有拴马桩。

在我国古代北方,拴马桩石雕艺术品非常普遍,陕西渭北一带曾是拴马桩的主要生产地,其石雕艺术品精彩纷呈、品种繁多。澄城县分布尤为密集,其数量、品种和精湛工艺在全国闻名遐迩。随着社会经济发展,以马代步逐渐退出历史舞臺后,拴马桩变得越来越少,目前拴马桩已经成了稀有之物。笔者经过多方资料搜集,整理了一些有关上马石与拴马桩方面的相关资料,通过梳理研究,以供对上马石与拴马桩有共同爱好的同仁参考借鉴。

一、上马石的结构与寓意

元代马祖常曾写过一首《过故相宅》诗:“瓦坠当檐燕不来,白头老妾卖花栽。旧时小吏今身贵,羞近门西上马台。”当年曾是宰相门下的小吏如今已经显贵,在路过时有意回避从相宅门前经过。上马台,指的是故相门前摆放的上马石。清代福格在《听雨丛谈·马台石》中记叙:“京师阀阅之家,门外置石二块,形如叠几,谓之马台石,又曰上马石。”按《周礼·夏官司马·隶仆》载:“王行,洗乘石”,并注释,“王所登上车之石。”由此可见,上马石已经存在了很长时间。通过这些记载也可看出,上马石结构为台阶式石块,其实用价值就是辅助人上马下马。内乡县衙博物馆仪门前有一上马石,位于中间甬道、仪门前一侧,呈三步梯结构,两侧雕刻水草、莲花图案。据相关文献记载,古代官府,文官到仪门前要下轿,武官到仪门前要下马,置上马石于此,借上马石登台上马比较便利。

在以马为主要代步工具的时代,达官贵人府邸大门前摆设上马石,既有一定的实用性,同时又兼具装饰性,既可以使门前建筑显得气派,又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了主人的身份高贵。《吉林民居》一书对上马石进行过介绍,指出只有二品以上官员府邸大门口方可进行设置。上马石也叫下马石,或为拐角形石块,或为阶状形石块,常设置在大门两侧,供人上马下马、踩踏方便。上马石四周多雕刻云纹图案,云纹是中国传统吉祥图案中的重要装饰,既是对云的图腾崇拜,也是追求“气韵生动”的一种表现。古代达官贵人等显贵人家住宅多为四合院结构,上马石、大门、影壁遥相呼应,这些建筑附属物既增加了门前空间的富丽,又彰显着门户主人的身份地位。河南巩县宋神宗陵有一上马石,形状为斜坡三阶结构,立面雕刻着云龙浮雕,透露出皇家的气派与尊贵。宋代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中也绘有上马石,设置于大门前一侧,同样是斜梯面,石上有人坐。由此可见,上马石经过发展,又从不同侧面成了达官显贵人家的一种标识物。

二、拴马桩的形制与特点

上马石用于辅助人踩踏上马,而下马之后往往要拴马,于是拴马桩就成了门前的另一道景观。相声《夸住宅》中曾说,门口有四棵门槐,有上马石和下马石,以及那拴马的桩子。夸过上马石,再夸拴马桩。

拴马桩又称为“拴马石”“望桩”“样桩”“看桩”等,通常竖立于大门外一侧,也有在大门外呈对称形式设置。古代官署既有设在大门外的,也有设在大门内的,但一般都在大门与仪门之间。拴马桩可分为桩顶、桩颈、桩身和桩根四个部分:桩根多为粗坯,埋入地下以固定拴马桩;桩身多为长方形,表面以横格、斜格或席纹式样排凿,使其不至于显得单调,往往以简练、粗犷、雄壮、浑厚的艺术风格呈现,有的拴马桩桩身还浮雕卷草、云水纹、莲花等图案,使拴马桩更显华丽;桩颈是拴马桩桩身与桩顶之间的连接部分,多数桩颈与桩身不一样,如桩身为长方形,而桩颈为圆形;桩顶多为人物或动物造型,也是拴马桩雕刻最为精彩的地方。拴马桩多在桩颈或桩顶之间的连接处开凿出能够系绳拴马的空间,既使拴马桩浑然一体,又达到了实用的目的。拴马桩使人关注并惊叹的正是拴马桩桩顶富有拙朴、浑厚、诙谐的雕刻艺术。

拴马桩桩顶的雕刻造型是拴马桩的精髓和灵魂,也是最吸引人的地方,其雕刻技法多种多样,圆雕、浮雕、线刻等不同表现手法、各种技法巧妙应用,相得益彰。一些拴马桩采用“因材施雕”的工艺方法,呈现出汉代的特点。由于受雕刻工具限制,以及当时人们审美思想的影响,在雕刻时运用巧妙的艺术思维进行构思,采用夸张变形的表现手法,依石拟形,就石势而雕造,并综合运用高浮雕、浅浮雕、线刻等雕刻技巧,不过分强调细部刻画,也不采取透雕的造型,而是形成汉代雕刻普遍表现出的简练、粗犷及浑厚艺术风格。桩顶雕刻内容更是复杂多样,具有不同的人物和动物造型,最常见到的是单人、单兽,更有人与兽、兽与兽的组合。动物造型主要以狮子、猴、象、麒麟、骆驼、虎居多,甚至一些精湛的拴马桩雕刻更是涉及民间故事、神话传说和传统剧目等广泛题材。石材的艺术创作在中国传统的“不似之似”哲学思想影响下,经过古人的不懈努力,不断探索出返璞归真、回归自然的创作之路,由于石材本身形态变化多样,于是人们在创作拴马桩时不断地在“巧”字上下功夫,通过构思和设置,使桩顶呈现出源于自然、高于自然、还于自然的艺术加工理念,达到巧夺天工的目的,并把主题思想蕴含于艺术创作之中。

