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文人与笔墨纸砚

2023-10-11

全国新书目 2023年8期
关键词:文房四宝文房毛笔

席小丽

自由撰稿人,《中国地理百科》作者,有书等多家平台拆书稿作者。热爱中国传统文化,寻访中国文房四宝故里,记录笔记数十万字。

远古时期,人们通过口耳相传进行交流。一件事情,你传给我,我再传给他,一来二去,许多信息难免出现差错,而且随着人们交流范围的扩大、交流内容的丰富,口头语言说过即逝、无法保存,不能清晰地传达到较远的距离。于是,文字就应运而生了。

3500 年前,地球上出现了文字。苏美尔人创造的楔形文字、埃及人创造的象形字,以及华夏民族创造的甲骨文,是世界上能看到的最古老的文字。其中,楔形文字多使用芦苇杆或木棒在泥板上刻画,笔画大都为具三角形的线条,字形也随着文明演变,逐渐统一固定为音节符号。古埃及人的文字起初叫作“圣书字”,包含很多狮子、鸟、长矛一类的图画,属于象形字。后来,古埃及人的文字逐渐增加了表意、表音的元素,最后受到拼音文字的影响,开始朝字母化方向发展。如今,古老的楔形文字、圣书字都已经没有人使用了,只有汉字现在仍在使用,而且是当今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文字,成为了中国人的符号特征。

经过考证,中国文字起源于距今五六千年左右的“仰韶文化时期”,这一时期中国文字以陶器文字,即图画为主。后来,中国人又发明了真正意义上的文字——甲骨文。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汉字经历了陶器文字、甲骨文、金文、大篆、小篆、隶书、草书、楷书和行书的演变。

毛笔笔锋的柔软特性使毛笔在书写过程中有了变化的可能。柔软的毛笔在古代文人雅士的手中既可以横向拖曳,又可以提按,随着用力轻重,写出的线条粗细有别,充满了艺术美感。

而毛笔在汉字演变的过程中,不但对于交流、继承中国文化功勋卓著,还催生出了一种独特的造型艺术——书法。在一幅完整的书法作品中,笔画、字、行是基本的要素。其中笔画是最基本的,笔画的力感、节奏、变化、和谐等等决定了一个字及整幅作品的形式美。

在北京故宫博物院清朝乾隆皇帝的书房三希堂里,有一幅大书法家王献之的行草《中秋帖》,这幅墨宝现仅存22 字,字势连绵不断,被称为“一笔书”,是书法“血脉相连”的楷模。飞动是这幅墨宝的最大特点,古人说,飞动则多奇,飞动则多趣。从这幅墨宝中,人们仿佛看到了生命的勃勃生机,听到了美妙的旋律,从而有了种种想象。书法的动感除了来自笔画线条的形貌和连接方式之外,还与线条的流动速度有关,这就对笔墨纸砚有了不同的要求。

古代中国人向来崇尚“学而优则仕”,一手好字外加文采斐然的文章是古代文人走向仕途的绝妙“武器”,因此笔墨纸砚不得不讲究。另外,文人雅士们常常借助书画抒发胸中的万丈豪情与苦闷,随兴所至,心中的所思所想汇聚笔墨之中,笔墨情趣也是文人墨客心境的体现。用毛笔蘸水、墨、彩作画于绢或纸上是中国画的传统绘画形式,这就更离不开笔墨纸砚了。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文房四宝自古和文人及书画家结缘,达成了互长共进的默契。字画是文人内心的表达,优质的笔、墨、纸、砚自然受到文人的青睐。三国时的书法家及造墨家韦诞说:“若用张芝笔、左伯纸及臣墨,兼此三具,又得臣手,然后可以建径丈之势。”文房四宝在发展改进中凝聚了中国人的智慧,是中国文明发展史上的宝贵文化遗产;同时,中国历代文人借助笔墨纸砚创造出了诸如书法、字画、典籍册页等绚烂多姿的文化产品。

晋代书法家王羲之曾说过,文房四宝相当于是阵地、武器、盔甲、城池,对于“领兵作战”的中国文人来说,可谓缺一不可。因此,文房四宝与古代文人情同手足,唐代大文学家韩愈将“笔、墨、纸、砚”戏称为“中山毛颖(中山兔毫笔)、绛人陈元(绛州松烟墨)、弘农陶泓(弘农陶砚)和会稽楮先生(会稽楮皮纸)”。

笔墨纸砚的存在使得中国古代知识分子的性格、才识、情绪在诗词字画及典籍册页中淋漓尽致地显现出来,也给后人们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

文房清供,中式书房不可或缺的配角

在一间中国传统书房中,笔墨纸砚及木制桌椅是标配。除此之外,往往还会有一件或多件工艺精美、造型独特、极具观赏性的器物吸引我们的眼球。它们可能是一个放置毛笔的笔筒、洗涮毛笔的笔洗、测墨浓淡的笔掭、搁置毛笔的笔山,或者是放置墨块的墨盒、装磨墨用水的水注、储水的水丞,或者是写字作画时用来压纸的镇纸,存放书札、柬帖的书匣,亦或是一幅铁画银钩的书画作品,也可能是一个根雕、一把乐器、一件瓷器等等。这些琳琅满目的文房杂器是中国传统文房不可或缺的辅助用具,它们也有一种雅称——文房清供。

文房清供种类繁多、包罗万象,制作工艺繁复,包括绘画、法书、烧造、雕刻、镶嵌等,材质也是无所不包,有金、银、铜、铁、玉石、漆器、陶瓷、玻璃、珐琅以及竹、木、牙、角等。这些功能各异的文房清供是中国传统书房中不可或缺的陈设,它们与笔、墨、纸、砚一起,为中国人的书写绘画服务,并组成了一个极具中国特色的艺术品世界。

“是无情之物变为有情”,是文房清供的形象写照。文房清供不在于是否名贵,关键在于主人的生活情趣。常言道,“案头清供是君子之心”。中国文人常常寄托情志于物件,一件小小的文房清供往往是主人清雅情趣所在。古代文人崇尚“天人合一”,自然界中的花草林木所蕴之精神常常与文人产生共鸣,因此文人们也会把花草请至书房。比如,明末清初的文学家、戏曲家李渔嗜水仙如命,据说每到冬季,李渔都要令家人购回许多水仙花,并亲手雕刻成各种造型,置于精美的器物中,或摆放在自家客厅和书房,或送给亲朋好友。

一件件文房趣物能够给中国古代文人们带去精神上的愉悦,而文人对文房清供的痴爱其实是一种古雅的生活态度,也是一种高雅的生活追求。

猜你喜欢

文房四宝文房毛笔
毛笔的由来
使用后的毛笔该如何存放?等
文房四宝
《文房之物》
走近文房四宝
最雅『鼠标垫』,你了解多少?——『文房奢侈品』臂搁欣赏
文房雅趣话砚滴
文房四宝
画画小工具 毛笔
河北省首届文房四宝艺术博览会开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