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ARTS 艺术

2023-10-12

优雅 2023年5期
关键词:艺术家

数字艺术家埃斯特 · 安布拉泽维丘特的装置作品《天文台》(局部),灵感来源于宇宙的浩渺与根系的繁盛,意味着世界是一个彼此连接的整体。

西班牙 马德里 红砖迷宫 迷宫游戏是很多人钟爱的一种娱乐方式,尤其是古老的迷宫传说以及迷路的探险故事更是引人入胜。艺术家Hector Zamora受到“克尼多斯”迷宫的启发,用红砖创作出迷宫装置作品《真理·隐蔽》。当人们踏进迷宫,层层叠加的多孔砖墙形成一道道屏障,遮挡着内部与外部的视线,在隐藏和开放之间形成一种新的感知体验。

中国 广东 时间的灯塔 广东太平墟曾是连接粤东与粤西水路的重要节点。然而随着城市化的发展,太平墟逐渐失去往日的活力。马岩松为村落的一栋废弃建筑披上七彩轻纱,将历史和未来并置在一起,营造出一个超现实的场景。当繁华不再的前庭后院落满斑驳的印记后,装置亦真亦幻的流动感,反而呈现出时间沉淀后留下的能量和生命力。

英国 彼得利 充气建筑外衣 “阿波罗”亭台位于彼得利Sunny Blunts庄园的中心,该亭台是野兽派建筑的典范,是为了纪念当年的阿波罗登月计划而打造的。艺术家Steve Messam在棱角分明的建筑外墙上,安装4个形似游泳圈的黄色充气照明装置。观者可以穿过充气装置进入亭台内部,沿着探索太空的秘密小径一路前行,领略上个世纪科技的浪漫。

意大利 米兰 迷幻光影 光影艺术作为科技与艺术融合的时代产物,极大地丰富了人们的感官体验,越来越多的艺术家参与到光影艺术的创作中。设计团队Carnovsky以迷幻图案为灵感,创作出沉浸式光影装置作品《曲折前进》。该装置以经典的条纹图案为基础,通过叠加不同颜色的灯光,置身其中,观众仿佛穿越到未来的数字世界。

瑞典 伊布里 给点阳光就灿烂 艺术家Saype用环保涂料在伊布里的沙漠太阳能发电厂,创作出一幅占地1.13万平方米的艺术作品。作品描绘的是一个孩子跪坐在灯泡面前,试图将两根电线连接到一起,而两根电线则连接着太阳能电池板。Saype表示:“能源问题是当今世界面临的主要挑战之一,而太阳能作为一种清洁能源,正受到人们的日益重视。”

澳大利亚 墨尔本 繁荣圣殿 艺术家Adam Newman和Kelvin Tsang以希腊帕台农神庙为灵感,花费数月时间创作出大型装置作品《繁荣圣殿》。装置中央有一座披着披巾坐着的女人青铜雕像;神庙柱身运用色彩玩转错视艺术,呈现出抽象艺术与街头艺术相结合的特质;地板上栩栩如生的花卉图案象征神庙的繁荣。整个装置充分体现出时代变迁对建筑的影响,赋予古老的神庙以现代的色彩和意义。

黄佳 从具象到极简

黄佳是中国极简观念绘画的代表人物。从具象到极简,黄佳一直以来都在强调作品语言相互渗透的关系。她运用简洁的点、线、面形式,给作品本身注入富有特色的暗示意义和对情感状态的体会,将造型语言精炼化、纯粹化,减少到最小的基本点或者线,以唤起观者丰富的感受和认知。作为一位85时期就活跃的国内当代艺术家,黄佳一直在进行个人语言的纯化、提升和丰富。早期作品非常的大胆和前卫,对现实的批评和审视是彻底的,光头女性、先锋的姿势、窒息的塑料袋等各种元素,透露出强烈的惶恐、焦虑、压抑和疯狂的气息。虽然黄佳现实中一直过着循规蹈矩的生活,但在作品中,她不断创新,以当时最先锋勇敢的女性姿态面对观者。

李鸿韦 工业时代的古典精神

解读李鸿韦的作品,观者需要首先了解的是:作为一位在北京和纽约两地之间工作并生活的艺术家,他的艺术创作有着跨文化性及其特殊性,以及他在材料和创作方法上借鉴中国传统文化、美学和哲学理念的方式,这是一种试图将李鸿韦的艺术实践置于亚洲陶瓷史及亚洲陶瓷在全球传播的语境中来鉴赏的冲动。李鸿韦作品所呈现出的工业风格和知识基础跨越了近一个世纪的时光和艺术与科学的孤岛,与这些展品进行了跨时代和跨文化的对话。李鸿韦近期作品立于白色底座上并被置于一个故意覆盖了所有嵌线的空间中,以提供一个完美的、无场地感的背景来映衬雕塑原本的轮廓。于是,我们仿佛返回到了当代雕塑的语境中。

邱黯雄 当代工业“山海经”

邱黯雄始终以他的批判性活跃在艺术圈。在他的作品中,往往体现出人类对于历史价值发现的忽视,而这对于历史发展进程却是必不可少的。水墨动画电影《新山海经》系列是邱黯雄最重要的代表作品。作品以中国经典远古神话《山海经》为参照,以亘古洪荒的视觉状态描述现代文明,把今天的世界历史图景放进一个远古视角。在这种距离感下,现代人熟视无睹的现象成为神话素材,呈现出奇特荒诞的异世景观。作品拓展了水墨的当代语言表现力,融合了表现主义风格的动画手绘方式,把对现实世界的批判态度以清晰而异样的图像叙事呈现出来。《山海经》以能源的冲突为主线索,展示了现代工业文明对人的异化以及带来的利益冲突。

闫博 超越现实的思辨

闫博的作品在绘画与物品的混合地带设定了一种思辨性的“特别物”,在这些“物”中闫博又设立了一种“逻辑的陌生化”,他建立起一种逻辑的陌生语境和独特的技术支撑,使作品以开放的不规则形态和时间的堆叠、磨砺的痕迹,呈现出精神层面可触摸的、似有温度的自由。闫博的作品无需解释,从不设限,具有很强的开放性,任何年龄阶段的人都能从中找到自己的观看角度和乐趣。最重要的是,这些作品很怪,怪到你无法从现实世界中找到可以对其作出解释,或者与之相似的东西。用闫博自己的话来说:“我的作品与现实世界没有关系,也不是从生活中来的,我也不知道它们是什么……不过你只能在我这儿看到这种东西,在别的地方看不到。”

