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一身正气文天祥

2023-10-13刘旭

风流一代·经典文摘 2023年10期
关键词:元军文天祥宰相

刘旭

中华民族从古至今就不缺乏舍生忘死的爱国志士。他们在面对国家危亡之际,挺身而出,不较得失,不计生死,让人动容。孟子曰:“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南宋的一位文臣,用自己的行动作出了最生动的诠释。

文天祥,字宋瑞,江西吉安人,南宋状元宰相,宋末政治家、文学家、爱国诗人、抗元名臣。

《宋史》中对文天祥有两句很特殊的记载:“体貌丰伟,美皙如玉,秀美而长目,顾盼烨然。”这个大帅哥,出身富贵,少年得志。1256年,20岁的文天祥至临安第一次参加科举考试,便在殿试时被宋理宗钦点为第一名,状元及第, 成为天下学子艳羡和满朝文武交赞的对象。步入仕途后,历任承事郎、签书宁海军节度判官、瑞州知州、江南西路提刑、尚书左司郎官、军器监兼权直学士院等职。文天祥家庭条件不错,父亲给他留下大笔遗产,再加上高工资,不难想象文天祥每天过着什么样的快活日子。

才30岁出头,文天祥已经做过一任国家中央机关司长(刑部郎官)、一任市长(知州),俸禄很高,赏赐优厚,手里足够有钱,于是便在江西老家距庐陵县城一百多里的地方买地皮盖别墅。他的别墅占地约50亩,所处地势平坦,风水奇佳,东西北三面群山环抱,一条山泉弯弯曲曲从南边大门外绕过。这种典型的宋朝官员的奢靡生活,他一过就是17年。

当时,蒙古军队快速崛起,他们南征北战,灭金攻宋。特别是忽必烈夺取汗位后,迅速调整攻宋战略,1273年襄阳终于城破,至此偏安江南的南宋更加摇摇欲坠。1275年7月,元左丞相伯颜统帅20万蒙古铁骑势如破竹地越过长江天险后,兵分三路剑指临安。当时当家的南宋皇太后谢道清急下《哀痛诏》,叙述继君年幼、自己年迈、国家危急的冏状,恳请各地文臣武将、官员缙绅共赴国难。但各地文武官员大都从自己的私利出发,装聋作哑,观望自保,只有文天祥和张世杰两人响应,起兵勤王。

当时担任江西赣州知州的文天祥接到诏文后痛哭流涕,“痛自贬损,尽以家赀为军费。”意思是觉得自己以前的奢靡生活就是一种犯罪,于是把良田、豪宅统统变卖,连同家中的存款和现金,全部作为勤王军费,聚集了万余名士兵准备赴临安勤王。临出发前有朋友前来劝阻,认为他带着这些“乌合之众”去抵抗蒙古军队就是送死,文天祥再次落泪明志:国家养育臣民,可一旦到了关键时候,却没有一个人能站出来。我这么做是要做表率,希望忠义之士能够挺直腰杆,保家卫国。

文天祥率领勤王之师到达临安后,才发现满朝文官武将早已逃失殆尽,仅余文官6名。1276年正月,掌权的谢太后执意投降,元军统帅伯颜指定宋方必须由宰相来蒙军大营商议,宰相陈宜中竟然连夜逃跑。文天祥临危受命以右丞相兼枢密使身份赴元军议和,进入蒙古军营后因当面痛斥骄横无礼的伯颜被当场扣押,后在押解北上途中逃归。他与张世杰、陆秀夫拥立两个小皇帝共同抗元,但均因南宋气数已尽,自身弱不敌众,屡战屡败,虽然中间也偶有小胜,但终究难补全局。1278年,文天祥率军前往广东海丰时遭到元军突袭包围,最终被蒙古千户王惟义俘虏,他立即吞服随身携带的冰片却只昏未死。当年11月,文天祥被押解至元军统帅张弘范大营,张想要诱降文天祥,但却遭到严辞拒绝。张弘范又想通过他劝降据守厓山孤岛的张世杰,但文天祥却写下了那首流传千古的《过零丁洋》,也留下震烁古今的名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听说抓到了名扬天下的文宰相,元世祖忽必烈立刻以“谁家无忠臣”的理由,命张弘范善待文天祥,并将其妥善送回大都(今北京)。文天祥此时却开始绝食,他连时间和路线都计算好了,计划七八天后在行至家乡吉州时,饿死尽节、归葬故里。但绝食八天后,文天祥依然未死,原因是元军发现他绝食后就用尽各种办法,“掩鼻以灌粥酪”,根本不让他死。故乡已过,没死成的文天祥也想明白了——既然不让我死,那我就活下去,跟元朝战斗到底。秉持着这种思想,文天祥好好吃饭,好好休息,准备去大都会一会元朝君臣。在行走了5个月零10天后,蒙古人将这个南宋最著名的囚犯千里迢迢地押解回了自己的首都。此后,從至元十六年(公元1279年)十月初一至至元十九年(公元1282年)十二月初九,文天祥在大都度过了三年两个月的囚禁生涯,也谱写了其人生最壮丽的章节。

