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农人”的丰收节

2023-10-10安彤

农民文摘 2023年10期
关键词:新农人黄忠菌菇

当太阳直射地球赤道,昼夜被几乎均分的这一天,炎热渐消,绿叶转黄,黑夜以此为界开始被拉长,广袤无垠的农村土地上也迎来了秋收、秋耕、秋种的重要时节——秋分。

自2018 年起,这一天被国务院正式同意设立为“中国农民丰收节”。节气时令“摇身一变”,成了极具鲜活现代感及仪式感的节日,人们对丰收的喜悦更多了一份真实感知。

现代思维点缀着传统文明的同时,我们也观察到,有这样一群“新农人”,正乘着互联网新技术的“快车”,将短视频、直播、商城货架等全域兴趣电商模式作为他们的“新农具”,讲述不同以往的丰收故事……

川渝小镇里的“水果大王”怎样炼成

坐落于我国西南、北纬30 度的一个“巴适”小镇——四川省雅安市汉源县九襄镇,凭借着优越的地理位置和水文、气候,被称作“水果之乡”。这里平均海拔1400 米,气候垂直变化显著,昼夜温差大,水果品种丰富,从海拔1000 米的草莓、金花梨,到海拔1400 米的脆红李、白凤桃,再到海拔1600 米的甜樱桃、苹果等,四季鲜果不断。

“80 后”的冉可七,生于九襄镇一户普通人家。大学毕业后,冉可七回到了汉源县城,在一家公司从事销售工作。原本不出意外的话,她的工作生活应该会围绕在办公室、出租屋和职场进阶中进行,但自小便“胆子野”、不喜循规蹈矩的她,想要回到从小长大的镇子,寻找“自由单纯的新生活”,也奔赴了青梅竹马的爱情。

冉可七与萝卜哥一同长大,冉可七考上大学后,萝卜哥则一直留在家乡打零工,进过厂子,也做过长途货车司机。单纯依靠体力挣钱的过程十分艰难,得知冉可七要回家时,萝卜哥也有了向前迈一步的想法。不久之后,二人便一同踏上了创业之路。

冉可七和萝卜哥用全部积蓄“搞了个合作社”,在家里近200 亩的土地上一边种树,一边养鸡。

然而辛苦并未换来同等收获,他们种的树缺乏销路,养的鸡也开始“成堆成堆地死”。“当时所有的积蓄几乎都赔进去了,真的太困难了。”萝卜哥说。

现实逼迫着二人转变思路、做出改变。观察到“我妈快60 岁了还拿着手机看视频了解外面的世界,村里的大爷大妈都有智能手机,每月用的电话流量比我还多”后,他们有了做短视频的想法。

没有过多犹豫,2019 年,二人正式开始运营账号“冉可七”。

上树摘果、下河捞鱼、湖边野炊……他们将镜头更多地聚焦在“展示家乡,宣传农村美好生活”上,记忆里的成长故事变为创作灵感,与城市截然相反的慢节奏生活开始吸引越来越多人的目光。创业多年,冉可七和萝卜哥第一次切实看到了“希望”。

转年,有了一定人气积累后,他们开始尝试抖音电商带货,专门销售家乡的水果农特产。“真的就是抱着试一试的态度”,可结果却完全出乎他们意料——首次直播当日,冉可七在抖音电商平台便卖出了500 单车厘子。此前因交通闭塞、信息流通慢而销路不畅的水果,订单蜂拥而至。

意识到这是一条可长期发展的道路,冉可七和萝卜哥在镇上招聘了几位员工,成立了一个小型电商部门。不过电商直播行业竞争激烈,他们的起步不算早,除了要克服初期电商物流、账号运营等新手挑战,直播掉粉现象也开始出现。

这一次,他们再次“挺住”了。

近年,抖音电商推出了“山货上头条”等长期助农项目,在开设线上电商专场和培训会的同时,也将目光聚焦到了乡村“人、货、场”,帮助地方新农人和农货商家成长,推广地标农产品。冉可七和萝卜哥赶上了这波助力。

“关注度和曝光度明显变多了。”直播带货的经验逐渐积累,冉可七举例说,“一个月就可帮助家乡卖出20万单冰糖李,而且回购率和好评率都很高。”

