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者能力、成本粘性与企业绩效
——来自中国A股上市企业的经验证据
2023-10-11朱艳丽
朱艳丽,殷 丽,王 维
(1.河海大学商学院,江苏南京 211100;2.厦门大学福建省统计科学重点实验室,福建厦门 361005;3.天津大学管理与经济学部,天津 300072)
一、引 言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目标,关键在于激发市场主体的活力。管理者是市场主体活动的决策者,在其中发挥着重要的导向作用。因此,在新时代背景下,管理者能力如何影响企业,在企业经营管理、绩效提升中发挥何种作用,已成为学界和业界都普遍关注的焦点。
通常而言,管理者能力对企业的影响是多方面的。高层梯队理论认为,管理者特质决定了企业的战略选择,进而影响企业绩效。由于企业绩效水平的高低与企业的收益和成本直接相关,因此,为提升企业绩效,管理者倾向于利用自身认知结构、专业能力等特质对企业进行成本控制和资源配置,实现对企业的成本管理。成本粘性是反映企业成本管理特征的重要因素,作为成本管理行为主体的管理者往往会通过调整成本粘性影响企业绩效。因此,探究管理者能力如何通过成本性态影响企业绩效,对优化企业资源配置、促进企业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鉴于此,本文以2008—2021 年我国A 股1 559家上市企业为样本,基于中介效应模型,创新性地将成本粘性引入管理者能力与企业绩效的作用机制,实证分析管理者能力对企业绩效的影响以及成本粘性在其中所起的中介作用。将管理者能力、成本粘性和企业绩效置于同一研究框架下,并探究三者之间的作用关系,可以为优化我国A 股上市企业成本管理进而提升企业绩效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此外,探究管理者能力如何通过成本性态对企业绩效产生影响,具有一定的实践指导价值。
二、文献综述
在现有研究中,大量学者探讨了管理者能力对企业投资行为[1-2]、内部控制[3]等不同方面的影响。其中,部分学者探讨了管理者能力与企业成本粘性之间的关系。成本粘性概念主要用以解释成本费用随业务量变化时出现的不对称现象[4]。目前,学者们主要从资源调整成本、管理者预期、代理成本等方面对成本粘性成因进行解释[5-9]。从资源调整成本来看,管理者在进行资源配置时,不仅会考虑当期业务量的变化,还会考虑产能和未来业务量的变化,形成实时资源的错位配置。从管理者预期来看,在收入、利润下降时,企业并未明显减少资本投入及费用支出;相反,面临收入增加、市场需求旺盛时,企业会显著增加资源投入,达到市场扩张目的,由此产生成本粘性。胡华夏等(2017)[10]认为,管理者的心理特征会影响企业的研发创新投入。从代理成本来看,由于道德风险的存在,管理者与股东有不同的利益目标,管理者为了个人利益,往往会忽略资源约束和企业能力,盲目扩大企业规模,加重企业成本粘性[11]。张路等(2019)[12]采用多元回归分析方法,证实了管理者能力会显著抑制企业成本粘性,且分组结果表明,经济政策不确定性越高,管理者能力的抑制作用越显著。Li 等(2020)[13]认为,管理者个人特征是影响成本粘性的关键因素。
成本粘性会对企业绩效产生影响,现有关于成本粘性如何影响企业绩效主要存在三种观点:第一种观点认为成本粘性对企业绩效存在正向影响。孙林杰等(2022)[14]借助多元回归模型,不仅证实了研发成本粘性对企业技术创新绩效存在显著的积极作用,且异质性分析表明这种影响在非国有企业中更为显著。第二种观点则认为成本粘性对企业绩效存在不利影响。Weiss(2010)[15]认为,成本粘性会降低分析师的收益预测准确性,进而对企业绩效造成干扰偏误。第三种观点认为成本粘性对企业绩效的影响是非线性的。Anderson 和Lanen(2007)[16]认为,过低或者过高的成本粘性对企业绩效都是不利的,只有适度的成本粘性才有利于提升企业长期绩效。
