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双高”建设背景下K高校财务内控优化研究

2023-10-11谭雷姝

时代商家 2023年40期
关键词:财务内控双高建议

摘要:本文以当前“双高”建设为背景,以K高校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双高”建设的内容和目标,探讨了该高校财务内控优化的重要性及其现状,并从制度、人员、技术、流程等方面提出了优化建议,以期提高该高校财务内控水平。

关键词:“双高”建设;财务内控;优化;建议

引言

“双高”建设是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重要举措,而K高校作为“双高”建设的代表,其地位和作用不容小觑。然而,K高校在发展过程中,财务内控存在着一些问题,例如制度不够完善、人员素质不高、技术水平不足、流程不够规范等,这些问题直接影响到了K高校的财务管理和运营效率。因此,对于该高校来说,加强财务内控优化,提升内控水平,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发展价值。

一、“双高”建设的概念和目标、特点

“双高”建设,即围绕办好新时代职业教育的新要求,集中力量建设50所左右高水平职业学校和150个左右高水平专业群,打造技术技能人才培养高地和技术技能创新服务平台,支撑国家重点产业、区域支柱产业发展,引领新时代职业教育实现高质量发展。“双高”建设的概念于2018年由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在工作要点中提出,启动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坚持扶优扶强与提升整体保障水平相结合,建设一批当地离不开、业内都认同、国际可交流的高职学校。

为了贯彻落实建设高等教育强国战略,教育部在全国高职高专院校中开展“高水平院校和高水平专业”建设(简称“双高”建设)[1]。“双高”建设的主要目标是促进高职教育质量的提高,推动高职教育与产业需求的对接,培养更多适应现代化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需要的技术技能人才,以支持中国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具体而言,该计划旨在:建设一批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培养适应现代产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推动高职教育与产业需求的对接,促进人才培养与用人需求的有效衔接;推进高职教育的改革和创新,推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评价体系等方面的变革和优化;加强高职教育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素质和教学水平;强化高职教育质量监管和保障,加强评估和评价体系建设,推动高职教育质量不断提升。总体来说,该计划的目标是推动中国高职教育的发展和改进,提高高职教育质量和水平,为中国经济社会的发展提供更多更好的技术技能型人才。财务管理工作应当适应“双高”建设的新目标、新方向和新要求,大力加强财务信息化建设,努力提升财务管理质量和水平,并为“双高”建设提供强有力的财务保障[2]。

“双高”建设具有如下特点。高水平:该建设要求在全球范围内达到一流水平,即在学术研究、教学、人才培养等方面具备全球领先的水平;立足本土:建设要以国家需求为导向,满足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同时也要兼顾本土特色和文化传承;产学研融合:建设要重视产学研融合,加强与企业、政府和社会的合作,促进科技成果的转化和应用;国际化:建设要与国际接轨,吸引国际优秀人才和合作伙伴,提高国际竞争力和影响力;多元发展:建设要兼顾学科多元化和综合性发展,注重交叉学科的培养和发展;全过程管理:建设要从规划、建设、运营、评估等多个方面进行全过程管理,保证高质量、可持续发展。

二、K高校财务内控中存在的问题

K高校财务内控在制度方面存在的问题主要包括以下几点。制度建设不够完善:该高校缺乏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尤其是对于財务管理方面的制度,缺乏明确的规定和执行机制。内控制度不够严格:高校存在对内部控制制度的规定不够严格、执行不到位等问题,导致制度的实施效果不理想。对于内部控制制度的规定和执行都存在不足,也难以有效监督制度的实施情况。

K高校财务内控人员素质不高。缺乏专业知识:高校内部控制人员缺乏财务管理和内部控制方面的专业知识,对于财务管理和内部控制的规定和要求理解不深,难以有效执行内控制度。缺乏实践经验:高校内部控制人员对于内部控制实践操作的方法和技巧不熟悉,难以有效地发现和解决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知识更新不及时:高校内部控制人员对于财务管理和内部控制的最新要求和规定不了解,导致内部控制制度的执行滞后。缺乏责任心和执行力:高校内部控制人员对于内部控制制度的执行态度不积极,难以保证内部控制制度的有效实施。

