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小学全科教师职前培养现状研究
2023-10-12茆婷婷
■文/李 丹 茆婷婷
2014 年,教育部印发《关于实施卓越教师培养计划的意见》提出:“针对小学教育的实际需求,重点探索小学全科教师培养模式,培养一批热爱小学教育事业、知识广博、能力全面,能够胜任小学多学科教育教学需要的卓越小学教师。”陕西省本科批次明确提及小学全科教师培养的学校共有8所,本文对此8所院校小学教育人才培养方案从培养目标、毕业要求、毕业条件、课程设置、培养路径等几方面进行了认真研究,以期为各院校探索小学全科教师培养模式及培养卓越教师提供参考依据。
一、小学全科教师综述
为加强乡村教师队伍建设,促进农村教育均衡发展,2012年教育部、中央编办、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印发《关于大力推进农村义务教育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2014 年教育部印发《关于实施卓越教师培养计划的意见》,2018年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中央编办印发《教师教育振兴行动计划(2018—2022年)》,2018年教育部印发《关于实施卓越教师培养计划2.0的意见》,这些文件均指向探索小学全科教师培养模式,扩大全科教师培养规模,培养一批热爱小学教育事业、知识广博、能力全面,能够胜任小学多学科教育教学需要的卓越小学教师。
将小学全科教师等同于农村小学全科教师(即在贫苦地区能够下得去、留得住、干得好,能胜任农村小学阶段所有学科教学,能够解决偏远地区师资困难的全科教师)已不能完整阐释小学全科教师的内涵。无论是乡村还是城市都需要小学全科教师素质全面、知识广博、视角全景、能力全面,可以指导学生突破学科壁垒、有效联结知识,这也是国家出台政策鼓励小学全科教师培养探索的初衷。
小学全科教师的提出借鉴于全科医生,全科医生并非包治百病的医生,特指可全面衡量患者症状,能够综合处理常见病、多发病及一般急症的多面手。成都大学师范学院小学教育系黄云峰借鉴医学领域对全科医生的界定,认为小学全科教师是能全面理解小学阶段国家所开设的课程目标、价值和内容,并能担任语文、数学、科学等多门学科教学的教师。学界对小学全科教师的认知尚未能达成一致,所呈现观点主要有三类。
表1 全科教师内涵理解分类表
本文所研究的小学全科教师并非指能教小学一到六年级所有学科的教师,小学全科型教师是相对于分科教师而言的,是指掌握教育教学基本知识和技能、学科知识和能力结构合理,能承担国家规定的小学阶段多门课程的教学工作,从事小学教育教学研究与管理的教师。全只是一种价值概念,而非数量意义。职前培养和职后培养是小学全科教师培养的两个重要途径,职前培养由师范院校承担,以学历教育为主,解决全科教师“全科教学能力”“学科融合”等问题;职后培养则以在岗培训为主,由教育学院、教师进修学校、专家团体等组织方完成的培养,主要解决全科教师的专业深化和发展问题。
因此,教育行政部门要深入了解我省小学全科教师培养现状,准确定位小学教师角色,这对培养符合我省发展所需的小学全科教师,落实卓越教师培养计划有着重要的意义。目前,小学全科教师职前培养在各高校属于老专业新方向,职后培养还处于萌芽阶段尚无成熟体系,故本研究以职前培养为研究主体。
二、陕西省小学全科教师职前培养方案比较
陕西省小学全科教师培养的本科院校共有14所,除陕西师范大学“小学全科方向”所对应的培养专业为教育学外,其余均为小学教育专业。其中,将目标定位为小学全科教师培养的高校共8所(含陕西师范大学教育学专业)。下面,笔者以陕西省8所小学全科教师培养院校最新人才培养方案为基础,简要分析一下小学全科教师职前培养方案。
1.培养目标
