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外精神型领导研究的知识结构、发展演变与热点分布
——基于CiteSpace知识图谱的对比分析
2023-10-10季小童崔遵康雷天骄姜汝琳
季小童, 崔遵康, 张 帆, 雷天骄, 姜汝琳
(1.北京理工大学 管理与经济学院, 北京 100081; 2.北京理工大学 材料学院, 北京 100081;3.北京理工大学 共同富裕与人力资源开发研究中心, 北京 100081; 4.陕西师范大学 档案馆, 西安 710062)
个体对生命终极目标的追求、在生活中找到终极意义和目的、过上完整生活的内在愿望被称为“精神性(spirituality)”[1]。随着互联网和数字技术的深入发展,平台经济、零工经济等新型产业形态不断涌现,并催生出灵活用工、共享员工等雇佣关系与就业形式,组织结构也日趋扁平化、网络化、虚拟化和柔性化。在此背景下,面对新生代员工,组织领导者迫切需要回应他们的自我价值诉求,满足其意义感和归属感,更好地引领、凝聚和激发成员的精气神。由此,主张以共同信仰和共享式价值观取代传统激励机制,从而提升组织有效性的精神型领导开始受到学者和实践者们的关注[2]。
当前,精神型领导的研究已取得一定进展,然而,鲜有研究对该领域的知识结构、发展演变及热点分布特征进行系统考察,学者们对国内外精神型领导研究的异同之处也尚不清晰。为完整、客观地剖示精神型领导研究的整体知识特征,助推相关研究进一步深入,本文采用科学知识图谱方法,对国内外精神型领导研究进行对比分析,从而为未来研究提供启发和思路。
1 数据来源与研究工具
以WOS(Web of Science)核心合集、CNKI(中国知网)和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数据库作为数据来源。检索日期为2022年3月。在WOS中的检索策略为:主题=spiritual leadership,发文年限不限,得到文献477篇;在CNKI中的检索策略为:主题=精神型领导OR精神领导OR灵性领导OR灵性资本(1)鉴于企业家灵性资本的部分研究借用了精神型领导的概念和量表,故将“灵性资本”纳入主题词。,过滤掉无关文献后,得到文献110篇;在CSSCI中的检索策略为:所有字段=精神型领导OR精神领导OR灵性领导OR灵性资本,得到相关文献27篇。考虑到精神型领导与职场精神性紧密相关,在知识基础分析部分绘制了职场精神性研究的知识图谱,检索日期为2022年1月,检索方式为主题检索,相关主题词包括workplace spiritual*、spirit* at work*、spiritual intellig*、employee spiritual*、personal spirituality、individual spirituality等,筛选掉不相关文献后,共获得743篇文献。
采用CiteSpace[3]作为知识图谱分析工具。CiteSpace能实现对关键词词频、共现和聚类、文献共被引、期刊共被引、国际合作网络,以及作者合作和共被引等内容的分析,并通过聚类网络图、时间线图和时区图等进行可视化展示。
2 国内外精神型领导研究的知识结构
2.1 国内外精神型领导研究的知识来源
期刊共被引分析能揭示研究主题在期刊层次的知识输入,反映学科知识来源。由图1可知,精神型领导研究引用最多的是领导力领域的旗舰刊物——领导力季刊(LQ);其次是商业伦理杂志(JBE),这反映了精神型领导风格与商业伦理和价值观问题的紧密联系;此外美国管理学会杂志(AMJ)、美国管理学会评论(AMR)、应用心理学报(JAP)等刊物也是重要引文来源,说明精神型领导研究主要建立在管理学和心理学的学科知识体系之上。
由图2可知,国内精神型领导文献中的外文引文来源与国外研究具有一致性,以管理学、心理学领域的权威刊物为主,如LQ、AMJ、JAP、JBE等。此外,管理世界、心理学报、南开管理评论、管理学报等国内管理学和心理学领域的期刊也是重要引文来源。
分析国内精神型领导研究的期刊来源可以发现,研究主要发表在领导科学与经济管理、心理学、科技管理以及综合性社科刊物和高校学报上,其中发表在科技管理类刊物(如科技进步与对策)上的文章多与创新、创造力有关。与国外文献对比,国内鲜见在教育类、环境类刊物上的发表,这反映了我国精神型领导研究的应用场景还有待进一步拓展。
2.2 国内外精神型领导研究的知识基础
2.2.1 国外精神型领导研究的知识基础
鉴于精神型领导与职场精神性的紧密关联,首先对职场精神性研究进行文献共被引分析,以探查和揭示二者间关系。由图3可知,Fry[2]、Fry等[4]、Chen和Yang[5]、Afsar等[6]、Fry等[7]、Yang等[8]精神型领导研究的关键文献在不同时期都作为重要节点嵌入了职场精神性的共被引网络,可见,精神型领导是职场精神性的重要内容,换言之,职场精神性构成了精神型领导研究的主题归属和知识背景。结合图4可知,精神型领导的重要开拓者Fry也是职场精神性研究中极具影响力的知识贡献者。