上述文献表明,管理者能力影响企业绩效和成本粘性,成本粘性也会对企业绩效产生影响。然而,现有研究大多关注两两之间的关系,鲜有将这三者综合考虑。本文从管理者特性出发,尝试将成本粘性引入管理者能力与企业绩效的作用机制,探究管理者能力对企业绩效的影响以及成本粘性在其中所起的中介作用,力求为企业经营管理提供经验证据。本文可能的边际贡献在于:①基于中介效应模型,创新性地将成本粘性引入管理者能力与企业绩效的作用机制,揭示了成本粘性在管理者能力影响企业绩效中的中介作用,为企业成本管理、绩效提升提供新的思路;②从宏观、中观、微观层面进一步分析了管理者能力、成本粘性与企业绩效之间作用关系的异质性特征;③对绿色信贷政策出台前后成本粘性的遮掩效应进行了对比分析,丰富了信贷政策对企业成本管理影响的相关研究。
三、研究假设
(一)管理者能力与企业绩效
高层梯队理论认为,管理者的信息敏感度、判断能力等特质会影响企业战略和绩效。管理者能力是高层管理者异质性特征的综合体现。一般而言,管理者能力越强,越有助于提升企业绩效,具体表现在:①高能力管理者拥有更强的学习和预测能力,能够高效配置资源及控制风险;②高能力管理者更注重自身声誉及职业发展前景,将自身价值与企业绩效目标保持一致,通过减少在职消费降低企业代理成本[17],从而提升企业绩效;③高能力管理者更倾向于披露高质量的信息[18],能够有效降低信息不对称引致的道德风险[19],吸引外部投资者进入并带来多元化的资源,提升企业绩效;④高能力管理者能够有效增强企业的制衡能力,减少大股东掏空行为[20],从而提升企业绩效。基于此,本文提出假设1。
H1:管理者能力可以促进企业绩效的提升。
(二)成本粘性在管理者能力与企业绩效之间存在遮掩效应
作为企业的经营决策者,管理者对成本粘性的影响是毋庸置疑的。高能力管理者更擅长处理复杂的市场信息,能够较为准确地预测市场未来走势和企业可能面临的风险,从而采取柔性成本结构配置资源,即在企业业务量发生变化时,能够及时调整成本,降低成本粘性,表现为管理者的“信息效应”。此外,高能力管理者更加注重自身声誉,以获得职业生涯之外的自我实现与长期收益,从而严格限制自我私利行为,缓解由委托代理导致的成本粘性,表现为管理者的“治理效应”。因此,从管理者的“信息效应”和“治理效应”来看,高能力管理者能够缓解企业成本粘性,即管理者能力对成本粘性具有负向影响。
从企业所处的外部大环境来看,企业持有一定的冗余资源可以降低风险,缓解市场变化带来的冲击,从而有助于提升企业绩效。Anderson 等(2003)[4]认为,适度的成本粘性表明企业存在冗余资源,处于一种稳定状态,有利于进行长期资本调整和提高效率。可见,适度的成本粘性有利于提升企业绩效。
综合上文分析,由于管理者能力对成本粘性存在抑制作用,而适度的成本粘性能够提升企业绩效,因此管理者能力通过抑制成本粘性降低绩效的间接效应为负。结合H1 的分析,当成本粘性和管理者能力同时作用于企业绩效时,成本粘性保持不变,管理者能力对企业绩效起正向促进作用,因此管理者能力影响企业绩效的直接效应为正。由于直接效应和间接效应符号相反,总效应被部分掩盖,从而产生遮掩效应[21]。基于此,本文提出假设2。
H2:成本粘性在管理者能力与企业绩效之间存在遮掩效应,即管理者能力会因抑制成本粘性而降低企业绩效。
(三)异质性遮掩效应
从宏观层面来看,经济政策不确定性较高情境下,市场难以形成可靠的信息源,会阻碍企业获取信息、预测市场发展。此时,管理层决策的难度明显增加,管理者能力的高低对企业绩效的影响更为突出。高能力管理者得益于其较强的学习能力和广泛的社交网络,对经济政策不确定的敏感度更高。因此,在经济政策不确定性较高时,管理者能力差异性表现更为明显。高能力管理者能够准确识别市场信息,迅速对市场变化做出适当反应,及时调整企业战略规划。同时,高能力管理者处理不确定信息的能力更强,其为应对外部环境变化,更倾向于采取柔性成本结构[12],充分抑制成本粘性。基于此,本文提出假设3a。
H3a:相比低经济政策不确定的宏观经济环境,成本粘性的遮掩效应在高经济政策不确定性时更为显著。
