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双减”背景下体育教育的价值取向及实践路径

2023-10-11玲,董

关键词:双减体育教师育人

陈 玲,董 川

(甘肃农业大学 体育教学部,甘肃 兰州 730070)

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国家都会依据社会、经济等运行状况提出具体的发展目标,拟定相应的国家战略,并由此触发社会各领域、各行业发展战略的调整.2021年7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出台《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1](简称“双减”),自此开启新时代学校教育工作的新局面.“双减”政策意义重大,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有效手段和重要保障,也是推进教育本质回归的必然选择.体育教育是一个复杂的、系统的、动态的过程,涉及社会学、心理学、教育学、文化学等多学科知识,是学校教育的重要内容.很显然,“双减”政策必然会影响体育教育的发展,包括体育教育的价值、功能、使命及路径等,体育教育迎来发展新契机.“双减”政策的有效实施,使得体育教育获得巨大的生存和发展空间,打破固有的“小学科”认识藩篱,正逐渐从德智体美劳五育的边缘走向中央,即将肩负“大学科”的重任.审视“双减”为学校教育、体育教育发展所创设的巨大空间与红利,是调整、规划和设计体育教育未来发展的基础和前提.我们既需要梳理现阶段我国体育教育面临的诸多困境,更要明晰它未来的价值走向,创新体育教育发展之道.这是体育教育领域对当前及未来落实“双减”政策的积极回应,有利于精准把握体育教育本原和最大程度凸显出其价值张力.

1 现阶段我国体育教育面临的主要问题

学校体育是我国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培养学生体育技能、养成体育意识等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然而,受“五唯”、“重文轻武”等固有思想的影响,现阶段我国体育教育工作仍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体育教育过多地强调技能教学、技能训练,过多地重视体育分数,而忽视学生文化素养的培养和价值观的塑造,体育学科边缘化的现状与“技能之学”[2]的术科身份认知并没有改变.体育教师职业成就感不足,学生参与体育的动机不足或缺失,体育教育表现为典型的“被动体育”现象,导致体育教育效果的片面与泛化,阻碍了体育教育质量和“立德树人”效果的有效提升.体育教育工作一直处于缓慢曲折的状态.

1.1 体育教育体系衔接不畅,协同共育乏力

所谓体系,是指彼此联系的事物之间依据一定的关联逻辑和发展路径形成的整体,表现出事物的程序化发展,是推进发展的有序性、系统性、整体性的工具.现阶段我国体育教育的课程体系、学科融合体系、内外协同共育体系等方面,还存在一些鲜明的短板或发展弊端.

课程体系不够完善,学段之间衔接不畅.体育教育离不开完善的课程体系,但体育课程的一体化、内容设置的发展性、学段教育的系统性等尚未达到理想的水平.从课程名称来看,在义务教育阶段,课程名称为“体育与健康”,大学阶段为“大学体育”,名称的不同本应是体现出学段教学重点的差异.但在教学内容和形式上,却又表现出低级重复和脱节无效的现象.整个教育阶段,大中小(幼)衔接体系尚未建立,体育课程缺乏一体化整体设计与实施,教学形式单一,各学段的体育课程都在学习运动项目的基本知识与技术,也就不难理解受教育者上了12年体育课却不能熟练掌握1项运动技能,不难理解学生喜欢体育但参与体育积极性不高,更不难理解体育习惯难以养成,享受体育乐趣更是成为空中楼阁.

学科融合体系尚未形成,体育与其他学科协同育人乏力.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多次论及“立德树人”的教育命题,强调“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3]、“坚持立德树人”、“要把立德树人成效作为检验学校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4].在此背景下,体育教育成为学校思政教育的组成部分,体育课程思政成为“体育学”学科育人、实践育人的重要工具和载体[5].但研究发现,全国高校课程思政建设现状不容乐观,缺失培养方案、思政教育要求模糊等问题突出[6].同时,我国体育教育仍延续着长期以来固有的发展学生体育技能的传统理念,而“以体育人”“全面发展”的教育思想仍未能真正体现在体育教学实践活动中去.显然,这使得开展体育课程思政工作举步维艰,体育与思政学科协同育人乏力.

