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日常生活视野下城市口袋公园改造设计
——以郑州市丰庆路口袋公园为例

2023-10-13贺玉龙贾琦秦梦梦张瑶朱一航胡新月

安徽建筑 2023年10期
关键词:城市公园口袋使用者

贺玉龙,贾琦,秦梦梦,张瑶,朱一航,胡新月

(郑州轻工业大学,河南 郑州 450000)

1 引言

随着新时代的到来,我国各项建设已经取得了突飞猛进的进展。在这一时期我国历经了高速度、大规模的城市化建设,伴随着城市面积的扩张,人口规模与建筑密度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因满足经济发展、城市建设和促进就业等诸多方面的需要,大量土地被用作建设,极大的缩减了植被绿化的面积,植被绿化用地呈现出微小化发展的特点。植被绿化是一个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城市公园又是植被绿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城市生态系统中不可缺少的一环。但由于上述原因,传统的城市公园已经不能较好满足人们对于绿化用地的需求,因此产生了一种新形式的呈斑点状分布的口袋公园。口袋公园占地面积小,分散性强,散布在城市的各个角落,其兼具穿行与休憩的功能,能够较好的满足城市居民的需求,适应当今城市发展模式,能对城市各个功能分区起到协调作用,对高密度的人群也能起到缓解和分流的作用。

2 研究意义

口袋公园作为一种微型绿化用地,能够极大的缓解城市空间拥挤、人群密集等问题,也能对因绿化面积减少而产生的生态问题起到缓解作用。口袋公园因自身占地面积小,功能丰富等优势被较多的运用于平衡城市生态环境等领域。因此,必须兼顾口袋公园的生态性、功能性与经济效应,让其在高密度的城市空间合理布局,与传统的综合性公园产生联系,形成一张有机的生态网络。

3 发展现状

3.1 国内发展现状

当前国内城市化进程已趋于完善,城市用地建设布局也基本稳定,过去旧的“大拆大建大改”的时代一去不复返,越来越多的专家学者对这种建设模式提出质疑,小规模的微改备受人们青睐。近年来我国不少城市响应国家可持续发展战略,充分重视植被绿化用地,修建了较多的城市公园,其中有相当规模的口袋公园被新建。我国南部以及东南沿海的口袋公园在城市公园中的占比较高,受关注度较高。但因口袋公园概念引入国内时间较短,还存在较多问题,例如部分城市口袋公园空间布局不合理,通达性较差,缺乏一定的监管等。

3.2 国外发展现状

罗索费德里卡《Pocket parks towards more sustainable cities》一文中提出,微型城市公园可能有助于更广泛地分配城市社区公园创造的优势,使更多的公民能够更频繁地从公园环境中受益。它能对公民的心理、生理和身体健康产生较大好处,能增强公民在此地娱乐活动的可能性,以及提高社区经济的吸引力。休斯顿·吉布森提出、口袋公园能在有限的物理空间,为使用紧凑型开发与小型住宅地块的社区创造了一个市场,为居民提供共享的社区口袋公园,而不是大型个人庭院进行户外活动。

综上所述,对口袋公园现状进行调研分析,对其存在的问题进行调整改造以便最大程度地符合市民需求具有重要意义。

4 口袋公园现状调研与分析

4.1 研究对象

本文所选基地位于郑州市金水区丰庆路与双铺路交汇处,郑州,别名商都、绿城,河南省省会,是中国中部地区重要的中心城市、国家重要的综合交通枢纽、中原经济区核心城市。郑州地区属暖温带大陆性气候,四季分明,年平均气温14.4°C。金水区位于郑州市区东北部。地理位置为东经113°40'~113°47',北纬30°50'~34°57'。辖区东西最大距离22.9km,南北最大距离17.2km,总面积242km2。该基地地处居民区与学校之间,使用人群多为附近居民与学生。在特定时间段具有极高使用频率,例如工作日上午7:00-8:00,下午3:00-5:00。

4.2 研究范围与内容

本文研究主要采用实地调研的方式,以实地调研考察与实地访问为主要形式。研究内容主要涵盖以下方面:①城市口袋公园的实地调研,从口袋公园使用人群的行为流线出发,总结归纳空间使用频率,进而考察该空间的各项功能是否满足空间使用者的使用需求,为后续环境调研分析奠定基础;②口袋公园模型分析,依靠建模软件对该区域的环境进行模拟分析,总结该区域可能会出现的各种问题,进而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

图1 光照节点及地形示意图

4.3 调研结果分析

4.3.1 测量数据分析

根据基地环境可能存在的问题,针对照明设施照度以及主要出入口尺度进行测试。本次照度测试时间为2022 年5 月3 日,夜间20 时至22 时,天气状况符合测量要求。测量仪器选取高精度数字照度计(测量精度≤10 万Lux 时±约3%×读数,≥10 万Lux 时±4%×读数,符合国家照度测量设备相关标准),测量时与被测试光源水平放置,为确保测量结果的精确性与科学性,在同一地点使用同一设备测量3 次以上。本次出入口尺度测试依托市面上常见的卷尺,采用不同型号不同品牌进行多次测试,以期降低测量误差,保证数据可靠性。测量结果如表1所示。

