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数形结合,促进『速度』概念再认识
——《看图知速》教学设计

2023-10-10黄建

小学教学设计(数学) 2023年9期
关键词:迪迪实线横轴

文 黄建

【教学内容】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第53页。

【教学过程】

一、获取信息,初步感知

1.回顾旧知

任务驱动:同学们,对于路程、时间和速度,你们有哪些认识?

生:速度=路程÷时间,时间=路程÷速度,路程=时间×速度。

生:我知道怎么比快慢。如果时间相同就比路程,如果路程相同就比时间,如果路程和时间都不相等,可以求出速度再比。

生:我知道速度的单位是很特殊的,它里面不仅有路程还有时间。

【设计意图:激活学生原有认知,强化速度和时间与路程之间的关系。】

2.初探图意

师:(出示下图)这幅图可能是在讲一件什么事呢?

(1)任务驱动:(出示下图)仔细读图,你获取了哪些信息?

(2)独立思考:大家可以在纸上圈一圈、写一写、算一算。

(3)全班交流。

生:我发现它的横轴表示时间,纵轴表示路程,这是一幅和路程、时间有关的图。

生:既然已经提供了路程和时间的信息,我可以求出速度。

生:是的!比如这个点,我们从上往下看,它的时间指向6小时,从右往左看,它的路程正好是300千米。因此,可以求出速度是300÷6=50(千米/时)。

强调:他是怎么看出这个点表示的时间和路程,并且求出速度的?

(4)审辩:迪迪读完这幅图后,提出看法:我觉得速度一直在增加。你们同意吗?

生:我同意他的想法,因为在这个过程中,这条线一直在往上走。(用手比划)

生:我也这么看。随着时间的变化,速度越来越快。

生:我不同意他们的想法,往上走的不是速度,是因为路程在增加。

生:我也不同意,我可以举一些例子来说明,他的速度没有变化。比如这个点,时间是2小时的时候,他走了100千米,速度就是50千米/时;再看这个点,时间是6小时,路程是300千米,速度还是50千米/时。速度没有变化。

师:他们的意思谁听明白了?

生:他的意思就是找两个点,分别求出它们的速度,比较一下,发现速度并没有变化。

生:我有补充,如果速度发生变化,点就不在一条线上了。比如,点A的速度是100千米/时,6小时行600千米,“跳”到线的上方去了。

生:如果速度是30千米/时,30×6=180(千米),表示6小时的点在下面(指点B位置)。

生:在同一条直线上的点,速度都一样。如果在直线外,速度就发生了变化。

【设计意图:出示运行图,放手让学生自主读图,暴露出学习的起点:会看“点”的信息;误读“线”的信息。顺势组织思辩:速度究竟有没有发生变化?利用读“点”基础,辨明“线”的意义,积累数形结合的读图经验,基于图像生成对速度和时间、路程关系的新认识。】

二、问题解决,认识速度

1.任务驱动

师:快车和慢车沿相同的路线从A地到B地,所行的路程与时间的关系如下图。

师:你觉得哪一条表示快车,哪一条是慢车?

2.大胆猜测

师:猜猜看,觉得虚线是快车的请举手。实线?

3.小心求证

师:猜测对不对呢?可以在图上圈一圈、画一画、算一算。

4.全班交流

(1)读图:固定路程比时间。

生:这一段,两车的路程是一样的,都是300千米。时间实线是6小时,而虚线只要4小时。

生:我要提问:路程是300米我知道,时间我不会看。

生:你可以竖着对下去到横轴上看,实线从这里出发行驶了300千米,对应的时间是6小时;而虚线行驶了300千米,对应的时间乍一看,也是6小时,但是前面的2小时它一直在A地,没有启动,所以虚线车辆实际行驶时间只有6-2=4(小时)。

小结:可以在图中对应固定路程找时间,时间越短,速度越快。

师:还有不同的观察角度吗?

生:我们组是这样看的。他们都是从A地到B地,实线车辆用了15小时,虚线车辆用的时间比它短很多。

生:实线从0到15,共15小时;虚线晚出发,早结束。相同的路程下,用时短的车辆,速度更快。

小结:和前一个方法有什么相同之处?还有其他想法吗?

(2)计算:直接求出速度。

生:我们是通过计算得到的。实线的速度是100÷2=50(千米/时),虚线的速度是300÷(6-2)=75(千米/时)。75>50,所以虚线是快车。

生:为什么要减2小时?

