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层螺旋CT 检查对周围型肺癌的诊断价值△
2023-10-14韩鑫邱强苏娟
韩鑫,邱强,苏娟
汉中市中心医院医学影像科,陕西 汉中 723000
周围型肺癌属于常见的恶性肿瘤性疾病,主要的病变部位位于三级支气管以下和呼吸性支气管以上,其组织学类型以腺癌和鳞状细胞癌居多,发病原因与辐射、吸烟、空气污染、不良生活习惯等因素有关[1-2]。该疾病常见的临床症状及体征有胸部胀痛、咳嗽伴咯血、发热和消瘦等[3-4]。据研究报道,在中国周围型肺癌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且病死率在恶性肿瘤中高居第一,对社会的危害性极大,所以早诊断早治疗对提高临床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生活质量、保障患者生命具有重要意义[5-6]。临床上针对该疾病常常通过影像学检查来进行辅助诊断,其中多层螺旋CT(multislice spiral CT,MSCT)已广泛应用于临床。MSCT 具有安全性高、图像清晰度高、扫描速度快和辐射刺激小等优点,可为诊断疾病提供重要的科学依据[7-8]。本研究探讨MSCT 检查对周围型肺癌的诊断价值,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2019 年3 月至2022 年6 月汉中市中心医院收治的疑似周围型肺癌患者的病历资料。纳入标准:①经病理学检查确诊;②首次诊断,未接受该疾病的相关治疗。排除标准:①合并其他系统疾病或器质性病变;②临床资料不完整。根据纳入、排除标准,共纳入88 例疑似周围型肺癌患者,所有患者均接受MSCT 检查,后经病理学检查确诊为周围型肺癌72 例,其中,男性42 例,女性30 例;年龄36~83 岁,平均(58.37±3.26)岁;组织学类型:腺癌30 例,鳞状细胞癌28 例,腺鳞癌11 例,小细胞癌3 例;病理分级:Ⅰ~Ⅱ级38 例,Ⅲ~Ⅳ级34 例。本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通过,所有患者均知情同意。
1.2 检查方法
1.2.1 MSCT 检查方法 使用德国西门子公司生产的MSCT 扫描仪,先辅助患者采取仰卧位,后将机器旋转速度调节至每转0.37 s,Pitch 值设置为0.9,将管电压和管电流分别设置为120 kV 和200 mA,并将常规扫描层厚及层间距设置为5 mm,二次重建的层厚和层间距选择2 mm 和1 mm。首先以3.0~5.0 ml/s 速率从静脉注入造影剂100 ml,注射10 s 后,监视主动脉弓内的造影剂浓度变化,触发扫描后,将扫描延迟4 s,进行多平面重建(multi-planar reconstruction,MPR)和3D 图像重建。
1.2.2 CT 征象 MSCT 增加值区间约为50 HU,征象包括空泡征、空洞、钙化、磨玻璃征、深分叶征、空气支气管征、棘突征、毛刺征、胸膜凹陷征、支气管血管集束征和纵隔肺门淋巴结肿大[9]。
1.3 观察指标
以病理结果为金标准,分析MSCT 检查对周围型肺癌的诊断价值,包括准确度、灵敏度及特异度。准确度=(真阳性+真阴性)例数/总例数×100%,特异度=真阴性例数/(真阴性+假阳性)例数×100%,灵敏度=真阳性例数/(真阳性+假阴性)例数×100%[10]。比较不同组织学类型周围型肺癌患者的MSCT 征象。分析周围型肺癌患者MSCT征象与腺癌、鳞状细胞癌的相关性。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8.0 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计数资料以例数及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相关性分析采用Spearman 相关分析法,r﹥0.7 表示高度正相关,0.4~0.7 表示中度正相关,﹤0.4 表示弱正相关;以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MSCT 检查对周围型肺癌的诊断价值
病理学检查诊断周围型肺癌72 例,MSCT 检查诊断周围型肺癌66 例。MSCT 诊断周围型肺癌的准确度、灵敏度及特异度分别为86.36%(76/88)、87.50%(63/72)、81.25%(13/16)。(表1)
