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在苦乐之境中寻求精神突围
——《定风波》《临江仙》整合教学实录

2023-10-12杨振亚

初中生世界 2023年12期
关键词:陈与义定风波临江仙

■杨振亚

【教学目标及重难点】

1.有感情地诵读诗歌,体会音韵美。

2.揣摩词句的含义,体会诗歌中蕴含的哲理与情感。

3.学会坦然面对人生的苦难。

【教学过程】

一、诵读诗歌,交流诵读体验

师:苏轼遇雨会怎样?古人吟诗赏月又是何种盛况?让我们诵读《定风波》《临江仙·夜登小阁,忆洛中旧游》,说说这两首词的感情基调是怎样的。

生:《定风波》是豪迈乐观的,《临江仙》上阕是欢乐的,下阕由悲伤愁苦转为豁达。

师:请同学们再次诵读《定风波》,说一说自己的诵读体验与技巧。

(生读。)

生:雨中,苏轼是天真率性之人。“何妨吟啸且徐行”这一句,我读得缓慢,读出诗人在雨中前行的欢乐与从容。

生:雨中,苏轼是勇敢之人。“谁怕?”是反问句,我用升调,读出诗人满不在乎的感觉。“任”是“任凭”的意思,要重读。

生:雨后,苏轼是通达之人。“也无风雨也无晴”这一句,要用平缓的语调来读,读出诗人经历风雨后内心的平和。

师:我们可以从停顿、重音、语速、语气、语调等方面揣摩朗诵技巧,体会诗人心情的起伏变化。

二、想象画面,再现情境之乐

师:在中国文化史上,一些地方常常因文人聚会写下的不朽之作而出名,如兰亭、滕王阁、醉翁亭等。洛阳的午桥别墅,曾是唐代白居易、刘禹锡、裴度吟诗唱和的地方。在宋代午桥上举行夜宴,会是怎样的情形呢?请同学们用文字再现当时的情景。

生:诗人与朋友们在午桥上饮酒赋诗。月光下,河水静静地流淌,杏花悄然开放,留下了斑驳的倩影。婉转的笛声响起,令人沉醉。夜宴直到天明。

师:描绘得怎么样?

生:从场景布局上看,桥上桥下具有空间之美。

生:从情感体验上看,这是一场欢乐的盛会。

……

三、品味语言,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师:诗歌常常因一字、一句传神而成为经典。你认为《定风波》中还有哪些字句写得好?

生:“莫听”,不要听,是不在意、不介意的意思。

师:骑马的人一般是指什么人?

生:达官显贵。

师:他们奔走于名利之间。“竹杖芒鞋轻胜马”这一句,我们要怎么读?

生:“轻”有“轻松”之意,“胜”要重读,读出诗人不为名利所累的喜悦之情。

生:“山头斜照却相迎”这一句运用了拟人的手法,显得很有情意,带有暖意。

师:包含了什么样的哲理?

生:经历坎坷之后,总会迎来美好的未来。

师:诗歌语言有时具有言在此而意在彼的特点,请举例分析。

生:“归去”,回去的意思,也指回到理想的地方。

生:“风雨”,指自然界中的风雨,也指人生中的坎坷。“晴”指自然界中的阳光,也指仕途的得意、顺畅。“也无风雨也无晴”,表达诗人达到了宠辱偕忘、宁静通透的境界。

师:《定风波》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生:表达了诗人积极乐观、通透豁达的人生态度。

师:《临江仙》中,诗人写道:“二十余年如一梦。”那么陈与义经历了什么?请同学说一说。

生:陈与义做过太学博士、符宝郎,掌皇帝八宝及国之符节,后来被贬为监陈留酒税。靖康之难,金人入汴京,他避乱南渡。

师: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生:表达了作者经历国破家亡的痛苦、宦海沉浮的苦闷、知交零落的孤独和世事洞明的豁达。

四、苦乐之辨,引领学生精神成长

师:陈与义苦不苦?