生:因为前面2小时它的路程没有变化,它没有在行驶。

生:我们是这样计算实线的速度的:300÷6=50(千米/时)。

追问:选任意一点都可以吗?为什么?

小结:我们可以读出直线上一个点的时间和路程,计算速度比快慢。

(3)平移:观察斜率比快慢。

生:我们是这样比较的:虚线比较斜,它就比较快。

生:你是怎么看出来它比较斜的?

生:跟我们坐滑滑梯一样,这里的角度小,说明比较慢。角度更大,表示它更斜,速度更快。

生:那为什么更斜,它的速度就更大呢?哪些同学也有这样的疑问?为什么这里的角度越大,它的速度就越快呢?

生:我们组想到了一种方法,如果快车2个小时不用等,让快车和慢车一起出发。结束的时间也早了2小时。这样就得到了一幅图。

生:其实就是把虚线平移过去。同时出发,早结束。

师:还有什么想法?

生:时间向左右“拉”,路程向上下“拉”,拉出直线倾斜的样子,越被时间拉得多,越靠近横轴,表示用时越多,越慢;越被路程拉得多,越靠近纵轴,越快。

生:可以对着路程终点画一条线,时间用得越多,点越靠右,连起来的线和横轴的夹角越小。时间用得越少,点越靠左,连起来的线和横轴的夹角越大。

生:也可以时间这里画一条线,比如:都行驶了6小时。实线这里对应着300千米,虚线这里在300千米上面。所以虚线是快车。

师:相同时间,路程行驶更多的点在——

生:更高的地方,连线和横线的夹角更大。

师:通过刚才的研究,有什么发现?

生:和横轴的夹角越小,速度越慢,和横轴的夹角越大,“立”得越高,速度越快。

生:速度是时间和路程“拉锯”的结果。

课堂小结:有图参照时,我们可以找一个点,读取路程和时间,用路程÷时间算出速度。也可以直接根据线的倾斜情况,作出判断,因为倾斜就是受时间和路程的变化情况影响的。

5.提出问题

(1)提问:回头再看看这幅图,你还有什么疑问吗?

生:终点B和起点A相差多少千米?

生:按照这样的速度,快车到达B地一共要用几小时?

生:快车几时到达B地?

(2)请你从中选择一个最感兴趣的问题进行研究。

(3)交流。

师:很多人都在研究第一个问题。黄老师收集到这样一些想法,看看你能读懂谁的?

6.小结

师:通过刚才的研究,你有什么收获?

【设计意图:将思辨和论证作为主要的教学策略。任务驱动:哪一条线表示快车?课堂中,学生通过读点、计算逐步过渡到读线比较两车的快慢。读点是读线的基础,而连点成线将对速度的理解推进到变量的理解:时间和路程都在变,而它们之间的关系(比值)没有变,即“速度”没有变,直观体现为一条直线。最后,结合图示自由提出问题、自主解决问题。】

三、分层选择,拓宽背景

★基础练习:下图描述了一个游泳池进水管打开后的进水情况。

(1)这个进水管每分钟的进水量是()立方米。

(2)照这样的速度,如果给这个游泳池注水20分钟,能注水()立方米;如果要给这个游泳池注水750立方米,需要()小时。

(3)补充:已知乙水管的速度是甲水管的2倍,请你在图中标出甲、乙水管,并说明你的理由。

★★巩固练习:一天,迪迪去上学,他刚走不久,妈妈发现他忘记带数学书,于是就去追迪迪。

(1)妈妈出发时,迪迪已经走了()米,妈妈的速度是()米/分钟。

(2)为了尽快追上迪迪,妈妈将速度加快到200米/分,在A点处追上迪迪,请将图补充完整。

(3)根据上图,提出一个数学问题。

【设计意图:分层练习,借助图像,内化对“速度”作为“关系值”的理解。基础练习考查学生读图、分析的能力;巩固练习提升学生对比、推理的能力。开放性的问题设计进一步发展综合应用与反思评价的能力。】

猜你喜欢

迪迪实线横轴
请您诊断
我是蜗牛
小编话交规“刘星”你违法啦!
牙牙岛之旅
秋天来啦
戒烟
叠叠看 真神奇
请您诊断 病例126
请您诊断
面具侠迪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