三、拴马桩的历史与价值

自人类驯化野生动物以来,原始生产力得到进一步的解放。马为六畜之首,《周礼·夏官》载:“周天子有闲(御厩)十二,马六种(即种、戎、齐、道、田、弩)。”养马业既盛,马政亦随之健全。立桩拴马,有图可考者,可见唐代韩幹《照夜白图》,绘玄宗所爱宝马,不甘被缚于立桩,作奋力挣脱状。此拴马桩为多棱柱形,桩上衔铁环,平顶无饰,究竟是木质还是石质难以分辨。北宋佚名《百马图卷》绘有13个拴马桩,桩身为圆形修饰,呈现出棒槌状形态,似从唐式楼阁栏杆的望柱甚至更早的“表木”演变而来。元代任仁发《饲马图》绘槽头六棱立柱,柱顶饰仰莲及槌状团云,基本接近石桩。三图所绘皆官方规制,造型由简而华。可见立桩拴马,古有遗制。

内乡县衙博物馆仪门与大门一侧保留有10个拴马桩,多为灰青石制成,通高大约220厘米。拴马桩置于仪门西南方位,有两个原因:一是使用便利。根据古代官府规定,武官到仪门前要下马,下马之后可以在此顺手拴马;二是辟邪镇宅。在生产力低下、科学不昌明的封建社会,人们无力改变的天灾人祸是中国辟邪文化滋生的土壤。在古人心中,天然的石材具有超自然的神力,按中国建筑学风水原理和传统阴阳学说,以主要建筑为核心的西南方位是整个建筑群的坤位,此位属阴,为凶位。而门在古代是保障建筑风水生气的枢纽,“和气则致祥,乖气则致戾”,按方位符辟邪镇宅,立“泰山石敢当”于凶位,即可达到避凶驱邪的目的。西汉黄门令史游《急就章》,唐代颜师古注释说:“敢当,所向无敌也。”宋代王象之在《舆地纪胜》中指出,石敢当用来“镇百鬼,压灾殃”,可使“官吏福,百姓康,风教盛,礼乐强”。而内乡县衙监狱在外墙设置拴马桩,也有其辟邪镇宅的道理。

四、拴马桩的艺术风格与文化内涵

拴马桩的生产者与创造者,既是朴实的石匠,又在长期的生活中对本地乡土俚俗和民间文化极为熟稔,真实的生活感受和文化影响为他们进行拴马桩艺术创作提供灵感,使得对拴马桩石刻作品的创作呈现出包罗万象的宏富。表现在桩顶人物造型中,以各式各样的骑兽者为最多。由于坯头截面與石质材料形状不同,桩顶人像也呈现出几种不同的“势”,有的自然端坐,有的俯身下冲,有的直立兽身,有的斜倚跨立。人像胯下的兽类,以狮为多,余者为猴、麒麟、猞猁或蟾蜍。骑手多驾鹰、狮,兽常表现出与人亲昵状。骑手头顶有戴盔帽的,帽有螺式尖小帽、圈顶帽、喇嘛帽,有缠帕的,有挽髻的,还有留长辫的。身上装束,有的披甲穿着长袍、有的着阔袖长衫。塑造的人物动作及附属物,手中执鞭、抱弹琵琶、手捧如意、手托宝瓶、怀抱月琴、斜拿烟斗,徒手或双手捉狮耳,单手扶帽檐,单手捉象耳,单手捉麒麟嘴等。不骑兽的人物形象,有坐在莲花上或石鼓的儿童、腆肚老汉、叼烟斗者、长须老翁,他们露齿狂笑、闭目呆笑、托腮思考,还有戏狮人、唿哨人等,世相百态,可谓应有尽有。

拴马桩桩顶人物造型多为胡人,深眼窝,高鼻梁,大络腮胡子,头上缠着长布。一种说法是胡人善于放牧又勇猛善战,桩顶雕刻胡人,寓意汉人要向胡人学习他们勇猛善战、善于利用自然的优点。另一种说法则是出于汉人对于胡人的认知,可以看到一些雕刻有胡人形象的拴马桩,胡人大多龇牙咧嘴,不是神情忧郁,就是呈现病态。

