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陆机《文赋》中“操斧伐柯”的解读
2023-10-12孙凯昕
孙凯昕
陆机在《文赋》序中提到的“操斧伐柯”,是在强调变通,与刘勰《文心雕龙·通变》中的“设文之体有常,变文之数无方”一致。陆机以拿着斧子伐木为柄的动作,解释文人创作的情况,但手中的斧头并不是固定的模子,他并没有限制文人创作的意思,反而是在强调理论与实践的重要性。“操斧伐柯”清楚地体现了陆机的文学创作理论,并且是对“物”“意”“文”三者的关系进一步的说明。
一、取法前人的作品是写作的手段
陆机《文赋》序:
余每观才士之所作,窃有以得其用心。夫放言遣辞,良多变矣,妍蚩好恶,可得而言。每自属文,尤见其情。恒患意不称物,文不逮意。盖非知之难,能之难也。故作《文赋》,以述先士之盛藻,因论作文之利害所由,他日殆可谓曲尽其妙。至于操斧伐柯,虽取则不远,若夫随手之变,良难以辞逮。盖所能言者具于此云。
陆机认为,写作文章就如“操斧伐柯”,我们要砍一根制斧柄的木头,它的样子就是我们手中的斧柄,有了这个参照物,达到目的并不困难,所以陆机说“取则不远”。
陆机“操斧伐柯”的比喻见于《诗经·伐柯》中的“伐柯如何?匪斧不克。取妻如何?匪媒不得。伐柯伐柯,其则不远。我觏之子,笾豆有践”和《诗经·南山》中的“匪斧不克。取妻如何?匪媒不得”。这两首诗的句子相似,同是诗人以伐柯比喻娶妻。诗中指出若要砍出一根斧柄,必须用斧头,而要娶一个妻子,必须得请媒人,所以后世人们便称为人做媒为“伐柯”或“作伐”。斧头是制造斧头柄的工具,如同娶妻一定要有媒人帮助一样,斧头柄就是要写成的文章,是目的;斧头是前人的作品,是参考物。陆机要表达的是,若要创作文章,首先必须取法于前人,反之则视之为胡乱创作,文章一定不好,就如没有通过媒人而结合的婚姻,男女双方都会遭受社会的舆论压力,他们的结局注定不会美好。
例如,《诗经·氓》中记述女子追求自由恋爱,与男子私订终身,最终遭受抛弃的遭遇。他们的结合并没有经过媒人的介绍,女子明知“子无良媒”,但她仍坚持“秋以为期”,甚至“以尔车来,以我贿迁”,把嫁妆搬到男子家中,与男子同居。随着日子的过去,女子回想起自己,自从嫁到夫家,一直过着贫苦的日子,“自我徂尔,三岁食贫”。与丈夫生活一段日子后,生活虽日渐安定,丈夫却以更凶暴的态度对待女子,“言既遂矣,至于暴矣”。可见,女子婚后生活苦不堪言。又如,《诗经·蝃蝀》讽刺一个女子不遵从“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不惜远离父母和兄弟去远嫁意中人的行为。诗中提到“女子有行,远父母兄弟”“女子有行,远兄弟父母”,强调女子先奔后嫁的行为,诗歌末尾痛斥女子“大无信也,不知命也!”责备她缺乏贞洁的道德观念,不知道遵从父母之命的重要。可见,媒人是缔结婚姻不可缺少的人物,写作文章也一样,参考前人作品是非常重要的,这样才能创作出优秀的文章,才称得上明媒正娶的婚姻一样。反之,若文章没有根据前人的足迹,随意地创新和乱改,文章是不会得到世人所欣赏的。
二、要在取法前人创作规律的前提下进行创新
