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色彩到国画:探究色彩在国画创作中的应用

2023-10-12李川四川西南航空职业学院

流行色 2023年8期
关键词:民间艺术纯度国画

李川/四川西南航空职业学院

0 引言

在艺术创作中,色彩是一种强大而丰富的表达工具,它赋予作品生命和情感。它既是艺术家情感意念的载体,也是创作的主要表现手段。色彩的明暗、饱和度和色调等方面的变化可以传递出喜怒哀乐、静谧动感等情绪,从而与观者产生共鸣,引发共同的情感共鸣和思考。在国画中,色彩的运用方式和技巧对作品的表现力和艺术效果起着决定性的作用。通过合理地运用色彩对比、层次感和色调的变化,艺术家能够营造出画面的空间感知立体感,丰富作品的层次和质感,使作品更加生动、鲜明。本文旨在探究色彩在国画创作中的应用意义和策略,揭示其对国画艺术的重要性和影响。通过对融入民间艺术色彩、纯度对比的使用、色调的“形式美”以及借助色彩开展创造力训练等应用策略的探讨,我们可以更深入地了解如何运用色彩来创作出精彩纷呈的国画作品,同时提升我们对国画艺术的欣赏和理解。

1 色彩概述

1.1 色彩的基本属性与特点

色彩是由光线通过物体反射、折射、透射等过程产生的感知现象。它由三个基本属性组成:色相、明度和饱和度。色相是指颜色的种类,如红、黄、蓝等;明度表示颜色的明暗程度;饱和度则表现了颜色的纯度与灰度的对比。这些属性的组合使得色彩具有丰富多样的表现能力(图1)。该作品体现了在国画创作中,色彩的应用通常以淡雅、含蓄的特点为主导,追求自然和谐的色调,如崇山峻岭使用了高雅、令人舒适的墨色。这也体现了传统国画注重用墨来表现形态和纹理,色彩往往被较为节制地运用,以使墨色与色彩相得益彰,形成和谐的整体效果。

图1 《秋山苍翠图》

1.2 色彩在国画中的象征意义

色彩在国画创作中承载着丰富的象征意义,为作品赋予了深刻的内涵和情感表达。以常见的色彩为例,红色象征热情、喜庆和繁荣,黄色寓意富饶和光明,蓝色则传递着清新、沉静和宁静等情感。艺术家可以通过色彩的选择和运用,创造出符合作品主题和情感表达的视觉效果。在国画创作中,色彩的运用还与文化和意识形态密切相关。中国传统文化中有着丰富的色彩象征体系,如五行相生相克的色彩观念、道家哲学中的色彩理论等,这些观念对于艺术家在国画创作中的色彩运用提供了指导和启示,使得作品更具中国传统文化的特色。

1.3 色彩在国画创作中的表现手法

在国画创作中,色彩的运用手法丰富多样,艺术家通过巧妙地运用,创造出独特的视觉效果。其中一种常见的手法是“以墨为主,以色为辅”[1]。这种手法使得墨色成为画面的主体,而色彩则以辅助的方式点缀其间,增强作品的表现力。另外,国画创作中常用的色彩手法还包括渲染、淡化、对比等。通过渲染,艺术家可以利用色彩的层次和变化,营造出画面的空间感和立体感;通过淡化,艺术家可以使色彩更加含蓄、柔和,以增强作品的意境和内涵;而通过对比,艺术家可以利用明暗、色相和饱和度的对比,突出画面中的重点和表现要素(图2)。

图2 《蜀山烟雨润青城》

2 色彩在国画创作中的应用意义

2.1 色彩是艺术家情感意念的载体

在中国传统的国画艺术中,色彩不仅是构图的要素,更是情感与意念的载体。与西方绘画追求形体的真实性、明确的光影对比不同,国画重视意境的营造和情感的传递。色彩在其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透过色彩的巧妙搭配与变化,画家将他的情感、理念和哲学隐喻地融入画中,使观者在欣赏时能够深深地感受到这种情感的传递与交流。

在国画中,色彩的明暗关系对情感表达有着深远的影响。明亮、鲜艳的色彩往往让人联想到春天的新生、夏日的热烈,散发着生命的活力与喜悦。这种色彩在山水画中常常用来描绘阳光下的翠峰、流水,给人一种明朗、愉悦的感觉。相反,深沉、暗淡的色彩更多地用于表现秋冬的寂静、夜色的幽深,或者古老的历史场景,如破败的古刹、古道,都能在这种色彩中找到其情感的反映。

饱和度在国画中也是一个重要的考量因素。高饱和度的色彩,如翠绿、火红,常常用于描绘春夏的盛景,或者某些重要的节庆,传递出浓烈、热烈的氛围。而低饱和度的色彩则更多地体现了中国画中的淡雅与清远,它们往往用于表现山水之间的远近、虚实,或是描绘雾、云、雨等自然现象,给人以遥远、宁静的意境。