1.2 现阶段我国体育教育资源供给不足,配置不均衡

教育资源主要包括人、财、物等内容,是开展教育活动的重要物质保障.因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差异,我国体育教育资源在体育教师和体育场地设施等方面都存在供给不足、分配不均的现状[7].

我国体育教师数量不足,尤其表现在义务教育阶段.十八大以来,我国义务教育阶段体育教师缺额超15万人[8],主要是因为体育教师资源利用率较低,多元化体育教师供给尚未形成,比如对于退役运动员、退役军人等潜在教育资源的合理利用.数据[9]显示,我国平均每年退役约3 000名专业运动员,但由于学校引进和聘任退役运动员机制尚未健全,这一庞大的群体未能得到有效利用.此外,体育人才多倾向于在高等院校任职,加剧了中小学体育教师资源不足,同时导致体育教师资源配置的学段失衡.

我国学校体育场地设施达标率逐年增高(表1所列),但利用率不足.研究发现,由于学生参与运动项目的喜好不同,一些运动场地无人问津,而深受学生喜爱的篮球、足球等项目的场地则是供不应求.此外,在寒暑假等节假日期间,因学校大门紧锁或场地封闭,往日热闹的运动场地“空无一人”,学校体育场地设施处于闲置状态,导致学校体育场地设施利用率不高.此外,多数乡村地区学校体育场地设施建设老旧,新建场地设施缺少政策、资金、土地等支持.

表1 2012-2021年学校体育场地设施达标率

1.3 体育教师身份认同长期缺失,主观能动性没有得到充分发挥

体育教师是保证教学质量、增强教学效果的关键,在教学过程中发挥主导作用.发展实践表明,我国体育教师身份一直掩盖和游离于教育思想家和支配阶级的影响之下,体育教师的身份感、使命感、价值感长期表现出迷失甚至丧失.随着社会的发展,体育教师的数量、待遇、职业发展等问题不断得以解决,体育教师的价值、责任、使命、创新力等主观问题成为当下体育教育事业的显问题.

体育学学科地位偏低,体育教师职业成就感不足.在整个教育阶段,“体育学”学科一直都是受到文化学科的“打击”,往往是以“副产品”的意义存在.学科地位不高,体育教师的发展也就得不到应有的支持,体育教师的职业成就感自然也就荡然无存.长此以往,就使得体育教师对其职业产生了倦怠心理,主观能动性也被消磨殆尽.

教师自身“不作为”, 体育教师发展动力不足.在整个教育体系中,“体育学”学科具有其特殊性,其教学内容相对固定且更新较慢.资料[10]显示:部分学校体育教学内容两三年抑或更长时间不变,加之学生体质的增强需要较长的时间,更使得体育教师认为“安全”“正常”地完成教学任务即可.体育教学实践中,形成了“啃老本”“吃老底”等不思进取的教学认知,凭借教学经验和习惯为自己的教学工作构筑起十分安全的“舒适地带”“安乐窝”[11],并以此为据来框定自己熟悉的教学范围和自己轻松的教学模式.很显然,体育教师存在明显的专业自满性和岗位自足性倾向,长此以往,不仅失去专业素养发展的持续动力,也势必影响包括学校体育在内的教学改革的整体进程与发展.与此同时, 现有考核或评价方式很难客观反映体育教师教学设计等方面的问题,进一步加剧高校体育教师“不作为”“谋求无过”的职业态度,成长动力严重不足.