培养目标决定“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样的人”。笔者经过梳理此8 所院校小学全科教师人才培养目标发现,5 所院校均将培养方案定位为“立足陕西、面向西部”,即为陕西及西部地区小学教育提供人才。
从核心素养来看,小学全科教师应政治信念坚定,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热爱小学教育事业,以生为本,能够适应新时代教育高质量发展要求,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地方经济发展需要,适应小学教育教学发展需要。从核心技能来看,小学全科教师应当具有较高的科学与人文素养,掌握学科基本理论及基础知识,具备相关的教育教学研究能力,富有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社会责任感以及终身学习理念。
对小学全科教师的未来画像,绝大多数高校期望毕业生能够胜任小学全科教学与教育管理工作,个别学校期望其可以在教法研究及教学实践方面学有所长,陕西师范大学更是表达了对学生发展优秀、有机会成为未来教育家的期许。
学校要立足西部,培养面向西部地区的小学全科教师,就要了解西部地区发展水平、发展重点、特色特征,巩固学生的学科本领及实操技能,组织开展教学设计、跨学科主题活动设计等。还要在人才培养方案中体现全科的实质,而不是将全科作修饰词体现在培养方案中。
2.毕业要求
8所院校中最少有6所根据《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小学教育专业认证标准》《教师教育课程标准(试行)》《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以及小学教师核心素养的要求,制定了小学教育专业基本毕业要求。
内容主要有师德规范、教育情怀、学科素养(陕西师范大学此项为知识整合)、教学能力、班级指导(班队管理)、综合育人、学会反思(陕西师范大学此项为反思研究)、沟通技能(陕西师范大学此项为交流合作)。
在此基础项之上,陕西师范大学还对学生自主学习、技术融合、国际视野等方面提出了要求。西安欧亚学院则在学生学习活动中增加了美育的要求,要求学生具有一定的艺术素养,能够在适当教学情境运用艺术手段和方式,以此提升学生对美的感受力和表达力,以及对生活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国家文件详细指导下的毕业要求在各院校人才培养方案中体现的大同小异,这也是各院校求稳的表现。详细的文件为各院校制定毕业要求提供重要依据的同时,也成为各院校自由发挥的“桎梏”。如在“教学能力”指标描述中,4所院校没有明确写出教学能力的培养思路,且表述程度及可评价性比较模糊。
3.毕业条件
绝大多数学校要求学生修读4—6年,且需修够教学计划规定的学分才能满足毕业条件。如西安思源学院在达成学分要求的基础上,要求毕业生需达到第二课堂要求,且体能测试合格方可毕业;陕西师范大学要求毕业生必须通过粉笔字技能测试与钢笔字技能测试,普通话水平测试必须达到二级乙等以上(少数民族学生达到三级甲等以上水平),阅读不少于5大类共48本课外书籍,满足一定阅读数量与质量要求的学生方可毕业;延安大学创新学院要求毕业生必须具备“四证一能”(四证:教师资格证、普通话证、计算机等级证、三笔字等级证;一能:专业教学能力),经过相关课程教学训练可以胜任体、音、美等学科教学;西安欧亚学院要求学生提供教师资格证笔试合格证明,要完成语文、数学、科学、跨学科教学设计102篇,普通话水平测试必须达到二级甲等及以上,试讲基本功、硬笔书法基本功考核C 级及以上,还要提供20份读书报告,综合实践活动策划与执行不少于3次,年志愿服务不少于20小时。
毕业条件是促使学生在毕业前获取更多求职砝码的基础,能够客观反映学生的培养质量,能够保障学生在校期间有效学习。制定毕业条件时,学校在充分体现基础性和师范性的基础上,还应适当体现全科性,如西安欧亚学院要求学生必须完成的跨学科教学设计就非常值得其他学校参考。其他学校也应积极探索全科培养方式,将其作为毕业条件以评测学生完成情况。