从中观层面来看,市场竞争程度是衡量行业环境的重要参照,必然对管理者能力和企业绩效产生影响[22]。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能够约束管理者行为,从而降低代理成本、提高效益[23],对企业绩效产生正向影响;同时,市场竞争有利于提升企业信息披露水平[24],进而有效提升企业绩效。在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下,为保持企业的行业地位,董事会对绩效不佳的管理者的容忍程度降低,此时管理者能力与企业绩效的正相关关系更为显著。而“治理效应”在高能力管理者层面表现更为明显。究其原因,充分的市场竞争可以提供更加透明的信息和市场化的绩效标杆,进而有效约束管理层的过度投资倾向[25],同时高质量的信息披露可以制约管理层的懈怠行为,抑制成本粘性。基于此,本文提出假设3b。
H3b:相比高度垄断的行业,成本粘性的遮掩效应在行业竞争激烈时更为显著。
从微观层面来看,企业自身特征也会对成本粘性遮掩效应产生影响。企业管理层的特征是影响企业决策的重要因素[26],若企业中董事长和总经理为同一人(两职合一),管理者在企业经营中拥有更大权力,可以降低企业管理者和所有者因目标不一致而产生的委托代理成本,从而提升决策执行效率。因此,高能力管理者更容易缓解代理冲突问题,提升管理者的“治理效应”。此外,高能力管理者出于对自身羽毛的爱惜,努力约束自身行为,降低企业非生产性支出和私人侵占,转而寻求市场化激励,在一定程度上能够缓解成本粘性,提高管理者能力对成本粘性的抑制作用。基于此,本文提出假设3c。
H3c:相比董事长和总经理两职分离的企业,成本粘性的遮掩效应在两职合一时更为显著。
(四)政策影响
2012 年2 月24 日,银监会印发《绿色信贷指引》,进一步优化信贷结构。企业作为市场经济的微观主体,其生产经营在政策出台后也呈现出新特征。一方面,由于银行能够以较低的成本获取借款者的信息,管理者行为得以被更好地监督[27],降低了企业代理成本;另一方面,绿色信贷不仅促使企业进行技术革新,而且有助于优化配置资源[28],改善企业绩效。此外,在绿色信贷政策出台后,高能力管理者凭借信息优势和机会发现能力,更充分地利用市场资源与信息,从而放大成本粘性的作用,使得管理者能力通过抑制成本粘性影响企业绩效这一间接路径更为显著。基于此,本文提出假设4。
H4:绿色信贷政策出台后成本粘性的遮掩效应更为显著。
四、研究设计
(一)样本选择与数据来源
本文选取2008—2021 年我国沪深两市A 股上市企业作为研究对象,在管理者能力对企业绩效的作用路径中引入成本粘性,实证分析管理者能力通过成本粘性影响企业绩效的作用机制。为确保结论的可靠性,本文对原始数据作了如下筛选:①剔除ST 和PT 企业;②剔除金融保险类企业;③剔除上市时间不足一年的企业观测值。最终得到1 559 家上市企业,共计21 826 个观测值。进一步地,为防止极端值干扰实证结果,本文还对所有连续变量进行了1%和99%水平上的缩尾处理。研究数据来源于Wind 金融数据库和国泰安数据库。
(二)变量定义
1.被解释变量:企业绩效
本文采用ROA和Tobin'sQ分别衡量企业的会计绩效和市场绩效,其数值越大,表示企业绩效水平越高。其中,ROA 为净利润与总资产余额的比值,Tobin'sQ为市值与扣除无形资产净额和商誉净额后资产额的比值。
2.解释变量:管理者能力
参考Demerjian 等(2012)[29]的做法,本文采用DEA-Tobit 两阶段模型对管理者能力进行测算。
第一步,运用DEA模型分行业计算企业效率。具体模型形式为:
其中:i表示企业;t表示年份;Saleit和Costit分别为营业收入和营业成本;Feeit为销售费用、管理费用之和;PPEit为固定资产净额;RDit为研发支出;Goodwillit为合并财务报表的商誉净额;Intanit为无形资产净额;φ1~φ6分别为对应变量的系数。