陆机在《文赋》中解释,当我们进入创作的第一步,要“颐情志于典坟”,就是先沉醉于典籍之中,懂得欣赏感受前人作品所抒发的情志,先向前人学习,掌握创作规律和特点,所以典籍犹如手中之斧柄,可作为参考。陆机的提倡与刘勰在《文心雕龙·通变》中“先博览以精阅,总纲纪而摄契”的观点一致,建议文人写作前先广博地浏览和精细地研读,抓住要点加以吸收。我们应该参考哪些作品,刘勰认为“五经”是最光辉的“故实”(《文心雕龙·通变》),“五经”是后世一切文章的根底和典范。刘勰在《文心雕龙·宗经》中写道:“故论说辞序,则《易》统其首;诏策章奏,则《书》发其源;赋颂歌赞,则《诗》立其本;铭诔箴祝,则《礼》总其端;纪传盟(铭)檄,则《春秋》为根;并穷高以树表,极远以启疆,所以百家腾跃,终入环内者也。”这些儒家经典,都是其他文体的最高标准。论、说、辞、序,是从《易经》开头;诏、策、章、奏,是从《书经》发源;赋、颂、歌、赞,是以《诗经》作根本;铭、诔、箴、祝,是由《礼经》开端的;纪、传、盟(铭)、檄,是以《春秋》为根源。虽然经书有各自的优点,但文人创作时要懂得取舍,灵活运用。
刘勰在《文心雕龙·宗经》中还写道:“故文能宗经,体有六义:一则情深而不诡,二则风清而不杂,三则事信而不诞,四则义贞(直)而不回,五则体约而不芜,六则文丽而不淫。”后人写作文章,若能效法经书,就能达到六个优点:一是感情深厚而不诡谲,二是风格清新而不杂乱,三是引事真实而不荒诞,四是意义正确而不枉曲,五是体制精练而不芜杂,六是文辞美丽而不浮夸。文人要懂得向前人学习,但并不是盲目复古。通变的要求就是“斟酌乎质文之间,而隐括乎雅俗之际”(《文心雕龙·通变》),要在质朴和华美之间斟酌运用,在典雅和通俗之间选取合适的。学习并不是模仿经书的语言,也不是运用经书的思想来写作。
陆机《文赋》亦强调文章的多变,其中是受到不同因素所影响,在外物方面:“体有万殊,物无一量。纷纭挥霍,形难为状。”文章体貌千差万别,外物的形态也多种多样。外物不断在变化,所以文人以文字捕捉亦很困难。在运用辞藻方面:“其为物也多姿,其为体也屡迁。其会意也尚巧,其遣言也贵妍。”写作文章,我们往往会追求辞藻上的华美,用最恰当的文辞去形容眼前所见和感受。在文人感情方面:“遵四时以叹逝,瞻万物而思纷。”因为文学是感情受外物所触碰引起的,所以文人的感情不同,其所写文章的内容、风格也会不尽相同。
总结起来,陆机肯定文章创作不会一成不变,因为外物、文辞和感情三方面在创作中有必然的关联。正如刘勰在《文心雕龙·物色》中写道:“岁有其物,物有其容;情以物迁,辞以情发。”春夏秋冬景物各有不同的形貌,感情会随着景物的改变而改变,文辞会因不同的感情而产生。所以,“操斧伐柯”并不是指只能按照手上的斧头去做斧柄,而文章的写作亦没有一个固定的模子,文章的创作不是一成不变的,而且文学本身有自身的发展规律。参考前人,就是要先熟悉创作的原理,就如做斧柄,首先要知道斧柄的样子。随着时代的变迁,人们可以顺应当时的需要,把斧柄改良,切合生活所需;文章也一樣,要与时俱进。
虽然文学的发展变化不可避免,但继承亦很重要。刘勰在《文心雕龙·时序》中写道:“爰自汉室,迄至成哀,虽世渐百龄,辞人九变,而大抵所归,祖述楚辞,灵均余影,于是乎在。”从汉武帝看重辞赋后,辞赋的创作经历了很多的变化,但始终一直继承《楚辞》的传统,屈原的影响依然存在。刘勰的《文心雕龙·通变》亦指出当时文坛出现“竞古疏今”的不良现象,大家着重模仿近代作品,却忽略了古代作品的重要性,造成“近附而远疏”,一味追求浮浅的作品,而疏远古代华丽的创作,所以若要“矫讹翻浅”,矫正不良的风气,就要“还宗经诰”,重视传统。
