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色彩在新媒体视阈下数字短片中的应用
——以MG 动画短片《环境、生活方式与女性健康》为例

2023-10-12吴天语南京视觉艺术职业学院

流行色 2023年8期
关键词:视阈色彩数字

吴天语/南京视觉艺术职业学院

0 引言

随着计算机和互联网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方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传统媒体已不能满足人们的娱乐和消费需求。在新媒体视阈下,数字短片的发展满足了观众心理和审美需要,色彩作为画面的基本元素之一,在新媒体视域下数字短片中的应用必然需要发生转变,因而得到了普遍的关注和研究。

1 新媒体视阈下的数字短片

新的技术的产生往往会伴随着新的艺术形态的发展。随着以计算机与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媒体的迅速崛起,由新媒体所催生的新的艺术形式让艺术更进一步地“步入寻常百姓家”,成为大众日常生活中随时随地可获得的一种“生活方式”。这种新的“生活方式”里,人们不再单一地、被动地接受由媒体所传递的信息,而是可以作为传播主体进行自我表达。因此人们看待艺术、艺术作品又形成了一种新的视角和角度,即新媒体视阈。

国际艾美奖对于数字短片的定义是使用三维动画和数字合成技术参与影片制作的,且长度不超过三十分钟的电影短片。数字短片由传统影像发展而来,因此它同样具备了传统影像的基本特性。从表达目的来看,它可以分为叙事型和美术型[1]。叙事型是传统影像作品的常用形式,它强调通过故事情节来完成艺术的表达。它的画面内容都具备指向性,皆是为了叙事的需要。它通过镜头的组接、场面的调度、跌宕起伏的故事情节来完成叙述,由此完成主旨的表达。美术型数字短片更加强调形式的表现。它通过强烈的艺术风格、夸张的艺术手法表现所传达的理念。在镜头上削弱了叙事性和逻辑性,更多的是通过形式来完成艺术表达。因此,美术型的数字短片更具备个人风格,带有强烈的创作者意识。

从制作技术来看,数字短片可分为CG 三维动画短片,MG 动画短片,以及实景与特效相结合的数字短片。CG 三维动画短片中的所有镜头里的场景和人物皆是由计算机三维特效软件搭建合成,没有任何实景拍摄的材料。MG 动画短片则是由二维的矢量图形构成,所设计的人物与场景都是平面的、二维的。实景与特效相结合的数字短片顾名思义则是在实景拍摄中添加特效,特效涵盖了三维和二维等多种形式,例如我们在短片中常见的飞雪、光束等,就是通过后期合成制作而成的。

新媒体视阈下的数字短片也随着科技的进步和观众不断变换的诉求在内容上、形式上以及传播方式上不断创新,寻求突变。

在创新内容上,数字短片的创作涉及情感、故事、思想等领域,内容创新、切合时代需求是其发展的重要因素。大量统计数据表明,数字短片的主要受众群体是35 岁以下的青年,而这一类群体正是在互联网的发展中成长起来的,因此,数字短片的内容创新就必然与这类群体的传播和接受心理捆绑在一起。当前青年人突出的传受心理是融合时代由新媒体互联网长期培养出来的,如后现代式思维、“宅萌腐基佛”式生存等。这些就是因长期接触互联网而形成的认知方式、行为方式、价值方式,最终化作了文化选择和集体选择。这种选择被称为受众群体的“网感化”。因此在新媒体视阈下,数字短片的内容创新体现在对于受众群体的“网感化”的捕捉和迎合,增强数字短片内容创作的“网感化”成为许多创作者获得成功的重要策略[2]。

数字短片在新媒体视阈下的创新与突变同样也体现在多元的表现形式上。除了传统的实景拍摄,还可以通过手绘、三维建模等多种形式进行表现,这些表现形式突破了传统影像短片的表达界限,大大提升了观众的观赏体验感,提高数字短片的质量。除此之外,随着数字技术的发展,数字短片还可以与虚拟现实、增强现实等技术手段进行相互融合,此类手法被广泛应用于博物馆、展览馆等场景,让观众走入“全景式”的数字短片当中,带给观众“身临其境”的临场体验。

数字短片的社交传播是其快速传播的重要途径之一。传统影像由媒体直接输出给人,由新媒体带来的新传播方式则可以在媒体与观众之间不断增加新的交互体验。在新媒体视阈下,通过社交媒体、短视频平台等途径,更多的人看到和分享数字短片。

2 数字短片中的色彩美学

数字短片作为影像的一种新型表达形式,虽然其风格复杂多样,但究其本质仍是遵从于影像的固有特质——画面性。数字短片依然是“视觉”的产物,镜头依旧是数字短片的基本单元。由于依旧是依靠镜头的组接来完成艺术的表达,所以色彩在其中就成为了必不可少的元素。

