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代思政教育融入《财务管理学》课程教学研究

2023-10-12李玉花刘佳龙朝鲁门其其格

内蒙古财经大学学报 2023年5期
关键词:管理学专业课程育人

李玉花,刘佳龙,朝鲁门其其格,布 赫

(1.内蒙古财经大学 会计学院,内蒙古 呼和浩特 010070;2.蒙古国研究大学 工商管理学院,蒙古 乌兰巴托14200;3.呼和浩特市大学路小学滨河分校,内蒙古 呼和浩特 010041)

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对我国各个领域和各项工作都做出了系统性梳理与前瞻性部署,同时为高校课程思政提供了根本遵循,蕴含着对我国未来五年发展情况的展望,强调了立德树人是学校的一剂良方,并制定了我国最符合国情的发展战略方针,亦为课程思政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强大的政治理论基础和具体的参考依据[1]。党中央于2020年颁发《纲要》[2](以下简称《纲要》),《纲要》明确提出要“围绕构建高水平人才培养体系,不断完善课程思政工作体系、教学体系和内容体系”,并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聚焦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推动用党的创新理论铸魂育人,不断增强高校课程同思政教育结合的针对性、有效性,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努力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为着力培养既能立足祖国大地又有国际视野的时代新人而奠定坚实基础。

财务管理专业旨在为祖国培养财会专业人员,在财会类课程体系中起着举足轻重的纽带作用。《财务管理学》是一门具有重要理论性和实践性的专业课程,旨在帮助学生掌握财务管理专业的基础知识,同时也具有深刻的思政元素内涵,育人素养深镌其中。专业课是课程思政体系建设的重要载体,《财务管理学》作为高等院校财经类课程的必修内容,需着重解决课程内容优化、教学方法改进及育人目标改善等问题,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一系列思想理论成果有机融入课堂教学,其发挥课堂育人的主渠道作用,并引导和教育学生敢于担当,培养职业认同感与企业家精神,使其具备乐观向上的精神状态,爱岗敬业,鼓励学生不懈奋斗、勇担时代重任,以实现立德树人的根本目标。

一、课程思政教学实践的发展现状

(一)当今高校课程思政发展现状

2016年12月,召开的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做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3]。从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国家相继出台的相关文件等均对课程思政提出了新标准、做出了新要求,指明了专业课课程思政建设的发展方向、开展思路。2020年5月,教育部先后印发《关于加快构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体系的意见》[4]与《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2],明确指出将思想政治教育贯穿人才培养体系,全面推进高校课程思政建设,发挥好每门课程的育人作用。2021年,谢树华在《推动教育评价改革改在深处落到实处》[5]这篇文章中,提到新时代应构建教师教书育人新体系与打造学生成长成才新生态,既是对思政育人的深层次剖析,亦体现出新时代师生教学相长的新风貌。在2022年召开的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1]中亦体现出课程思政教学的重要性,将党的二十大精神全面融入课程思政教学是党和国家永续发展的政治要求、新时代新人成长成才的时代要求、课程思政提质增效的实践要求。2022年12月27日,以“新时代·新征程加快建设高质量高等教育体系”为主题的人民网“2022大学校长论坛”在吉林长春举行。论坛发布了《2022年高校思政课改革创新情况分析报告》[6](以下简称《报告》)。

《报告》中提到,当前高校课程思政建设已达到新的高度,并呈现出独特的特色。思政课顶层设计不断加强,形成多部门合力的工作格局。思政课学科建设取得高质量发展,教师队伍建设不断加强,教学能力不断提升,且思政教育内容与主体更加广泛,实现资源互通、优势共享,舆论氛围更加浓厚热烈。《报告》认为,当下高校课程思政建设日渐呈现出以“社会关注度较高、学生参与性较强、同科技优势融合较为明显”等特点;此外,《报告》根据各高校课程思政的社会反响、信息传播量、主流媒体关注度、舆论反馈情况等维度,在全国选出些许典型案例,例如北京大学开展“乡村振兴”等主题实践思政课、清华大学推进“乡村振兴工作站”建设、中国政法大学开展“1502”新时代青年知行社思政实践活动、中南大学打造实践教学基地“问渠长廊”、上海交通大学打造“微型洱海”景观思政教学等,均为高校统筹推进思政实践大课的重要举措,既符合立德树人的根本要求,亦为课程思政在全国的普及发展做出重要贡献。