2.2 不同组织学类型周围型肺癌患者MSCT 征象的比较
MSCT检查结果显示,腺癌28例,鳞状细胞癌26例,腺鳞癌10例,小细胞癌2例。不同组织学类型周围型肺癌患者MSCT 征象中瘤体最大径﹥3 cm、空洞、钙化、棘突征、纵隔肺门淋巴结肿大情况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组织学类型周围型肺癌患者MSCT 征象中空泡征、磨玻璃征、深分叶征、空气支气管征、毛刺征、胸膜凹陷征、支气管血管集束征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表2)
表2 不同组织学类型周围型肺癌患者MSCT 征象的比较
2.3 周围型肺癌患者MSCT 征象与腺癌、鳞状细胞癌的相关性分析
Spearman 相关分析结果显示,深分叶征与鳞状细胞癌呈负相关(P﹤0.01),支气管血管集束征与腺癌呈负相关(P﹤0.01),空泡征、磨玻璃征、空气支气管征、毛刺征、胸膜凹陷征均与腺癌呈正相关(P﹤0.05)。(表3)
表3 周围型肺癌患者MSCT 征象与腺癌、鳞状细胞癌的相关性分析
3 讨论
周围型肺癌近年来作为高发的恶性肿瘤性疾病,其病死率较高,且据研究调查统计,在全球恶性肿瘤性疾病发病率和病死率的排名中,周围型肺癌均高居第一,且男性患者居多,对患者生命安全危害性极大[11-12]。该疾病早期手术治愈率较高,约80%,制订合理科学的治疗计划能延长患者生存期,提高其生活质量,但早期患者临床症状无特异性,所以适当的检查方法对帮助诊断周围型肺癌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13]。
MSCT 作为当前诊断早期周围型肺癌的主要检查手段,具有安全、方便、辐射刺激小等优势。常规CT 检查的平扫期和增强后期CT 值均无明显差异,通过常规CT 检查来判断组织病理类型可能存在局限性,导致误诊、漏诊的发生,而MSCT 能更加清晰地显示整个器官的内部特征、边缘情况和周围征象,避免病灶部位的遗漏和伪影,也能够进行回顾性重建,并且没有重建次数的约束,同时随着MSCT 技术及设备的进步与更新,不同组织类型检出率也逐渐提高,能为医者提供科学有效的诊断依据,便于后续治疗计划的安排[14]。本研究结果显示,病理学检查诊断周围型肺癌72 例,MSCT 检查诊断周围型肺癌66 例。MSCT 诊断周围型肺癌的准确度、灵敏度及特异度分别为86.36%(76/88)、87.50%(63/72)、81.25%(13/16)。结果与以往研究相似,表明MSCT 检查能作为周围型肺癌的重要检查手段,为临床诊断提供有效的依据,分析原因在于MSCT 能更加清晰地观察到病灶部位的特征、有无粘连等,医者能根据不同组织类型的征象做出准确的定性及定位诊断,并进行临床治疗指导[15]。但结果中漏诊9 例,原因是少数周围型肺癌CT 征象不典型,对于此类不确定诊断者可行CT 引导下经皮穿刺组织活检、经纤维支气管镜肺活检或短期内定期复查,以免造成误诊及漏诊[15]。本研究结果显示,MSCT 诊断腺癌28 例,鳞状细胞癌26 例,腺鳞癌10 例,小细胞癌2 例。不同组织学类型周围型肺癌患者MSCT 征象中瘤体最大径﹥3 cm、空洞、钙化、棘突征、纵隔肺门淋巴结肿大情况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组织学类型周围型肺癌患者MSCT 征象中空泡征、磨玻璃征、深分叶征、空气支气管征、毛刺征、胸膜凹陷征、支气管血管集束征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Spearman 相关分析结果显示,深分叶征与鳞状细胞癌呈负相关(P﹤0.01),支气管血管集束征与腺癌呈负相关(P﹤0.01),空泡征、磨玻璃征、空气支气管征、毛刺征、胸膜凹陷征均与腺癌呈正相关(P﹤0.05)。这间接证实了MSCT 征象与周围型肺癌的组织学病理具有相关性,临床上能通过CT 征象来进行疾病诊断,同时能根据清晰的器官图形对病变组织内部情况进行判断,帮助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分析原因是MSCT 能获取连续不间断的层面信息,避免患者呼吸运动对病变部位的干扰,同时通过任意回顾性重建为疾病诊断提供科学依据。
综上所述,MSCT 征象与周围型肺癌的组织病理学具有相关性,具有极高的临床价值,值得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