李满金 一切只是独白

李满金从身边日常中选取能够与之产生情感连接的物像,用柔韧的毛笔反反复复刻画,把日常中的真实体验揉进笔触中,不断试错、探寻,画面呈现出丰富的色层。那些被描绘的物像似乎是被艺术家选上的“临时演员”,在跟画面的一番搏斗之后才有了一席之地。物像边缘有意的挤压式留白,让观者感受到艺术家在不断突破自我绘画边界的同时,也在发掘更多可能性。在李满金的画面上,所有的生命体都是主角,无论是植物、动物还是男人、女人,他们都平等地存在着,不分前景和背景。勇敢者如“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人物背影;负重者如“移山不止的愚公愚婆”;悲哀者如受绳索束缚却渴望飞翔的鸟儿;逃逸者如在暗夜中狂奔的狡兔……

耍惹石主 神的显现,梦境一般

成都艺术家耍惹石主的绘画艺术来自神话故事的现实虚拟化到梦境灵力的叙事幻想;从原始形象的粗犷态势到绘画语义的行径表征;以及到侵入时空的巢穴入口……他以自由行走的姿态来出击现实环境的时间暗部,形成一个独立于现实背景的色彩隔膜,并在“乌托邦”的空间实践中潜隐生长。正如一部舞台剧落幕时观众在后方的异样姿态:即面向、直视一个我们可以期许的极光世域。从他的绘画语言来看,除在画面中所流露出的“本能性、自然性”以外,还有一种他个人式的对绘画的某种“侵略性”。这种“侵略性”凌驾于材料、空间和时间的束缚,在“摒弃自我”的画布间游离,继而附印着“天使的传信和神迹”来进行循环往复的日常劳作。而面对这里所发生的一切,就像“神的显现”,异梦一般。

莫倪健 用猎人的眼光去发现

带着对于生活、公共空间、城市变迁的种种思考和迷惑,青年艺术家莫倪健游走在城市的街头巷尾,用猎人一样的眼光去观察和审视,犹如漫游在自己的脑海中,漫游在现实与想象交错构成的世界里。他将一件件日常物挖掘出来并搬到艺术展馆或公共空间里,不同的独立场景串联起莫倪健的一套创作方式和行动逻辑,从而达到一种“给予”与“索取”,以及户外与室内的平衡关系。莫倪健的创作和活动在大家习以为常的公共空间中展开,整个城市就像他巨大的工作室,理解、感受和想法伴随他游走的过程生成。而在这个过程中,直觉是重要的,他犹如猎人般灵敏的感官,能够抓取到环境中可切入的点,从而展开新的艺术语境的构造。

陈可 包豪斯女孩

在早期作品里,陈可常常描绘一个可爱而孤寂的女孩身处于超现实的时空当中,以略带不食人间烟火的姿态,或者对抗着颠倒的现实,或者抒发着对时光易逝的感怀。近些年诞生的“包豪斯女孩”系列基于写满时代气质的包豪斯历史档案图片。陈可采用古典绘画的审美规范去表现这些朝气蓬勃的现代女性,主人公们表情专注,沉浸在自己的思绪里,她们无视来自画外的注视。陈可回忆起自己对某些时刻的印象比如气味、光线和触感,用这些超出图片存储更清晰、长久的被动记忆去复活黑白历史照片中的形象。从长期工作中获得的媒介意识,帮助陈可建立起古典精神与现代感受的连接。陈可将作品代入自己编写的剧情,将绘画媒介置于经验与记忆的相互生成中去尝试开放的定义。

林棹

中国作家

“没有体裁可以取代小说的全面包容性。小说里可以有诗、有虚构之非虚构、有纯粹的语言,什么都可以有,远远不是讲一个故事而已。”

林棹成为写作者之后,所有可感之物有了一个去向。她现在会去寻找写作的素材,在现实和历史中走动。在文字的潮汐里,用词语制造困境,又用词语突围。

沈远

旅法艺术家

“我觉得艺术家都是把创作作为自己情感的转换和寄托,做完一个作品,就又向前走了一步。”

沈远的作品总是出乎人意料,作品与作品常常在创作形式上有极大不同。她认为保持风格是一件很危险的事情,好处可能是会让别人容易辨认你的作品,但随之而来的弊端是创造力容易枯竭。

张月薇

中国艺术家

“我觉得在当下,作为一个年轻艺术家,社会需要我们的创作节奏是极其快的,一种‘不健康’的快。”

事物的双面性和本身具备的矛盾,总是张月薇感兴趣的话题。她认为,一个艺术家真正对创作的研究,并不是那么快有进展的,艺术家需要反复在工作室里斟酌、观看、比较每一件作品。

艾怡良

中国台湾歌手

“我觉得歌曲的传唱度不应该是一个写歌的人先计划好的事,因为一计划就不再真诚,如果不真诚,我其实也没有别的武器可以写歌了。”

在《声生不息·宝岛季》里,艾怡良用音乐诚实地表达着自己。在中庸与平衡的临界点左右摇晃,她用自己真实的人生碎片,疗愈、满足着一批同频的耳朵。

程耳

中国导演

“现在太多电影都不是在用电影语言,是在用相声语言、短视频语言、话剧语言……就是不用电影语言。”

关于程耳的内核,是他对电影语言的坚持,他一直在用电影的方式、自己的表达方式和美学传统讲故事。比如,艺术形象的建立、情境的塑造、镜头语言的使用、宏观表达和微观表达。

白敬亭

中国演员

“演戏不能只演自己,要把自己全部掏空,我尽量忘记自己是在‘饰演’。”

如果说,演现代戏还可以有“生活”作为参照,那么出演另一个时代的人,一个架空的角色,身份、地位和经历截然不同,如何与角色共鸣、共情呢?白敬亭的办法是,既然没办法真的体验,那么就依靠想象。

黄尧

中国演员

“一个演员之所以能够成为一个好演员,是因为拥有很强的感知力,感受到的无论是痛苦还是幸福,都很强烈,然后才能够捕捉到它。”

黄尧主演的电影《白塔之光》入围柏林电影节的主竞赛单元。这两年,她慢慢找到表演上的“开关”,始终在认真生活和感受,并为此快乐。

蔡崇达

中国作家

“写作者专心致志地表达自己的某一部分,可能就是替所有人表达。”

人不光是很难表达自己,也很难表达很多方面。文字要精准,一是理解到位,二是表达到位。蔡崇达认为,人要试图去理解和表达自己,这是消解孤独很好的途径。不要太担心技巧,很多时候,抵达是超越技巧的。

