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退休水电工痴迷做手工,两年造出“木天坛”

2023-10-11曹德伟

老年博览·上半月 2023年9期
关键词:金山寺天坛微缩

曹德伟

64岁的时兴华是一名手工微缩建筑模型爱好者。退休前,他在一所学校当水电工。7年前迷上了做手工后,他从网上找来多个知名景点的建筑图片,在脑海中构思,凭想象一点点复原。如今,他已经完成了多件建筑模型的制作,每一件都十分精美。

在时兴华家中的工作室里,桌子上摆放着磨床、线切割机、盘锯、铣床以及各式各样的锉刀等制作工具。不大的屋子里都是他的宝贝。一旁的架子上摆放着他这几年的得意之作:古色古香的北京天坛、美轮美奂的苏州寒山寺普明宝塔、小巧精致的镇江金山寺慈寿塔……无不令人眼前一亮。时兴华说:“这7年我陆陆续续做了不少件作品,现在保留下来的都是制作得比较好的,其他的都处理掉了。”

聊起自己如何走上制作微缩建筑模型之路,时兴华打开了话匣子:“也是机缘巧合。那时学校要开兴趣班,问我能不能教学生做微缩景观。我做了一段时间后,发现植物很难打理,于是就转为制作软陶作品;但软陶作品容易开裂,难以保存,后来我又开始研究用竹木制作建筑模型。”

虽然是零基础,但时兴华无师自通,渐渐摸出了门道。“当时我跟学校里一位老师合作完成的一件作品还在省里获得了一等奖,我就慢慢有了兴趣,爱上了这个木工活儿。”时兴华说。

打眼、开槽、拼接……与别人制作模型前先绘图不同,时兴华的设计图都在他的脑海里。时兴华说:“一来是因为我不会画图,二来可能是手工活儿做久了的缘故,只要多看几遍建筑物的照片,我就大概知道该怎么做了。”

在脑海里构思好后,时兴华就开始准备材料,然后根据估算的尺寸不断调整打磨,一点点完成。然而制作初期并不顺利。他的第一件得意之作—北京天坛建筑模型用了整整两年时间才完成。“天坛的底部我是用牙签一点点裁、粘制作的。它的第一個难点在于小,用手抓不牢;第二个难点则在于对尺寸的把握。当时比例没控制好,我反反复复拆除重做了4次才算满意。”

金山寺慈寿塔模型的制作,时兴华花了大半年时间。时兴华说:“这几件模型都不大,也就40~60厘米高,但是制作工序复杂。以金山寺慈寿塔为例,塔每一层的高度要保持一致,翘角的弧度也要一致,如果有一层不对,就要整个拆除重来。”

时兴华的作品完成后,儿媳拍照发到了微信朋友圈,好评如潮。“大家都说他太厉害了。”时兴华的儿媳说。

“退休之后我也没什么其他的爱好,能得到大家的认可,是我最开心的事。现在我社交账号上用的头像就是微缩建筑模型的图片,有网友看到后,还找我想定制呢!”时兴华说。

最近这段时间,时兴华正忙着制作一件新作品—北京四合院,这便是之前一名网友向他“下的单”。“连价格都没谈。当时觉得得到了认可,很高兴,就答应了做。”时兴华说。

工序复杂烦琐,精度要求高,即便是1毫米厚的构件也丝毫不能敷衍,这就要求模型制作者有极大的耐心和细致。时兴华常常坐在工作台前一干就是五六个小时,有时夜里醒来,灵光乍现,也会爬起来到工作台前捣鼓几下。

时兴华说:“制作中国古建筑模型的工艺技巧是一笔宝贵的财富。随着科技的迅猛发展,很多传统技艺面临失传,我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能把一些东西保留下来。”

猜你喜欢

金山寺天坛微缩
CLOSE ENCOUNTERS
Close Encounters
《天坛之美》
微缩模型展 栩栩如生夺人眼球
酷世界
览金山寺
梅兰芳演出的《金山寺》《断桥》
微缩投影系统的垂轴放大率测量
集成方便型微缩厨房
北京天坛的建筑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