第二步,分离出管理者能力。由于式(1)测算的是企业投入产出总效率,不仅包含管理者能力导致的企业效率,还包含由企业特征导致的企业效率,因此,需要从中剥离非管理者能力的影响。本文借助Tobit 回归模型计算残差,并将其作为管理者能力的代理变量,管理者能力与残差值正相关。具体模型形式如下:
其中:FirmEfficiencyit为第一步计算出的企业投入产出总效率;Sizeit为企业规模;Shareit为企业所处行业的市场份额;Cashit为自由现金流量,若为正向现金流,则赋值1,反之为0;Ageit为企业年龄;BSCit为销售集中度,用赫芬达尔指数衡量;FCit为企业国际化程度,若有海外收入,则赋值1,反之为0;Year 表示年度虚拟变量;εit为随机干扰项;β0为常数项,β1~β6分别为对应变量的系数。
3.中介变量:成本粘性
目前学术界衡量成本粘性的模型主要有ABJ模型[4]和Weiss 模型[15]两类,前者多用于分析宏观行业层面的成本粘性,后者多用于计算企业层面的成本粘性。因此,本文采用Weiss 模型测算成本粘性,计算公式为:
其中:Stickyit为企业i在第t年的成本粘性(1);τ表示在t年四个连续季度中离期末最近的一个季度;a、b分别表示在t年四个连续季度中接近期末营业收入上升、下降的季度;Sale和Cost分别表示某一季度的营业收入和营业成本;△Sale表示该季度营业收入的变化量,计算公式为△Sale = Salei,τ-Salei,τ-1;△Cost表示该季度营业成本的变化量,计算公式为△Cost = Costi,τ- Costi,τ-1。
4.控制变量
为避免遗漏变量偏误,本文选取以下控制变量:①企业规模(Size),用总资产的自然对数衡量;②财务杠杆(Lev),用负债总额/资产总额衡量;③成长性(Growth),用营业收入增长率衡量;④股权集中度(First),用第一大股东年终持股比例衡量;⑤企业年龄(Age),用企业上市年份的自然对数衡量;⑥股权性质(Ownership),若企业为国有则赋值1,否则赋值0;⑦独立董事比例(Ind),用独立董事人数/董事会总人数衡量;⑧两职合一(Duality),若董事长和总经理是同一人则赋值1,否则为0。
(三)模型构建
本文以2008—2021 年我国沪深两市A 股上市企业为研究对象,实证检验管理者能力对企业绩效的影响以及成本粘性在其中所起的遮掩作用。为了提高实证的可信性,本文考虑同时从会计(ROA)和市场(Tobin'sQ)两个角度测量企业绩效。以会计绩效(ROA)为例,借鉴温忠麟和叶宝娟(2014)[21]的方法,本文构建如下中介效应模型:
其中:i表示企业;t表示年份;ROAit和Stickyit分别为企业会计绩效和成本粘性;MAit为管理者能力;Controlit包含所有控制变量;α0、β0、θ0为常数项;α1、β1分别为管理者能力对企业会计绩效、成本粘性的影响系数;θ1和θ2表示同时考虑管理者能力和成本粘性后两者对企业会计绩效的影响系数;α2、β2、θ3分别为控制变量的系数向量;∑Industry 和∑Year 分别为行业和年份固定效应;εit为随机干扰项。
如前所述,中介效应流程如图1 所示。
图1 中介效应流程
此外,本文还基于宏观、中观和微观层面,对成本粘性中介作用的异质性特征进行实证检验。具体而言,在宏观层面,本文选用Davis等(2019)基于《人民日报》和《光明日报》编制的经济政策不确定性指数来反映宏观经济环境的不确定性(2)。根据年度经济政策不确定性指数与其样本期内中位数的相对大小,将样本按经济政策不确定性高低分为两组。在中观层面,本文采用企业销售收入的赫芬达尔指数表示企业所处行业的产品市场竞争程度,其数值越低,意味产品市场竞争程度越激烈。类似地,根据企业销售收入的赫芬达尔指数与其样本期内中位数的相对大小,将样本按产品市场竞争程度高低分为两组。在微观层面,本文根据企业董事长与总经理是否兼任,将样本分为两职合一和两职分离两组。
五、实证分析
(一)描述性统计