谭永勍

中国艺术家

“艺术不是脱口秀,做艺术需要主动去研究和探讨一些问题,而不能停留在对生活、对世界的浅层反应上。”

在作品面前,谭永勍的身份是一位艺术家,但在作品背后,他更像是一位思想者,以绘画的方式对所见所闻、所思所想不断加以确认,从而获得现实世界的一个有力“支点”。

梁曼琪

中国艺术家

“当装置出现在展厅时,大家会不敢跟它互动。但当它被放在公共空间,人来人往,会消解它一部分作为‘艺术品’的身份,人们自然而然会去触碰它。”

梁曼琪开始从平面维度尝试创作立体装置。公共装置如何和人发生对话?怎样能吸引人们前来互动?这都是梁曼琪下一步思考的问题。

四川绵阳松林村 一山一水一湾泉

编辑:吴启军 图:本刊资料

这个隐匿于山间的村落,完美诠释了人、自然与建筑之间的和谐共生。

近年来,绵阳市安州区以乡村振兴为牵引,以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天府旅游名县”为统揽,充分发挥遍布全区的资源优势,大力推进乡村旅游业发展,打造了集生态观光、休闲度假、产村相融于一体的乡村旅游产品体系,拓宽了农民增收致富的新途径,形成“业旺村美民富”的良好发展态势,让乡村旅游成为乡村振兴稳步发展的“助推器”。其中,位于罗浮山脚下的绵阳市安州区松林村,依托当地丰富的天然温泉资源,打造出一个集休闲、度假、疗养、会议于一体的温泉旅游度假村,成为绵阳安州区旅游的一张特色名片,享誉全川。

松林村被数百亩自然森林所环绕,距离千佛山森林、羌族古寨以及千年古刹“飞鸣禅院”数步之遥。整个度假村拥有1座温泉中心、1座多功能建筑、数十栋风格迥异的住宿建筑群、多个露天温泉泡池以及各种娱乐设施。在建筑设计上它们自成风景,又与当地的名山秀水相映成趣,不突兀、不迎合,恰到好处地隐居于村落中。走进村落,白色与木色是这里的主色调,随处可见的卵石小径、木质围栏,无需任何矫饰,每个角落都保留着一种天然的原生态,由此在建筑中达成与自然的对话。

温泉中心主建筑的设计体现了艺术的魅力和创意的魔力。它不仅仅是一座建筑,而是一件充满灵性的艺术品。建筑师通过对自然材料的运用和对线条、形态、光线等细节的把控,将建筑与周围的自然环境完美融合,打造出一个充满自然和艺术气息的空间。建筑弯曲的顶部结构上覆盖着黏土与卵石,形似一座小山。建筑的每个斜侧面上都设置有大窗户,不仅可以在室内欣赏到周围的美景,还可以将充足的自然光线注入到空间中,为整个空间带来更好的照明效果。

夜晚在松林村的温泉中心一边泡温泉,一边看漫天繁星,再来一杯红酒,洗去一身疲惫。

松林村的温泉产于1500—2000米井下,富含有20余种有益的矿物质与微量元素,品质可与法国著名薇姿温泉媲美。

采用极简风格设计的餐厅和休息区,使生活变得更加纯粹,让人们更加关注生活本身。

温泉中心的餐厅,浅色水磨石地面上摆放着实木餐桌和舒适的沙发座椅,配以别致的吊灯,整个空间充满温馨的气息。餐厅主理人深谙纯天然食材可造就高级美食的道理,并懂得只有当艺术与技术完美结合,才能烹饪出真正的大师菜品。因此餐厅只采用当地时令食材,烹饪出正宗的川、粤美味,为人们带来最地道的味觉享受。此外,餐厅还不定期组织村民参加厨艺培训,培养出不少烹饪人才。多数培训后的村民选择留在当地,开设自己的餐饮店或农家乐,不仅解决了劳动力就业和当地农产品输出等问题,也大大推动乡村餐饮业的多元化和高质量发展。

书画艺术创作需要留白,室内设计也需要留白。温泉中心的休息区以适度的陈设展现出空间的简约、素雅与宁静之气,“无画处皆成妙境”,从而造就满室升华,令人回味无穷。大面积的落地玻璃,最大限度地打开景观视野,融入周边无尽的绿意。此时,建筑不再只是容器,而是一个包裹着舒适和记忆的摇篮,让人回到感官最深处,去探索人、自然与建筑三者之间的关系。

一座名为慕薇阁的多功能建筑在村落建筑群中特别显眼,高耸的屋顶与周围的自然景观形成鲜明的对比,像是一个巨大的帐篷。走进宏伟的门厅,一场非同凡响的视觉盛宴拉开帷幕。宽阔的空间和高耸的天花板,让人仿佛穿越时空置身于未来世界;360度的全景窗让人可以尽情欣赏周围的自然美景。室内墙壁和天花板以木材和软木进行装饰,地面则选取当地河床里的石头,经过切割、压合后铺设而成,营造出室内外相融合的自然氛围。作为一座公共建筑,慕薇阁不仅仅是一个对外展示的场所,也是村民和游人遮阳纳凉的好去处。尤其是夏季夜晚,在此处就能看到成片的萤火虫在空中飞舞,闪烁着绿色的光芒,仿佛将人和建筑包裹其中,让人们近距离感受大自然的美妙与神奇。

来到松林村,不只有和自然的对话,还有穿越时空的体验。源自欧洲贵族的小高球,给亲子时光带来别具一格的体验;驰骋草场、骑马射箭,让人仿佛回到中世纪的骑士时代,去感受独特的冒险和刺激……而这些都是松林村以温泉产业为依托,延伸出来的产业链,吸纳村民就地就业和返乡创业的同时,还带动当地农副产品销售,让这个传统村落实现静态保护向活态传承转变,成为乡村振兴的“聚宝盆”。美丽乡村建设,并不是要把农村变得与城市一样,而是要“把农村建设得更像农村”。经过长期的演进和沉淀,松林村在布局和建筑样式上都形成独特的风格,它们不仅体现鲜明的民俗风情和地理风貌,而且具有极高的审美价值,是新时期美丽乡村建设可以汲取养分的对象。