(二)高校专业课程思政存在问题的思考

课程思政建设正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但其如火如荼发展态势的背后,亦存在着些许现实困境。一方面,专业课教师课程思政混合式教学胜任能力不足,专业教师应具备的胜任力要素包括个人特质、思政认识、知识技能、价值与态度等的综合,这是胜任力理论以及“冰山模型”阐释的胜任力要素与结构。但高校部分教师只注重知识传递与技能培养,注重自身“智育”角色,关注专业课程内容的深度,而对“德育”角色认识不足,忽略对学生价值观的引领与塑造[7]。另一方面,当今高等院校课程思政评价体系缺乏有利的反馈与支撑,使得课程思政的评价体系流于形式,未能形成以课程思政为主心骨的激励、评价、协同育人机制,导致课程思政在发展前进的道路中面临诸多困境,如课程思政发展驱动力度较低、全方位保障力度较弱、师生协同力不完善等问题,故而进一步影响课程思政建设的深入开展以及立德树人的标准效果。

综上所言,课程思政教学模式依旧面临着“道阻且长”的问题,全国各高校应结合自身教学情况、教学特色,因地制宜开展符合自身实际的专业课课程思政建设,在课程思政开展理念方面、具体落实方面以及科学考评方面建立有效体制机制,力求专业课课程思政建设有效落实。

二、《财务管理学》课程思政的必要性

(一)《财务管理学》课程特点

《财务管理学》是会计学、财务管理、审计学专业的一门学科基础课程,主要阐述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财务管理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它基于微观经济学的理论框架,以资本为研究背景,以现代企业为对象,重点探讨资本的筹集、投资、经营和分配等方面的问题,且该门课程具有较强的理论性和实用性,与实践紧密结合,普适性较强。《财务管理学》课程在教学改革中致力于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的融合,意在培养学生财务思想、掌握财务分析的能力,以解决财务管理专业学生诚信意识薄弱,缺乏独立人格,职业素养流失等问题,为培养具有社会认同感,具有创新意识、工匠精神、实践能力较强的应用型财务人才而不断向前。

(二)《财务管理学》课程思政教学实践的必要性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飞速发展,各种思想涌现出来,其中不乏一些消极的享乐主义、形式主义、极端个人主义等,这些思想对于刚刚踏入大学校园的学生来说,可能会产生一定的误导作用,从而影响他们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的形成。

而高等院校作为立德树人的重要场所,推动新时代思想政治理论深入学习、加快课程思政教学改革进程、实现专业与德育相结合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财务管理学》是一门重要的会计专业必修课,它旨在深入探讨现代财务管理的基本理论、方法以及实际应用。《财务管理学》课程着重于将国家治理方略、发展方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一系列思想理论成果、相关领域的法律法规和政策融入教学实践中,以更加全面的视角来深入理解“培养什么样的人”和“怎样培养人”,从而更好地指导学生的学习和实践。此外,该课程积极构建协同育人工作机制,让各类课程都能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建立协同育人机制,并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第二课堂活动、社会实践活动,唱响互联网主旋律,以广大教师科学的知识晓人,高尚的品德育人,魅力的人格服人,引领学生成长成才[8]。

三、课程思政视域下《财务管理学》专业教学模式实践的探索

(一)明确教学内容

课程思政的架构与设计必须以专业思政为引领,每个专业必须对其专业思政目标进行详细结构,并具体落到每一门的特定课程,明确每一门课程在实现专业思政大目标中的角色定位,继而进一步结合各门课程的自身特点凝练出各自的课程思政[9]。如图1所示为《财务管理学》课程同思政元素有效结合的框架图。