4.课程设置
自师范教育体制形成以来,教育界一直围绕师范性与学术性、专业课程与教育类课程协调性等问题进行争论。张正峰认为提高学生的师范性(即教学实践能力)是最重要的;杨燕燕则认为理论和实践二者不能割裂,学生的实践素养培育离不开理论导向;彭寿清等学者认为职前培养应加强实践,减少学术性的束缚,构建新的角色定位、课程体系(课程目标确立、内容选择、方案推进、评价效能等)。
实践性和学术性在小学全科教师培养上如何平衡是学校课程设置的重点和难点,重理论轻实践、课程内容不合理等直接影响着小学全科教师培养的质量。因此,学校要以综合性、全面性、实践性为核心导向,合理调整、规划、分配专业课程与实践课程之间的比例,积极促进小学全科教师培养质量的提升。
笔者曾对全国30所开设小学教育专业的高等院校课程设置进行了研究,发现被提及的课程类型有通识通修课程、通识教育课程、专业基础课程、专业核心课程、专业必修课程、专业选修课程、学科平台课程、大类平台课(大文或大理)、分方向学科课程、教育实践课程、素质拓展课等。在陕西省本科批次明确提及小学全科教师培养的8 所院校培养目标、人才去向调研中,笔者发现其课程内容与全国30所开设小学教育专业的高等院校课程设置模块不谋而合,设有通识教育模块(公共基础课)、学科基础模块、专业课程模块、教师教育模块、实践教学模块、集中实践课程、实践创新模块、第二课堂(素质拓展)模块等,各学校课程设置及学时、学分分布情况汇总如表2所示(附文后)。
课程设置是人才培养的核心环节,学校如若采取“拼盘式”组合原老专业已有课程以构建新的培养体系,只会使课程出现量大质差的效果。有效整合是人才培养的重中之重,学校要打破原培养方案的限制,以目标为导向,由人才培养目标倒推人才培养所需课程的整合。还要重视学科之间的关联性,对内容适当取舍,平衡必修课与选修课占比,强化基础课程,重视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均衡发展,突破学科与学科之间、培养校与实践基地学校的合作壁垒,实现人文价值、地方价值及社会价值相统一的全方位综合培养,积极完善小学全科教师培养体系。目前,小学教师大多是语文、数学可以同时胜任,科学、美术、音乐、体育、信息技术、综合实践等课程比较薄弱,这与各院校培养路径是分不开的。
5.培养路径
陕西省小学全科教师职前培养主要有三种模式:
(1)大文大理方向教学能力培养+多学科综合教学能力培养。其中,大文、大理方向的培养分为“综合文科、综合理科方向课程培养”(如西安文理学院)和“语文、数学方向课程培养”(如延安大学创新学院、西安欧亚学院、咸阳师范学院)两大类。
(2)不设方向,按照人才培养方案完成学分即可(如陕西师范大学、陕西学前师范学)。
(3)设全科方向人才培养。其中,全科方向有两种情况:一是全科培养必选方向,二是与其他学科方向并列的选择培养(如语文、数学方向等)。
无论大全科或小全科、分方向或综合发展,都是目前各地方院校努力尝试小学全科教师职前培养的有效途径,我们很难评说哪种培养方式是绝对正确及经得住时间、实践检验的。笔者认为,适应时代、适应需求、与学校资源匹配的培养路径才是有效的。
三、结语
明确清晰的目标定位,指标清晰的毕业要求,科学合理的毕业条件,综合适恰的课程设置,适时适需的培养路径,有梯度可衡量的评价体系等,这些都是学校从无到有、从有到优、由优到特探索小学全科教师培养模式的积极实践。此外,学校对全科进行了合理取舍,积极平衡各学科的深度、广度及学科间的融合度,积极整合学科课程,为培养高层次、复合型、创新型人才助力。目前,陕西省小学全科教师职前培养还处于起步阶段,理想与现实之间还有一些差距,但毋庸置疑的是教育的根本目标是解决真实问题,融合教学对现行教育体系的探索和完善具有一定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