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爱与智慧催生“美丽教育”

2023-10-14杨九俊

江苏教育 2023年32期
关键词:教育家母语美丽

杨九俊

刘昕是我很喜欢的一个后辈,无论是在学科教学还是在学校管理方面。她的每一次进步,每一次获奖,我都为她高兴,并且从不觉得诧异。综合各项素养和表现,她似乎是一个与生俱来就具有教育者气质和特性的人。作为一所学校的法人,必然会面临很多琐事、难事,想要始终保持良好的心态是不容易的,但是,刘昕做到了——无论什么时候遇到她,她总是乐呵呵的,那高频率出现的爽朗的笑声,似乎是她的一个标识,总是向身边的人传递着一份美好的情绪。这,正是教育人心中永葆希望、眼睛总是明亮的典型特质,这也是许多教育同行特别关注她,并且愿意指导、帮助她的重要原因。

刘昕是个有教育爱的人。近年来,在很多个与一线教师交流的真实情境下,我都会很自然地和老师们分享刘昕与一个孩子的教育故事。我说:“南通有一位中青年名师叫刘昕,她是‘江苏人民教育家培养工程’第三期的培养对象,即使她永远成不了教育家,就凭她做的一件事情,我们可以判断她已是一个具有教育家情怀的中国好教师。她用三年的时间去辅导一个语言障碍自闭型儿童,最终让这个孩子开口与人交流。这是只有具有教育家情怀,具有对儿童无比深沉之爱的教师才能做到的。”

三年下来,针对这个孩子的诊疗研究记录已达25 万字,刘昕将其整理后出版。华东师范大学高德胜教授这样评价这一教育事实:“这个孩子是不幸的,因为他有过一段困难的留守生活;他又是幸运的,因为他遇到了刘昕这样有教育爱心的老师。”

刘昕是个有教育智慧的人。她的教育智慧首先表现为对教育的高度敏感。从对一个儿童的审美化学科诊疗的成功个案中,她看到了母语审美的普适性价值。母语是特定民族认知世界的独特方式,更是特定民族的精神家园。作为一名优秀的小学语文教师,刘昕显然深谙此道。她准确把握了汉语的人文性特点,高扬审美课堂的旗帜,不断探索母语教育的规律。她沉浸其中,流连忘返,甚至生成“沸腾”的审美感受。可见,她的语文教学,不仅是职业本分,也是生活方式,更是生命样态。

这种教育敏感,还表现在她在日常教育生活中对自己保持高度警惕的自觉上。她警醒自己不要“忙枯”了,所以,她读书之勤奋在同辈校长中是很突出的。她警醒自己不要“忙乱”了,所以,她很好地传承了她的导师李吉林专业研究的层递性和稳节奏,一步一个脚印,不急不躁。中国楚辞研究专家周建忠先生评价刘昕时这样说:“刘昕是江苏省小学语文名师工作室的主持人,是江苏省重点培育‘四有’好教师团队的领衔人,她曾经在我所知道的江苏省内面积最小、最简朴的工作室里培养了一批优秀的青年教师,一日未曾停止过研究与引领。”她警醒自己不要“忙昏”了,在闲聊中,她有两次提起斯皮尔伯格导演的《大白鲨》,她对影片中潜藏的大白鲨有自己的看法,她说:“看不到的东西可能比看到的东西更可怕,人们往往聚焦于眼前的事实,却忽视了其他可能隐藏于盲点背后的事实。”她提醒自己在教育现场要时时小心那条潜伏的“鲨鱼”。这也就能解释为什么在她率真的笑声里,身边的同伴却能感受到她内心从未停止的关于教育的那些隐忧。因此,我认为她对教育的本质有着清醒的认识。

的确,她的教育智慧表现在对教育的本质认知上。她坚定地认为,教育是成就每一个人完整人生的事情,是关乎民族未来发展的事情。从她的诸多报告和文章中,我们可以清晰地感知到这点。这就使得她个人的教学主张和办学主张较早地从学科立场向教育立场转型。她的导师陈锁明先生说:“我和刘昕的其他导师一样,从来都不怀疑她可以把不同层次的学校都领上一个新的高度,因为她始终站在对国家和民族未来负责的角度思考如何办学,对儿童的无限真情可以自然地流淌在她的举手投足之间,这一点极其珍贵。”如今,她从语文学科审美主张走向“美丽教育”办学主张,以她优秀的道德品质团结行政团队,以她丰富的学识引领、指导教师团队,他们共同构建美丽思政“学科+”内涵建设项目,实现高质量落实国家课程的目标。其中的一些小课程很有意思,比如“美丽体育在日常”,为这个伟大的民族培养体魄健康的人;比如“午间漫时光”,为这个伟大的民族培养心灵富足的人;比如“我们的点赞时刻”,为这个伟大民族培养道德优美的人。

今天,应《江苏教育》之邀,为刘昕写下这些述评,我是很高兴的。看到她继续在成长,我是很欣慰的。“美丽教育”成全师生的幸福生活,是教育的应然气象,是刘昕和刘昕们追求的更高处。

猜你喜欢

教育家母语美丽
教育家与儿童
母语
津派教育家成长
为什么现在要说“新教育家”
我们创造美丽
平凡又美丽
母语
教育家
谁是最美丽的虫(三)
不可错过的美丽配饰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