图1 《财务管理学》课程思政框架图

《财务管理学》课程教学在明确课程思政整体授课框架后,应注重课程思政内容的深度剖析,注重育人目标的养成,故而《财务管理学》课程四大核心活动——筹资、投资、经营、分配同课程思政教育的结合重要性不言而喻。论宏观层面,应结合当下时代经济运行大背景的知识进行讲授,将四大财务活动进行系统化讲解,而非局限于书本中的单一案例,如新时代党中央高度重视大学毕业生创业能力的培养与就业层次的提高,以增强学生对社会主义制度的认同感,深刻体会家国情怀意识的重要意义,为日后职业道路的开拓铺垫良好基础。论微观层面,对于筹资活动,应增加相对简单的企业筹资案例分析内容,如以发行股票筹资的上市公司案例讲述;对于投资活动,可结合我国“一带一路”政策背景下我国对于“一带一路”经济带沿途国家的经济投资活动分析,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命运共同体意识;对于经营活动,可设计相关实验使得学生亲自涉足企业基本经营活动,培养学生经济伦理观念;对于分配活动,可将国内国际等有关利润分配内容相比较,使得学生深刻体会不同利润或股利分配政策下对社会群体命运走势的深入思考,以加强知识点的深刻把握。故而通过对四大核心内容同课程思政内容的系统化、递进式讲授,有助于学生整体财务思维的培养、正确价值观念的养成,从而树立“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家国情怀,培养职业认同感与企业家精神,使其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职业态度以及较强的职业判断能力。

(二)探索思政元素,完善教学过程

结合《财务管理学》课程教学内容和特点,思想政治教育与专业课程教学,把握课程思政的核心,构建财务管理专业课程思政逻辑的内容体系,实现专业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有机融合、相互促进,润物无声地将正确的伦理价值追求和信念传递给学生。

第一,以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为《财务管理学》课程思政教育基础。

第二,以财务职业道德和企业精神为《财务管理学》课程思政提供丰富滋养。

第三,以财务伦理渗透为《财务管理学》课程思政提供价值依托。

第四,以财务领域典型历史人物为《财务管理学》课程思政提供德育支点。

《财务管理学》课程内容包括四个知识模块:一是筹资管理;二是投资管理;三是营运资金管理;四是股利分配。其中核心内容是以价值观念管理为目标的财务活动与财务决策。本课程的思政教育素材挖掘,如表1所示。

表1 思政元素对《财务管理学》课程教学的融入点

(二)重塑课程目标

第一, 发挥《财务管理学》专业课程隐性教育功能,促进全课程育人格局的构建。《财务管理学》课程是以知识技能教育为主,未被发挥出专业课程在培养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隐性作用,思政德育面临着孤岛困境。立足学科优势,赋予思想政治教育坚挺的科学支撑,深挖《财务管理学》课程思想元素,借助财务管理专业知识的客观实用性带动学生思政学习的主动性与有效性,发挥专业课程的隐性思政功效,促进全课程育人格局的构建。

第二,课程思政对具有深度的“育人”意义,在“立德树人”根本目标之下,需加强课程思政的“育人”功能,以培养德才兼备的综合型财会人才。《财务管理学》课程教学曾经主要以传统课堂教学为主,未能将专业课程的育人作用有效利用,专业课程思政建设依然处于滞后状态。因此,未来的教学方面,应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将《财务管理学》专业课程思想政治教育目标与新时代会计人才的基本素养有机结合,坚持不懈地用新时代思想政治理论来塑造学生的价值观念,让这种思想进入教材、课堂和学生的思维,发挥《财务管理学》专业课程思政教学的育人功能。