图3 国外职场精神性研究的文献共被引图谱
图4 国外职场精神性研究的作者共被引图谱
结合图5和表1可以发现,Fry[2]一文是精神型领导领域被引频次最高的文献,该文明确了精神型领导的概念内涵和理论模型,与Ashmos和Duchon[9]、Duchon和Plowman[10]、Dent等[11]、Fry等[4]、Giacalone和Jurkiewicz[12]、Reave[13]、Brown和Trevio[14]、Avolio[15]文献共同构成精神型领导早期发展阶段的知识基础,其内容包含了对精神型领导因果模型的实证检验和理论探讨,职场精神性的概念发展、测量和实证研究,相近领导类型的内涵辨析,以及职场精神性研究的阶段性综述和手册。Fry 和Cohen(2009)[16]讨论了精神型领导在推进组织变革和摆脱加班文化中的作用,并拓展了精神型领导模型的结果变量,该文具有很强的中介中心性,对连接前后期的研究起到了桥梁作用。Chen和Yang[5]、Benefiel 等[17]、Chen和Li[18]组成了精神型领导深入发展阶段的关键文献,这些研究从前因、中介和结果变量等角度拓展了精神型领导的理论模型并完成了实证检验,初步考察了跨文化情境下的精神型领导有效性,并对该主题的历史、现状和未来挑战做了梳理和分析,为领域内相关研究奠定了知识基础。
表1 国外精神型领导研究文献共被引网络中被引频次前10文献
图5 国外精神型领导研究的文献共被引图谱
由图6可知,Fry L W、Ashmos D P、Benefiel M、Giacalone R A、Bass B M、Reave L、Chen C Y等在作者共被引网络中占据重要节点,他们的系列研究在精神型领导领域具有重要学术影响。整体上,共被引网络中作者数量不多,少数人的研究在领域内发挥着核心作用,尚未出现成熟的流派分支或多元范式。在对国外作者合作网络的分析中,也发现作者分布较分散,核心作者数量少,且作者间大多不存在合作关系,因而未能呈现出聚类网络。这可能与精神型领导研究兴起历史尚短有关,反映出相关研究成果、观点还有待进一步丰富和拓展。
图6 国外精神型领导研究的作者共被引图谱
2.2.2 国内精神型领导研究的知识基础
由图7可知,国内精神型领导研究的文献共被引网络中缺少突出的关键节点,整体呈现零散分布状态。结合节点文献的共被引次数并追溯原始文献发现,仅杨付等[19]的论文共被引频次较高(5次),其余均在3次及以下,且文献的中介中心性都等于或接近于0。这一方面是由于精神型领导在国内起步时间晚、文献总量有限所致;另一方面反映出该领域的国内研究缺乏共同的知识基础,研究的关联性和累积性不足,研究间的承继关系较薄弱。
图7 基于CSSCI的国内精神型领导研究文献共被引图谱
2.3 国内外精神型领导研究的合作网络
2.3.1 精神型领导研究的国际合作网络
由图8可见,英国、美国位于国际合作网络的中心地带,通过计算发现,它们的网络中心性也最高,分别为0.23、0.18,中国、巴基斯坦、韩国、印度和澳大利亚也显示出一定的国际合作强度,但中心性均在0.1以下,不属于关键节点,说明我国在该领域的国际合作还有待加强。
图8 基于WOS数据的精神型领导研究国际合作网络图谱
2.3.2 国内精神型领导研究的作者合作网络
由图9可知,国内关注精神型领导研究的学者团体总量不多,但形成了若干小规模的合作网络聚类,通过追溯相关文献可知,各合作网络聚类的成员多来自同一单位或导师团队,以团队内部合作为主,且不同团队所关注的内容也存在差异。例如,河南大学王明辉团队较为关注精神型领导的有效性研究,相关结果变量涉及员工任务绩效、情感承诺、谏言行为等;南京师范大学顾建平团队着重从企业家灵性资本的角度,考察精神型领导对创业绩效、创造力、创新性行为和组织公民行为等的影响;贵州财经大学邓志华团队则侧重从多层面视角,探究精神型领导在组织内对创新行为、创新绩效以及创造力等的影响机制。
图9 基于CNKI的国内精神型领导研究作者合作网络
3 国内外精神型领导研究的发展演变
3.1 国内外精神型领导研究的起源和发文趋势
由图10可知,精神型领导的研究始于国外,最早可追溯到1984年的宗教学文献,从概念萌生到主题确立经过了约20年的探讨和积蕴,到2003年前后,才逐渐出现了若干奠基性文献,推动该领域的学术研究进入新的阶段,此后的发文量整体上呈现较快的增长趋势,近年来已成为领导力领域的热门话题。
图10 1984—2022年基于WOS和CNKI数据的国内外精神型领导研究发文量
