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社会活动:秋天的果实

2023-10-14甘肃省白银市会宁县第三幼儿园刘雪琴

儿童与健康(幼儿教师参考) 2023年8期
关键词:会宁干果杂粮

甘肃省白银市会宁县第三幼儿园 刘雪琴

5~6岁

设计意图:我的家乡会宁地处祖国的西北地区,严重的干旱缺水,因此当地人只能种植小麦、糜子、洋芋、豌豆、谷子、玉米、胡麻、荞麦、莜麦等小杂粮为主的旱田农耕作物。而近年来“陪读”和“教育离土”现象愈发凸显,一个个留守村、一亩亩良田长荒草的现象愈发多了。《3~6岁幼儿学习与发展指南》指出:“从本地、本园的实际出发,有效地运用教学活动、环境创设、游戏活动来融入本土资源,让幼儿在不知不觉中了解本土资源。”所以,“如何将农耕文化融入幼儿园园本课程”这一问题对于每一位农村幼儿教育工作者来说都值得深入研究。因此我设计了本次活动,旨在让幼儿认识家乡的杂粮特产,进而萌发对家乡的热爱之情,同时知道粮食来之不易,在日常生活中学会珍惜粮食。

活动目标:1.知道秋天是丰收的季节,并认识秋天的果实。

2.认识本地的农作物,并能按杂粮、水果、干果、蔬菜等进行分类。

3.知道果实来之不易,并懂得珍惜劳动成果。

活动准备:音乐《秋妈妈和果娃娃》,PPT课件,将小杂粮、干果、蔬菜、水果等实物分包装成小袋(根据幼儿人数确定袋数)。

活动方案

[活动时长]20~30分钟

[活动过程]

一、歌曲《秋妈妈和果娃娃》导入活动

师:小朋友们,我们一起来听一首动听的儿歌《秋妈妈和果娃娃》,这首儿歌描述的是什么季节?

幼:秋天。

师:儿歌里都唱了哪些内容?

幼:秋妈妈生下了许多果娃娃。

师:那说明秋天是一个什么样的季节呢?

幼:秋天是一个丰收的季节。

小结:对,秋天不仅是一个绚丽多彩的季节,还是一个收获的季节——我们会收获好多好多的果实。

师:秋天到了,大自然发生了很多变化,今天老师要带小朋友们去一个美丽的地方,我们一起来看看吧!(出示会宁县地图)

师:你们猜猜地图上紫色线条圈出来的地方是哪里。

幼儿大胆猜测并回答。

师:刚才小朋友们说了很多地方,但猜得不够准确,其实它就是我们美丽的家乡——会宁。

Tips

在欢快的音乐中幼儿开始了本次活动;接着幼儿一起观看会宁的地图,通过了解自己家乡的版图,萌发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二、分类认识家乡秋天的果实

1.认识果园里成熟的水果

师:会宁这片沃土孕育出了非常多的果实,我们一起看看农民伯伯的果园里都有哪些果实成熟了!(出示水果图片)

幼:苹果、葡萄、梨……

师:请小朋友们说说这些果实都有哪些特点。

出示实物,引导幼儿通过看、摸、尝等感知水果的颜色、形状、味道。

幼:苹果水分多;葡萄味道酸甜;梨子吃起来很解渴。

Tips

苹果、葡萄、梨、李子……这些都是幼儿生活中常见的、熟悉的水果。活动中幼儿畅所欲言,参与度较高。

教师重点引导幼儿认识本地特产——香水梨、籽瓜。

师:香水梨、籽瓜分别长什么样子?它们的味道怎么样?

幼1:香水梨比我们平时见的梨子小,它的外形圆圆的,吃起来酸酸甜甜。

幼2:籽瓜也长得圆圆的,像西瓜,但它的外皮颜色没有西瓜绿。

幼3:籽瓜的水分比较多,吃起来沙沙的。

师:小朋友们对水果了解得真多呀!像这种水分比较多的果实都有一个共同的名字,是什么呢?

幼:水果。

2.认识菜园里成熟的蔬菜

师:秋天我们不仅能看到果园里的水果成熟了,还能看到农民伯伯的菜园里获得了大丰收(出示蔬菜图片)。

幼:大白菜、胡萝卜、卷心菜、洋芋、茄子、辣椒、南瓜、冬瓜……

师:菜园里的这些果实也有一个共同的名字,是什么呢?

幼:蔬菜。

3.认识干果

师:秋天还有一些果实也成熟了,我们一起来看看是哪些果实呢!(出示干果图片)

幼:花生、核桃、板栗、瓜子、枣、葵花籽。

师:请你们说说这些果实都有什么特点。

出示实物,引导幼儿通过看、摸、尝等感知果实的颜色、形状、味道。

师:这些果实和前面讲到的水果有什么不一样?

幼:这些果实没有水分,有外壳,吃起来比较费劲,但营养特别丰富。

师:我们把这些几乎没有水分的果实叫什么?

幼:干果。

师:你们还知道哪些干果呢?

幼儿自由回答。

4.认识田野里成熟的农作物

师:(出示田野图片)一到秋天,我们家乡的田野里果实宝宝可多了!除了水果、蔬菜、干果,还有一种果实宝宝也成熟了,我们一起来看看吧(出示农作物图片)!