至于色调,国画中经常采用的都是一些自然、和谐的色调。温暖的黄、红色调常用于描绘秋天的景色。而蓝、绿色调则更多地出现在描述春夏的画面中。灰色调在国画中则常常与古老、静谧相关。

2.2 色彩是国画创作的主要表现手段

在国画创作中,色彩对作品的视觉效果和艺术表现力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通过巧妙地运用色彩的组合、层次和对比等技巧,艺术家能够创造出丰富多样、富有张力的画面。

色彩的组合和搭配能够创造出丰富的层次感。在国画创作中,通过合理地运用色彩的明暗变化和层次叠加,能够营造出画面的空间感和立体感。明亮的色彩往往在前景部分使用,使物体更加鲜明立体;而暗淡的色彩则常常用于描绘远处或背景,以制造出远近的层次感。

色彩对比的运用能够增强作品的视觉冲击力。在国画创作中,通过运用互补色、对比色或明暗对比等方式,艺术家能够创造出强烈的对比效果,使画面更具吸引力和张力。增强作品的艺术感染力和观赏性。

色彩的运用也能够体现出国画作品的风格和表现意境。在国画创作中,艺术家常常通过选择特定的色彩风格和调性,以营造出独特的艺术氛围和情感意境。鲜明的红色和绿色常常与富有民族特色的民间艺术相联系,能够呈现出热情奔放和朝气蓬勃的感觉;而素雅的墨色则常常与典雅、含蓄的意境相契合,能够表现出内敛和深邃的情感。

3 色彩在国画创作中的应用策略

3.1 融入民间艺术色彩

艺术家在创作国画的过程中,可以运用民间艺术色彩的基本调色,因为色彩的应用策略是非常重要的,它能够体现国画的独特魅力和表现手法。传统民间艺术作品中常见的色彩调配往往以土黄、柿子红、青绿等自然色调为主,这些色彩与中国的自然环境和传统文化紧密相连。[2]在国画创作中,艺术家可以运用这些基本调色,并通过调整色彩的明暗和饱和度来表达不同的情感和氛围,使作品更具民间艺术的韵味。

艺术家也可以适当借鉴民间手工艺的色彩运用技巧。中国的传统手工艺如刺绣、剪纸、蜡染等都有丰富多彩的色彩运用技巧。艺术家可以从中借鉴,将这些技巧应用于国画创作中。例如,借鉴刺绣中的色线叠加和交织的效果,通过运用透明层叠的颜料和笔触来营造出丰富的色彩层次和纹理感;或是借鉴剪纸中的色块对比和镂空效果,通过在画面中运用明亮对比的色块和刻意留白的方式,增加画面的张力和节奏感。

以民间艺术元素为主题进行创作。民间艺术中常见的元素如花鸟、龙鱼、山水、人物、动物等,具有深厚的文化内涵和象征意义,可以成为国画创作的主题对象。艺术家可以运用民间艺术色彩来描绘这些主题,并通过色彩的鲜艳和对比来突出表现物体的特征和情感,使作品更具视觉冲击力和表现力。同时,通过色彩的运用可以增加符号和意象的表现力,使其更加生动和引人注目。在山水画中,山石常常用墨色勾勒,而山间的树木、花草等则用淡墨或明亮的颜色点缀,以增加画面的层次感和生动感。国画中常常运用水墨渲染的技法,通过水墨的深浅、浓淡来表现物体的质感和形态。例如,在花鸟画中,画家可以运用水墨的渐变效果来表现花瓣的柔软和鸟羽的轻盈。国画中常常使用传统颜料,如朱砂红、蓝靛、石青等,这些颜料具有独特的质感和色彩效果。例如,在人物画中,画家可以使用朱砂红来表现人物的面部血色,使用蓝靛来表现衣物的颜色,以增加画面的艺术感和古典气息。例如,在山水画中,画家可以运用冷暖色彩的对比来表现远近景深,使用明暗对比来突出画面的主题。艺术家描绘了民间气息浓郁的三尾鲤鱼(图3),以细腻的手法将鳞片和游动的姿态栩栩如生地呈现于画面上,下方两尾为常见的墨黑色,用色彩的过渡很好地临摹出了鲤鱼的自然本色。画面最上方的金红色鲤鱼则是点睛之笔,使用了民间艺术色彩中常见的红色,传达了喜悦、吉祥的氛围,表现了符合传统民间艺术元素的内涵。

