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观鸟、读书,拥抱自然

2023-10-11招海萍

全国新书目 2023年8期
关键词:山鹰观鸟杜鹃

◆文/招海萍

朱敬恩

自然名“山鹰”。科普作家,福建青年摄影家协会会员,国内观鸟活动发起人之一。曾获“全国优秀科普使者”称号。

《走!跟着山鹰去观鸟》朱敬恩 著/广东科技出版社/2023.4/49.00元

现代人久居高楼大厦,对大自然常有向往之心。时值八月,夏日炎炎,如果清晨走近丛林小溪或者傍晚仰望天空时偶然发现了鸟儿的踪迹,一种好奇可能会油然而生:那是什么鸟儿呢?这正是我们策划这本自然观察轻科普散文《走!跟着山鹰去观鸟》的初衷。

作为“大自然博物记”系列丛书的第一本,《走!跟着山鹰去观鸟》由“观鸟界文笔出类拔萃”的作者“山鹰”和知名设计师张志奇为小学中高年级学生联袂奉献。这里的“山鹰”指的可不是那只大鸟,它是作者朱敬恩的自然名。很多热爱自然、观察自然的人会给自己取个自然名,其中爱好观赏植物的人常常取名自花草,观鸟的人则取名自鸟类。我本人也是自然观察爱好者之一,我的朋友圈里就有“黑脸琵鹭”“小鱼儿”“半夏”“佛手”“香草”等。

那么,这本书是怎么来的呢?朱敬恩是国内首批自然观察者之一,早在二十几年前就开始了观鸟活动,在观鸟界几乎无人不知。那时候,国内的观鸟活动刚刚兴起,他应邀在各地举办了数百场观鸟科普讲座,关键是他不光很会写,还爱好摄影,本书中的图片除了特别标明出处的十几张,其余都是他自己拍摄的。同为自然观察爱好者,我本人对朱敬恩可以说早有耳闻,要做自然科普图书时很自然地就想到了他。2022 年8 月,我陪同领导一起去厦门,跟朱敬恩约在厦门植物园见面。对着窗外葱茏的植物,谈起植物与观鸟,朱敬恩的话匣子就打开了。观鸟时他们常常需要在烫脚的沙子上行走,在阴森森的森林里蹲守,在泥泞的湿地里跋涉,有时还会被突如其来的大雨淋湿,但每次刷新自己的观鸟记录时,那种兴奋与满足也是外人难以体会的。为了让小读者们能更直观地体会到观鸟活动的乐趣,我们在本书中首先突出的就是趣味性和实用性。

当小读者拿到书后,如果迫不及待地从前往后快速翻一遍,会感觉仿佛有一群蓝色的飞鸟扑簌簌迎面而来!这是书中67 张蓝色的鸟类轮廓图飞速动起来带来的阅读体验,利用的是视觉暂留原理,我们爱看的动画片也是源于这一原理。而且,这些图片从不同于实拍图的角度展示了鸟儿的不同形态,比如书中的丽色奇鹛和黑头奇鹛,实拍图中是一个角度,它们的蓝色轮廓图又是另外的角度,可以帮助小读者多方位、多角度地加深对这两种鸟儿外部形态的了解。有兴趣的读者还可以在轮廓图上动笔描画,进一步增加阅读的互动性和趣味性。

在内容创作上,朱敬恩秉持幽默风趣而又优美自然的文风,各种比喻、拟人和夸张手法信手拈来,比如下图这一段中他就将两只调皮的鸟儿比喻为《哈利·波特》里喜欢恶作剧的韦斯莱双胞胎兄弟,相当符合小学生的阅读兴趣。

本书的实用性则体现在开篇就是90幅鸟类实拍图,那些各具情态的鸟儿中有常见的珠颈斑鸠、麻雀、白头鹎、红耳鹎、乌鸫等,有不常见的黄颈拟蜡嘴雀、白顶溪鸲、中华风头燕鸥等,有优美如仙子的白鹇和仙鹤,也有霸气如王者的灰脸鵟鹰、领角鸮等,这些实拍图可以帮助小读者们快速、精准识别鸟类。

在每一篇文章的开篇页脚处,朱敬恩还注明了观鸟地点,有兴趣的读者可以按图索骥,去那个地方蹲守文中写到的鸟儿,它出现的概率会比较高。比如第9 篇写到了“穿华服的紫水鸡家族”,页脚处注明了“云南省”,结合内文可以得知在云南鹤庆的草海湿地大概率可以观察到雁鸭、秧鸡和紫水鸡。

为了更好地体现观鸟环境,也契合热爱自然、保护自然的理念,我们将本书的色彩基调定为了蓝色,既可以象征天空,也可以象征湖水。在前衬与目录部分的蓝色块上,除了有各具情态的白色飞鸟,还设计了起伏的线条,读者可以将其想象为连绵不断的山川,也可以想象为河流与海洋,与封面的蓝色大鸟、文内的多幅蓝色鸟类轮廓图形成了内外呼应的关系,整体协调并且美观,充分展现了设计师团队张志奇工作室的创意能力。

有了有趣性、实用性自然还不够,我们还希望这本书能体现出更强的科普性、知识性。首先,在前衬之后、目录之前,设计师别出心裁地把原本大小不一的所有鸟图加以裁切美化,做成了4 页、包含共90 幅鸟儿清晰实拍图的2 个蝴蝶版,两个蝴蝶版后分别插入了与图片对应的鸟儿中文名。我又建议作者再加上每种鸟儿的英文名与拉丁文名,因为鸟儿的中文名、英文名可能不止一种,但拉丁文名是唯一的,可以有效地帮助观鸟爱好者判断鸟种。比如杜鹃,俗称布谷鸟的是大杜鹃,此外还有四声杜鹃、八声杜鹃,如果它们能够回答人类的呼唤,你在森林里喊一声“杜鹃”,可能有几种鸟儿回应你,但如果喊的是拉丁文名,那就只会有一种鸟回应了。其次,在每一篇文章后我们设置了“知识拓展”栏目,里面是一些有趣的科普小知识点,比如“乌鸦都是黑色的吗?”“猫头鹰都是夜行的吗?”等等。最后,为了方便读者检索,我建议设计师在本书最后的第209页加上了“‘知识扩展’索引附录”,把全书中的“知识扩展”栏目名全部编录在此,小读者从后往前翻阅时可以直接翻到他们感兴趣的科普知识点所在页。

编辑工作,苦乐参半。这本书从与特约主编联系、约作者聊稿件,到和设计师探讨选色与体例、协助寻找合适的鸟图,再到书稿下厂,背后的故事还有很多很多……通过这本书,我和果欢、熊拓二位年轻编辑认识了更多种可爱的小鸟,拓展了观鸟知识,提升了对大自然的关注与热爱,也进一步加强了环保意识。今年2 月份到北京出差时,我们会为路遇的喜鹊和啄木鸟欣喜不已;走进大自然再见小鸟时,会如遇故人来。希望小读者们都能爱上观鸟、读书,拥抱自然,慢慢体会观鸟的乐趣。读过这本书,你会注意到你所在的城市、小区的草地上可能就有跳跃的乌鸫,枝头隐现着白头鹎、红耳鹎,侧耳细听,还会发现布谷鸟和黄莺的欢快鸣唱。

猜你喜欢

山鹰观鸟杜鹃
湿地观鸟
杜鹃红
读《梅里山鹰》有感
观鸟记
农夫和鹰
杜鹃
百里杜鹃百里歌
百里杜鹃
运气
春季观鸟sty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