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良型呼吸机管道固定方法对NCPAP 新生儿血气水平、通气时间及睡眠时间的影响
2023-10-11郭玉珍练素斌张薇薇
郭玉珍,练素斌,张薇薇
(厦门大学附属妇女儿童医院(厦门市妇幼保健院)(厦门市围产-新生儿感染重点实验室)(厦门市围产医学临床研究中心)新生儿科,福建厦门 361000)
经鼻持续正压通气(NCPAP)常被应用于肺炎、急性呼吸窘迫等新生儿群体中,其运行原理是提供一个持续性的气道内正压,以抵消各种使上气道存在闭陷倾向的作用,从而保持患儿气道通畅,达到预防缺氧、改善睡眠等目的[1]。目前,临床多采用呼吸机配套的管道固定帽及固定方法,直接根据呼吸机及其配件使用说明安装固定管道,对患儿进行辅助通气。然而,临床实践发现,由于新生儿尚不具备自主行为控制能力,在接受NCPAP 治疗后,极易出现哭闹、躁动等现象,从而引发NCPAP 鼻塞脱落,同时,通气管路的固定方法不当、鼻塞压迫等因素也是导致NCPAP 患儿发生呼吸机管道脱落、面颊皮肤损伤的重要原因[2-3]。因此,改进呼吸机配套的管道固定帽及固定方法对NCPAP患儿具有重要意义。改良型呼吸机管道固定帽及固定方法是总结医护人员临床工作经验,并结合相关研究,对原有管道固定帽及固定方法进行加工、改良,具有操作简单、固定牢固、舒适安全等特点,更适用于NCPAP 新生儿。基于此,本研究选取本院2021 年1月—2022 年12 月收治的116 例新生儿NCPAP 患儿为对象,分析改良型呼吸机管道固定帽及固定方法对其的影响。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收治的116 例NCPAP 新生儿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n=58)中男38 例,女20例;胎龄26~35 周,平均胎龄(31.44±2.24)周;出生体质量2.1~3.9 kg,平均体质量(3.04±0.45)kg;日龄2~5 d,平均日龄(3.54±0.64)d;疾病类型:急性呼吸窘迫征14 例,新生儿肺炎22 例,新生儿呼吸衰竭9 例,新生儿肺透明膜病13 例。观察组(n=58)中男36 例,女22 例;胎龄25~35 周,平均胎龄(31.09±2.39)周;出生体质量2.2~3.8 kg,平均体质量(3.12±0.49)kg;日龄2~5 d,平均日龄(3.46±0.60)d;疾病类型:急性呼吸窘迫征15 例,新生儿肺炎20 例,新生儿呼吸衰竭11例,新生儿肺透明膜病12 例。两组患儿的各项一般资料比较,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纳入标准:于我院行NCPAP 治疗;经检查确定头面部皮肤良好,无破损;家属签订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伴有严重肺部感染者;合并严重低氧血症者;鼻腔黏膜不完整者;中途退出研究者。本研究经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呼吸机配套的管道固定帽及固定方法。将呼吸机管道连接好,放置于新生儿鼻孔内,并使用呼吸机配套的小帽对鼻塞进行固定。见图1。
图1 常规呼吸机配套的管道固定帽及固定方法
观察组采用改良型呼吸机管道固定帽及固定方法。测量患儿头围,选择弹性良好、柔质的材料进行固定帽制作,根据结果裁剪出一块矩形棉布,于帽体边缘缝制子母粘扣,保证子母粘扣闭合后矩形棉布可顺利成圆筒状;在固定帽下端口处固定一个胶质弹性带,使其形成一个能进入2 根手指的固定圈;通气短管固定绳口位置应在帽体前侧靠近下端口处1 cm 左右,2 条通气短管固定绳口应对称,将固定绳穿过绳孔并于帽体中采用子母粘扣固定;出气管固定带应位于固定帽后侧靠近上端口处,确保管道能够分别进行固定。为患儿佩戴好固定帽,对位置、松紧度进行适当调整,防止固定过紧对患儿面颊部皮肤造成压迫;密切观察患儿状态,约3~4 h 移除固定帽并检查患儿皮肤状况,发现异常应及时进行纠正、调整固定帽位置或松紧度,及时更换污染的固定帽。见图2。
图2 改良型呼吸机管道固定帽及固定方法
1.3 评估标准
(1)血气指标:测定患儿干预前及干预24 h 后的血氧饱和度(SpO2)、血氧分压(PaO2)、二氧化碳分压(PaCO2)。(2)通气时间及睡眠时间:记录患儿的日均睡眠时间、通气时间。(3)并发症及不良反应:记录患儿面颊部皮肤压痕、鼻塞漏气、额头部皮肤压痕、呼吸机管道脱落等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及鼻中潮红、鼻周压红等并发症的发生情况。
1.4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23.0 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SpO2等计量资料用()表示,采用t检验;并发症发生率等计数资料用[n(%)]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血气指标比较
干预前,两组的SpO2、PaO2、PaCO2比较,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24 h 后,两组的各项血气指标均优于干预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PaO2、SpO2均高于对照组,PaCO2低于对照组,但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血气指标比较()
表1 两组血气指标比较()
注:与同组干预前比较,aP<0.05
2.2 两组通气时间及睡眠时间比较
干预前,两组的通气时间及睡眠时间比较,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的日均睡眠时间长于对照组,NCPAP 通气时间短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通气时间及睡眠时间比较[(),h]
