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传统色彩观在视觉层面的象征性表达

2023-10-12曲倍佳苏州大学

流行色 2023年8期
关键词:五色观念色彩

曲倍佳/苏州大学

0 引言

中国传统的色彩审美观念源远流长,与中国历史同样流传久远。在五千年的灿烂文明中,中国人对色彩的观念早已融入日常生活与传统文化之中。色彩在中国社会扮演着不仅仅是一种视觉上的审美,更是象征精神和情感表达的重要媒介。在漫长的发展历程中,这种审美观念一脉相承,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底蕴。这样独具特色的色彩象征观念在历史与文化的长河中循环扩展,深刻地影响着中国人祖祖辈辈的生活习惯与价值观念。而这种潜在的象征意义,早在尧舜时代就已成为中国人生活与信仰的根基,并不断影响着后世对于色彩的认知与理解。

1 中国传统色彩观的起源与传承

1.1 建立在“五行”基础之上的传统“五色”系统

色彩对中国人来说,意义非同寻常。世界上各个国家、民族,对于色彩的认识皆有自己的理解,然而在全世界的古老民族当中,却很难找到像中国这般,对色彩有强烈意识的民族,这就要归结于中国传统的色彩观念。中国“五色”观伴随“五行”观而产生,并相互补充,历经几千年,依然影响着当代中国人的生活方式与生活习惯。

1.1.1 “五行”观的产生

在东方大地上,远古的智者怀着对自然万物的敬畏和观察,铸就了中国传统的“五行”观念。“五行”蕴含着先人对宇宙和生命的独特洞察和亲身感悟,是中国传统哲学的瑰宝,亦是中国文化中影响最为深远的学说之一。其根基扎根于古老的神话与传说之间,倚仗着古人对天地之道的追求与思索。

《尚书·洪范》被认为是记载“五行”最正规的文本:“五行:一曰水,二曰火,三曰木,四曰金,五曰土。水曰润下,火曰炎上,木曰曲直,金曰从革,土曰稼穑。润下作威,炎上作苦,曲直作酸,从革作辛,稼穑作甘。”[1]五行即为:金、木、水、火、土。水具有润泽万物的特性,代表着温润和包容;火具有灼热的特性,代表着积极和光明;木具有生长曲直的特性,代表着生机和活力;金具有坚硬的特性,代表着变动和刚强;土具有孕育万物的特性,代表着丰收和甘美。在《尚书·洪范》中“五行”尚未与声、味、色等相结合,仅仅指的是实际的物。

这些描述反映了先民对五行观念的认知和归纳,将五行与各种自然现象和人类生活相联系,体现了古代中国人对自然与人类社会之间关系的思考和理解。五行观念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影响深远,贯穿了哲学、医学、农学等多个领域。

1.1.2 礼制制度下“五行”与“五色”相结合

《淮南子·览冥训》记载:“往古之时,四极废,九州裂,天不兼覆,地不周载……于是女娲炼五色石以补苍天,断鳌足以立四极。”[2]该内容记述的是“女娲补天”的神话故事,其中女娲用“五色石”进行补天,虽未具体说明哪五色,但通过相关文献记载及目前流传的神话故事中发现,该“五色”多指黑、白、红、青、黄,与中国的“五色”观念不谋而合,可见传统的“五色”观早在神话传说中便有显现。

人们对于味、色、声的感受不可能脱离物质而存在,也就是说物质的性能不可能脱离物质而孤立抽象地存在。[3]《逸周书》中就有记载:“五行:一,黑位水;二,赤位火;三,苍位木;四,白位金;五,黄位土。”这里明确将五行与五色进行了结合。在《墨子·旗帜》也将“五行”与守城的旗帜色彩相对应:“木为苍旗,火为赤旗,薪樵为黄旗,石为白旗,水为黑旗。”

《考工记》中“画缋”中也有记载:“画缋之事。杂五色。东方谓之青,南方谓之赤,西方谓之白,北方谓之黑,天谓之玄,地谓之黄……”[4]其中明确记载了“五方”与“五色”(也有学者将其称为“六色”,因黑与玄色相近而合并)的关联性,其中也有涉及早期的五行观念,反映出阴阳五行学说在其发展过程中与科学技术、工艺美术的相互影响与渗透。由此可见,早期“五行”观与传统“五色”观念的融合。

然而,二者的融合并非巧合,这恰恰是中国古代先哲在漫长的探索与实践中发现和总结的规律,在几千年历史进程中,其象征意义虽有演变,但趋于固定,逐渐形成了味、色、声与“五行”相结合的完整系统,具有直观性和可感性(表1)。

