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自主训练疗法联合仿生物电刺激疗法对产后腹直肌分离患者康复效果的影响

2023-10-11张秋阳李雪芹

反射疗法与康复医学 2023年9期
关键词:生物电肌群腹部

张秋阳,李雪芹

(1.徐州市康复医院康复治疗部,江苏徐州 221000;2.徐州市康复医院妇科/产后康复科,江苏徐州 221000)

产后腹直肌分离是指腹部左右两个腹直肌的分离,分离距离超过2 cm,同时使得腹白线因被拉伸而变薄,并伴有腹壁突起的表现,在妊娠期和产后女性中较为常见,其发病原因主要与孕期激素水平变化、剖宫产手术、肥胖等有关,且多产、多胎、胎儿过大等是其高危因素。患者通常会同时伴有一些较为常见的症状,如脐围变粗、前腹壁弹性降低及腰背部疼痛等,严重影响产妇的产后康复情况,及时接受有效的干预尤为重要[1-2]。自主训练的目的是让患者在进行腹部收缩及伸张运动等各种体位训练时,刺激腹部肌群,增强力量,从而改善腹直肌分离。但其训练需花费较长的时间,且见效较为缓慢,易导致患者依从性较差,同时干预效果还受训练强度、病情严重程度、年龄体质等因素影响,存在个体差异性。因此,寻求更为有效的辅助干预手段是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3]。仿生物电刺激疗法是针对腹部肌群的生物电参数,采用不同频率和脉宽的仿生物电对人体腹部肌群产生刺激性作用,引起肌肉亢奋,并使其进行被动式挛缩,从而使患者腹部肌肉力量在一定程度上有所增强,最终使腹直肌及脐围恢复至正常状态。基于此,本研究通过选取2020 年3 月—2022 年10 月于本院就诊的82 例产后腹直肌分离患者为对象,进行分组研究,探讨自主训练疗法与仿生物电刺激疗法联合应用对产后腹直肌分离患者的康复作用。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82 例产后腹直肌分离患者为研究对象,按抽样检测法分为两组,各41 例。纳入标准:(1)产后42 d 复诊时,发现腹直肌分离距离≥2 cm,确诊为产后腹直肌分离;(2)术后无切口愈合不良、感染及失血等情况。排除标准:(1)不耐受仿生物电刺激;(2)先天性腹壁肌肉薄弱。本研究经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批,患者知情同意。对照组:年龄22~35 岁,平均年龄(28.95±2.14)岁;体重51~71 kg,平均体重(59.67±4.06)kg;生产方式:顺产25 例,剖宫产16 例。观察组:年龄22~36 岁,平均年龄(28.52±2.36)岁;体重50~70 kg,平均体重(58.74±3.84)kg;生产方式:顺产28 例,剖宫产13 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接受自主训练疗法:(1)腹部收缩与伸展训练:其中腹部收缩训练为双手、双膝着地,呈跪位姿势,双手置于肩膀正下方,膝盖置于臀部正下方,呼气时小腹呈放松状态,吸气时快速收缩小腹,同时进行收缩会阴。伸展训练为双手、双膝着地,呈跪位姿势,保持身体与地面平行,后伸右腿,直到触及地面为止,进行缓慢吸气,然后慢慢将右腿收回,同时进行呼气,左腿也同样按此操作进行,双腿交替进行,使身体能够持续不断的运动。(2)站姿训练:背靠墙站立,髋部及脑后紧挨墙壁,双腿与墙壁的距离保持在30 cm 左右,吸气时使腰部与墙壁之间无间隙,同时收缩腹部及会阴,呼气时恢复至原来状态。(3)抬腿训练:仰面平卧,双腿屈曲,双脚并拢平放在床上,吸气时将右腿缓慢抬起,使腿与床之前夹角维持在30°左右,呼气时缓慢收回右腿,左腿也同样按此操作进行,双腿交替进行。(4)搭桥训练:仰面平卧,双腿屈曲,双脚并拢平放在床上,吸气时,向上抬起髋部,同时收缩腹部及会阴,在空中静止3~5 s,然后呼气,缓慢放下髋部。(5)腹部卷曲训练:仰卧屈膝,双手交叉置于胸前或两耳旁,吸气时抬起肩部,呼气时放下肩部。以上训练动作均为1 组10 次,每天需进行3 组。

观察组在上述基础上实施仿生物电刺激:使用神经肌肉刺激治疗仪(Electronic Concept Lignon Innovation,国械注进20172211964),干预前让患者处于仰卧位姿势并保持,电极位置设定为A1+、A1-、A2+、A2-、B1+、B1-、B2+、B2-通道,将电极绒布浸透温水套在电极上,然后将电极片放置于在患者清洁后的腹横肌、腹直肌和外斜肌上。整个具体干预过程采用U8腹直肌分离程序,分为四个阶段,并于每个阶段进行相应的输出电流调节。治疗仪的电流强度设置标准应以患者能耐受且引起患者腹肌较强的收缩为宜,保证发挥最好的干预效果。每次持续时间为30 min,每天进行2 次。