2 “双减”背景下体育教育的价值追求

在马克思看来,价值是指人们对待能够满足需要的外界物的关系中产生的事物[12],具有鲜明的有效性和积极意义.现阶段我国体育教育的发展困境,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体育教育价值更新的必要性和紧迫性.更新不等于简单的摒弃、删减,而是要结合教育大环境的变化,提出与时代相适应的价值追求.这是对“体育学”育人价值体系的深度剖析,也是体育教育发展对于“双减”政策的一次时代践行.因此,重塑体育教育的价值追求,是解决现阶段我国体育教育发展难题的关键,也是体育教育事业落实“双减”政策的必然选择.

2.1 以体育人:坚守体育教育的固有价值,促进学生的全面健康

重塑体育教育的价值体系,需要明确其永恒不变的价值追求.对于体育教育而言,无论是教育环境的调整,还是个体需求的变化,我们都无法改变体育教育“以体育人”的价值追求.体育教育的首要职责在于育人,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包括全面育人和育全面发展的人.

体育教育的全面育人具体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指体育教育要面向所有学生个体,不同学段、不同性别以及健康与否,都应在“以体育人”的教育过程中有所发展,最大程度的追求体育教育的公平性与公共性;另一方面,“以体育人”就是要促进学生的全面健康,是对学生体力、智力、心理的全面发展.在《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体育工作的意见》、《〈体育与健康〉教学改革指导纲要(试行)》等文件中,高度强调了体育对于体、智、心的价值与功能.发展体力是体育教育的基本价值,通过体育教育实践活动,身体形态、机能等得以优化发展,能够有效增强学生体质和增进健康,塑造强健体魄.体育对于智力的发展,不仅通过增强体质为智力提升创造了良好的物质条件,而且还可以通过长期的体育锻炼改善大脑功能,提升智力水平[13].此外,运动能够促使身体合成多种脑内化学物质,此类物质有利于维持心理良好或正常的状态,对于心理健康具有积极的作用.

育全面发展的人是共产党人一贯坚持的教育原则.全面发展意味着人的均衡协调性发展,具体而言,就是要促进受教育者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近年来,党和国家领导人多次在重要场合论及“立德树人”的教育任务、“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以及“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14]的教育目标,为育全面发展的人提供了依据和标准.这其中,体育是不可或缺的一育.正如毛泽东同志所言,“体者,载知识之车而寓道德之舍也.(《体育之研究》)”如前所述,体育通过“育体”“育智”“育心”,奠定学生个体全面发展的身心基础和条件,为其他几育发展提供可能,同时还能有效促进彼此间的协调发展.以体育人过程中,增强人的体质,能够提高劳动能力;增强人的交往能力、攻坚克难能力、社会适应能力,可以培养学生正确的道德品质、核心价值观;提升人的智力水平,有利于激发学生探索新知的兴趣;养成正确的审美价值观,学会审美.显然,体育在培养人的全面发展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2.2 以文化人:挖掘体育教育的内在价值,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

2017年1月25日,党和国家就提出了“到2025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体系基本形成”[15]的发展目标(《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依据《意见》的整体部署,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构成了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一定会对体育教育产生积极而又深远的影响.如果说“以体育人”的价值属于一种静态的固有价值,那么“以文化人”则是属于一种动态发展的价值.在这里,“文”指代的是包括传统体育文化在内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化”是指教化、潜移默化,是一种受影响或受教育的过程.我们讲体育教育的“以文化人”价值,从根本上说就是要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来实施教化育人,特别是当前各领域都在积极传承和创新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背景下,体育教育发挥文化的内隐性育人价值更具有适宜性与时效性.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体育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利于丰富和充实体育教育内容,有利于提升和发挥“体育学”学科育人、实践育人作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从中华民族数千年历史实践中发展而来,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是体育课程的“根”和“魂”,是体育教育践行“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基础和保障.一方面,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可以丰富体育课程理论内容,以其伟大的民族精神和爱国主义精神引导受教育者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另一方面,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能够提升“体育学”学科地位,改变人们对于“体育”原有的“术科”认知,使受教育者对体育课程产生新的科学认知,激发学习热情.