桝本佳子天马行空的瓷器世界

编辑:陈艳琳 图:本刊资料

关于瓷器艺术,桝本佳子显然有自己的一套审美和艺术追求。在她的认知里,瓷器不再是简简单单的一件实用器皿,而是如同画布一般,是实现她创作的绝佳基底。桝本佳子的这些瓷器艺术品创作,相比传统的古典瓷器艺术,她的陶瓷作品更多出一份自由奔放和精神上的表达。在艺术创作过程中,对于创作原型,桝本佳子更是展开天马行空的想象,将古典与现代、传统与荒谬并存;在造型、釉色及花纹上更显示出传统的日式美学,优雅又带着鲜明的东方色彩。

Masami Yamamoto雕刻旧时光

编辑:陈艳琳 图:本刊资料

日本雕塑艺术家Masami Yamamoto手工雕刻的物品,从袜子、内衣等女性贴身衣物,到毛衣、围巾等针织服饰,看起来都非常真实,衣服的每一个褶皱,都被她小心翼翼地刻画出来。Masami Yamamoto在作品中融入自己的个人生活,她观察周围人的旧衣服,并将它们雕刻在柔软的黏土上,软软的黏土在烧制过程中变硬,牢牢保存下一段曾经的记忆。Masami Yamamoto以陶器为代表的生活用品与我们自身的存在产生共鸣,成为人类想象的记忆媒介,折射出作为个体生活在今天的人们绝对的孤独与悲哀。

“云雾”在玻璃中流淌

编辑:吴启军 图:本刊资料

系列作品《我们俩》

赵瑾雅在中国美术学院求学期间,偶然参观了一场国际玻璃展览,深受震撼,从此对玻璃艺术萌发了浓厚的兴趣。在对玻璃吹制工艺的研究过程中,她欣喜地发现自己对材料质感、色彩情绪、社会人文和个体经历等复杂抽象问题的思考,都可以通过玻璃这个美妙的载体来表达。欣喜之余,赵瑾雅也深知玻璃吹制工艺的难度与挑战。创作时,她首先需要克服对于高温的恐惧,将经高温熔化后的玻璃原料,用1.4米长的不锈钢吹管挑出来进行吹制,同时需用打湿的报纸、木板或石墨板给玻璃塑形。吹制过程中,为了让玻璃始终保持柔软状态,要不断地把玻璃放进遛火炉中加热。吹制完成的玻璃雏形需放进退火炉中降温,防止玻璃在退温过程中裂开。待玻璃冷却后,还需要进行冷加工,包括再次塑形、调整细节、喷砂和打磨表面。通过多年的创作实践,赵瑾雅的玻璃艺术作品逐渐形成了一种兼具东方神韵和西方现代感的独特风格:线条简约的几何造型、精妙的结构关系、若隐若现的色彩渐变。这种文化的融合不仅仅是她对艺术的追求,更是一种身份认同和文化自信的表现。

坠入北非梦境

编辑:钱雪娇 图:本刊资料

粉红色庭院给Laurence Leenaert的创作带来无限灵感。

“我寻求世界万物中最和谐的部分,将它视作灵感,并成就我的作品——织物、线条、图案和浮雕。”

——Laurence Leenaert

在比利时时装设计师Laurence Leenaert的观念里,时尚是简约而舒适的。当她第一次踏上摩洛哥的土地,这里缓慢的时间节奏,让她天马行空的想象力得到最大自由的挥洒,于是她决定不再离开,带着一台缝纫机和400欧元在这里成立了工作室,并且创立了自己的生活方式品牌。在她看来,生活在摩洛哥,灵感的诞生是一个自然的过程。

Laurence称自己为“追逐阳光之人”,她最喜欢的事情是沉浸于最自由的空间之内,一个人坐在几乎了无人烟的沙漠中创作。她常常以摩洛哥当地的色彩、图腾符号和占星学等为灵感,结合毕加索和米罗的艺术风格,大量采用极具玩味的纹理、形状、线条形成图案,再与大胆的色彩做搭配,使得每件单品都成为独一无二的艺术品。走进Laurence位于马拉喀什的盖利兹区的工作室,可以感受到她运用简约色彩与线条的搭配,加上当地的文化特色,使空间充斥着独特的北非风格。这里所有物件都由她亲自设计,一瓶一罐甚至一花一木都是她想要展现出来的独属于自己的风采。Laurence从来没有局限自己的创作类型,在工作室的打造上亦是如此,室内完美融合了装饰性与实用性,引领着全新的生活方式。与她的艺术一样,工作室也十分注重细节和色彩,这是一个光线充盈的空间,她将喜欢的作品陈列其中。她在工作时经常听比利时的电子音乐,然后直接在家具上作画。光线明亮的房间,就像做一件陶器一样,从一块空白的墙体开始,在她精心设计的调色板中,芥末绿、天空蓝和浪漫粉散落各处,再加上特有的涂鸦和作品进行点缀,让工作室充满灵动与趣味。工作室后面的一个大花园被高高的土彩墙包围着,这些墙把天空围起来,形成一片宁静的绿洲。这个背景中点缀着植物、五颜六色的物品、以及用她的织物和靠垫装饰的桌子。Laurence常常坐在这里构思下一个设计,或者在阳光下放松。

原始的美感和Laurence Leenaert独特的品位在工作室的每一处细节中充分体现。

在工作室内,可以看到大量服饰配件、手工织物、陶瓷等,这是Laurence受摩洛哥柏柏尔人传统图案和当地工匠多样性和专业知识的启发,进行创作的作品。服饰配件采用北非当地材料,结合当地文化特色,希望能够透过鲜艳色块与几何图形的变化,让饰品和服装能在极简元素的限制下传递摩登现代感,成为不受流行所限制的经典单品;手工织物结合浅水布与纱典布,再加上木制的细节,将摩洛哥的传统编织工艺与欧洲现代简约的线条完美搭配。无论是简单的线条和网格的排列,还是几乎拟人化的设计,都极具抽象主义的精髓。不同材质与技法的混搭,碰撞出独属于她的世界观;另外,Laurence还将抽象的图案与陶瓷融合在一起,为了让整体更加契合,她还特意重塑了陶瓷的形状,让其更具独特韵味。这些拟人化的陶瓷,甚至能让你感觉到一些情绪在里面。当这些陶瓷插上植物,和工作室内的木制品融合时,更充斥着一种自然原始却也天真浪漫的生命力。细看她的每一件作品,可以发现当中充满洒脱奔放的笔触。“每件产品都以某种方式相互关联,创作的过程就是看它们如何一起变得更有趣。从事纺织品的工作使我创作出凉鞋、毯子、靠垫、衣服和地毯。陶瓷可以融入绘画、毯子设计和服装图案中。我喜欢不做太多计划的自由,也许几年后我会做一些完全不同的事情。这就是一切的开始,我想保持这种精神。”Laurence说道。