色彩作为一门视觉艺术语言,能反映出画面的气氛,带给观众强大的视觉冲击,同样也能充分表达出作者的情感和认知,体现影片的艺术风格。色彩美学是指色彩在艺术创作中所表现出的审美价值和意义。在数字短片中,不同的色彩搭配能够创造出不同的色彩美学,在影片的艺术表达上具有多重功能。数字短片中的时代背景、人物的生存环境,都可以通过色彩表达出来。甚至,色彩搭配的前后变换,在角色塑造上可以体现出人物的成长从而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色彩具有很强的象征意义,它可以是某个文化符号的代表,以此体现作品的文化内涵和艺术价值。

数字短片中的色彩美学涵盖了动态性、象征性、情感性和主观性特征。

2.1 动态性特征

数字短片究其本质仍遵从于影像的固有特性——画面性。数字短片相较于电影在形式上更为开放,它不再拘泥于故事的完整叙述,更加强调在短时间内吸引观众的注意。数字短片在播放时,它的画面、场景和人物会不断发生变换,而构成画面的空间、时间、色彩、造型、构图等一系列元素也会随着镜头的不断变换而变换,因此数字短片中的色彩美学具有动态性的特征,会随着情绪的递进、节奏的变换、情节的推动而发生动态性转变。

2.2 象征性特征

除去色彩基本的物理属性之外,数字短片的色彩美学也具备象征性的特征。从整体上来看,如果一个导演长期使用某一类颜色的固定搭配,那么这就可以帮助导演形成自己的个人风格。从单一的短片来看,色彩美学也可以直观地展现出短片的色彩基调,由此隐晦地传达出短片的情感、寓意和象征。从短片内部来看,具体的某个颜色或是某种色彩搭配可以成为某个角色、某个事件甚至是某个时代背景的代表,让观众看到了这个颜色或这个固定搭配就能立马联想到这个角色、这个事件或者这个时代,并且色彩的前后变换就可以象征着角色的成长、事件的冲突以及时代的发展。

2.3 情感性特征

我们不可否认色彩在一定程度上会给人带来某种心理暗示。色彩美学的情感性特征体现在颜色所能传达的情绪之中。不同的颜色会激发不同的情感反应。[3]在一部数字短片中,画面整体呈现出以红色为主的基调,会让人感觉激情、爱、力量;以绿色为主的色彩基调,会让人感觉平静、自然等。运用色彩的情感特性能营造合适的环境氛围以烘托出影片的主题,加强故事情节变换,使观众及时感受到作品的情感并理解其更深刻的内涵。

2.4 主观性特征

由于数字短片具有明显的主观性、非写实性的本质,大部分作品的颜色语言都是主观性地色彩选择与搭配。主观色彩的运用对整个作品画面与质感起到关键性的作用。画面效果与原型色彩相比,有不完全真实合理的一面,它超越了现实生活,将叙事效果拔高到思想的高度。非叙事类的数字短片所包含的主观性特征则更为强烈,主观性的色彩选择代表了导演的个人审美与艺术风格,能够更好地表现影片的情绪,表现作者的艺术表达。色彩和影像结合,调动了观众的情绪,烘托了影片的气氛,表达了创作者的意图,并强烈地冲击了观众的视听感受。

3 MG 动画短片《环境、生活方式与女性健康》的色彩分析

MG 动画短片是新媒体视阈下数字短片的一种常见类别,常被应用于广告宣传、科普宣教等领域中。《环境、生活方式与女性健康》是作者参与创作的系列科普类MG 动画短片。影片以女主角“萱萱”的看病经历为主要线索,介绍了环境、生活方式对女性健康的影响,以及多囊卵巢综合症的相关知识普及。影片把枯燥无味的理论知识通过MG 动画的形式生动活泼地向观众展现出来,让观众的接受程度更高。在MG 动画当中,角色和场景的设计需要与颜色相匹配,色彩将直接影响我们对角色形象的塑造和整个动画场景的氛围,色彩的选择与搭配在整部影片的视觉表达上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3.1 角色与色彩

我们在进行角色色彩的设计选择时,需要考虑到角色本身的性格与形象,也要与画面中的其他元素进行明显区分,同时也要与画面的整体风格保持协调。并且MG 动画的场景变换较多,场景内部的元素与构成也较为丰富,因此我们在选择角色色彩搭配时剔除了复杂多样的色彩搭配,而是选择一个主色,再选择一个辅色作为点缀,这样既不会与画面内容“争抢”,也不失精致细腻。因此在角色设计上,“萱萱”的整体造型以代表了纯洁与美好的白色为主色,辅以一条简洁的蓝色丝带,给观众呈现出一个精致、柔美的形象(图1),这一色彩搭配既符合“萱萱”这一角色的风格与定位——青春靓丽的女性形象,又与画面的整体色调实现了相得益彰的效果。