变量描述性统计见表1 所列,可以看出,Tobin'sQ的标准差远大于ROA 的标准差,说明企业市场绩效差异悬殊。管理者能力的均值为0.009,且最小值为负,说明我国沪深两市A 股上市企业的管理者能力整体水平有待提高。成本粘性的均值为0.589,中位数为0.291,标准差为0.764,表明不同企业经营管理中的成本性态存在显著差异。此外,企业的规模、年龄、股权性质以及经济政策不确定性指数等变量的标准差也相对较大。
表1 描述性统计
(二)相关性分析
由表2 相关性分析可知,管理者能力、成本粘性与企业会计绩效和市场绩效均在1%的水平上显著相关,初步验证了H1。所有变量相互之间的相关系数绝对值均在0.5 以下,不存在高度相关变量,表明本文的变量选择是合适的。
表2 相关性分析
(三)回归结果分析
为了探究管理者能力、成本粘性与企业绩效之间的关系,本文基于中介效应模型进行回归分析,结果见表3所列。
表3 中介效应模型的结果
由表3 的Panel A 中(2)和(4)的结果可知,管理者能力对企业会计绩效和市场绩效的影响系数均在1%的水平上显著为正,说明管理者能力的提高有助于企业绩效的提升,由此,H1 得以证实。这是因为,高能力管理者能够充分利用自身优势,减少信息不对称、提高企业声誉,进而提升企业绩效。此外,企业董事会根据企业绩效选择合适的管理者,有权选择解聘经营业绩不佳的管理者,这种“优胜劣汰”的市场选择,使得管理者能力对企业绩效具有显著正向影响。由表3 的Panel A 中(3)和(5)的结果可知,管理者能力和成本粘性的系数均在1%水平上显著为正,表明管理者能力和成本粘性均会提升企业会计和市场绩效。这主要是因为企业决策通常具有滞后性,为避免错失机会,企业倾向于持有冗余资源以减少市场变化对企业的冲击,尤其当企业经营存在风险时,成本粘性的存在可以为管理者的决策提供一定的缓冲空间,降低决策失误带来的风险,从而提升企业绩效。
由表3 的Panel B 可知,不论企业会计绩效还是市场绩效,直接效应和间接效应的95%置信区间均不包含0,证明中介效应显著存在。表3 中管理者能力对成本粘性和成本粘性对绩效的影响系数乘积(β1θ2)与管理者能力对绩效的直接影响系数(θ1)异号,表明成本粘性在管理者能力与企业绩效之间存在遮掩效应,即管理者能力通过成本粘性影响企业绩效的间接路径削弱了其对企业绩效影响的直接效应,由此,H2得以证实。高能力管理者凭借其自身优势,能够利用信息准确预测市场走势,从而有效配置资源,发挥管理者的“信息效应”;同时,高能力管理者更加重视自身声誉,弱化委托代理的负面影响,展现管理者的“治理效应”。而直接效应在总效应中占比较大,说明管理者能力对企业绩效的影响利大于弊。
(四)异质性分析
本文分别从宏观、中观和微观三个层面,实证检验不同宏观经济环境、行业状况和企业特征下成本粘性遮掩效应的异质性特征(3)。
1.经济政策不确定性
宏观经济环境是影响企业经营决策行为的重要外生因素,经济政策不确定性是影响宏观经济环境的重要因素,具体是指经济主体无法确切预知政府是否调整、何时调整政策以及调整的方向和力度而引致的不确定性。为探究不同经济政策不确定性程度下管理者能力、成本粘性与企业绩效之间关系的异质性特征,本文进行了分组检验,结果见表4所列。
表4 不同经济政策不确定下中介效应模型的结果
由表4 可知,在经济政策不确定性高的分组中,管理者能力对成本粘性的抑制作用在10%的水平上显著,存在成本粘性的遮掩效应;而在经济政策不确定性低的分组中,管理者能力对成本粘性的抑制作用不显著,Bootstrap检验结果也证实成本粘性的遮掩效应不存在。结果表明,成本粘性的遮掩效应在经济政策不确定性较高的宏观经济环境中更为显著。经济政策不确定性越高,企业面临的外部风险也越大,管理者能力的重要性更加凸显。在高经济政策不确定性的宏观经济环境下,监管层倾向将企业的不当行为归因于外部经济环境而非管理者,同时高能力管理者能够充分整合市场信息并进行自我约束,其“信息效应”和“治理效应”表现更加突出。因此,高能力管理者通过其自身优势抑制成本粘性,使管理者能力通过抑制成本粘性降低企业绩效这一间接效应更为显著。
2.行业竞争程度