01 游戏室内,左侧墙壁悬挂着弗兰克 · 本森的作品;右侧两幅较小的纸本绘画是托马斯 · 诺兹科夫斯基的作品。

行走在繁彩艺术生活间

编辑:钱雪娇 图:本刊资料

02 楼梯空间装饰着肖恩 · 斯库利的绘画作品和意大利玻璃吊灯。

一个世纪前,格林威治村是美国纽约的文化中心,这里遍布着艺术画廊、艺术学校、艺术家工作室、作家写作的阁楼、实验剧院和咖啡馆。在各种流派和个性的折衷融合中,格林威治村形成了一种独特的文化、艺术以及独特的建筑风格。这些建筑历史悠久,以红砖为主,经由细心维护并保存到现在的建筑更是大放异彩,如今成为了纽约的特色景观。艺术收藏家汉普顿这所充满艺术气息的住宅,位于格林威治村,兼具娱乐和展示功能,主要展示他多年来的艺术收藏品,并有趣结合色彩、图案和异想天开的形状,在这个空间内创造了一个戏剧性的艺术奇幻“世界”。

03 令人消除疲惫、放松身心的地下游泳池。

04 蓝色调的主卧室,定制纽约景观手绘壁纸让空间充斥现代趣味。

这座六居室住宅建于1911年,总计22,000平方英尺(约合2,043平方米),其中最低层有一个游泳池,顶层有一个屋顶花园。汉普顿收藏的50多件艺术作品——包括绘画、素描、视频装置和雕塑,被有序放置在住宅内,整个住宅的装饰、材料和颜色也受到艺术品收藏的影响,深色木材的使用与装饰华丽的墙壁、天花板、几何图形的地板形成对比。雕塑般的家具、饰品和配件在住宅中也起到巧妙的点缀作用,其纹理和造型也丰富着空间的层次。汉普顿从艺术家高饱和色彩的作品中寻找灵感,在冷暖色调恰到好处的对比运用中,将室内装饰创作出一种中性的生命活力。比如,阳光的黄色和金色,以及令人治愈的蓝色,这些看似寻常的颜色在意想不到的搭配中创造出令人惊喜的视觉效果,给空间带来静谧温暖的感觉。

07 早餐室,沃尔顿 · 福特的狮子画与保罗 · 埃文斯打造的由金箔和黄铜制成的储物柜(1960)交相辉映。

推开大门,走进主客厅,艺术家乔治·康多的一幅画作吸引着来宾,以蓝色为主的色调在这里铺陈开来,再辅以紫色、黄色进行点缀,瞬间让这里弥漫出高贵优雅的氛围;来到主餐厅,比利时传统镀金玻璃工艺家Miriam Ellne为餐厅设计了独特的“传统镀银技术镜像反绘”天花板,天花板在三张金漆桌面的桌子和绿松石装饰的椅子的色调中投射出千变万化的倒影;拐弯进入接待室,汉普顿用朦胧的镜子填充了从地板到天花板的拱门,并用金属墙板覆盖周围的墙壁,让空间更具质感;早餐室延续着几何元素,沐浴在宁静的蓝色和铂金灰色中;游戏室则用充满活力的织物和橙色皮革软凳来增强独属于这个空间的趣味性;马赛克瓷砖拱形天花板给厨房带来一种旧世界的感觉,也让人联想到教堂;不放过每一处细节的汉普顿,在楼梯和过道处也装饰了大量绘画作品和灯饰雕塑;游泳池的墙面和地板被缟玛瑙和大理石覆盖,槽形的柱子由古董黄铜制成,营造一个协调、平衡、舒适的居住氛围。

10 接待室,土耳其风格的沙发、覆盖有碧玉织物的复古卷轴扶手椅,营造出古典复古韵味。

这里的每个空间不仅承载着功能性和设计美感,也满足着汉普顿日常家庭生活需求,同时营造出契合当代审美的空间情境。他总能在艺术品和现代主义中寻找到某种合适的交织点,注重舒适性、功能性和永恒感,并将其巧妙地运用其中,通过与众不同的空间构思,使每一个房间都有独特的个性和传达出不一样的艺术精神。

始于分离,终于守望

编辑/文:刘尚 图:本刊资料

格鲁吉亚摄影艺术家Julia Bokhan,在《母亲与女儿》系列摄影作品中,通过构图的巧思与高超的摄影技术将母亲与女儿一段亲密融洽的关系展现于旷野与山川、晨光与余辉中。近乎静止、安宁的画面中不仅有着母女之间日常生活的细节,也有着在母女角色上亲如姐妹般的变换转移,让我们于母亲节这个特别的节日,感受到属于她们的细腻情绪,也让心中那份对于母亲或子女的爱,如同山间小溪般无声地流淌起来。因而,我们将视野聚焦于国内外那些属于艺术家们的有关母子关系的艺术创作,试图梳理,更确切地说是为了展现母子关系从纠缠与疏离,最终走向和解的命运关系。

在我们所列举的艺术家中,作为母亲的她们所共有的特质之一便是随着她们不同人生阶段的转变,自身性别意识不断增强,从而对周遭生活,乃至自身生命给予了更多关注。从女孩到母亲的身份转变意味着拥有更加丰富的视角,这一过程在孩子的诞生前后显得尤为剧烈,也在不知不觉中将生活和工作融合得更为自然。成为母亲对于艺术家是毫无疑问的巨大挑战,这也带来一份独属于母亲的新颖视角,开启更全面地认知自我的窗口。同时,作为子女的艺术家,也通过作品向观者讲述了关乎于母亲的故事,可能是一张肖像画,也可能是一部有关母亲的电影……这些作品中,蕴含着对于母亲的爱,也隐藏着属于艺术家私人的,甚至是蛮不讲理的对于母亲的误解,但这些冲突也最终在艺术作品的创作过程中得以疗愈与澄清。因而,母亲与子女那种既融合又割裂的关系,从不同的两极,走向中点,彼此相拥,也有了母亲与子女关于爱的共同创作。

艺术的风尚和潮流不断更迭,但母亲与孩子始终是艺术家创作中常青的主题。母亲节将至,我们不妨跟随文艺创作者们的视角,且看她们作为母亲、作为孩子、作为母子在这一主题上深耕的硕果,体悟她们关于爱的表达,感受其中支撑人心的温暖力量。