K高校财务内控技术水平不足 。信息化建设滞后:高校的内部控制仍然依赖手工记录和处理,缺乏信息化技术的支持,导致内部控制效率低下,容易出现错误和遗漏。数据分析能力不足:该高校的内部控制人员缺乏数据分析的能力,难以对财务数据进行有效的分析和监控,难以及时发现异常情况。系统应用不规范:该高校的内部控制人员对于内部控制相关的系统应用不规范,容易出现数据输入错误、操作疏漏等问题,影响内部控制效果。安全保障不足:该高校内部控制的信息安全保障措施不够完善,容易发生信息泄露、被黑客攻击等安全问题。

K高校财务内控流程不够规范,该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流程设计不合理:该高校的内部控制流程缺乏完整的流程控制和制度规范,导致内部控制执行效果不佳。流程执行不规范:该高校的内部控制流程操作人员缺乏流程控制的意识和技能,容易出现漏洞和错误。流程监控不到位:该高校的内部控制缺乏有效的监控手段和方法,导致内部控制漏洞难以被及时发现和解决。流程改进不及时:该高校缺乏对内部控制流程的持续改进和优化,导致内部控制流程效果逐渐降低。

三、“双高”建设背景下K高校财务内控优化的必要性

“双高”建设是指高水平大学和高水平学科建设,是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重要战略之一。K高校的财务内控优化对于提高学校财务管理的效率和风险控制能力具有重要意义。K高校在进行财务内控优化时,需要考虑到以下因素:一是学校规模不断扩大,财务管理的复杂程度不断增加,需要通过内控手段来保证财务管理的规范性和准确性;二是学校的资源配置和使用不断优化,需要建立更加科学、高效、安全的财务内控机制,以保障学校的长期发展和可持续性;三是国家对于高校财务管理的监管力度不断加强,K高校需要通过加强内部管理来满足监管要求,避免不必要的风险和损失[4]。

四、K高校财务内控优化建议

K高校财务内控优化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是建立完善的内控制度。内部控制目标的明确:高校应该根据自身的特点和发展需求,制定财务管理的内部控制目标,确保内部控制的目标与高校的战略目标保持一致。风险管理:高校需要对可能影响财务管理的风险进行评估,制定相应的风险管理措施,建立风险防控机制。内部控制制度:高校应该建立适合自身特点的内部控制制度,包括财务管理制度、会计核算制度、资金管理制度等,以确保财务管理的规范性和合规性。内部控制程序:高校需要建立完善的内部控制程序,包括授权程序、报告程序、审计程序等,以确保财务管理的公正性和透明度。内部控制监督:高校需要建立相应的内部控制监督机制,对内部控制制度和程序进行监督和评估,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总之,建立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对于高校实现“双高”建设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高校应该根据自身特点和需求,制定适合自身的内部控制制度,确保财务管理的合规性和规范性。同时,需要建立相应的内部控制监督机制,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保证内部控制制度的有效性。

二是提高内控人员素质。培训与学习:高校需要为内控人员提供必要的培训与学习机会,使其掌握内部控制的基本理论和实践操作技能,了解内部控制的目的、原则、程序和方法,了解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

激励与考核:高校可以通过激励机制,鼓励内控人员积极参与内部控制工作,提高其工作动力和积极性。同时,高校可以通过考核机制,对内控人员的绩效进行评估和奖惩,提高内控人员的素质。岗位培训与轮岗:高校可以通过不断的岗位培训和轮岗,使内控人员了解不同领域的内部控制情况,积累更丰富的实践经验,提高内部控制的水平和质量。建立专业团队:高校可以建立由具有相关经验和知识背景的内控人员组成的专业团队,为内部控制工作提供专业的支持和指导,提高内部控制的有效性。增强风险意识:高校需要加强内控人员的风险意识培养,使其能够敏锐地发现和评估财务管理中可能存在的风险,制定相应的防控措施,有效减少风险的发生。总之,提高内控人员素质对于高校实现“双高”建设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高校应该为内控人员提供必要的培训与学习机会,建立激励机制和考核机制,加强岗位培训和轮岗,建立专业团队,增强风险意识,不断提高内控人员的素质和能力,促进内部控制工作的有效性和质量的提高。