生:苦。

师:他为什么要描绘洛中旧游的盛况呢?

生:以乐景衬哀情,将今昔进行对比。

师:苏轼给我们的印象是豪放的、积极乐观的。那么,他有没有经历过人生的风雨呢?

生:那可是暴风骤雨……

师:同学们心中有没有苦?什么苦?

生:考试考不好,学习的苦。

生:在学校特别想家。

师:再想想快乐的事。同学们有什么快乐的事呢?

生:学习。

(众生笑。)

师:学习既苦又乐,蕴含矛盾统一的哲学道理。

师:一位诗人经历的是生死浩劫,一位诗人经历的是国破家亡的痛苦,都是人生至苦。那么该如何排遣?请同学们为诗人想想办法。

生:保持乐观、平和的心态。

生:听听音乐,练练书法,吃吃美食。

生:徜徉于山水之间,还可以与古人、友人对话。

……

师:靖康之耻是南北宋之交诗人的集体记忆。请同学们谈谈北宋南渡诗人的思想感情。

生:李清照在《声声慢》《渔家傲》中反映了她在国土沦丧后颠沛流离的痛苦和对理想的追求。

生:辛弃疾有一颗杀敌报国的雄心却报国无门。

师:排遣至苦的好方法就是将个人的痛苦与国家的命运联系起来,承担起忧国忧民、为国为民的责任担当,从而忘却个人的得失与荣辱。

师:《定风波》反映的是个人经历坎坷后的达观态度;《临江仙》反映了北宋子民的心声,反映的是家国之痛的呐喊。经历大苦之后,诗人的精神境界往往会得到提升。我们来看看诗人经历至苦之后在文学创作方面的突破。

屏显:

苦后涅槃:苏轼的《赤壁赋》《后赤壁赋》《念奴娇·赤壁怀古》等名作诞生;陈与义是宋代学习杜甫诗歌成就最高的诗人。他由前期描写个人生活情趣转而抒发爱国感情,作品也更贴近现实。他的诗风明显转变,前期清新明快,后期雄浑沉郁。

师(总结):我们读出的是——苏轼的乐观和陈与义的家国之痛;我们描绘的是——人物的神韵与美的意境;我们感受的是——诗人在经历一场苦难之后的成熟与精神突围。

(生齐读。)

师:希望同学们记住苏轼的这一声“莫怕”,将自己人生的苦乐融入国家命运中去,追求高尚的人生境界!

【教学反思】

笔者以求同比异的思维开展主题型古诗词整合教学,挖掘文本的语用价值和精神价值,打通文本与学生的生活,使课堂格局焕然一新。诵读是路径,培养学生核心素养是目标。诗歌教学往往强调诵读方式的多样和诵读技巧的独具匠心,而笔者主要从诵读的必要性角度进行思考,为实现学生在知识、能力、精神品质上的飞跃而努力。学生在读中感知,读中理解,读中体会感情,提高鉴赏诗歌与写作的能力。在诗歌语言的品味上,笔者引导学生体会一字传神、一语双关等特点。

笔者提炼出这两首词的共同点“苦”与“乐”,并带领学生探讨诗人在人生至苦中如何进行精神突围,提高学生比较、归纳、迁移的思维能力。诗人苦后涅槃,在文学创作方面实现重大突破,进一步证明了苦难的价值。由此,笔者引导学生积极面对生活,将自己人生的苦乐融入国家命运中去,追求高尚的人生境界。在这一教学过程中,教学目标也自然而然达成。

猜你喜欢

陈与义定风波临江仙
临江仙·踏春
临江仙·送王缄
定风波
临江仙·庆祝建党百年
“深入”还是“转向”?
——从陈与义生平解读其佛禅作品
如何鉴赏题画诗——以2019年高考试卷中的陈与义诗三首为例
二十一世纪以前的陈与义诗歌研究综述
20世纪80年代以来陈与义诗歌研究述评
《苏东坡·定风波》
临江仙·咏神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