体育教育有利于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体育教学过程中,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既是体育学学科的责任与使命,更是培育和发展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效途径与应有之义.我们知道,体育课程具有鲜明的实践性、参与性,决定了其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客观性及可能性.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可结合“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根本要求,依据受教育者的认知特点确定体育教学具体的内容、方式等,通过学生的参与体验,既有利于推动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也有利于培养学生个体正确的道德品质、核心价值观.

2.3 以体强国:阐发体育教育的时代价值,服务“健康中国”“体育强国”发展战略

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改变,国家、社会及个人对于健康的需求日益增多,对于体育教育的认知和价值判断也随之改变.进入新时代,党和国家先后提出了“体育强国”“健康中国”的发展战略,为新时代下的体育教育工作指明了方向,同时也提出了更高层次的发展要求.依据《体育强国建设纲要》《“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的整体部署,进一步探寻体育教育的价值尤为重要,即体育教育的“以体强国”价值.从根本上说,“以体强国”就是要通过“以体育人”达到人的全面健康状态,通过“以文化人”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以全面健康和文化自信来实现的.相对于“以体育人”“以文化人”的价值追求,“以体强国”是一种更加优化、更为完善的价值追求.

改革开放以来,体育教育的价值立场由最初的国家本位逐步走向个人本位,体育教育以满足学生需要取代国家需要,国家本位价值立场弱化[16].进入新时代,“健康中国”“体育强国”成为中国发展的大战略,社会各领域也纷纷响应,出台相应的政策举措参与其中.体育教育是建设“健康中国”“体育强国”的重要基础和保障,而“健康中国”“体育强国”则是开展体育教育的基本依据和必然结果.在《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中,健康教育被纳入国民教育体系;在《体育强国建设纲要》中,提出“大力推动全民健身与全民健康深度融合”的发展要求[17].显然,这为学校教育、体育教育创设了巨大的发展空间.因此,我们要站在国家战略层面的高度,研究体育教育的价值及使命.

健康是全人类的共同愿景与追求,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先决条件,是社会发展的前提与保障,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标志.作为一项健康教育,体育教育直接或间接服从和服务于体育强国、健康中国建设.体育教育工作关系青少年群体的全面健康,关系到健康中国和体育强国战略的实施布局,更关系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毫无疑问,体育教育的价值追求应为健康中国战略和体育强国战略服务.

综上所述,体育教育的价值追求呈现出发展性、多元化的鲜明特点.“双减”政策预示着我国教育环境的大调整,以体育人、以文化人、以体强国共同构成体育教育价值体系,从微观到宏观、从静态到动态、从显性价值到隐性价值,深入全面地讨论了体育教育的价值,以体育人为以文化人、以体强国提供了先决条件,而以文化人是对以体育人的补充,以体强国是对以体育人、以文化人的升华,三者之间互为补充、互相促进.

3 “双减”背景下我国体育教育的实践路径

“双减”政策的出台,给我国体育教育工作带来了宝贵的发展机遇,同时也对体育教育工作提出了新的发展要求.

3.1 更新体育教育理念与方法

在教育活动中,教学理念在体育教育实践中居于核心地位,指引着体育教学实践活动;教学方法是实现教育价值的具体手段.体育教育践行“双减”政策,离不开与时代发展相适应的教育理念与方法.当前, 我国体育教学仍延续着长期以来固有的发展学生体育技能的传统理念.而“健康第一”“全面发展”的教育思想仍未能真正体现在体育教学实践活动中去.教学手段单一无趣,学生情感体验不足,被动参与现象明显,产生喜欢体育但不喜欢上体育课消极情绪,导致学生身体素质下降和学习效率低下.