以母之名

母亲眼中总装着孩子的身影,落笔处,既有对自己的审视,更有对孩子的温柔。

03 蔡雅玲装置作品《妈妈,我再也不喜欢你了》。

04 闫平油画系列作品《母与子》。

装置艺术家 蔡雅玲

蔡雅玲一毕业就当了母亲,对她来说,分娩开启了一场社会化身份的认同与回归。在此之前,她对种种女性标签不置可否。如今,作为女性的自我意识已然觉醒,并勇敢地发出了自己的声音。在她看来,女性自身的成长是值得深入探讨的切入点,与此同时,作为艺术家的责任感又逼她切入社会,面对更广范围里的人群。最开始,蔡雅玲想象中的艺术家是波西米亚式的。但从求学到成为职业艺术家,再到成为母亲,经历了角色的转变、肉体的痛苦以及家庭关系的协调,她一路走来,没有随心所欲的自由,也没有放浪形骸的不羁,即便与她想象中的艺术家形象相去甚远,却也对这一职业的意义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

“我是一个对一切物体的细节感兴趣的人,水泥的裂纹、树木的尖梢、父亲眼角的皱纹……我是一个对人的情绪异常敏感的人,颤抖的手指、低垂的睫毛、紧闭的双唇……我还是一个对一切材料充满感情的人,纸被打湿后的褶皱、初春的嫩芽、母亲鬓角的一根根白发……现在,我又添加了一个更重要的角色,两个孩子的母亲。这个新角色让我的作品有了更广阔的表达主题,我的作品便是自己构筑出来的世界,其中的一切都令我充满感情。”蔡雅玲把心里话代入丰富的题材,以绝对的赤诚记录了成长史。对于敏感的人来说,生活馈赠的任何一面都不会失去光泽。

《2012年8月21日》,这个作品花费了她两年的时间,“从怀孕到孩子出生后一年多,我把生孩子前的长发剪下,把这些象征着新生命的头发一根根的转圈手缝到白色的确良布上,圆形的框像我怀孕时的肚子,也希望这个形式能给人生命的感觉。”

《408柱香》,“2014年,我迎来了第二个孩子,生产前的那段时间是那么难熬。我把肚子开始疼痛到生产完的这段时间用香燃烧的时间代替。香点燃后缓缓的前进,把布烧透,留下焦黑的边缘。这种缓慢而决绝的炙热如同我的感受。”

《妈妈,我再也不喜欢你了》,“对于深爱着她的母亲来说,这句话仿佛把我心中的爱熄灭了,就像是把木头的生命和热量都带走了。”

生理与心理的痛感带给蔡雅玲深切真实的体验,从而使得作品中充斥着一位母亲的喃喃细语,既私密又公开。女性的爱与痛、幸福与悲伤,这些都与自身的困惑有关,是每一个渴望自我成长和独立自由精神的女性必定要面临的人生课题,也是人类永恒的话题。

绘画艺术家 闫平

作为母亲,艺术家如何看待孩子和亲子关系?闫平的《母与子》系列油画给出了她的回答。这一系列作品善于处理生活中的支离片段,专注于“真实”而舍去宏伟的构建,作品的动人之处就藏在艺术家对日常生活和细微之处的探索与表达。平日生活里的草木桌椅被她赋予丰沛的感性色彩,人物造型的刻画显出稚拙意趣,平面装饰化的空间处理展示出女画家欲将与孩子相处的温暖美好时光定格的意图。

以子之义

孩子的目光总有越过母亲肩头的一天,收回目光时需要被牵着走的已不再是自己。

05 青年导演乔思雪的电影处女作作品《脐带》剧照。

06 大卫·霍尼克画笔下的母亲。

07 路易斯·布尔乔亚作品中的母亲形象是一只“人面蜘蛛”。

08 波普艺术大师安迪·沃霍尔作品中的母亲。

电影导演 乔思雪

作为孩子,成长似乎总伴随着和母亲的分离,即使觉察到那依旧望着自己的远远目光,也注定要向着自己的生活去远行。青年导演乔思雪用一部电影《脐带》展示出对自己和母亲关系的重新思考。乔思雪出生在呼伦贝尔鄂温克旗,20岁左右离开家乡去法国学习电影。从那之后,她感觉到与家人之间的距离渐渐变远。“小时候我离他们无限近,后来出国,完全离开了自己的生长土壤,变成独立的个体。在崭新而陌生的环境中吸纳和学习,家人离我越来越远,甚至我一度已经不关心他们在怎样生活,这种状态持续了很长的一段时间。”

2017年的一天,乔思雪在巴黎的街头看到一位可能患有阿尔茨海默症的中年女士,在路上来来回回地徘徊着,找不到自己的家。“那个场景很触动我,让我突然转换到作为子女的视角,联想到我的母亲。” 这让她重新思考与母亲的关系,并将这种思考带入到她日后的剧本创作中。乔思雪坦言,自己与母亲之间相处的状态其实是缺少那种外露的亲密感,不具有代表性,“相反,我从小就看着我的爸爸和叔叔是怎么样照顾我的爷爷奶奶,尤其是爷爷离世之前,我叔叔对于爷爷的那种温柔、细心和体贴。我依然选择女性创作者的视角,只不过呈现的是我对于男性的观察。可能相对于男性创作者,我会更多地捕捉到蒙古草原上男性心底脆弱又敏感的气质,而不是人们惯常对于内蒙古男人粗犷、奔放,很有男儿气概的印象。”但这些细节,并不妨碍乔思雪在电影中关于母亲的叙事。相反,性别上的转化,使得她能够更加全面且客观地看待子女与母亲的关系。类似的电影还有在2022年,由杨荔钠执导,吴彦姝与奚美娟领衔主演的作品《妈妈》。80来岁的吴彦姝凭借在电演中的精湛表演,荣获当年北京国际电影节最佳女主角桂冠,因而这部电影也完美地呈现出母亲与身患阿尔茨海默症的女儿之间,那种让人笑着流泪的人间画面。

世界绘画大咖们笔下的母亲

作为孩子的艺术家们,对母亲的观察并不仅限于当代,名家经典中对母亲的描绘也有着不容忽视的分量。无论再桀骜不驯的艺术家,下笔描绘“母亲”之时,内心深处对爱和温暖的初体验也会瞬间被唤醒:那是无微不至的关怀、内心深处的温柔、包容一切的宽厚、任劳任怨的操劳、伴随一生的祝福……是从记事起就萦绕始终的幸福。当亲情的感受超越形象的美丑,画作中的母亲也不由自主地多出一份深情,无论色彩还是笔触,都触动着艺术家心底最柔软的角落,令人动容。