高校财务内控中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内控技术支持。信息化建设:高校需要借助信息技术手段,建立财务管理信息系统,实现对财务信息的集中管理和分析,提高内部控制的有效性和质量。同时,高校可以采用数据分析技术,对财务数据进行分析和挖掘,发现异常情况,预防潜在风险。

内控工具:高校可以借助各种内控工具,如风险管理、审计管理等,对财务内部控制进行监督和管理,帮助内控人员快速发现问题,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例如,可以采用审计软件对账目进行全面检查,找出异常情况,减少人工操作所带来的风险。专业咨询:高校可以邀请专业的内部控制咨询机构提供专业支持和指导,为内部控制工作提供技术支持和培训。通过专业咨询机构的帮助,高校可以更加全面地了解内部控制的实践经验和先进技术,提高内控人员的素质和能力。[4]

高校财务内控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规范内控流程。制定内部控制制度:高校需要制定内部控制制度,明确内控职责、流程和标准,建立内部控制框架和流程图,确保内控工作的有效性和規范性。审批流程管理:高校需要对各类审批流程进行管理,确保流程的标准化和规范化,规范审批权限和审批程序,建立审批记录和审批结果的跟踪机制。资金流程管理:高校需要对各项资金流程进行规范管理,包括采购、报销、财务结算等流程,建立完善的资金管理制度和流程,确保资金使用的合规性和安全性。风险管理流程:高校需要建立完善的风险管理流程,包括风险识别、评估、控制和监督等环节,建立风险防范机制,预防和控制各类风险[5]。

五、“双高”建设背景下高校财务内控的发展趋势

“双高”建设是指高水平大学和高水平学科建设,旨在提高我国高等教育的整体水平和国际竞争力。在这一背景下,高校财务内控的发展趋势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规范化建设:高校财务内控越来越趋向规范化、制度化,建立完善的内控管理制度和内部审计制度,确保财务活动的合规性、准确性和及时性。同时,加强对财务人员的培训,增强其内控意识和执行力。信息化应用:高校财务内控也越来越依赖信息技术的支持,采用各种信息系统和工具,实现对财务活动的实时监控和数据分析,及时发现和纠正问题,提高内控效能。国际化接轨:随着高校国际化程度的提高,高校财务内控也需要与国际接轨,学习和借鉴国际上先进的内控管理经验,加强与国际审计机构的沟通与合作,提高内控的国际水平和影响力。

六、结束语

本文以K高校为研究对象,深入分析了其财务内控现状,提出了优化建议,并进一步阐述了实施策略。通过对K高校财务内控的优化,可以有效提高其财务管理和运营效率,进一步推动“双高”建设。

参考文献:

[1]李萌.浅析高校财务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经营者,2020,34(9):153-154,198.

[2]许梦婷,郝琳玉.新政府会计制度背景下高校内部控制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齐鲁师范学院学报,2022,37(6):115-120.

[3]王华欣.政府会计视角下的高校财务内部控制体系研究[J].中国总会计师,2021(6):170-171.

[4]贾翠菊.高校内控制度优化路径研究——以北京财贸职业学院为例[J].投资与创业,2021,32(8):154-156.

[5]马剑.高校财务内控体系建设研究[J].财会学习,2019(15):243-244.

作者简介:谭雷姝,女,1990年10月生,汉族,云南昆明人,硕士,中级会计师,研究方向:高校会计。

基金项目:本文系昆明冶金高等专科学校科研基金项目:“双高”建设背景下K高校财务内控优化研究(2022xjy06)

猜你喜欢

财务内控双高建议
同频共振四链联动,彰显“双高”院校科研担当
我校2020年“双高计划”建设研究成果展
接受建议,同时也坚持自己
我校隆重召开“双高计划”建设启动大会
牵手教育: 中等职业学校“四元并举, 德技双高” 的校本实践
好建议是用脚走出来的
浅析电力企业风险管理下的财务内控
浅析电力企业风险管理下的财务内控
财务内控在医院财务管理工作中的应用
行政事业单位财务内控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