因此,结合“双减”政策和“立德树人”教育任务,体育教学应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发展”的教育指导理念,充分考虑受教育者的学习特点与差异,“读懂”学生,通过受教育者的需求等差异选择教学策略与方法,提升教学活动的活力和吸引力.同时,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帮助学生树立生命意识、终身体育思想,提升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自觉性、积极性,从而奠定学生个体全面发展的身心基础和条件.以“健康第一”“教会、勤练、常赛”的体育理念和意识进行体育技能和知识的教学,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通过学生接受体育的动机激励、身体实践的情感体验创新教学方法,提升教学质量及效率,从而使体育课成为学生喜欢的课程.

3.2 优化体育课程设置与内容

课程设置与内容是体育教育活动的主体部分,直接影响教学目标的实现与否.体育教学实践表明,固定单一、低级重复的教学内容制约着学生身心健康的和谐发展,也影响着体育教学目标的顺利实现.因而,有必要优化和完善体育教育的课程设置与教学内容.

推进体育课程设置的一体化建设,体现体育教育的系统性与发展性.学生参与体育缺乏积极性,体质下降明显,“被动体育”胜于“主动体育”.究其原因,在于体育课程缺乏衔接性,教学过程蜻蜓点水,内容低级重复等.为此,体育课程设置应做好大中小(幼)的有序衔接,体现出发展层次感的同时,保证同一学段的一致性.教学内容应是从简到繁、由易到难,逐级递进.特别是“双减”政策拓展学生参与体育的时间及空间背景下,更应在完成规定课程的基础上,组织多种形式的体育实践活动.

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有益养分,体现教学内容的文化性.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视域下,体育教育应结合学生的兴趣需求、认知特点,对教学内容进行有针对性的丰富、完善.可以有计划、有步骤地引入一些优秀的传统体育项目,如射箭、短兵、踢毽子等等,让学生根据自我需求学习和参与相应的传统体育项目,提高实际的教学效果,不仅有利于实现体育教育目标,更有利于提升体育教育质量.当然,丰富体育教学内容要因地制宜、符合实际,要充分考虑学校体育教师专业素养和学校的体育硬件设施等客观条件,不可盲目跟风,而给教学活动带来不必要的困扰.

3.3 创新体育活动与竞赛组织

开展体育教育活动包括体育课、大课间、课外体育竞赛、课后体育辅导等多种形式,是帮助学生安排、利用空闲时间参与体育、培养健康意识和运动习惯的主要方式.“双减”政策出台后,学生获得了更多的空闲时间和自由,体育教育机构和从业者应抓住契机,从满足学生的体育需求出发,创新体育活动和竞赛的形式及内容.

原有常规体育活动和竞赛形式,体育课、大课间、课外竞赛等体育活动,全体学生都要参与其中.对其创新,既要注重“以体育人”“以文化人”的健康价值面向所有学生,还要遵循“教会、勤练、常赛”的体育教育新要求,体现出体育教育的目标性和系统性.体育课教学要构建“学、练、赛、评”的教学新体系,精心设计内容,优化课堂结构,确保每节课之间的连续性提升体育课堂教学效果.大课间的内容可灵活设计,选择学生喜爱的、易于练习的运动,形式要丰富多样,除做操、跑步外,也可有兴趣小组活动以及自主锻炼,确保每位学生充分参与.针对课外体育竞赛,应从比赛的参与范围和难易程度着手,设定竞赛形式及内容,既要从学生的爱好和特长考虑,设置竞技体育项目类比赛,也要吸引更多的学生参与,设置一些大众化竞赛项目.对于课后体育辅导而言,应提供个性化差异化的活动内容.为确保课后辅导质量,还需要设定一个明确的达成目标,充分体现课后体育辅导的价值与意义.形式化、功利性的课后体育辅导难以达到促进体育对人的发展的价值.