表1 “五行”与“五方”“五色”“五味”“五声”对照表

古代君王将黑、白、青、赤、黄这五色定为正色,并将其作为尊贵和权力的象征,也许是从色彩混合的探索与实践中发现,只有这五色才是色彩的基本元素,是最纯正的颜色。在绚丽多彩的世界中唯五色独尊,五色为本原之色。这也使中国人对于色彩的认识,不仅仅停留在简单的视觉感知层面,而是蕴含着深远的文化内涵和哲学思考。正色与间色的区分,超越了单纯的视觉审美,反映了人们对于自然、社会和精神层面的深刻认知。

当古人将颜色以正色和正间色进行区别时,也是在探索色彩与宇宙之间的微妙关系。正色是那些在宇宙中显得较为纯粹、高尚、积极的色彩,如明丽的朝霞、蔚蓝的天空、翠绿的森林等,它们象征着生命的蓬勃和充沛的能量。相反,正间色则是那些相对深沉、朴实、阴柔的色彩,如深沉的夜幕、朦胧的烟雾、素雅的土黄等,寓意着生命的安静和内省的品质。这种观察自然、捕捉色彩之美的能力,让古人深刻感悟到宇宙的多样和谐,并将之延伸至人生的修养与境界。

正色与间色的区分不仅影响着艺术和文学的表现,更渗透到中国古代美学思想的核心。古人通过对色彩的细致观察和体察,建构起了独特的“五色”体系:青、黄、赤、白、黑。这“五色”对应着“五行”,与宇宙间万物的生成和相互关系密不可分。五色体系也体现了中国古代审美观的独特之处,强调了平衡和谐、自然与天人合一的美学理念。

2 中国传统色彩的象征思维

中国传统色彩的象征思维是一种特殊的文化意识形态,它建立在长期的历史、民族传统和宗教信仰的基础之上。人们将特定的色彩与特定的意象、概念以及文化观念进行联想和关联,赋予色彩更深层次的含义和象征性。传统色彩的象征思维是一种稳定的文化机制,通过历史的积淀和传承,色彩与特定意象的关联逐渐巩固和强化。这种象征思维不仅影响人们对色彩的态度,也深刻影响着人们的意识形态和文化认同。色彩的选用与传承唤起了人们更广泛的文化情感,使得色彩成为中国文化中丰富而重要的符号和表达方式。通过象征思维,色彩超越了其本身的视觉特性,成为连接历史、社会和文化的纽带,承载着丰富而深远的文化内涵。

2.1 象征思维的解读

象征思维是国人用色的典型特征,建立在长期色彩认知和文化传承上。它通过联想,将特定的色彩与意象、文化观念紧密联系,超越直觉感受,传达更深层的含义和文化意义。色彩的象征性在历史中不断强化,从自然属性演化为人文色彩,形成稳固的文化机制。通过象征思维,色彩引导人们与社会意识形态相融合,影响着个体和社会的态度与认知。

色彩的象征性承载着丰富的社会意义,五行五色学说的渗透,更是加强了色彩的象征之意,从黄色象征富贵尊贵,到红色代表喜庆吉祥,色彩与文化观念紧密交织。通过历史积淀,色彩由本能属性逐渐转化为符号化的文化象征。这种象征思维让色彩具有深远的社会影响力,使得人们在色彩中体现文化认同与情感共鸣,成为文化传承与创造的精神纽带。

2.2 传统服饰中的尊卑有别的象征性表达(礼乐)

前文中有提到历朝历代对色彩的选择和偏好,其中传统色彩观念也被用于服饰当中,以此体现尊卑有别的礼制形式。传统服装色彩的象征意义与古人对宇宙天地的认知和社会伦理观念密切相关。最早的服装色彩样式被称为“玄衣纁裳”(图1),是对天地尊崇的体现。古人通过观察天象,将天地的颜色玄(黑)和纁(红)用于服装上衣和下裳,以表达对宇宙最初的浅显认知。

图1 玄衣纁裳(图片来源:网络)

随着认知的深化,古人推导出“阴阳”与“五行”的概念,将构成宇宙自然的现象或事物归纳为五种元素,即金、木、水、火、土,并与五个方位相对应。这五行与五种色彩相联系:金对应白色,木对应绿色,火对应红色,水对应黑色,土对应黄色。这样的色彩体系不仅与自然界有关,也被用来解释社会历史的发展和王朝更替,称为“五德转移”。

在不同历史时期,统治者根据“五德转移”的理念,将服饰色彩用来表现君主的地位和政权的稳固。黄色在古代象征皇权至高无上,成为帝王的主要服饰色。随后,不同朝代根据五德转移的规律选择相应的色彩作为代表色,如宋朝则以黄色为主,代表土德立国,而明朝以红色为主,代表火德威天下。这种用色体系不仅延续了统治者对天命的尊崇,也在一定程度上规范了民众服饰的用色。