除了宏观经济环境,企业所处的行业状况也决定了其预期收益。陈志斌和王诗雨(2015)[30]认为,在行业竞争中,企业通过进攻或防御行为获取或保持自身优势,不断在受掠夺者与掠夺者间进行角色转换,表现出一种“掠夺效应”。因此,为了适应企业角色的转变,管理者往往会根据行业竞争程度采取不同的成本结构,从而导致成本粘性的遮掩作用发生改变。为了探究不同行业竞争程度下管理者能力、成本粘性与企业绩效之间关系的异质性特征,本文进行了分组检验,结果见表5所列。
表5 不同行业竞争程度下中介效应模型的结果
由表5 可知,在行业竞争度高的分组中,管理者能力对成本粘性的抑制作用以及成本粘性对企业绩效的提升作用均显著,存在成本粘性的遮掩效应;而在行业竞争度低的分组中,成本粘性的遮掩效应不存在。结果表明,行业竞争程度较高时,企业受同行业内企业的制约较大而依存度较小,此时的“掠夺效应”表现为时间短、频率快的特征,高能力管理者更倾向于采用柔性成本结构,这使得企业在业务量变化时,能够及时调整成本,因此管理者能力对成本粘性的抑制作用更加显著。同时,在行业竞争激烈的环境下,企业因持有冗余资源产生的成本粘性,为管理者的决策提供了试错机会,降低了风险,从而提升企业绩效。因此,管理者能力通过抑制成本粘性影响企业绩效的间接路径更为显著。
3.权力结构
除了上述宏观经济和行业环境,企业行为还会受到其自身特征的影响,权力结构是企业自身特征之一[31]。企业权力结构可以分为两职合一和两职分离两种形式。现代管家理论认为,总经理出于对职业生涯、工作满足等追求,倾向于最大化发挥其管理能力,成为企业的“管家”,两职合一可以减少由委托代理产生的负面影响,发挥“治理效应”。因此,高能力管理者能够降低成本粘性,更有效地利用企业资源。为了探究企业不同权力结构下管理者能力、成本粘性与企业绩效之间关系的异质性特征,本文进行了分组检验,结果见表6所列。
表6 不同权力结构下中介效应模型的结果
根据表6,在两职合一的分组中,管理者能力对成本粘性的抑制作用在1%的水平上显著,成本粘性在管理者能力与企业绩效之间发挥遮掩效应;而在两职分离的分组中,管理者能力对成本粘性的抑制作用不显著,成本粘性的遮掩效应不存在。说明当两职合一时,管理者在企业经营中拥有更大的权力,可以提高决策效率,降低委托代理成本,从而增强管理者能力对成本粘性的抑制作用,最终使得成本粘性的遮掩效应更为凸显。因此,两职合一是影响管理者能力抑制成本粘性作用发挥的重要因素,较高的经营管理自主权通过抑制成本粘性阻碍了管理者能力对企业绩效的直接作用,增强了成本粘性的遮掩效应。
通过分组检验,本文基于宏观、中观和微观层面,证实了成本粘性的遮掩效应在不同宏观经济环境、行业竞争和企业特征下具有异质性特征,从而支持了H3a、H3b、H3c。降低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和行业竞争程度、实行两职分离可以降低成本粘性的遮掩效应,最大化发挥管理者能力对企业绩效的直接促进作用。
(五)绿色信贷政策的影响
2012 年印发的《绿色信贷指引》进一步规范了我国金融资源配置,而融资问题影响企业内部资源的配置,从而影响企业的成本粘性。据此,本文以2012 年《绿色信贷指引》为界限,对比政策出台前后管理者能力、成本粘性与企业绩效之间关系的变化,结果见表7所列。
表7 绿色信贷前后中介效应模型的结果
由表7 可以看出,2013—2021 年,直接效应与间接效应均显著,且直接效应与间接效应异号,成本粘性存在遮掩效应;而2008—2012年,间接效应不显著,不存在遮掩效应,表明绿色信贷政策出台后,成本粘性的间接作用开始发挥作用。结果说明,绿色信贷政策出台后,银行对管理者经营管理起到了监督作用,企业借贷门槛提高,而高能力管理者能够充分利用自身信息优势,合理配置企业资本,抑制成本粘性,从而使得管理者能力通过抑制成本粘性降低企业绩效这一间接路径更为显著。据此,H4得证。
六、内生性和稳健性检验
(一)内生性检验
针对管理者能力与企业绩效之间可能存在的衡量指标重合等内生性问题,本文对核心变量管理者能力采用滞后一期的数据(LMA)重新进行了中介效应检验,以减轻管理者能力与企业绩效的内生性,结果见表8所列。检验结果总体上仍支持管理者能力可以促进企业绩效的提升,成本粘性在管理者能力与企业绩效之间存在遮掩效应的研究假设。
