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体心理治疗对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精神症状、情绪状态、睡眠及社会功能的影响*
2023-10-14蒋泰君张小林
蒋泰君,张小林,李 兵
重庆市长寿区精神卫生中心精神病区,重庆 401221
精神分裂症是一组病因未明的精神疾病,多发生于青壮年,临床主要表现为感知、思维、情感、行为等多方面障碍以及精神活动不协调,大多数患者对疾病缺乏自知[1]。该病患者一般无意识障碍和明显智力障碍,该病往往起病隐匿,病程迁延,反复加重或恶化,较多患者最终会出现社会功能的衰退和精神残疾[2]。有研究报道,精神分裂症及其他精神病性障碍(主要指精神分裂症)的加权终生患病率为0.7%[3],考虑到我国人口基数大,这一患病率则意味着有相当一部分人受到该病的困扰。2022年世界卫生组织指出:目前全球约有2 400万精神分裂症患者,相当于每300人中就有1例精神分裂症患者[4]。精神分裂症患者常伴有严重残疾,影响患者的各个方面,包括个人、家庭、社会、教育和职业功能,至少2/3的精神分裂症患者不能完全康复[5-7]。有效的干预措施能帮助该病患者缓解临床症状,改善睡眠及情绪,恢复社会功能,提高生活幸福指数。目前团体心理治疗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相比药物,极少发生不良反应,已广泛应用于临床康复治疗。本研究旨在探讨团体心理治疗对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精神症状、情绪状态、睡眠及社会功能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22年6月至2023年2月本中心收治的20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药物+常规护理+团体心理治疗)和对照组(药物+常规护理)。试验组100例患者中男67例,女33例,有效资料95例(2例中途要求退出,1例连续2次未参加,2例病情复发);年龄29~62岁,平均(38.25±5.43)岁;病程5.5~9.8年,平均(8.36±2.62)年。对照组100例患者中男59例,女41例,有效资料94例(2例中途要求退出,2例连续2次未参加,2例病情复发);年龄27~64岁,平均(36.36±6.52)岁;病程6.2~10.1年,平均(8.57±3.12)年。两组性别、年龄、病程、脱落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纳入标准:(1)符合美国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5版(DSM-Ⅴ)精神分裂症的诊断标准,病程>5年;(2)年龄23~65岁;(3)受教育年限不少于9年;(4)无药物依赖和自杀倾向;(5)病情稳定,无复发征兆。排除标准:重大器质性疾病;重度视力和听力障碍患者。本研究已通过本中心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受试者家属均签署知情同意书,所有参与人员均需对受试者相关信息和资料保密。本次研究实施前已告知研究者和被研究对象应尽的义务和该有的权益。本次研究中,任何一次评估中发现患者有精神疾病复发的迹象,或伴有重度抑郁或有严重消极观念或自杀行为者,立马进入正规诊疗流程,不受药物种类或物理治疗形式的限制,该病例视为脱落,不纳入本次研究。
1.2方法
1.2.1对照组 对照组采用药物+常规护理。药物治疗:根据患者个体情况选择单一的抗精神病药物,药物种类不限制。常规护理包括健康教育、一般性的支持性心理治疗、徒手体操等精神科常规护理,工作日(周1-5)每日1次,每次约40 min。连续2次未参与视为脱落。
1.2.2试验组 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进行团体心理治疗。团体心理治疗是指聚集两个或以上有共同目标的群体,通过相互支持和交流,定义自己或者被定义为团体的一员,分享并参与共同任务,相互影响,彼此依赖,使之在团体活动中获得治疗效益,追求达成共同的目标,满足其对安全、同伴、归属感、支持和友谊需求的一种小组治疗性活动。具体方案见表1。
表1 团体心理治疗内容
团体心理治疗每周1次,每次耗时约60 min,每两次团体心理治疗间的时间间隔为5~7 d,共12次,持续3个月。连续2次未参与视为脱落。
1.3研究工具 选取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生活满意度指数A(LSIA)、住院精神病人社会功能评定量表(SSPI)、阿森斯失眠量表(AIS)分别于治疗前后对两组进行测评,每次测评均需使用统一的指导语和评分标准。
1.4质量控制 研究人员经专业团体心理治疗培训,均取得结业证书。量表评估人员经统一培训,采用一致的引导语,在预试验中经一致性检验(kappa=0.83)合格后方可参与研究。分别由2位精神科医生根据DSM-Ⅴ诊断标准对患者进行临床定式访谈(SCID)评估,符合慢性精神分裂症的诊断标准,且两次评估后诊断结果一致方可纳为本次研究对象。所有量表的结果由两人独立录入Epidata3.1中文版软件,保存备用,且录入结果100%吻合方合格。干预前后PANSS、SAS、SDS、LSIA、SSPI、AIS结果评估,采用单盲的方法由第三研究小组(由3位精神科具有主治医师及以上职称的医生组成)完成。
2 结 果