然而,随着社会变迁和思想观念的变化,服饰色彩的象征意义也逐渐演变。明朝后期出现资本主义萌芽,王阳明的“心学”提倡人性为道,使得对服饰色彩的限制逐渐失去效力。服饰色彩开始体现个性和时尚,不再拘泥于传统的规定。后来,服饰色彩的象征意义转向装饰美,代表民族文化和传统价值观。

在现代,虽然传统服饰的用色有所减少,但中国传统五色制度的影响依然存在。在京剧、少数民族传统服饰等方面,五色的规范仍然体现出中国古代色彩观念的传承。总体而言,服装色彩在中国历史上承载着丰富的象征意义,从最初对宇宙的尊崇,到表现社会等级和政权稳固,再到如今的装饰美和文化传承,都展现了中国古代色彩观念与审美意识的丰富内涵。

2.3 戏曲中的人物性格的象征性表达

在中国民间戏曲中,脸谱色彩承载着明确的文化内涵,每一种颜色都被赋予其特有的象征意义,以此来实现“见色识人”的效果。通过巧妙的色彩设计,观众得以快速了解角色的性格、品行和身份,甚至揭示其正邪善恶。其中黑色通常代表忠诚、刚直、正义、坚定和勇敢,多用于英雄或刚烈的角色;红色象征忠诚、勇猛、热情、豪放和奔放,多用于武将或英勇的角色;白色代表阴险、狡诈、狡猾和奸诈,多用于反派或阴险的角色;蓝色象征稳重、睿智、智慧和聪明,多用于智者或英明的角色;绿色通常代表野性、暴力、威武和凶猛,多用于武将或凶猛的角色;紫色象征神秘、深谋远虑、高贵和高傲,多用于神灵或权贵的角色;金色和银色通常用于神灵或仙人,代表超凡脱俗、高贵和与常人不同。这种象征性的脸谱用色巧妙地强化了戏曲人物性格特征的表现,与冠带、服饰的色彩相互呼应,营造出独具魅力的戏剧色彩。

值得注意的是,对脸谱色彩的理解不能一概而论。虽然色彩与角色个性的对应关系存在一定程式化,但具体的剧情和人物设定仍是决定性因素。并非所有白色都意味着奸诈,也不是所有黑脸膛都代表忠勇耿直。在不同戏曲中,色彩差异更加明显,同一颜色可能演绎不同性格的角色。因此,虽然色彩赋予了象征意象和象征之意,但并不拘泥于模式,而是随着情节的发展而灵活变化。色彩被赋予独特的象征意义,突显忠奸文丑等性格特质。同时,色彩不仅带来视觉愉悦,也会涉及人世间的伦理,人们对色彩的认知逐渐偏离色彩原始的自然属性,反而更加注重色彩的社会属性。通过色彩,人们可以辨析事物,定夺人事,实现由主观到实质的深度洞察,其间凝聚着色彩特定的象征意义。由此可见,色彩的象征作用远远超越其审美效应,已成为国人独特的思维模式与文化心理。脸谱色彩所传达的丰富内涵和情感联结,也使得民间戏曲更具吸引力与文化影响力。

历经岁月的变迁,脸谱色彩的象征意义逐渐融入人们的文化观念与审美意识,成为中国传统戏曲的重要组成部分。脸谱色彩不仅让观众欣赏戏曲的美感,更通过具体的色彩符号传递深刻的文化内涵。这种象征思维使脸谱不再是角色的附属品,更成为演员内心情感的抒发和心灵寄托。同时,脸谱色彩与观众产生情感共鸣,使人们在无形中感知戏曲人物的性格特点和情感变化,增强了戏曲的艺术感染力和感知度。这种深远的社会影响力让脸谱色彩成为中国戏曲文化的珍贵瑰宝,一直传承至今,并在不断演变和传承中,为现代戏曲艺术注入新的活力与魅力。

2.4 中国传统建筑的象征性表达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传统色彩观念也对中国传统建筑有极为重要的影响。这五色不仅是色彩的表象,更蕴含着丰富的象征性意义,渗透于建筑之中,成为一种独特而又深邃的表达方式。

在建筑中,红色常见于门楣、柱子、栏杆等装饰,以烘托节日氛围,迎接喜庆时刻;黄色的琉璃瓦、金顶宝塔,凝聚着皇家与神圣的象征,为建筑增添庄严的气度;青色的砖,承载着一种古朴与优雅,让建筑与自然融为一体,营造恬静雅致的意境;白色,给人以纯洁高远,体现清雅与空灵,例如江南的粉墙黛瓦,会给人清新素雅的美感,透露着江南独特的温婉气息,让人心境澄明。五色观念赋予建筑以深邃内涵,彰显着古人对自然和宇宙的崇敬与敬畏,也折射出对和谐共生的向往。