三、要有知识的积累,才能灵活变化
对继承与创新两者的关联问题,陆机在《文赋》中作出了几方面的说明。在《文赋》序中,陆机提到当我们“颐情志于典坟”,欣赏了前人创作的特点后,我们要把学到的知识进行转化,然后融会贯通,根据即目所见,进行个人创作,“慨投篇而援笔,聊宣之乎斯文”。我们要放下篇卷,不再受限于前人的创作,然后拿起笔,把个人所感写出来。所以,创作文章若要达到变化万千,文人必须有一定的学问积累。
陆机解释,当我们开始作文时,在构思内容时,有时会遇到文思停滞的情况。而随着情感与物象越来越清晰,我们一方面要“倾群言之沥液,漱六艺之芳润”,之前努力学习前人写作的技巧就会自然地倾倒出来,每句都会饱含经书的精华;另一方面,我们亦要做到“收百世之阙文,采千载之遗韵”,要吸取百代前的阙文,发前人之所未发。很明显,陆机强调的是创新,不是要我们亦步亦趋地仿效前人,而是做到“谢朝华于已披,启夕秀于未振”,才能创作出优秀的文章。陆机认为,我们在阅读别人的作品时,要懂得分辨优劣,然后进行取舍,“普辞条与文律,良余膺之所服。练世情之常尤,识前修之所淑”。当我们掌握了遣词作文的方法时,熟练的技巧已经刻在心中;我们了解了写作文章出现的毛病,也懂得了欣赏别人的长处。每个人对相同的文章欣赏的角度都不一样,这也是造成文章创作多样化的因素。
四、对“意不称物,文不逮意”的进一步解释
陆机在《文赋》序中提到写作时遇到“意不称物,文不逮意”的困难,而且“非知之难,能之难也”。他提出了两个问题:一是关于“物”“意”“文”三者的关系,每次提笔总是担心内心之意与外物不能相称,文辞又不能充分表达内心之意;二是关于知与能的问题,明白“物”“意”“文”三者存在的距离,但不知如何解决。
所有的事物都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变化,包括陆机指出的“物”(外在环境)、“意”(内心感情)、“文”(文辞创作),这些都会因社会的发展而改变。所以,文人也要随着环境的变化而改变,对外在环境要不断有新的认识,思想要跟社会发展接轨,写作更要灵活变通,达到手心一致,文章才能跟读者沟通。无论是外在的环境,还是个人的能力,文人都要通晓变化,懂得变通的道理。刘勰在《文心雕龙·通变》中写道:“然绠短者衔渴,足疲者辍途,非文理之数尽,乃通变之术疏耳。”文人要灵活变通,首先要参考前人、掌握规律,其次根据形势及自己的个性和经历作出改变,解决眼前问题,就如陆机“操斧伐柯”的比喻,手中的斧柄是原理,至于我们如何制造一个适合我们运用的斧柄,我们可以在前人发明的基础上进行取舍。工具应该不断改良,以符合现代生活的需要,就算离开了本来的规矩“虽离方而遁圆”,但应做到“期穷形而尽相”。切合生活,文章表达更准确,更为重要。文学是反映生活现实的工具,自然是要继承与创新并重,就如刘勰在《文心雕龙·辨骚》中写的“虽取镕经意,亦自铸伟辞”,要参悟经书的含意,但也要独创精彩的辞藻。
总之,陆机“操斧伐柯”强调的是文学创作技巧的灵活变通,这需要文人把前人的理论与个人生活的实践相结合;而文人每次创作都是千变万化的,至于如何能掌握理论与实践之间的关系,就如陆机所说“是盖轮扁所不得言”,这是技术方面的问题,不能以具体的语言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