表8 内生性检验结果
(二)稳健性检验
1.改变管理者能力测度
由于Tobit 模型无法覆盖企业特征的全部变量,使用回归残差表示的管理者能力可能存在噪音,因此本文参考张路等(2019)[12]的研究,将回归残差从小到大按序排成4组,分别为管理者能力赋值1、2、3、4,赋值越高代表管理者能力越强。将分组后的管理者能力作为新的自变量,带入回归模型,得到中介效应结果,见表9 所列。与前文实证结果相一致,证实研究结果是稳健的。
表9 改变管理者能力测度的中介效应模型的结果
2.以制造业为样本
本文样本中制造业企业占比最大,且属于经济发展的重要成分,因此对制造业企业进行稳健性检验,结果见表10所列。对比表10和表3发现,核心变量估计系数的大小和方向是一致的,说明上文实证结果是稳健的。相较于全样本,管理者能力对企业绩效的促进作用、管理者能力对成本粘性的抑制作用均更大,表明制造业中管理者能力会发挥更大的作用。
表10 制造业样本中介效应模型的结果
七、研究结论及建议
(一)结论
本文选取2008—2021 年我国A 股上市企业作为研究样本,对管理者能力、成本粘性与企业绩效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发现:提高管理者能力可以促进企业绩效;从“信息效应”和“治理效应”来看,成本粘性在管理者能力与企业绩效间存在遮掩效应,这种遮掩效应一定程度上损害了绩效,但总体上管理者能力对绩效的影响利大于弊,即管理者能力对企业绩效的提升作用仍旧显著;成本粘性的遮掩效应存在异质性,为减少遮掩效应,最大化发挥管理者能力对企业绩效的直接作用,减轻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和行业竞争程度、实行两职分离是前提;绿色信贷政策出台后,企业借贷门槛提高,而高能力管理者能够及时调整资本结构抑制成本粘性,促进间接路径的作用。
(二)建议
根据上文的结论,本文立足国家、行业和企业三个层面,提出相应建议。
(1)国家层面。首先,应加大人才培养力度,着力培养高素质应用型高端管理人才,从而抑制人才溢价不平衡的现象;其次,完善相关法律和治理制度,规范管理者的权力,促使企业有效放权;最后,由于“信息效应”是产生成本粘性遮掩效应的重要原因,因此为降低遮掩效应,国家要着力促进市场信息流通,尽可能减少信息不对称问题,当宏观经济环境发生重大变化时,国家不仅要建立信息交流和市场预警机制,更要保持经济政策执行的透明度。
(2)行业层面。首先,由于激烈竞争的行业环境是诱发成本粘性遮掩效应的主要因素,因此要优化行业环境,促进行业信息交流,减少行业恶意竞争,减轻成本粘性的遮掩作用;其次,优化人才资源配置,以行业为平台,促进高级管理人员的交流,创设管理人员交流平台;最后,以市场为导向,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在选人用人上的作用,真正发挥“能者上,庸者下”的效果,确保行业经营管理效率提升。
(3)企业层面。首先,要构建高质量管理团队,更新管理层人员架构,同时加强对管理人员的培训;其次,相比两职分离的企业,成本粘性的遮掩效应在两职合一时更为显著,企业可以实行两职分离,在一定程度上减少管理者的自利行为,从而缓解成本粘性的遮掩效应;最后,考虑经济政策不确定性、行业竞争等外部环境对成本粘性遮掩效应的影响,企业需要及时关注市场大环境及行业内龙头企业经营政策的变动情况,优化自身决策行为。
注 释:
(1)为了便于检验管理者能力对企业绩效的影响,本文参照李婉红和王帆(2022)[32]的做法,将Stickyit取绝对值,其值越大,表示成本粘性越高。
(2)为了保证数据频率的一致性,本文利用几何平均法,将经济政策不确定性指数月度数据转化成年度数据。
(3)由于市场绩效和会计绩效的结果保持一致,限于篇幅,正文部分仅提供了会计绩效情形下的实证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