社者,土神也;稷者,谷神也。历代的社稷坛也能够体现中国五行五色的观念。北京中山公园目前现存明清社稷坛(图2),其中坛面铺设五色土方14.92 米,五色土也均按照中国传统五色方位进行铺筑,即坛的中央铺黄色土、东面铺青色土、南面铺赤色土、西面铺白色土、北面铺黑色土。(《明史·礼三·社稷》)在《释名·释地》记载:“土,吐也,能吐生万物也”,土地孕育自然万物,种子与谷物也暗含了土地的包容性与帝王仁德的精神力量,祭坛中的五色土来自国家辽阔的土地,也有着五谷的象征内涵。五谷对应五色,五色土作为色彩的物质体现与中国古代五行思想传统有直接关联。[5]中国古代先哲的宇宙观正是用五色来进行划分的,通过五色五谷的运用,中国古代人传达了对自然和宇宙的敬畏之情,将色彩与哲学和神秘的世界相融合,反映了中国古代人对宇宙与人类关系的深刻认知。

图2 明清社稷坛五色土(图片来源:网络)

五色,在中国传统建筑中如画家的色盘,运用灵动而娴熟。这些色彩之于建筑,不仅是视觉的享受,更是心灵的感悟。它们映照着古人的智慧和美学情怀,将建筑融入大自然的怀抱,让每一座古建筑都成为一幅奇妙的画卷。五色观念穿越历史长河,见证着中华文明的璀璨绽放。它是中国建筑的灵魂,也是民族文化的瑰宝。让我们珍视五色传承,继续传颂着这幅永恒的华章。

3 中国传统色彩观对当今艺术设计的影响与启发

3.1 充分理解色彩象征意义,与设计物理念趋向一致

中国传统色彩观赋予每种颜色独特的象征意义,使其在艺术设计中具有丰富的表达功能。色彩是设计语言中强有力的元素,能够直触人们的情感和意识深处。充分理解色彩象征意义对设计师来说至关重要,因为它确保了色彩的应用与设计物理念趋向一致,形成统一的表达。

在设计中,每种颜色都承载着特定的情感和文化内涵。在商业设计中,选择合适的色彩可以有效传达品牌或作品的核心价值和情感内涵。例如,一家火锅店的装修风格可能更倾向于橙色或红色来突出其火锅麻辣的味道与热情的服务。相反地,一家强调稳重和专业形象的律师事务所可能倾向于选择蓝色或灰色来表现其稳健和可信性。

充分理解色彩象征意义,使设计师能够巧妙地运用色彩,使作品在视觉上更具吸引力和感染力。色彩是一种独特而强大的表达方式,通过它,设计师能够向观众传递情感、价值观和文化内涵。在传统色彩观的启发下,设计师可以创造出更加富有深意和创意的艺术作品,为中国设计在当今世界舞台上展现出独特的魅力和风采,踏上探索未来发展道路的征程。

3.2 传统色彩观蕴含中国艺术精神,利于探寻中国设计未来的发展道路

中国传统色彩观蕴含着丰富的哲学思想和审美观念,是中国艺术精神的重要体现。在历史的更迭中,每种颜色都赋予特定的象征意义,与天地、阴阳、五行等宇宙观念紧密联系。这种色彩观念渗透于中国的绘画、建筑、服饰等各个艺术领域,成为了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当今全球化背景下,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创新成为了中国设计的重要课题。传统色彩为设计师提供了丰富的创作资源,可以在当代艺术设计中灵活运用和发展。通过将传统色彩的象征性元素与现代设计相融合,设计师能够创造出独具中国特色和时代感的艺术品和设计作品。

传统色彩的应用不仅能够赋予作品深邃的文化内涵,更能激发人们对传统文化的认知和兴趣。通过传统色彩象征性的表达,设计师可以唤起观众的共鸣,使其在欣赏作品的同时感受到中国艺术的博大精深。此外,中国传统色彩也有助于探寻中国设计未来的发展道路。在全球化背景下,中国的设计创新需要在保持传统文化根基的同时,与国际设计潮流相互融合。这无疑为中国设计师提供了一个独特的视角和切入点,能够在全球化的舞台上展现中国艺术的魅力和独特性。

因此,充分挖掘中国传统色的内涵,将其与现代设计相结合,不仅有助于传承中国的艺术精神,还能为中国设计带来新的可能性和未来的发展方向。同时,具有象征性的色彩观念还将激发设计师的创作灵感,推动中国设计朝着更加丰富多彩、独具特色的方向发展。在全球文化多样性的大背景下,中国传统色将成为中国设计的重要标志和独特优势,为中国艺术与文化在世界舞台上发光发热,贡献自己的力量。

猜你喜欢

五色观念色彩
维生素的新观念
五色为功——孙博文的艺术探索与价值
别让老观念害你中暑
五色入五脏一年更健康
健康观念治疗
五色人小组
神奇的色彩(上)
春天的色彩
色彩当道 俘获夏日
即兴表演的观念阐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