表2 两组通气时间及睡眠时间比较[(),h]
2.3 两组并发症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
观察组的鼻中潮红、鼻周压红、呼吸机管道脱落、鼻塞漏气、面颊部皮肤压痕、额头部皮肤压痕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但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并发症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n(%)]
3 讨论
NCPAP 作为重要的新生儿肺部疾病辅助治疗手段,具有降低肺泡动脉氧分压差、防止肺泡塌陷、增加功能残气量、保持肺表面活性物质、扩张气道、提高肺顺应性、固定横膈、增加自助呼吸潮气量、减少机械阻塞等作用,能有效提高新生儿肺部疾病的救治成功率[4-5]。临床进行NCPAP 治疗过程中需配备固定帽,避免因固定不佳而影响通气效果。常规固定帽和固定方法与相应的呼吸机配套,是临床固定呼吸机管道的首选方案。但新生儿易激惹、不具备配合操作能力,在接受常规固定帽和固定方法后仍会出现呼吸机管道脱落、鼻塞漏气、面部皮肤压痕等情况,严重影响治疗效果[6]。因此,对新生儿NCPAP 治疗过程中的管道固定帽及固定方法进行改良已迫在眉睫。改良型呼吸机管道固定帽需要选择适宜材料自行制作,因其材料获得方便、结构简单、制作难度低,使用过程中能依据患儿头围调节束缚力度,提高了固定舒适度,可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其躁动发生率,有利于提高治疗依从性[7]。因此,采用改良型呼吸机管道固定帽及固定方法或许能弥补常规呼吸机配套的管道固定帽及固定方法的不足,进而提高治疗效果。
存在肺部疾病的患儿气体交换功能降低,导致体内二氧化碳逐渐蓄积,造成血气指标异常改变,对患儿生命造成威胁[8-9]。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干预后的PaO2、SpO2均高于对照组,PaCO2低于对照组,但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这提示采用改良型呼吸机管道固定帽及固定方法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患儿的血气指标。NCPAP 治疗能降低患儿的气道阻力,增强呼吸驱动力,促进患儿肺泡气体交换,改善其呼吸障碍[10]。然而,由于呼吸机配套的管道固定帽弹性较差,呼吸机管道固定过紧会加重患儿躁动、哭闹,且可能造成患儿皮肤损伤,而固定较松又易产生管道脱落现象,不利于患儿血气指标的恢复,导致干预效果难以达到预期水平。而改良型呼吸机管道固定帽的取材柔软且弹性较好,对患儿皮肤的刺激性小,可调节松紧的设计能使其尺寸完美契合患儿头部,对其头面部的束缚感大幅降低,减少了患儿治疗过程中因皮肤刺激而出现的哭闹、躁动等情况,不仅有利于减少局部皮肤压痕,还进一步避免了呼吸机管道脱落,保证患儿正压通气的持续性和有效性,从而较好地改善其血气指标水平[11]。
新生儿由于其神经系统发育尚未完善,睡眠易惊醒,且受疾病和治疗影响,睡眠时间进行性缩短,严重影响其身体正常发育[12]。因此,采取相关措施提高NCPAP 患儿的睡眠时间对改善其预后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干预后的日均睡眠时间长于对照组,NCPAP 通气时间短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提示采用改良型呼吸机管道固定帽及固定方法能有效缩短患儿的通气时间,延长其日均睡眠时间。传统的呼吸机管路固定帽和固定方法对新生儿的束缚感强,易引起患儿哭闹,导致其睡眠时间减少,且躁动患儿还会增加呼吸机管路脱落情况的发生,从而延长通气时间。改良型呼吸机管路固定帽由柔软材料制作而成,固定后患儿可随意活动头部,有弹性、可调节松紧的固定帽进一步降低了对患儿的束缚感,使其在通气治疗过程中始终保持较高的舒适度,从而有效延长患儿的日均睡眠时间,且能避免因患儿躁动造成管路脱落,提高治疗效果,缩短通气时间[13]。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的并发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但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这提示采用改良型呼吸机管道固定帽及固定方法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并发症及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临床实践证实,改良型呼吸机管道固定帽及固定方法的主要优点包括:(1)固定帽制作材料获取容易,制作简单;(2)可调节设计对患儿的束缚感小、刺激性低;(3)固定帽柔软,牵拉过程中对患儿鼻腔的损伤小;(4)一人一帽降低了交叉感染的发生率;(5)操作简单,更换方便,降低了护理成本,提高了工作效率。
综上所述,新生儿NCPAP 患儿采用改良型呼吸机管道固定帽及固定方法的效果明显,可缩短其通气时间,增加睡眠时间,并可在一定程度上改善其血气指标,降低并发症及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值得注意的是,本固定方法与常规固定方法存在较大差异,操作虽简单,但同样需要对护士进行相关培训,告知注意事项,及时检查患儿佩戴情况,以保障其生命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