母子契约

当两代人的目光,落在同一片世界,彼此的视线便交织出独特的温柔与美好。

09 加拿大画家母亲Ruth Oosterman在女儿Eve的涂鸦作品基础上进一步完成画作。

10 设计师母亲Vicki与她的女儿Brooke用植物共同创作的作品。

加拿大画家母亲Ruth Oosterman与她的女儿Eve

母亲与孩子的旅途,会以属于他们的共同经历向世界交出答案,在陪伴之中抒写对未来的启发和指引,让母子两代合作完成的作品颇具意义。

绘画大概是孩童最富想象力、最直白的表达方式。画面中的涂鸦或许会被他人一笑置之,而身为艺术家的母亲对子女的爱为这些天真的想象插上“翅膀”。加拿大艺术家Ruth Oosterman没把自己女儿两岁时的日常涂鸦随手扔掉,而是将它们变成一幅幅有创意的画作。在不破坏女儿创作本性的同时,从中汲取灵感加以完成。女孩Eve首先用黑色墨水随笔涂鸦,随后Oosterman会与女儿进行交流,感受她创造的随笔作品中所蕴含的想法,而后用自己生动的想象力将抽象的谜团转换为活跃的动物、风景和肖像。

尽管作品最终呈现出的是经过转换雕琢的新作品,Oosterman仍然认为女儿的原始想法是创作的重点所在。“对我来说最重要的事是与Eve共同完成的作品中依然有她所看到的东西的形状和她最初的想法。”Oosterman解释道,“我发现我们长大后,会过度看重自己所做的事情,不知道该如何释怀,因此我选择将女儿的涂鸦画变成画作。所有的画作均在30到60分钟内完成,原因在于我不想给自己留有衡量的余地。” “我花了四年时间画得像拉斐尔一样好,但用尽一生的时间,才能像孩子一样画画。”这是毕加索的名言,也是Oosterman最爱的一句话。

设计师母亲Vicki与她的女儿Brooke

共同的创作不止于母亲作为主导,两代人的通力合作同样带来别出心裁的艺术成果。母亲Vicki是一名设计师兼摄影师,女儿Brooke在大学学习广告和服装设计。起初她们将自己依托鲜花和树叶的艺术创作上传至INS分享,随着来自全世界各地的众多独立艺术家被她们所吸引,母女俩开始集合这些艺术家们一起创立了品牌Sister Golden。“不用胶水粘贴,不用刻意固定,大自然有其微妙的平衡。” 每次外出,她们母女俩都会留心自然界的一草一木,植物有着自己的生长节奏和特性,她们喜欢观察它们,并且随身携带收纳袋,为作品搜集材料。用干掉的植物来构图,当在桌面上摆出画面的轮廓,她们需要非常小心地屏住呼吸,一个喷嚏或者稍重的呼吸,都可能会前功尽弃。

某些人、某些事曾经在这里存在过

编辑:陈艳琳 摄影:Hideaki Hamada

Hideaki Hamada是一位温情的带有日系摄影风格的摄影师,他希望拍出具有存在感的照片,让所有人能够感受到他照片中传递的幸福美好。他镜头下的人物无一例外都以一种最简单、最随意的样子而存在。作品中的小确幸和生活原本的模样,似乎在告诉我们幸福的真谛。在这组照片中,一位因为工作不能陪在家人身边的单身少女,时而神秘、时而忧郁、时而活泼……Hideaki Hamada用镜头记录下少女普通平凡的生活点滴。用影像让我们更好地感受与贴近生活,享受生活的宁静之美。

双色视觉美感

由AC/AL工作室设计的“漫游镜”系列,通过图形线条和视觉上有趣的风格搭配唤起一种思想的自由感。镜子采用透明的双色调玻璃框架,在周围投射出令人惊叹的彩色光晕,为原本无聊的空间增添一种有趣而精致的元素。

被扭曲的“回形针”

美国视觉艺术家Leah Ring最新家具系列采用镀镍工艺的钢拱被手工弯曲并焊接在一起,围绕着一个铸造的树脂——形成了一张看起来抽象的桌子和一对椅子,意图让它们看起来像一幅在三维空间中栩栩如生的线条画作。

表情包来袭

中国香港艺术家Johnson Tsang将精确的现实主义技巧与超现实主义的想象力相结合,创造出一系列奇异而迷人的陶瓷雕塑。他以黏土作为原材料,以拟人化的形式将面部扭曲、拉伸和弯曲,以此描绘人类内心开心、紧张和挣扎的想法。

强大的场景表现力

由ARIA INFINITA打造的这组灯具作品,拥有蜿蜒的线条和大胆的形状,在空间中起伏和扭曲。一个接一个的板材通过剪裁工艺手工制作和组装,形成白色和金色正弦波,散发出诗意和发光的活力,为空间增添活力和优雅。

极简中的自由流动

灵感来自“有机运动”的一款扶手椅,由设计师Miray Özlem ER打造。椅子的主框架用胶合板建造而成,同时加上一块软垫织物,以提供保护和舒适感。椅子的上部有一个有趣的“空腔”,当人躺下时,会有种被它包裹起来的温暖感。

沙丘起伏之美

这款沙丘桌的桌面遵循无定形设计,形成不规则的形状,为桌底的“人造沙丘”提供了一个完美的视角,兼具视觉和美学功能。不同于沙漠的荒凉色调,紫色带来了一种近乎神秘和超凡脱俗的特性,增加其舒缓的视觉效果。

让美丽成为日常仪式

来自不同国家的四位艺术家共同打造的马桶系列,每一款都是对浴室之美的颂歌。艺术家们突破装饰材料的界限,将视觉艺术与制造工艺相结合,辅以美丽的质地、复杂的图案以及如画的景观,旨在为日常生活带来美感。

找寻碧海蓝天

新西兰雕塑家Ben Young以海洋为灵感,推出一系列玻璃和混凝土家具雕塑。他将玻璃形成的自然纹理与混凝土铸造相结合,在叠搭、错落中,产生刚柔、轻重的对比节奏,海洋的深邃广阔与海岛风情跃然眼前。

失忆照相馆

编辑:谢云霓 图:David Szauder

David Szauder是一位居住在柏林的匈牙利籍数字艺术家,他的作品采用数字软件生成的失败重组(解码)编码记忆的技术,为家庭旧照片创造新的叙事。这些系列在旧图像和新创作图像之间进行数字交互,用复古、荒谬和随机性阐述了记忆带给人的缺失感和不确定性,同时探索了数字艺术与艺术家本人“人机合作”的无限可能性。