九襄水果在直播间的整体销量上去了,冉可七和萝卜哥开始考量更长远的可持续发展之法。

冉可七他们找到了一些果农,并承诺以高于市场的价格收购果子。“我们告诉他们什么都不用担心,踏踏实实把品质弄好就行,我们总有办法把果子卖出去。”

此后每到水果丰收时,冉可七和萝卜哥便会准时到果农家选果:“品相、口感不好的次果、烂果都不要,大家买回家不认可的品种以后也不会考虑。”

以供应链的方式运作,他们又拿到了川渝一带其他果林的部分销售权,直播带货事业越做越红火。

如今,在冉可七和萝卜哥的工厂里,每天有200 多人在线工作,“完全有能力承接十几万的日订单量”。其中,负责分拣、打包、装箱的工人,有90%是镇上的“留守宝妈”。她们一天的基本薪资为160 元,还有两顿免费工作餐。“依靠自己的双手和劳动挣钱,她们也拥有了更多表达和收获的权利。”

“现在镇上的人看见我们都特别高兴。”谈起这个话题,冉可七和萝卜哥的语调变得轻快,随着知名度不断提升,他们身上的担子未曾放下,但当每次路过村民家门口,听到“大家指望着你们,可得好好干啊”时,二人便觉得返乡创业的一切艰辛都有了意义。

“小菌菇”托起致富“大产业”

在福建省宁德市古田县,郑仁江家三代人都在此种植菌菇。

二十多岁时的郑仁江本不想留在家中继承父业,决定奔赴大城市独自闯荡,哪怕同样是做菌菇生意。但不久后他慢慢发现,家乡的菌菇产业越来越红火,村里通了路,基础设施逐渐完备,这让他决心返乡创业。

几年时间内,郑仁江将原先父亲盖的4 座菇棚扩建到了16 座,慢慢又升至37 座。生意看似红火,但是郑仁江清楚,低买高卖的二道贩子会抢走村民的利益,这始终不是长久之计。

2016 年,曾做过村干部的他决定在家乡创建公司,在产销一体的经营模式下,舍去中间环节,直接与全国各地的商超、农贸市场进行合作供货。也正是在此时,他与同样回乡创业的表弟黄忠生一拍即合——一个有丰富的土地、工人资源,一个有充足的科技、文化知识,两人决心将古田菌菇产业不断壮大。

慢慢地,公司形成了从菌菇种植、作物运输,到工厂加工、前端销售的完整产业链,员工也从起初的四人,发展到了上百人的规模。

在政府支持下,公司还在当地成立了农业合作社,联合村民一起种植银耳、从事菌菇产业。“种植完后,统一进行烘干、加工、销售,所有的社员一起参与分红。我们以社员为单位,一户社员可能有四五口人,现在有两百多户社员。”黄忠生介绍。

不过,尽管产业链条完整,产业发展欣欣向荣,一些产业带上的未得到解决的痛点却始终横亘在人们心上,如某些品类市场窄、消费者认知度低、产业品牌附加值弱等。

为此,郑仁江、黄忠生和县里的其他从业者们,纷纷探索起“小菌菇”的“新路子”。

2020 年,黄忠生开始自己摸索短视频与直播,公司也逐渐将视线转投电商,之后就在抖音电商上注册了“中菌食品专营店”的账号,几个合伙人一起,决心做大电商事业。

“平台提供培训,让我们能快速学习如何运营账号。”此外,黄忠生还表示,在抖音上只要没有发错货或者其他品控售后问题,发出后14 天左右就能收到货款,大大缩短了回款时间。

销量只是一方面,黄忠生说:“对我们农民来说,稳定的收入才是前提,通过电商增加了销量,农民有稳定的收入在口袋里。”

金秋九月,又是一年丰收时。郑仁江感激曾经热血创业的自己,他始终相信并期待:“大家在村里就能赚钱,把日子过得红红火火!”

猜你喜欢

新农人黄忠菌菇
Magnetic properties of oxides and silicon single crystals
董帅:大棚里的菌菇王
A great seeing-eye dog了不起的导盲犬
韦禾菌菇飘香 健康美味护航
谢凤英 菌菇追梦 抱团脱贫
蘑菇点点
新农人电子商务创业模式探究
大数据时代我国农产品电子商务平台模式研究
“新农人”吴迪,互联网+农业+现代管理,玩转现代“酷农业”
Nonlinear Intelligent Flight Control for Quadrotor Unmanned Helicop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