表1 基地内主要节点夜间光测结果

4.3.2 实地调研分析

①空间布局有待优化完善该空间内有效空地较少,可供活动的宽阔场地不多,各功能分区不合理,遮挡较多,整个基地使用人数由南向北逐渐减少,如图2所示。其自分为主要人流动线和次要人流动线,主流贯穿基地整体,但为“断头路”,次要人流通常是活动区域,动线较为不流畅,可通达性不高,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空间使用者的使用意愿,降低基地北部的使用频率。

图2 功能分区图

②无法较好满足空间使用者的使用需求

该基地的使用人群主要为50 岁以上老人与6-13 岁的学生。绝大多数老年人在此地进行棋牌类休闲游戏,学生在此地除了嬉戏娱乐外也进行一定的学习活动,例如写作业、看书等。该空间内未布置桌椅板凳等供休憩以及满足空间使用人群使用需求的设施,极大的影响了空间使用者的使用体验,对其在该空间进行休憩娱乐带来诸多不便。

③缺乏一定的监管和管理

城市公园很容易因为管理和维护不利蜕变成城市灰色空间,因此有效的管理和维护非常重要。基地内缺乏相关设施,如值班岗亭等,且该区域夜间无人值守。无人监管的城市公园在信息上难以得到及时更新,区域内设施设备老化损坏如未能被及时发现,会使得安全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幅度提升,危害空间使用者的使用安全。区域内环境如果未进行及时的清理与打扫极容易滋生细菌,影响空间使用者的使用意愿。

④绿化植被缺乏一定的美观性

该区域植被覆盖茂盛,但景观植被布局凌乱,缺乏一定的美感,在重要节点无代表性景观植被,难以满足空间使用者的审美需求。区域内高大树木植被较多且覆盖密集,对于区域的采光性产生了较大负面影响,使得区域内部环境较为阴暗,难以满足使用者的心理需求。

⑤内部环境设计缺乏人性化考虑

该区域内部建设时未能充分考虑使用人群的使用需求,区域内基础设施缺乏,未设置必要的桌椅板凳、公共卫生间等设施。为了避免车辆进入,园区门口设置了部分围栏,围栏空间尺度为250mm,未能满足轮椅通行所需最小尺度450mm,给行动不便需要使用拐杖轮椅的人群带来了诸多不便,区域其他出入口存在着高差、坡道、台阶等不利于行动不便人群的因素,给这一类人群带来较大负面体验。空间内部缺乏必要的照明设备,夜间几乎没有光照,能见度极低,如表1 所示,且内部高差较多,地势地形复杂,极易造成安全隐患。

⑥环境中缺乏一定的文化属性

评估一个城市的发展水平除了可参考经济、生态、生活质量等因素之外,文化发展水平也是一个重要的考察标准,文化在城市的发展中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城市公园作为城市公共空间的组成部分,也是文化的重要载体。从社会学的角度来说,如果一个城市无法唤起人们的记忆与想象,则会导致居民产生陌生感,生活在其间却没有归属感。该区域布局单一,缺乏文化氛围,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人们的公共生活品质。

4.3.3 模型分析

①空间内部利用率低

基地内部整体空间利用率低,因为植被分布不协调,空间可利用率低,道路不连贯,如图3所示。

图3 利用率分析图

②流线不通畅

该区域内部流线可分为主要人流动线和次要人流动线,主流贯穿基地整体,但为“断头路”,次要人流通常是活动区域,动线较为不流畅,如图4所示。

图4 流线分析图

5 设计思路

对于该区域的设计改造可分为两个方向。其一,将传统园林与现代园林相结合,突出口袋公园规模小,用地成本低、服务市民等特点,在公园内安装板凳、廊架等休闲娱乐设施,满足居民的休闲娱乐需求。增设照明设备等必要设施,扩建出入口,以期最大程度地满足居民使用预期,保障居民使用安全。将此地单一的绿化景观转向集休憩、观赏、通行等多功能于一体的休闲景观区域;其二,建设集运动、绿色、现代等特点于一体的口袋公园,突出口袋公园的功能性、实用性,并辅以一定的观赏性。在此区域内重新设定规划交通流线,使其通行性更加合理化,将主要人流动线贯穿整个基地,使用人群可以浏览整个基地景观,与道路相结合,动线明显。以曲线的形式表现现代化风格展示“全民健身”的主题。

6 改善措施

①优化空间布局

通过对该基地实地调研以及前期分析可知,该区域道路交通流线较为复杂,高低起伏小,但起伏较多,应充分考虑到基地的主要使用人群为老年人与学生,将安全性置于公园设计建设的第一要位。优化该空间内道路流线,避免出现“断头路”的情况,进而影响空间内部的使用频率。合理设置不同的功能分区,充分结合该区域实际情况,满足人群个性化需求,以期使口袋公园适应该区域人群使用习惯。