David Szauder的大多数作品都在室内空间中拍摄完成。被拍摄人戴上马戏团中的各式面具,没有人知道,也不在乎面具之下的人是怎样的神态。现代的沙发、客厅、浴缸与鲜艳的服饰组成一种不现实的家庭图景,仿佛在梦游中迷失了道路,又仿佛置身于商业广告画中美好而失真的消费主义愿景。

乍一看,我们以为自己见到了欧洲某个跳蚤市场的老照片。画面中人物穿着束胸衣,戴着动物头饰,仿佛在上演一场话剧表演。David Szauder在这个系列中还原了复古照相馆的样貌,并模仿老式相片着色工艺呈现出一种褪色与怀旧的效果,是对过去年代的某种致敬。

还记得小时候美术教室里的石膏像吗?这些再寻常不过的物品被David Szauder放进作品中,并与各种造型的几何体产生了联系。David Szauder想表达的非常明确,仅仅是一种对构成组合的思考,再加上艳丽的对比色,使得石膏像不再是一种单调的存在。

为这一组作品命名“悄悄话”似乎再恰当不过,每一张作品中出现的两个人物都有着一定程度的互动,我们仿佛听到了那些秘密的对话。如果仔细观察你会发现,每一个作品的两个人物实际上都是同一个人的两个分身,David Szauder似乎在暗示,这场私密空间中我们每个人内心的窃窃私语,或许是自洽,或许是矛盾,这不正是人们真实的内心对话吗?

这是一组非同寻常的肖像作品,在这个系列中,人物被泡沫一样的物质包裹起来,只剩下双腿或局部的五官传递着人物信息。David Szauder似乎想通过遮盖人体的显著特征来挑战传统概念中的人物摄影作品。我们不知道被包裹人的性别、面貌、职业……但通过高对比度的配色、奇异的服饰可以推测出人物内心的不安和跃跃欲试的叛逆心理。

David Szauder在这个系列中探索了橙色与蓝色的可能性。泡面头与外星人面具提醒着我们,这是一个不真实的世界,时间与空间在其中变得扭曲、失真。圆形、矩形等规则的布景,同时在探讨一种极其规则的排列组合。艺术家在这个简约的系列中并没有直接说明什么,而是希望观者自己去感受。

这一次,我们回到上世纪充满怀旧建筑风格的东欧。那些处于电梯、人民广场、厚重的楼宇间……有着神经质般特征的人物为我们带来了David Szauder关于外太空的幻想。那些年,老电影里稚拙的外星人头盔带我们回到童年,而曾经那个迷恋外太空文明的我们也已长大成人。

在这个复古照相馆中,我们仿佛看到了马戏团的影子。红色的圆球或许隐喻着甜品,也或许是化妆品,带给人一种过剩、溢出的感觉。不安的人物被挤压、尖叫或者呐喊。在这个充斥着“黑色幽默”的马戏团场景中,我们想起“爱丽丝梦游仙境”中那一场场诡谲的梦境,让人不禁思考,马戏团在带给人快乐的同时,是否也处处充满了压抑?

Xi Garden是一个位于北京的艺术办公项目,该项目希望在城市环境中重新诠释游牧文化的精神。它以流畅的线条和简约的设计元素令人印象深刻,营造出未来优雅的氛围。

Kristen Egan使用木头、黏土、纸张等材料制作出出乎意料又充满趣味的面具雕塑,探索了人类与自然之间的关系。

Aniela照片中的模特通常穿着飘逸的连衣裙,摆出令人过目不忘的姿势,周围环绕着意想不到的元素,如鸟类、水生动物和异想天开的物体。她的作品捕捉了时尚之美,同时也突破了摄影的界限。

Mutated School Bus系列将多层车辆概念化,这些充气车辆在城市霓虹灯照耀的街道上行驶,同时让学生能够在行程中学习。这些充满活力的车辆设计融合艺术、技术和创新元素,创造出一种独特的交通和学习体验,既实用又引人注目。

纽约摄影师和多媒体艺术家Massimo Gammacurta以人们前所未见的方式再次诠释一些世界上最知名的品牌,将彩色糖果塑造成标志性徽标的形状。

艺术家陈普创作出宛若蹦出洞口的“兔子”作品,这是近期他以植物界中最多种类演化的兰花为灵感,并延续共生概念的最新作品。

穿着奢华荷叶边长袍的冲锋队员和穿着皮革及钻石配饰的Wookies都是Icy Design人工智能生成的系列“时尚的黑暗面”中的常态。该项目构想出一个反乌托邦星系,其中古典且具怪异风格的高级时装,在整个场景中展现出黑暗和扭曲。

如果向前穿,BWD Shoe看起来就像普通运动鞋;如果反着穿,这双运动鞋就变成凉鞋。生活只能向后展望,人们必须向前生活。这就是为什么你需要两双鞋,一双用于生活,一双用于展望。

Shail Patel使用人工智能设计工具Midjourney生成的From Waste to Wonder系列建筑蓝图,通过回收并重新利用废弃轮胎的方案促进纽约的可持续建筑发展,同时以俏皮、大胆的立面为街景增添活力。

多学科纺织艺术家Shishi San的多彩花瓶充满活力和俏皮,包括蓬松的外型、手工簇绒花瓶、挂毯和地毯……它们以其鲜艳的色彩、花卉和东方图案及精湛的工艺而引人注目。

Inomata为寄居蟹设计出微型住宅,顶部有高耸的摩天大楼、风车……试图在人类和动物之间勾勒出生存与发展的相似之处。

德国摄影师在从澳大利亚西部和塞内加尔到法国和西班牙的地区上空翱翔,记录盐业生产的生动景观。他令人着迷的航拍图像俯视着蒸发池,这些蒸发池将地球雕刻成充满活力的色调。微生物将盐染成引人注目的玫瑰色、水绿色和赭色牧场,使这些区域变成色彩丰富的挂毯。

受因纽特人文化、传统和神话的启发,设计师Yongwook Seong采用Midjourney工具构想出一系列“避难所”。每个“避难所”都有着因纽特人特有的生活起居传统,体现了因纽特人于平凡生活中对诗意的执着信念。

猜你喜欢

艺术家
小小艺术家
小小艺术家
小小艺术家
小艺术家
小小艺术家
小小艺术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