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更新视角下的历史文物建筑修缮技术研究
2023-10-13赵川郜业强王培博
赵川,郜业强,王培博
(1.天津市海河建设发展投资有限公司,天津 300000;2.天津天房天陆置业有限公司,天津 300000;3.天津市房屋鉴定建筑设计院有限公司,天津 300000)
0 引言
随着城市化进程和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国土可利用空间就显得越来越狭窄、局促,因此应进一步优化产业结构、提升城市功能、优化人居环境、节约资源来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当前,城市更新理念成为近年来专家学者所关注的热点话题,成为当前应对城市区域发展与空间品质不平衡的主要策略。今天,城市更新正在从“全面扩张”向“控发展、促发展”转变,从“追求进度”向“保质增效”转变,从“补短板”向“精品建设”转变,从“拆建先行”向“多措并举”转变。在城市规划方面,保护和传承城市特色文化,充分利用文化资源,形成和延续城市个性,保留城市的历史记忆,彰显城市风貌,是城市更新过程中的关键。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坚持文化自信为“四个自信”之本,坚持文化自信,就需要挖掘中华民族优秀的历史文化,并使之与当代文化、社会发展相协调。白晓辉等[1]通过走访调研、历史文献检索等方式对北京东城区历史建筑进行摸排、确定、保护,提出在城市更新过程中保护原有历史建筑、文化的基础上进行再生利用的思考。因此,为了更加深入地剖析历史文物建筑的价值与城市发展之间的关系,需要在城市更新视角下研究历史文物建筑的保护与再利用[2-3]。
1 历史文物建筑研究价值
以天津市意式风情区某历史文物建筑为例,该建筑作为20 世纪二三十年代的集合式居住建筑,经历了北洋、民国、新中国多个时期,承载了大量的历史信息,反映了当时租界建设对天津的影响,展现了天津居住建筑的历史发展,体现了当时外籍人员在天津的生活方式,具有一定的历史研究价值。建筑外檐装饰性强、局部增设装饰性构件、比例协调、形体突出、效果美观。该建筑木屋架经历了1976 年地震而未全部倒塌,经过修复后延续至今,体现了当时屋架构造的科学性,充分展现了20 世纪二三十年代天津集合式居住建筑形式、材料、结构和工艺等特点。这些历史建筑已成为天津城市特色的关键组成部分和城市记忆的重要载体,具有较高的社会价值、文化价值和科研价值[4]。
2 历史文物建筑修缮原则
以保护抢修为工作重点,坚持“保护第一、救援第一、合理利用、科学管理”的工作原则,最大程度保护文物建筑安全,尽可能保存文物建筑的历史信息和价值载体。在经过科学分析和安全评估后,修缮工作应对损坏情况和危害因素有明确地判断并给出应对措施,特别需要加强环境危险因素的防护治理,防止损坏的扩大影响。在修缮过程中应遵循以下几点。①加固措施是在结构安全鉴定结论的基础上以真正、完整地保护文物价值为原则,对建筑的重要价值要素进行筛选。实施保护修复时,要对文物建筑及其环境进行合理的整理。加固处理侧重改善结构体系,确保房屋安全,加固措施以隐蔽和协调为主。②在进行修复时,应坚持保护措施的可逆性原则,使修复后具有可复性。尽量使用与原结构相似或相容的材料并进行一些区别,以便留下更准确的判断,为今后鉴定、加固、修复和研究提供最准确的变化信息。③在改造过程中,要尊重传统,识别建筑风格,认识建筑风格的多样性、传统工艺的地域性和建筑工艺的独特性,特别注意保护和传承[5]。④坚持“不改变文物原有状态”和“干扰最小”的原则,在修复工作中坚持使用原始材料和传统工艺,保存和恢复原有的造型特征、结构材料特征和施工技术水平。
3 历史文物建筑修缮方法
3.1 历史文物建筑病害特征
以天津市意式风情区某历史文物建筑为例,对目前现状成因及病害特征进行分析。受各种自然因素及历史成因的影响,如雨水侵蚀、疏于维护、年久失修和使用功能改变等原因,目前存在以下病害特征:①建筑外檐混水墙面普遍有抹灰开裂、空鼓等现象;②清水墙面存在表面粉化、碱蚀等现象;③露台地面面层损坏严重,防水层遭到侵蚀破坏;④室内墙面有剥落、开裂、灰层脱落现象,外墙内侧有轻微碱蚀现象;⑤檐沟、雨水管侵蚀破坏严重,建筑排水系统局部失效;⑥门窗与墙壁之间连接损坏,气密性和水密性失效;⑦现状屋面波形瓦残损严重,但未严重破坏防水层;⑧室内木质望板、木质檩条、木质屋架现状无太严重损坏。其现状图片如图1-图6所示。