图1 影片主角“萱萱”形象设计

3.2 场景与色彩

场景是MG 动画中的一个关键性画面内容,每一个事件都需要在整个故事展开的时候被背景环境衬托出来。在制作动画时,可以利用场景的色彩变化来说明故事的转折和氛围,甚至人物在当时环境中的心理活动。例如,影片在讲到主角“萱萱”得知自己得了多囊卵巢综合症时,场景的色调直接转变成黑灰色(图2),从而体现“萱萱”内心的焦虑与不安;在讲到主角“萱萱”了解了多囊卵巢综合症的相关知识并解决了这个问题时,画面的色调又转变成明亮轻快的浅蓝色(图3)。

图2 《环境、生活方式与女性健康》视频截图

3.3 剧情与色彩

如果MG 动画中场景的色彩应用可以简单理解为静态色彩应用,但由于动画放映过程中画面内容处于不断变化的状态,就动画制作中对剧情的设计与表现而言,我们可以利用不断运动的动态色彩,去推动剧情的发展,或是表现剧情内容,帮助观众更好地理解画面内容。例如影片在讲到外界环境中室内污染的有害物质会影响女性健康这一段落时,就利用不断闪烁变换的彩色圆环来表现这些有害物质,向观众表现警示,表现剧情中的内容。

4 色彩在新媒体视阈下数字短片中创作策略

在新媒体视阈下数字短片中,色彩可以用来表达情感、产生视觉效果、表现故事和体现文化内涵等。

数字短片中可以通过确定一个主色调和主题色,来达到统一的视觉效果。一般而言,我们需要先确定好影片的整体风格,然后再根据影片的整体风格来确定整部影片的主色调。色彩主题可以帮助观众更好地理解和感受作品的情感和情绪,同时也能够提高作品的辨识度和印象力。世间万物皆有色彩,可是在数字短片的制作过程中,假如每一个要素都依照“本来”的颜色去配搭,最终展现出的著作实际效果很有可能并不是“五彩斑斓”,反而是目不暇接。假如对色彩配搭并不是很内行,提议先应用少许的颜色,用很少的色彩去设计方案,那样并不会减少视觉冲击。行之有效的方式是,选择同色系的配色。在数字短片制作过程中,同色系配色正快速变成一种潮流趋势。将同类色颜色运用到环境等协助元素上,不但可以统一画面颜色,还能突出行为主体。假如碰到界面中元素诸多的状况,要么应用更少的颜色,要么采用同色系配色的标准。这能在一定水平上均衡界面,防止很多的元素色彩杂乱堆积在一起的状况。

数字短片中的色彩搭配需要考虑到色彩的互补和对比,达到视觉冲击力和美感的效果。可以运用明暗对比、冷暖色对比、对角线对比等方式进行色彩搭配,使色彩更加丰富。数字短片中的色彩可以作为文化符号和象征意义的表现,通过运用特定的颜色来表达特定的意义和文化内涵。数字短片中的色彩变化可以通过颜色渐变、闪烁、饱和度变化等方式来表现,以表达出情感和情绪的变化,增强视觉效果和表现力。单纯的光泽度通常可以与光亮的或是暗淡的环境产生比照,以实现一种富有撞击力的视觉冲击。复古色系色彩对比度低,是在纯色的基本上加上乳白色,使色彩更为温和。

5 结语

在新媒体视阈下数字短片的创作过程中,关于色彩的创作需要我们用科学论证的方式,把繁杂的色彩转变成基本的元素,依照一定的基本规律去理解构成各个色彩之间的内在联系,再造就新的色彩搭配。[4]色彩的组成是一个复杂多变的体系,详细了解色彩的基础理论,把握色彩搭配是一个必须进行长期性积累经验及不断锻炼鉴赏能力的全过程。在新媒体视阈下,我们需要充分考虑受众的接受程度以及喜好,了解观众的审美背景,合理运用色彩的基础理论,善于利用色彩的语言来传达信息,才能创作出更好的作品。

猜你喜欢

视阈色彩数字
使用与满足视阈下解谜推理类综艺节目的创新路径
神奇的色彩(上)
春天的色彩
色彩当道 俘获夏日
2015春夏鞋履色彩大集结
文化认同视阈下的海外统战工作
女性主义视阈下小说《红字》多维解读
接受美学视阈下的《螺丝在拧紧》
数字变变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