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安徽省对外贸易及进出口商品结构对城乡收入差距影响研究
——基于VAR 模型实证分析

2023-10-10朱清涟

生产力研究 2023年9期
关键词:出口额进出口差距

朱清涟,张 键

(安徽工商职业学院 经济贸易学院,安徽 合肥 230000)

一、引言

安徽省作为中部大省,改革开放以来对外贸易稳步发展,1979—2021 年期间,安徽省进出口贸易额从2 782 万美元增加到1 070 亿美元,年均增长率达到21.71%,高于同期全国外贸平均增长速度。贸易结构上,安徽省贸易从以“农业、轻工、重工”的结构逐渐过渡到了“轻工、重工、农业”,贸易结构呈现由量到质的转变。对外贸易稳步发展的同时,经济总量进一步提升,2021 年安徽省生产总值达42 959.18 亿元,较1978 年的114 亿元增长约377倍,全省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节节攀升,其中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1981 年的425 元增加到2021 年的43 008 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246 元增加到18 372 元,分别增长约100 倍和74 倍。

以上数据中,经济增长呈现喜人趋势,但城乡收入差距问题依旧十分显著(见图1),党的二十大提出,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促进城乡共同富裕,解决城乡失衡问题。城乡收入差距的不断扩大给城乡共同富裕带来更大挑战,在这一重要时刻,如何解决收入分配不公,尤其是如何缩小城乡收入差距,是我国政府亟需解决的重要问题,也是引起学术界关注的重要议题。安徽省进出口贸易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程度有多大?二者之间关系如何?进出口商品结构的优化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如何?本文基于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分析进出口贸易对劳动者工资收入的影响,并利用该安徽省1999—2021年期间的数据,建立VAR 模型,分析对外贸易及进出口商品结构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具体影响,并据此提出对策建议。

图1 安徽省城乡收入差距

图2 模型稳定性检验

二、理论分析

基于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

式(1)中Q为产出,A为技术进步率,K为资本投入量,L为劳动投入量,α、β为弹性系数,根据利润最大化原则:

其中w为工资,r为资本的使用成本,将式(2)除以式(3)可得:

将式(4)代入式(1),取对数后可得:

将式(5)整理后可得:

为了考察对外贸易对劳动力工资水平的影响,将上述方程做进一步扩展。发生进出口贸易后,总产出可分解为国内销售和对外出口,即Q=D-IM+EX,其中,D为总需求,IM为进口量,EX为出口量,则方程变为:

假设存在不同产业i和j,则不同产业劳动者的工资方程分别为:

将式(8)减去式(9),可得到如下方程:

由式(10)可知,进出口贸易的发生会影响不同产业间劳动者需求和工资水平。如果城市地区和农村地区的劳动者从事不同的产业,则进出口贸易的发生会通过影响其工资水平导致城乡之间的收入差距。接下来,本文利用安徽省时间序列数据,检验理论研究结果。

三、实证分析

(一)变量选取与模型设定

1.变量选取。本文以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与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之比EQ作为被解释变量。关于解释变量的设定,参考蓝庆新和田海峰(2002)[1]的做法,首先根据SITC标准分类方式将贸易品分为初级产品和工业制成品,EX1、IM1分别表示工业制成品出口额和进口额,EX0、IM0分别表示初级产品出口额和进口额,依据公式(见表1)计算出贸易结构TSV,TSV值越大,表示该省工业制成品出口额比重增加,贸易结构优化[2]。出口贸易(EX)和进口贸易(IM)分别以当年美元与人民币中间价折算出口贸易额和进口贸易额与当年该地区GDP之比来衡量[3]。

表1 变量的选取

表2 单位根检验结果

表3 协整检验结果

2.模型设定。依据理论分析,实证模型设定为:

式(11)中,t表示年份,ε为误差项。为消除异方差性,对所有变量取对数处理。上述指标的原始数据来源于2000—2022 年安徽省统计年鉴。

(二)ADF 单位根检验

为了验证数据的平稳性,确保回归分析的有效性,首先对各个变量的时间序列进行平稳性检验,检验结果如下:

由检验结果可知:在5%的显著性水平上,原时间序列均未通过单位根检验,说明原始数据是不包含趋势项和截距项的非平稳序列,直接建模会导致伪回归,对序列的一阶差分继续进行单位根检验,结果显示不包含单位根,该序列为一阶单整,符合协整检验条件。

(三)Johansen 协整检验

利用Johansen 协整检验确定各变量之间是否存在长期均衡关系,由于变量个数大于2,首先建立VAR 模型,然后利用滞后长度准则确定模型最为合理的滞后阶数,根据AIC、SC、HQ等评价统计量确定最优滞后阶数为3,接下来,利用Johansen 极大似然检验分析多变量之间是否存在协整关系,结果如下:

检验结果显示:在5%的显著性水平下,城乡收入差距与进出口商品结构最多存在三个协整关系。

(四)VAR 模型

依据前面分析结果,建立VAR(3)模型,结果如表4 所示。滞后二阶的出口额对于城乡收入差距具有负向作用,出口额增加一个单位,城乡收入差距缩小0.370 56 个单位;滞后三阶的出口额对于城乡收入差距具有负向作用,出口额增加一个单位,城乡收入差距缩小0.177 712 个单位。滞后二阶的进口额对于城乡收入差距具有正向作用,进口额增加一个单位,城乡收入差距扩大0.160 611 各单位;滞后三阶的进口额对于城乡收入差距具有正向作用,进口额增加一个单位,城乡收入差距扩大0.079 931 个单位。滞后一阶、滞后二阶、滞后三阶的进出口商品结构指数与城乡收入差距的变动呈反向关系。以上实证分析表明,随着出口贸易增加,城乡收入呈差距缩小趋势,进口贸易增加,城乡收入差距呈扩大趋势,进出口商品结构的优化促进城乡收入差距缩小。

表4 VAR 回归结果

表5 方差分解结果

(五)VAR 模型稳定性检验

AR 根图显示:全部根的倒数值都在单位圆之内,VAR 模型稳定,接下来,进行脉冲响应及方差分解分析。

(六)脉冲响应及方差分解

如图3 所示,对VAR(3)模型进行脉冲响应函数分析,设置预测期为10 期,得出各变量对该省城乡收入差距产生的冲击效果。出口贸易对城乡收入差距产生负向冲击,在第五期达到最大值,而后上升并趋于稳定;进口贸易对城乡收入差距冲击在前五期呈现正负交替趋势,第四期正向作用达到最大后下降,第6 期开始呈现正向冲击并趋于稳定;贸易结构指数对城乡收入差距冲击在第2 期负作用达到最大,而后上升,到第6 期后一直处于负向冲击并最后趋于稳定。

图3 脉冲响应结果

根据方差分解结果,该省城乡收入差距的变动很大程度上由自身因素解释,解释程度随着期数的增加而降低,由第一期贡献率为100%降至第十期53.968 84%,解释变量中,出口贸易额对城乡收入差距的解释程度最高,第一期为0,从第二期开始逐渐上升,第十期达到最大值,为38.153 52%;进口贸易额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从第二期开始,呈波动趋势,第四期达到最大值;进出口商品结构对城乡收入差距影响呈上升趋势,第二期贡献率为2.578 859%,第十期达到8.002 825%。

四、基本结论与政策建议

(一)基本结论

根据安徽省1999—2021 年数据进行实证分析,得出主要结论:(1)安徽省城乡收入差距的变动很大程度上由自身因素解释,出口贸易对城乡收入差距影响较大,短期内会缩小城乡收入差距,随着期数增加,影响减弱并趋于稳定;(2)进口贸易对城乡收入差距影响微弱;(3)进出口商品结构的优化有利于缩小城乡收入差距,其影响呈上升趋势。

安徽省出口贸易的快速发展吸纳了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从事加工贸易。为了满足用人需求,一方面,企业会对现有工人进行培训;另一方面,员工的自我发展需求以及政府部门的相关政策,会激励工人进行知识升级和技能提升,农民非农业收入增加,城乡收入差距缩小。进口贸易对城乡收入差距影响微弱,但进口设备会替代部分低技能劳动力,从事低端加工贸易的农村剩余劳动一定程度受到挤压,收入恶化,城乡收入差距拉大。外贸产品出口中,工业制成品出口占比大,但仍以劳动密集型产品为主,随着贸易结构的进一步优化,城乡收入差距有望收窄。

(二)政策建议

第一,主动应对双向冲击,多措并举稳外贸。当前,在中美贸易冲突背景下,诸多出口产品遭受限制。外贸企业应主动出击,挖掘新兴市场,大力发展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进出口贸易;升级贸易方式,推进线上线下融合发展,推动贸易和产业联动发展。

第二,发挥比较优势,优化对外贸易结构。该省出口贸易中,机电产品出口额占出口总额一半以上,产业优势明显,机电生产企业需牢牢抓住行业发展新趋势,下大力气进行产品升级和技术改造,强化品牌建设,以点带面,局部带动整体,推动整个省份的出口商品结构升级,缩小城乡收入差距。

第三,升级产业结构,促进就业增长。充分延伸工业产业链,增强对农村劳动力的吸纳能力,合理引导劳动密集型产业承接农村劳动力;鼓励各地区依据区域产业发展制定职业培训计划,创新培训模式,引导农村劳动力向高级技工转变,满足高层次加工业的用人需求,扎实推动实现共同富裕目标。

猜你喜欢

出口额进出口差距
今年上半年我国化肥进出口双双下降
前两个月我国化肥进出口量均减少
墨西哥农产品对美出口额将达218亿美元
2020年玩具出口额逆势增长
进出口经理人
《进出口经理人》征订
难分高下,差距越来越小 2017年电影总票房排行及2018年3月预告榜
W2018015 2017年巴西铜精矿出口增长29.9%
2017年7月塑料制品出口额同比增长11.1%
缩小急救城乡差距应入“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