按照元朝修编的《宋史·文天祥传》记载:“我世祖皇帝,以天地有容之量,既壮其节,又惜其才。”确实,忽必烈对文天祥的勇气、能力和事迹耳熟能详,他对这个勇猛忠烈的南朝顶级文官饶有兴趣,一心希望能够降服其为自己所用。所以文天祥抵达大都后,元朝馆舍侍员殷勤、陈设奢豪华丽,但这些对于大半辈子享受在锦衣玉食中的文天祥来说,根本没有什么诱惑力,他每天只睡地板,且一直面对南方。

随后各路劝降人员走马灯般登场,打前站的是他的老前辈和原领导,南宋原宰相留梦炎首先登场,他也是南宋投降的第一位宰相级高官,自然得不到什么好脸色,被文天祥损得够呛,狼狈而去;接下来是投降后被元廷降封为瀛国公的宋恭帝赵显,文天祥恭行臣子之礼却明确表态:君臣缘分已尽。宋恭帝为其忠诚所感,惭愧地黯然离场。随后,忽必烈的近臣、元朝平章政事阿合马和元朝丞相孛罗,或私下会面暗里胁迫,或大集臣僚公堂恐吓,都想以胜利者的姿态对这位亡国宰相予以精神凌辱,面对威逼利诱,文天祥始终铁骨铮言,毫不示弱。

富贵不能收买,恐吓也不管用,于是他被移送兵马司,打入土牢中。文天祥被关押的土牢其实就是一种半地下的土窖,每逢大雨便会漏水,积水没床,水退之后,则又是满地泥浆,隔壁则是马厩、后厨甚至厕卫等污秽之所。夏天,牢内阵阵腐臭,异味冲天;冬天,土坑冷若冰窖,严寒刺骨,不仅气味难忍而且虫蝇乱舞,因此他的身上终年长满了虱子、癞疮和痈疽。奇怪的是,虽然身处如此恶劣环境、贫贱之所,原本长年生活在富贵窝里的文天祥不仅未死,甚至没生过大病,这令他自己都觉得奇怪,反复思虑后得出结论:是自己心中有“气”,正是这种爱国忠君的浩然正气始终一丝未动摇,才令其安然无恙。于是他写下了:“天地有正气,杂然赋流形,下则为河岳,上则为日星……”

1282年1月8日,元朝皇帝忽必烈亲自出马了,这也是最后一次劝降。文天祥见到忽必烈后,毫无惧色,依旧如对元朝几位宰相一般只作揖,不跪拜。忽必烈众侍卫见此情景大怒,一拥而上逼迫文天祥下跪,还以金棍击打其膝盖,然而文天祥依旧倔然而立,众侍卫无计可施,忽必烈也不强行要求。面对忽必烈先是宰相后是枢密使的官位许诺,文天祥回答:“我受宋朝三帝厚恩,号称状元宰相。今事二姓,非我所愿。”忽必烈追问:“所愿为何?”文天祥的回答简短而坚定:“愿与一死足矣。”忽必烈叹惜不止,只能恋恋不舍地如其所愿,成全他的名节。

次日,文天祥被押往大都柴市刑场,途中“过市扬扬,颜色不变”,且歌且行,悠然自得,观看者、送行者数以万计。临刑前,由于多年被囚禁于斗室,文天祥已经丧失方向感,于是,他问观刑之人南方故国方向何在,确认方向后,文天祥南向再拜,礼毕,索笔作诗一首,写毕,他对执刀的刽子手说:“吾事毕矣。”微笑间,安然坐下受刑,时年47岁。

(刘谊人摘自《山西老年》2022年第10期)

猜你喜欢

元军文天祥宰相
除夜①
正气文天祥
正气文天祥
十年等待,“大狼”的战友何时归?
十年等待,“大狼”的战友何时归?
正气文天祥
因偷马引发的倾国之败
攻破长江天险
中华宰相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