拴马桩中最多的是狮子造型,这与佛教的传入有关。中国人喜欢用狮子寓意保平安、纳富贵、降吉祥。随着东汉时佛教传入我国,狮子形象在汉人内心深处得到了神性的升华。到了宋代,狮子被世俗化后,人们赋予它更多的功用和象征意义,从而成为吉祥的象征,其代表的吉祥寓意不断扩大,从保吉避凶到迎福纳喜、富贵生财、子孙繁衍等。拴马桩桩顶的狮头,其鬃毛经常夸张地雕刻成几堆螺旋,隆突高耸、气势非凡。狮子的姿势,有的静坐,有的呈下山状,有的突出身躯扭转时的威势,有的仰首向天呈嘶吼状,有的睥睨回顾,让人如闻吼声,体现了猛兽的野性。而拴马桩上的人骑狮,则充分流露出人的自信和自豪感,同时也彰显着人们累世不衰的尚武精神。

拴马桩桩顶雕刻石猴也较为常见,其形式多样,有的左顾右盼透出猴子的灵性,有的正襟危坐表现出猴子滑稽的一面,有的大猴与小猴进行戏耍表现出亲密状,有的跷腿坐鼓吃桃呈现出憨态可掬相,并往往在猴腿部或手臂空间,镂凿出通孔用来穿系马缰绳。

明清两代的吉祥纹样广为应用,到了“图必有意,意必吉祥”的程度,“堂前珍禽飞,屋后瑞兽行”成为吉祥纹样的重要组成部分。人们还借助自然界中飞禽走兽不同的生态属性赋予象征意义,并由装饰纹样演变成等级符号,从单纯的自然崇拜变成一套社会价值体系。桩顶造型或与桩身图纹相结合蕴含着众多寓意。在《西游记》中,孙悟空大闹天宫被封为弼马温,弼马温者,避马瘟也。拴马桩桩顶置猴子造型能避马瘟。宋代朱翌在《猗觉寮杂记》中引述《晋书》中的故事,说道:“养马家多畜猴,为无马瘟。”由此可见,猴子起到了镇槽口的作用,能保牲畜平安无灾。因猴与侯同音,如桩顶一个猴子造型,寓意“石(室)上封侯”,猴子背猴子寓意辈辈高官、代代封侯。石桩上的人背人造型,寓意人丁兴旺,承载着儿孙满堂、后继有人的愿望。狮子滚绣球,绣球为祥瑞之物,“狮”与“师”谐音,故狮子绣球象征官位与权贵,有官禄代代相传之意,也有子孙繁衍、家族昌盛之意。桩顶造狮形,其纹饰与绸带隐喻“世(狮)代(带)永昌”。一个大狮一个小狮,唐汾阳王郭子仪与其子郭暧分别受封为太师与少师,后民间把雄狮与幼狮称之为“太师少师,带子上朝”,表示父子同获官位的殊荣。象历来被认为是吉祥动物,在古代吉祥纹饰中常有“太平有象”之称,人骑象桩顶,有渴望太平之意。拴马桩的文化艺术内涵,承载着健康繁育,承载着人口兴旺发达,承载着人们的文化认同,承载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期盼。

“模式同构”是中国传统建筑的最大特色之一。无论阴宅、阳宅,“上之军国,次及州郡县邑乃至山居,但人所处,皆其例焉。”达官贵人在炫富的心理驱动下,仿效华表作为望柱,以拴马桩形式立于阳宅门前,以彰显门第显赫,普通人家在对期盼美好生活、虚荣心理促使下,造成了民间“拴马桩”之滥觞。故现在民间仍然还能看到各式各样的拴马桩遗存。

五、拴马桩的历史研究价值

拴马桩不仅凝聚着民族融合史,以及汉族与少数民族的关系发展史,并以美的形式达到了实用目的,其中蕴含着民间能工巧匠的智慧和心血,展现了汉族人民的创造力,散发着宗教、习俗、信仰、伦理的光芒。坚挺的拴马桩,隐藏着生命的脆弱,世俗的灵魂以寄托的方式,祈盼能在神灵的庇佑下生生不息、世代绵长,更多的是对未来美好的祝福和期望,以及心灵上的慰藉。拴马桩精美的雕饰,既流露出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期盼,又透露出人性的虚荣,于是没有生命的石头成为承载,寄托现实生活中人们富贵显达与渴求安乐的表达。

拴马桩的精美石雕显示出了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淳朴情怀, 展现了他们卓越的艺术创造才能,艺术性地保留了民族性与区域性特征,具有一定的艺术审美价值,同时,拴马桩与民族、民间文化艺术有着最直接的联系,更符合“艺术源于生活”的本质特征,对于正确认识和评价古代雕塑历史具有一定的研究价值。拴马桩在不同历史时期桩顶所展现的石雕艺术,以物质形态的文化样式彰显着文化价值和精神价值,对研究当时政治文化、建筑装饰、艺术特征、民族关系、地方风土人情等都是重要的实物资料。

参考文献:

[1]吴裕成.中国门文化[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4:74.

[2]任慧君.拴马桩石雕艺术浅析[J].文博,2003(03):59-60.

作者简介:

苗叶茜(1980—),男,汉族,河南内乡人。大学本科,文博馆员,研究方向:文博旅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