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信号交叉口非机动车待行特性研究

2023-10-14谢和壮

西部交通科技 2023年8期
关键词:停车线交叉口机动车

谢和壮

(广西交通设计集团有限公司,广西 南宁 530025)

0 引言

非机动车是城市交通组成部分中的重要形式,由于其数量庞大且难于统一管理,一直是城市交通秩序混乱的主要原因[1-2]。为了减少交通事故的发生,有必要提高信号交叉口的服务水平和通行效率,让每一位交通参与者都得到安全的保障[3]。因此,研究非机动车待行位置与其他因素的潜在规律,研究现阶段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关的建议,对提高非机动车待行位置空间资源的有效利用具有一定意义。

目前,非机动车的行驶空间受到机动车威胁,待行空间越来越少,导致很多非机动车停车不合理。影响待行位置的主要因素及其遵循的交通规律是本文研究的方向。本文以研究非机动车待行位置分布特性为切入点,基于桂林市区五个交叉口的调查数据,深入研究了影响待行位置分布的主要因素,进行了待行位置的特性、相关性分析,为交通设施规划奠定了理论基础。

1 研究背景

我国的非机动车种类且复杂数量庞大。非机动车主要包括自行车和电动自行车。此外,我国还有其他一些非机动车,例如三轮车、板车、老人代步车等非机动车。尤其是自行车和电动车,因为其方便快捷、自由便利,是我国城市居民出行的主要交通方式。

我国机动车与非机动车保有量的急剧增加,机非冲突愈演愈烈,非机动车在交通事故中易处劣势地位,因此正确处理非机动车与机动车的交通关系,改善非机动车的安全问题迫在眉睫。由于机动车的主体地位,研究非机动车待行位置分布特性还没有形成普遍的成果。因此本文的研究为非机动车待行位置的合理设计规划提供了理论的基础和依据,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2 研究目的

探索城市信号交叉口非机动车待行位置分布特性,研究非机动车交通在交叉口的行为特性、骑行特性,以及与其他因素的相关性特征,为城市交叉口待行位置的设计规划提出合理的依据,以保障非机动车骑行者的自身安全,进一步提高交叉口的通行能力,促进社会交通的和谐与稳定。

3 研究内容

3.1 调查方案

通过对桂林市民主路南环路西交叉口、中山中路文明路北交叉口等五个交叉口进行实地调查,调查内容主要如表1所示,分别为:

(1)道路环境调查的主要内容包括:非机动车道宽度、机非隔离方式、待行方式、进口道宽度、信控方案等。

(2)交通环境调查的主要内容包括:机动车流量及组成、非机动车流量等。

(3)非机动车待行行为编码主要内容包括:交叉口非机动车待行位置分布数量(等待区左、等待区右、等待区内、等待区前、等待区后)、非机动车占用人行道等。

表1 调查内容汇总表

3.2 调查数据

通过对桂林市五个交叉口进行待行方式、过街宽度、遮阳设施、进出口车道数、是否物理隔离等的实地调查,分别统计出调查地点的道路信息,如表2所示。

从表2可以看出,调查地点共有两种待行方式,过街宽度也都不一样,基本上都没有遮阳设施。中山中路南环路、中山中路文明路进出口车道数较多。基本上都有交警或者协管人员。部分等待区标志标线已经不清晰或者已经消失,是造成骑行者不合理停车、待行位置分布混乱的一个原因。机非隔离方面,只有两个交通量较大的交叉口利用护栏做了物理隔离,其他几个交叉口均是采用的标线,驾驶员很有可能注意不到,导致机非混行的局面。

4 非机动车待行位置特性分析

对非机动车待行位置(等待区内、等待区前、等待区后、等待区左、等待区右)以及机动车的直左右的交通量,按一一对应的原则,以一个完整的信号周期为间隔,进行数据归总分类,然后通过SPSS软件对其进行数据分析。

4.1 停车线提前待行区非机动车待行位置分布特性

由图1~2、表3~5可知,停车线提前待行方式下非机动车在红灯期间待行位置分布情况。可以看出三个路口非机动车在待行区内的比例最高,其次为待行区右,在待行区后侧比例最低。