②增设基础设施

该区域内缺乏必要的基础设施,老年人进行棋牌娱乐活动,青少年在此地进行学习交流等都需要用到桌椅板凳。应当在此区域增设桌椅板凳,减少空间人群对其它功能分区不必要的占用,提高各个功能分区的空间利用率,满足人群日常使用需求。

③加强对公园的监管

因为监管不力,城市公园极容易形成灰色空间,在对公园进行设计建设的同时也应当充分考虑到后期公园监管维护的问题。强化城市公园的监管维护能极大的提升公园的安全性以排除安全隐患。同时当区域内设备设施存在老化,损坏的问题也能及时的上报,并进行维修更换,为空间使用者提供一个良好的空间使用环境,满足使用者心理生理需求,提高该空间的使用频率。

④合理规划区域内植被

区域内植被品种丰富、数量庞大、覆盖茂盛,但植被景观布局极不合理,给使用者带来视觉上的负面体验。自然景观是使用者最能够直接感知的要素,注重公园自然景观多样化营造,有利于丰富公园的景观层次。在设计规划时应当充分考虑郑州市的地理气候特点,选择种植适合郑州本地生态环境的植被。

⑤强化区域内部的人性化设计

本文反复强调在设计规划时应当充分考虑使用人群的使用需求,可见其重要程度,因此在进行设计规划时要以当地使用人群为导向。根据前期调研分析可知,该区域内应当增设供老年人进行棋牌游戏的活动设施以及供青少年学习交流的设施。根据该区域的使用人群,应当适当减少或取消区域内高差、台阶等不利于使用人群使用需求的因素。在园区出入口应当单独设置无障碍通道,供行动不便的人群入内游玩休憩。增设照明设备以减少夜间安全事故的发生,同时也能在一定程度上减少违法犯罪事件发生的概率。

⑥为该区域注入文化元素

该区域布局单一,缺乏必要的文化氛围。郑州地区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可选题材丰富多样。文化元素可因地制宜将该区域改造为具有中原特色的商文化传播园地、商文化教育园地等,为其注入该区域的特色文化元素。也可为该区域制定一个文化主题,结合该区域周边老年人以及青年学生居多的情况,为该区域注入一个符合这两类人群的文化元素,例如锻炼、健身文化。

7 设计方案

①方案一

将口袋公园由南向北划分为开放活动区、特色景观区、健身器械区、儿童等候区四个功能分区,可同时满足老年人与学生的使用需求,使功能分区更加明确,如图5 所示。以曲线的形式表现现代化风格,展示“全民健身”的主题。口袋公园中还设置了带板凳的凉亭,以供区域使用者交流使用,如图6 所示。园区内还设置了一些健身器材,能够满足周边学校学生互动玩耍,极大地提高了公众的参与度与园区功能分区的利用率。在进行规划设计时秉持着以人为本的理念,以安全性、生态性、功能性、可达性为原则,充分利用有限空间内的每一寸土地。以通行性为基础,逐步提高该区域的可观赏性,合理设置各个景观节点,尽可能做到繁而不乱,疏密有度。

图5 平面示意图

图6 立面示意图

图7 立剖面图

②方案二

将传统园林与现代园林相结合,以此进行口袋公园的规划设计,从居民的实际情况与公园所处位置的实地情况出发,优化、改善、丰富公园的景观绿化,丰富公园的景观节点。发挥其对美化环境、遮阴纳凉、陶冶情操的作用,以满足居民日益提高对幸福感与获得感的要求。该方案根据人群的需求、空间使用面积等因素,对区域内交通流线、基础设施、植被规划等做出了不同程度的修改与调整,如图8 所示。该区域增设复古中式凉亭,凉亭内设置桌椅板凳等设施,既能够满足老年人对于棋牌游戏活动的需求,又能满足青少年在此地交流学习的需求。使得空间利用率大大提升,也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该区域的使用频率。在此地因地制宜,种植例如石楠花、南天竹、紫叶李、桂花树、梧桐等适合当地生态的植物,丰富了植物的搭配,也使得该区域内景观更具有层次感,张弛有度,避免了“千园一景”现象的出现。

图8 方案二平面图

8 结语

当今时代,我国人民的物质生活有了较大的提高,人民越来越关注精神生活,对于精神获得感、幸福感的要求日趋提升。口袋公园能改善社区环境,满足人民精神需求,它诞生于高速发展的城市化建设时期,以景观植被与休闲娱乐设施为主要组成部分。当前我国的口袋公园设计建设还不甚成熟,存在着较多的问题,但正所谓事物发展的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口袋公园能在当今高密度的城市空间中占据一席之地,并发挥改善环境、提高宜居性的作用,也充分证明了其发展前景。它为城市空间增添了几分美观,改善了城市居住环境,从而实现了城市建设与环境保护协调发展。

猜你喜欢

城市公园口袋使用者
我将打扫城市公园
浪漫口袋
神秘烟口袋
借口袋
新型拼插休闲椅,让人与人的距离更近
浅析城市公园中的景观设计
论城市公园设计
浅析城市公园种植设计
会喝酒的大口袋
抓拍神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