两组均持续干预20 d。

1.3 观察指标

(1)腰背部疼痛程度: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进行评估,使用1 把长10 cm 的游动标尺。1 cm作1 分,0 分表示无痛,10 分表示难以忍受的剧烈疼痛,测试人员向患者说明尺的含义,让患者在尺子上圈出能代表自身疼痛程度的数字。评分越高,表示疼痛程度越剧烈。(2)腹直肌分离距离及脐围恢复情况:于干预前、干预20 d 后进行测量并记录。

1.4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20.0 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数资料用率(%)表示,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用()表示,采用t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腰背部疼痛程度比较

干预前,两组腰背部VAS 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20 d 后,观察组腰背部VAS 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腰背部VAS 评分比较[(),分]

表1 两组腰背部VAS 评分比较[(),分]

2.2 两组腹直肌分离距离及脐围比较

干预前,两组腹直肌分离距离及脐围比较,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20 d 后,观察组腹直肌分离距离及脐围均短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腹直肌分离距离及脐围比较[(),cm]

表2 两组腹直肌分离距离及脐围比较[(),cm]

注:与同组干预前比较,aP<0.05

3 讨论

妊娠子宫会随着孕期的增加而扩大,孕妇腹部会出现明显隆起,而隆大的腹部可能会导致腹腔压力增强,从而使腹部肌肉张力过大,最终使双侧腹直肌在腹白线处产生明显脱位,即腹直肌分离。同时妊娠期骨盆增大、骨盆前倾、腹部手术等均可引起产妇出现该病,若不加干预,会造成脊柱稳定性下降,进而影响体态,对患者的心理和生理造成严重的影响[4-5]。目前临床主要采用自主训练疗法和仿生物电刺激疗法来进行干预。

自主训练有助于腹直肌分离患者腹直肌恢复至正常状态,在医护人员的指导下,患者可以自觉地进行腹部收缩及伸张运动等各种体位训练,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对腹部肌群进行更深层次的刺激,让松弛的腹部肌肉得以收紧,加强腹直肌力量,进而促进腹直肌分离的恢复。与此同时,多层次的收腹缩阴动作,可强化腹部肌群;定时的站姿与收腹伸展训练,可以使髋部及腿部肌群得到加强;在仰卧抬腿训练中腹部肌肉群用力最多,长期锻炼可提升腹部力量,使肌肉群更发达[6]。但自主训练需要较长的训练时间,且干预效果易受训练强度、年龄、体质等影响,见效慢,故临床考虑联合干预[7]。研究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腰背部疼痛程度较低,腹直肌分离距离及脐围较小(P<0.05),这提示自主训练联合仿生物电刺激干预腹直肌分离患者,有利于修复腹直肌分离,缩小脐围,并可减轻患者腰背部疼痛。这与吕艳英[8]研究结果基本一致。分析其主要原因为:仿生物电刺激运用仿生物电流对患者的腹直肌及其他部位给予不同强度的电流刺激,通过对机体感觉神经和运动神经造成影响,使神经肌肉组织产生兴奋,从而动员更多肌纤维收缩,实现锻炼肌肉的弹性与张力的作用,促使腹直肌朝着腹白线部位集中,从而逐步恢复到正常状态,最终达到修复腹直肌的效果。随着腹直肌距离的缩短,患者的脊柱生理性屈曲和盆骨前倾也在一定程度上得到改善,有助于产妇更好地恢复形体。此外,电极片产生的电流刺激还可加快机体局部血液流动,牵拉肌肉并促使腰背部肌肉放松,达到减轻患者腰背部疼痛的效果[9-10]。自主训练疗法与仿生物电刺激疗法联合干预可显著改善患者的腹部肌群肌力,提高肌肉弹性与张力,加快受损肌肉功能恢复,从而改善腹直肌功能。但本研究仍存在不足之处,主要体现在患者总体样本量较少,以及研究时间短且并未分析患者干预的远期疗效。针对这部分内容的不足,今后有待开展更高质量的研究,进而为临床合理干预提供更加科学的依据。

综上所述,产后腹直肌分离患者采用自主训练联合仿生物电刺激疗法,可促进腹直肌分离距离及脐围缩短恢复至正常状态,并减轻腰背部疼痛,值得推广。

猜你喜欢

生物电肌群腹部
肩袖肌群训练联合电针对肩袖损伤的疗效
盆底肌生物电刺激在产妇盆底肌松弛护理中的应用
腹部创伤的CT诊断及其临床意义分析
活立木生物电智能移动终端查询系统的设计
*男子水球守门员膝、踝关节屈伸肌群等速肌力实验测量
Gardner综合征的腹部CT表现
阴道痉挛应用手法按摩联合仿生物电刺激
产后盆底肌群康复训练对初产妇顺产后尿失禁的防治效果
关于土壤pH值对活立木电势能影响的研究
青少年跖屈肌群力量耐力对平衡能力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