图1 正立面图
图2 背立面图
图3 混水墙面图
图4 木屋架图
图5 木质楼梯图
图6 室内墙面图
3.2 历史文物建筑修缮方法
3.2.1 混水墙面修补
抹灰(或饰面)层损坏,应视情况刷凿、斩剁(或锯)抹灰面层和底层,形成规则的阶梯型倒坡槎,饰面层应剔凿成规则形直槎;将基层、底层灰及接槎处的灰浆、青苔等清理干净,如基层和底层灰表面光滑还应进行凿毛处理;修补抹灰前应根据底层情况洒水湿润,补抹时应涂刷界面剂,每层补抹灰的厚度应控制在10mm 以内,同时处理好接槎,底层抹灰应低于原有面层,并划出纹理或扫毛;当抹灰层修补饰面面积较大时,应根据原有抹灰或饰面的厚度、墙面的垂直度、平整度按照新抹灰饰面找平找直,保证大面积垂直、平整。
3.2.2 清水墙面修补
清水墙面清洗应采用小面积试验法,应事先确定清洗剂,可采用清水冲洗、涂刷清水剂清洗、高压水冲洗等方式,然后用pH 试纸测量墙面的酸碱性。当灰缝损坏时,应剔除、清理损坏的灰缝,洒水湿润,按照原灰缝的形式、材质、颜色勾补牢固,与原墙灰缝保持一致。当墙面砖出现局部风化、碱蚀、剥皮现象时,应剔除、清净碱蚀部位,露出坚实的砖面,清理干净,洒水湿润,分层抹水泥混合砂浆砸缝仿砖饰面,与原墙面协调一致。当墙面砖出现严重风化、碱蚀、酥松损坏时,应采取挖补和择砌技术措施,先用钻子将修补的地方进行剔凿,再根据原墙体规格进行切割,切割砍磨后按照原做法进行重新补砌,里面要用灰背实。择砌必须边拆边砌,一次择砌长度不应超过50~60cm,不可等全部拆完后再砌,若只择砌外皮时,长度不应超过1m。
3.2.3 灰浆花饰、灰制软雕装饰损坏修补
当花饰基本完好、基层空鼓局部脱开时,先拆下花饰,精心修补花饰背面,清整基层抹灰残片,然后再将花饰按原样镶贴固定、整齐牢固,周围用灰浆抹实。当花饰表面风化、破损时,拆下花饰,应先清净花饰表面风化层,在花饰上涂刷界面剂,用水泥混合砂浆分层堆抹修补,比原花饰稍高2mm,待砂浆固化后按原花饰的纹样修补平顺、打磨光滑。
3.2.4 大理石(花岗岩)饰面板损坏修补
当出现面板破裂时,应先清理封闭裂缝,灌注环氧树脂浆或专用粘结胶,适当加压粘结牢固、平整。当出现面板严重风化、碱蚀、破损时,应剔凿出风化和剥皮的石材,修补好损坏基层,按原相同品种、规格尺寸、颜色、图案选材,经镶贴或干挂工艺达到与原饰面板相同的效果。当出现面板与基体间空鼓脱离时,应进行重新镶贴。
3.2.5 拉毛灰混水墙面修复
本次修复采用溶剂涂料去除表面涂料并修复拉毛灰材质。底层灰采用1:3水泥砂浆,砂浆稠度控制在8~11cm,墙面润湿后可抹底灰,底灰厚度控制在10~13mm,灰层表面要搓平。面层灰的配合比依毛头大小而定,细毛头用1:(0.25~0.3)水泥石灰浆,中毛头用1:(0.1~0.2)水泥石灰浆,粗毛头用1:0.05水泥石灰浆,面层灰中应掺入适量纸筋灰,避免开裂。待底层灰有六七成干时,即可抹面层灰并进行拉毛,拉毛完成后,及时取出分格条,在缝内抹水泥砂浆及上色,一天后浇水养护。
3.2.6 外檐门窗修复
按照历史照片中外檐门窗的分格样式恢复外檐门窗规格,门窗材质延续原状材质。本次更换的目的主要是改善门窗的气密性、水密性,保证历史文物建筑室内不受雨水侵蚀,外墙内侧不受潮碱影响。
3.2.7 屋面修复
为了保证屋面结构安全,揭去原屋面瓦,拆除吊顶,全面检查木屋架、木梁、木檩条等木构件,凡损坏的部件都应采取相应的加固或更换措施,所有松动的螺栓均应拧紧。对破损的波形瓦进行更换,以保持历史文物原有建筑做法。
3.2.8 给排水暖通修复
设备因自身承载能力或自身材料强度不满足使用安全需要进行更换时,具有历史文化艺术价值的设备和零部件应进行保护和翻新,管道应布置在相对隐蔽、安全的部位,设备和管道的安装不得对文物建筑室内外景观造成不利影响。
4 结语
城市更新逐渐呈现出规模化的发展过程,文物建筑的保护、修复和再利用已成为城市发展特征的关键组成部分,也是城市记忆的重要载体,具有一定的社会价值、文化价值和科研价值。在城市更新的愿景下,应坚持以“不改变文物原有状态”和“干扰最小”的原则来保护、修复、加固和再利用历史文物建筑,充分挖掘其价值潜能。本文可为今后城市更新改造过程中对历史文物建筑和特色建筑等修缮加固提供技术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