3.4 完善体育教育内外协同体系

谈及体育教育,人们往往会不假思索地指向学校里的体育教育活动.由于人们的健康意识及健身观念淡薄,体育教育主要围绕学校展开,家庭、社会等参与相对较少.“双减”政策实施以来,学校体育一度陷入进退两难的窘境,既有开足开齐体育课的压力,又有体育师资不足、场地器材有限的难题.但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体育教育已不再单单依附于学校,家庭、社会中的体育活动同样被纳入体育教育的范畴中来,家庭、社会、学校协同共育体系越来越明显,且正在逐渐被人们认可和接受.简单理解,体育活动发生的地方一定会有“以体育人”的体现,不管是学校,还是社会和家庭,只要发生体育活动就一定存在育人的意义.

学校是体育教育的主要场所,“以体育人”发生在学校了环境里与体育相关的一切活动之中.体育课程的教与学、大课间的人人参与、课外丰富的体育竞赛,以及“双减”政策下的课后体育辅导,无时无刻不体现出鲜明的育人价值.家庭体育包括两方面内容,家庭体育作用和自主的体育锻炼.通过家长的引导、陪伴和选择科学的锻炼内容,对孩子形成锻炼意识、养成锻炼习惯具有较强的教育意义.“双减”为学生释放出大量的空闲时间,学生开始走出校门,更多地接触社会体育活动,比如参加俱乐部活动和社会组织的各类体育竞赛.因此,我们需要明确学校、家庭、社会的育人角色与职责,更要搭建“家校社”内外协同的教育体系.学校应主动引导家长和社会力量参与学校体育教育活动,为开展校内体育活动提供支持;家长应转变观念,积极参与孩子的体育锻炼活动,为孩子提供辅导和帮助,成为潜在的体育师资力量;社会组织应积极组织适合学生参与的各类体育竞赛,降低学生参与体育竞赛的门槛.依据“教会、勤练、常赛”的系统化要求,构建学校主导、家庭辅助、社会参与的体育教育新生态,增进“以体育人”的功效.

3.5 健全体育教育评价机制

评价机制事关体育教育的发展导向,利用评价的反馈、导向和激励功能,调动教师教与学生学的积极性,这有利于提升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有利于促进专业技能培养与价值塑造相融合, 有利于促进理论育人与实践育人相一致,有利于促进显性育人与隐形育人相统一.在这里,评价机制包含两个方面的内容:其一是针对学生体育课程学习方面的评价;其二是针对教师体育课程教学方面的评价.就学生体育课程学习情况而言,考核评价应综合多项指标,并赋予相应的权重进行考量.比如:除考核学生出勤纪律、课堂表现、课后作业、技能水平等常规指标外,还应综合学生参与传统优秀文化的实践学习活动、体育文化认同等指标,最终给出学生体育课程考核成绩.就教师体育课程教学情况而言,要不断优化和创新多种样式的评价方法,实现学生评教、教师自评、教师互评、教学督导评教等形式的多元统一,构建科学规范的体育教育评价指标体系,实现教学评价的客观、公正、科学.

4 结语

“双减”提升了体育教育的关注度,拓宽了体育教育的发展空间.体育作为一项健康教育,蕴含着“以体育人”“以文化人”“以体强国”的育人价值.在“双减”背景下,体育教育发展需要更新体育教育理念与方法、优化体育课程设置与内容、创新体育活动与竞赛组织、完善体育教育内外协同体系和健全体育教育评价机制.“双减”政策的有效实施,使得体育教育获得了巨大的生存和发展空间,梳理现阶段我国体育教育面临的困境,创新体育教育发展,这是体育教育领域对当前及未来落实“双减”政策的积极回应.

猜你喜欢

双减体育教师育人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双减”出台,校外培训面临巨震
省教育厅基础教育处一行到莒县开展“双减”工作专项调研活动
持续推动“双减”,强化学校育人主阵地作用
苹果园实现化肥农药“双减”的路径选择
体育教师如何上好室内课
“珠”育人
他们用“五招”育人
体育教师要重视“听、说、读、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