图1 停车线提前的待行方式待行位置分布示意图

图2 停车线提前待行区非机动车待行位置分布概率图

表4 中山中路南环路西口非机动车待行位置分布表

表5 中山中路文明路北口非机动车待行位置分布表

4.2 BOX待行区非机动车待行位置分布特性

由图3~4、下页表6~7可知,BOX待行方式下非机动车在红灯期间待行位置分布情况。可以看出三个路口非机动车在待行区内的比例最高,其次为待行区前,在待行区后侧比例最低。

图3 存在BOX的待行方式待行位置分布示意图

图4 BOX待行区非机动车待行位置分布概率图

表6 解放西路翊武路南口非机动车待行位置分布表

4.3 不同待行方式下非机动车待行位置分布对比

表8所示为停车线提前待行和BOX待行方式下非机动车待行位置分布的对比数据。停车线提前待行方式下非机动车在等待区内待行的比例为70.4%,高于BOX方式下的38.4%(P<0.001)。在停车线提前的待行方式下,超过70%的非机动车是在等待区内的,即大多数非机动车骑行者都是遵守交通法规的。但是在BOX的方式下,不到40%的非机动车骑行者是在等待区内待行,其余的都是在等待区外,显然该待行方式并没有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导致交通疏导的效果并不理想。这可能与其设置不合理和交通参与者对待行区功能作用的了解甚少有关。

BOX待行方式下非机动车在等待区前待行的比例为40.9%,相较于停车线提前方式的10.0%(P<0.001),该方式较高。在停车线提前待行方式下,非机动车较少出现在等待区前,这说明了停车线提前待行方式对减少骑行者不合理停车较为有效。而在BOX的方式下,将近一半的非机动车在等待区前,说明在BOX待行方式下,许多非机动车骑行者在等待区前的概率较大。这可能是由于停车线提前待行方式相对BOX更靠近交叉口,同时,BOX待行方式非机动车比较不容易受到横向机动车流的干扰。

两种待行方式下,非机动车分布在待行区后、左、右的比例也有明显的差异(P<0.001),说明不同的待行方式对非机动车待行位置的有较大的影响。

5 研究结论

由于在交叉口存在机非冲突,导致非机动车的待行区域严重减少,这不仅跟待行区域的规划设计不合理有关,还与交叉口的道路特征、交通特征密切相关。

信号交叉口非机动车待行位置分布特性,是多方面的因素影响的结果,本文重点结论如下:

(1)在待行方式为停车线提前的情况下,左侧直行的机动车流量与等待区内停车数负相关,即两者成反比关系。对向直行的机动车流量与等待区内停车数正相关即两者成正比关系。

(2)在待行方式为停车线提前的情况下,左侧直行的机动车流量与等待区右停车数正相关相关,即两者成正比关系。

(3)在待行方式为BOX的情况下,对向左转的机动车流量与等待区内侧停车数正相关,即两者成正比关系。而右侧直行的机动车流量与等待区内左侧停车数负相关,即两者成反比关系。

(4)在待行方式为BOX的情况下,左侧左转的机动车流量与等待区右侧停车数正相关,即两者成正比关系。

6 结语

本文通过对信号交叉口的非机动车待行特性进行研究,分别得到了停车线提前以及BOX待行方式下的非机动车待行特性,但是由于研究时间、研究条件有限,对于非机动车骑行舒适度、骑行者感知的危险来源以及待行区域是否具有合理性的问题没有进行深入研究,还需要进行相应的完善。

猜你喜欢

停车线交叉口机动车
让机动车交通安全统筹更
由一起厂内机动车事故引发的思考
城市轨道交通岛式站台纵列式停车线长度设计研究
城市轨道交通双列位停车线设计
铁路机动车管理信息系统
信号交叉口延误参数获取综述
城市轨道交通停车线设计探讨
一种Y型交叉口设计方案的选取过程
考虑黄灯驾驶行为的城市交叉口微观仿真
基于VISSIM的交叉口改善评价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