(三)优化课堂教学方式

《财务管理学》课程应注重课堂教学方式的多元化培养,改变原有的单一教学模式,采取多元混合教学模式的培养方式。在教学计划设置中始终秉持“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采取“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以锻炼学生独立思考、流利表达问题的能力。具体而言,线上教学方面,课程开始前,教师可通过学习软件提前发布最新的财务案例、国家经济政策、最新课题等资料供学生们提前预习思考,并设置课前提问,引导学生自行搜寻资料、自行探索问题答案。课中,首先由教师讲解课程知识脉络,进行重难点初步分析,并根据《财务管理学》每一章节的重难点内容,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情景模拟,鼓励学生进行头脑风暴、相互之间交流问题看法、解答经验。教师对每一小组汇报进行最终点评,并提出意见,在此过程中,教师既为学生提供了知识层面的深刻剖析,又为学生正确价值观念的树立发挥了引领作用。当今学生群体多为“95后”“00后”,他们的价值观念多受网络价值观、社会舆论影响,对于各类新兴财经知识具有较为浅薄的认知,故而鼓励学生畅所欲言,会进一步培养学生的价值观念,使得学生有所启迪、有所感悟。课后,教师应积极向同学们推荐财经类前沿领域的公众号或咨询网站,并通过钉钉、学习通等软件为学生布置课后思考题,例如知名财务案例、名人事例等,鼓励学生课后积极查询相关资料、以独立思考的方式完成课后任务,如此而为之,不仅加强了学生专业知识的学习,更进一步深化了课程思政元素,亦可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有效性评价,帮助学生查漏补缺。综合上述,“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贯穿“课前—课中—课后”的学习全过程,不仅对《财务管理学》课程建设具有重要意义,亦可潜移默化地完成思政元素的深度嵌入。

(四)优化教学评估体系

课程思政坚持以“价值塑造、经验传授、专业技能训练”为核心,因此,应从专业知识掌握程度、流程与方式、思政目标三个方面加以评价,以过程性评估为主,以结果性评估为辅,以求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在学生考核方面应积极探索改革方案,从两方面进行考核评价方式的转变,其一,从“单一知识能力测试”转变为“多方位综合能力素质测试”;其二,以“结果性测评”转为“过程性测评”。在结果考核中,主要以期末试卷闭卷方式对学生知识能力进行测验,但闭卷考核中不仅要包括《财务管理学》课程知识,亦应包括课程思政的内容考核,可以选择题、论述题方式呈现。并结合平日课堂过程中学生的自主表现、发言情况、学习平台进度等方面作为考核指标,注重对于学生思政价值引领的考核。最终以评价结果,对学生进行激励和肯定,增强学生对于课程思政教学工作的认同性,提升学生对于专业课程思政的认知能力。

综上,在《财务管理》课程教学中,要培养学生掌握现代企业财务管理的基本理论、基本概念和基本方法,了解学科发展的前沿动态,为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更要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培养学生坚持不懈、艰苦奋斗的实干精神,这就需要讲授专业课的同时,恰当融入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实现专业课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同向同行。

四、结语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课程思政教学模式改革道阻且长,首先,在《财务管理学》教学过程中,专业课教师需要紧密结合新时代的人才培养需求,严格按照《纲要》的具体内容规定,以培养新时代的人才为目标,深入理解财务管理专业课程体系的知识脉络,并根据国家最新法律法规,不断探索财务管理发展的新路径,以实现课程思政教学模式的改革。其次,各高校应该积极构建思政课堂、培育师资队伍,让教师成为思政教育的主力军,并加强师德师风的培养,鼓励各专业课教师以理想信念、道德情操、扎实学问、远见卓识的精神品质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教诲。最后,各高校应积极推进课程思政改革,健全评价机制,不断探索新时代下探索课程思政的新要求,与时俱进将课程思政元素适时嵌入专业课程教学之中,建立科学教学评价体系,在学校监督、学院监督、学生评教三个方面设置“课程思政”观测点,并坚持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有机统一结合,创新财务管理专业课程话语体系,切实提升财务管理专业课程实际教学效果,通过将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紧密联系,促进财务管理专业教学“回归初心”[10]。

猜你喜欢

管理学专业课程育人
“天人合一”的管理学启示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张瑞敏金句背后的管理学知识
电大学前教育专业课程改革探讨——以福建电大为例
浅谈管理学
中美综合大学在音乐专业课程上的比较与启示
中俄临床医学专业课程设置的比较与思考
联邦快递的管理学
专业课程群建设的探索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