图3 国画《喜口鱼肥》

3.2 主色辅色、纯度对比的使用

中国绘画的用色是有主辅关系的,清代迮朗在他的作品《绘事雕虫》当中说:“华衮灿烂,非只色之功,朱黛纷陈,举一色为主。”色彩如果没有主调,其他的辅色将会无所适从,必然会杂乱无章。然而主色调的确定,既要求考虑到物象本身的色彩属性,而且更要以意境表现为主旨。主色与辅色的设置也有助于画面意境的扩展。

主色和辅色之间通常也会形成纯度对比。纯度对比是一种在国画创作中广泛运用的色彩应用策略,纯度对比的巧妙运用能够在国画作品中营造出动静相宜、明暗分明的画面氛围,使作品更加鲜明、生动。在进行纯度对比时,艺术家需要有准确的色彩感知和把握能力。不同颜色的纯度对比会带来不同的视觉效果和情感表达,高纯度的色彩通常吸引人的视觉关注,因为它们具有强烈的视觉冲击力。艺术家可以在画面中运用高纯度色彩的区域作为主色,以引导观者的视线和注意力。相比之下,低纯度的色彩往往更具柔和、低调的特点,可以用来表达画面中的次要元素或背景,也就是辅色,以增强整体的和谐感。

通过主色与辅色的设计和纯度对比的运用,艺术家能够有效地在画面中建立起鲜明的层次,营造出引人入胜的视觉效果。例如,在描绘大自然风景时,利用高纯度的明亮色调,如鲜艳的红色、橙色或黄色,可以突出光明和活力;而运用低纯度的暗淡色调,如浓郁的灰色、褐色或绿色,能够营造出宁静和沉稳的氛围。艺术家需要通过对色彩特性的准确理解和把握,选择合适的纯度对比方式来达到所需的艺术效果。色彩的明暗变化是加强纯度对比效果的重要手段。在国画创作中,色彩的明暗变化常常与纯度对比相结合,以产生更加丰富的视觉效果。通过将高纯度的明亮色彩与低纯度的暗淡色彩相结合,艺术家可以创造出强烈的明暗对比,增强画面的立体感和层次感。同时,明亮的高纯度色彩还可以在画面中起到照明的作用,突出重要的元素或细节。使用了色墨对比(图4),以墨为主色,突出了画面中心燕子的存在,其余的画面元素如树枝、果实等则都施以浅淡的色彩,作为辅色与画面主体浓重的墨黑形成鲜明对比。

图4 国画《乳燕》

3.3 色彩的“形式美”

色彩的形式美是指色彩在艺术作品中所呈现出的美感和艺术效果。它是通过色彩的运用、组合和表现手法来达到的一种艺术效果。在国画中,色彩的形式美体现得尤为突出。首先,国画中色彩的形式美体现在色彩的运用上。国画注重以墨为主,色彩的运用相对较少,但却能通过有限的色彩表现出丰富的情感和意境。比如,在《千里江山图》中,画家运用淡墨渲染山水,通过淡雅的色彩表现出广袤的山川和辽阔的江河,给人以宁静和宽广的感受。其次,国画中色彩的形式美体现在色彩的组合上。国画注重色彩的平衡和谐,追求整体的和谐美感。例如《百鸟朝凤图》,画家运用红、黄、绿等鲜艳的色彩,将各种鸟类栩栩如生地描绘出来,色彩的组合既丰富多彩又不失和谐统一,给人以生动活泼的感觉。最后,国画中色彩的形式美体现在色彩的表现手法上。国画注重以墨为主,但也注重色彩的表现手法,如水墨渲染、点染、渐变等。比如,在《梅花图》中,画家运用淡墨渲染和点染的手法,将梅花的花瓣层次感和质感表现得淋漓尽致,色彩的表现手法使得作品更加生动立体。综上所述,国画中色彩的形式美通过色彩的运用、组合和表现手法来体现。它以简约、含蓄的方式表达出丰富的情感和意境,给人以美的享受。正是这种独特的色彩形式美,使得国画在艺术领域中独树一帜。

4 结语

通过对色彩在国画创作中的应用策略和创造力训练的探讨,我们深入了解了色彩对于国画艺术的重要性和丰富的表现力。色彩作为艺术家情感意念的载体和创作的主要表现手段,为国画作品赋予了独特的意义和美感。通过融入民间艺术色彩、运用纯度对比、追求色调的“形式美”以及借助色彩开展创造力训练,艺术家可以进一步提升国画创作的质量和水平。色彩的运用不仅丰富了国画的视觉效果,更展现了艺术家的创造力和独特的艺术表达方式。

猜你喜欢

民间艺术纯度国画
国画《鲦鱼》
国画《鲿》
退火工艺对WTi10靶材组织及纯度的影响
国画欣赏
色彩的纯度
首届湛江市民间艺术大师颁证
间接滴定法测定氯化铜晶体的纯度
对氯水杨酸的纯度测定
畲族民间艺术述论
国画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