教师重点引导幼儿认识糜子、豌豆、扁豆、谷子、玉米、胡麻、荞麦、莜麦、高粱等农作物,分别从它们的株杆外形和果实形状来仔细观察、认识。

小结:由于我们家乡特殊的地形和气候,这些农作物适合在这里生长,并且它们的营养价值特别高。我们给它们也取了一个好听的名字叫“小杂粮”,这也是我们家乡的特产。

Tips

教师通过出示实物图片、提问促使幼儿了解和认识常见的水果、蔬菜、干果等;接着重点引导幼儿从株杆外形和种子外形特征认识本地特有的“小杂粮”,这有利于幼儿进一步对家乡产生认同感和自豪感。

三、情感渗透

师:哇!我们美丽的家乡有这么多水果、蔬菜、干果和杂粮,真是一个物产丰富的地方!那小朋友们最喜欢吃其中哪一样呢?

幼儿自由回答。

小结:其实每一种果实都有着丰富的营养价值,有益于我们的身体健康,所以小朋友要多吃各种各样的水果、蔬菜、干果和杂粮,让我们的身体更加健康。

师:小朋友们认识了这么多水果、蔬菜、干果和小杂粮,那你们知道它们是怎么来的吗?

幼:农民伯伯种的。

教师播放课件及视频,引导幼儿了解农民伯伯辛勤劳作的过程。

师:看了这些图片和视频你们有什么感受?

Tips

本次活动设计呈螺旋式上升的形式展开,在感性认知的基础上进行情感渗透。让幼儿在畅谈自己对农耕了解的基础上,再观看详细的农耕视频和图片以加深对粮食来之不易的理解,这样更容易引起幼儿的情感共鸣。

幼1:农民伯伯很辛苦。

幼2:爸爸妈妈、爷爷奶奶也是这样种粮食的,他们特别辛苦!

……

幼儿畅所欲言,从中懂得农民伯伯的艰辛和粮食的来之不易。

小结:从春天到冬天,农民伯伯一直都在田野里、果园里、菜园里辛勤劳作,特别辛苦。

师:我们应该怎样珍惜农民伯伯的劳动果实?

幼儿谈谈自己平时是怎样珍惜粮食的。

幼1:我从不挑食。

幼2:我每次吃饭时都吃得干干净净。

幼3:我和爸爸妈妈在饭店点餐时从不多点,避免浪费。

……

小结:不挑食、不浪费就是尊重和珍惜农民伯伯的劳动成果。老师提议小朋友们——平时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干农活的时候也要积极参与,帮助家人干一些力所能及的农活,做一个勤快的好宝宝!

四、玩游戏“寻找果实妈妈”,对果实进行分类

师:接下来老师有一件重要的任务要交给小朋友们——超市的阿姨采购了一批各种各样的果实宝宝,想请大家运用我们今天学过的分类方法帮它们寻找自己的果实妈妈并整齐地摆放在货架上。

1.幼儿操作分类

操作规则:①拿起果实看看它属于哪一类,并和货架上贴出的画有果实妈妈的卡片归为一类;②将同类果实整齐地摆放在货架上;③完成任务后回到自己的座位上。

2.教师点评

师:小朋友们的任务完成得真不错,这么快就帮售货员阿姨给这些果实做了分类整理。现在请小朋友们和老师一起去参观,看看你们分类整理得对不对。

对没有分对的小朋友进行纠正,再次加深他们对果实的认识。

师:你们真厉害!能够帮果实宝宝找到自己的果实妈妈并且摆放得这么整齐,为顾客们选购带来了很大的便利。

Tips

教师将活动拓展延伸到区域游戏中,发现幼儿特别喜欢参与操作,在操作中幼儿通过再次观察、触摸加深了对杂粮种子外形的认知,进一步巩固了活动内容。

[活动延伸]

师:今天我们认识了这么多果实,其中“小杂粮”是我们家乡最有名的特产。请你们回家后和爸爸妈妈、爷爷奶奶交流一下我们美丽的家乡还盛产哪些杂粮以及这些杂粮能做哪些好吃的。

反思:

我们的家乡会宁以其淳朴的民风和昌盛的文风铸就了今天的农耕文化,可幼儿对此却知之甚少,因此,我结合秋季收获特征设计了本次活动,活动设计避开了社会活动单调的说教,采用动静交替的形式开展。

在活动开展的过程中,运用“会宁地图”导入活动,使幼儿对家乡产生了强烈的认同感和自豪感。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所以在后面给“秋天的果实”分类的过程中,幼儿的参与度特别高,尤其到后面进行情感渗透环节时,幼儿的回答让我很是感动:“夏天特别热,爷爷都去地里拔草了,下次我也要去帮爷爷拔草。”“今年夏天在我姥姥家的大场里,我见人们碾麦子了,可辛苦了,以后我们要好好吃饭。”——活动目标达到了预期效果。

“陪读”和“教育离土”的社会现象我们改变不了,但让教育回归本真、让教育不能“离土”是开展这节活动的初衷。

猜你喜欢

会宁干果杂粮
杂粮粉到底能不能吃?
Phase matched scanning optical parametric chirped pulse amplification based on pump beam deflection∗
我在会宁等你
细粮VS杂粮
如何解救受潮的干果
笑口榛子
浅谈会宁林业发展与惠民富民问题
会宁沿黄灌区苹果产业发展持续升温
杂粮小镇之歌
小干果,大学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