2.1两组干预前后PANSS、SDS、SAS、LSIA评分比较 经过3个月干预,试验组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PANSS、SDS、SAS评分明显下降,LISA评分明显上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干预前后的PANSS、SDS、SAS、LISA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两组干预后PANSS、SDS、SAS、LISA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干预前后PANSS、SAS、SDS、LSIA评分比较分)
2.2两组SSPI评分比较 干预前两组SSPI的各项评分及总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3个月后复评,两组SSPI各项评分及总分均高于干预前,且试验组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SSPI评分比较分)
2.3两组AIS评分比较 干预前试验组、对照组AIS评分分别为(11.23±4.3)、(12.34±5.06)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试验组AIS评分[(4.57±2.12)分]明显低于对照组[(11.09±4.63)分],且明显低于干预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对照组干预前后AI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 论
既往大量研究表明,团体心理治疗通过在小组中提供心理帮助以及人际间的交互作用,促进个人在互动中观察、体验、认识、探讨、接纳自我,从而改善患者的阴性症状(如情感淡漠、言语缺乏、情感迟钝或不协调等),提高日常生活能力、社会功能及社交技能。其原理是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因慢性病程、症状以及社会功能缺陷等因素在一定程度上具有相似性,病友间的交流更为“惺惺相惜”,故团队组建时有一定的“同质性”,从而使得病耻感弱化,代入感增加[6-8]。团体心理治疗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通过团体协作、相互支持、鼓励表达、自我认识、情绪管理、社交训练等多方面的指导,在实践活动中逐步提高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积极性、社会功能和兴趣,促进正性情感,提高生活满意度,从而明显改善其生活质量,提高患者适应生活、回归社会的能力。
本研究通过团体心理治疗对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临床疗效的观察发现,团体心理治疗对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情绪以及阴性症状也有较好的改善作用。此外,该方法对自知力的恢复及疾病症状的识别也有一定的效果[8-10]。既往亦有研究表明,通过有效的康复治疗,如认知行为治疗、认知行为矫正、团体心理治疗等,不但能缓解部分阳性症状,还能改善阴性症状[11-12]。与此同时,通过团体心理治疗中的互动和了解,医患之间的信任与包容度也会有所增加,从而提高患者住院治疗期间的依从性和服药的主动性,减少医患矛盾和医疗纠纷发生的同时,更有利于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长期管理和随访,降低疾病再发的风险和医疗费用,减少家庭及社会经济负担。
此外,对于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因其住院时间较长,环境封闭,活动受限,社交单一,缺乏新鲜事物的刺激,加之阴性症状的影响,患者社会功能严重受损,生活质量差,生活自理难度大。团体心理治疗通过提供相对封闭、固定的社交场景和环境,在相对安全、熟悉的环境中,逐步改善患者对外界和自我的接纳程度,促进患者社交,鼓励表达,在社交正强化和退缩行为的负强化中巩固和提高患者的社交功能,与此同时,还能增强患者对药物治疗的信心[13]。亦有研究表明,通过系统的团体心理治疗能显著提升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各项SSPI评分,使得其社会功能恢复,社交技能及日常生活能力得到全面的提升[2],与本研究结果相同。
综上所述,团体心理治疗对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临床价值主要体现在3个方面:(1)改善精神症状(以阴性症状为主),缓解焦虑抑郁情绪;(2)改善社会功能,提高幸福指数;(3)提高睡眠质量。本研究亦有不足之处:首先,因患者的个体化差异,加之患者群体较大,样本量较大,故抗精神病药物的种类不同,可能影响本次研究的结果。其次,本次研究的时间跨度较大,不排除季节对症状的影响。最后,本次研究的样本代表性较差,均来自同一医院。未来研究可统一抗精神病药物的种类及剂量,采取分层多中心抽样的方式,集中在同一季节进行干预实验,以尽可能消除混杂因素对研究结果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