与国外研究相比,我国精神型领导研究起步较晚,且初期以引介西方研究为主。2010年初,何丽君[20]在《领导科学》上发文介绍了精神型领导(作者译为灵性领导)的内涵和特质,揭开了国内精神型领导研究的序幕;同年6月,《领导科学》刊登了韩勇[21]《精神领导:领导科学研究的新视角》一文,将国外精神型领导研究的简要情况介绍到国内,强调了精神型领导在公共管理领域的研究前景。2011年,张军成和凌文辁[22]较系统地将国外精神型领导理论介绍到国内。此后,国内相关研究日渐增长,逐渐成为我国组织行为和领导力领域的热门主题,2016—2021年,每年发文量在均在10篇以上,但与国外文献相比,其被引频次和影响力还有待进一步提高。
3.2 国内外精神型领导研究的演进
3.2.1 国外精神型领导研究的演进
根据图11,可将精神型领导的研究历程划分为萌芽期(1984—2002年)、初步发展期(2003—2011年)、深化拓展期(2012年至今)3个阶段。萌芽期的主题可概括为“精神型领导的酝酿与萌芽”,该阶段有影响力的文献较少,但已有研究开始探讨精神性与领导力的结合问题[23],精神型领导正在越过宗教藩篱进入管理科学的视野,职场精神性研究[9]也启发和推动着精神型领导的发展。初步发展期的主题可概括为“精神型领导的确立与兴起”,这一时期诞生了许多重要的奠基性文献。例如,Fry等[2,4]对精神型领导的概念和理论内涵进行了科学定义,并实证支持了精神型领导因果模型的有效性;Reave[13]、Dent等[11]分别从精神性与领导效能、精神性与领导力的关联等角度推动了精神型领导研究的深入开展;精神型领导与真实型领导、伦理型领导等领导力风格的比较辨析也是该阶段的重要研究关注;同时,职场精神性研究也继续对精神型领导领域发挥重要影响,不断从哲学和方法论角度为精神性研究开辟道路[24]。
图11 国外精神型领导研究的文献共被引时区图
精神型领导研究的深化拓展期不仅发文量和高被引文献大幅增多,研究内容、情境和学科方向也呈现多元化趋势。例如,Chen等[18,25]将精神型领导引入中国大陆和台湾的文化情境下予以考察,并将追随者自我概念因素纳入精神型领导因果模型;Hunsaker[26]探究了韩国文化情境下精神型领导对组织公民行为的影响以及儒家文化价值观的调节作用;Yang等[8]从关系能量、领导正直等角度拓展了精神型领导的中介和调节机制;Wang等[27]考察了任务绩效、知识共享和创新行为等精神型领导效能变量,并初步探究了伦理型领导对精神型领导的替代作用;Afsar等[6]则将精神型领导引入环境心理学领域,检验了精神型领导对员工亲环境行为的影响。最后,职场精神性研究进一步与精神型领导研究相互融合,开始出现考察精神型领导与员工职场精神性二者间作用关系的理论和实证研究[6,28]。
通过追踪高突现性文献的演变,可以分析研究主题的兴起或变迁。图12中高突现性文献揭示出的信息也与上述对文献共被引时区图(图11)的演进脉络分析相互吻合。
3.2.2 国内精神型领导研究的演进
国内精神型领导研究的演进历程大致也可以细分成3个阶段,2007—2010年是研究引入期,尽管到2010年主流期刊上才出现以精神型领导为主题的引介性文献[20-21],但早在2007年,王明辉和郭玲玲[29]便将workplace spirituality(工作场所信念)概念引入国内管理学领域,2009年王明辉等[30]将spirit/spirituality重译为精神性,并探讨了精神型领导在培养工作场所精神性中的中心地位。李潇和戴良铁[31]则站在管理者的视角,探讨了工作场所精神性的修炼和培养问题。
2011—2015年是国内研究的起步期。张军成和凌文辁[22]、张志鹏与和萍[32]等从理论和实证研究的视角,对国外精神型领导研究进行了最新述评和研究展望,初步廓清了精神型领导研究的规范性框架。何丽君[33]对精神型领导的内涵与维度建构进行了探索,提出平静、反思、希望和关爱4个维度。孟奕爽和唐健雄[34]、王明辉等[35]、杨振芳等[36]以Fry等提出的精神型领导测量问卷为基础,进一步探讨和考察了中国情境下精神型领导的内容特征,修订了精神型领导的测度问卷。杨付等[19]则对精神型领导的实证有效性问题进行了检验。
2016年至今可视为研究发展期,这一阶段的文献发表量大幅增多,学者们从多元化、多层面理论视角探讨精神型领导的理论内涵、效能结果以及中介、调节和前因机制等[37-40],创新行为、创新绩效、创造力、工作投入、组织公民行为、工作偏离行为、建言行为、主动性行为等成为学者们率先关注的精神型领导效能变量。个别研究已开始探讨精神型领导的前因[38]、上下级工作场所精神性匹配[41]以及员工精神性对精神型领导作用过程的非线性调节效应[42]等问题,研究的热点分布特征也初步涌现,但研究的主题和内容仍有待进一步深化和拓展。
4 国内外精神型领导研究的热点分布
4.1 国外精神型领导研究的热点分布
通过图13的高频关键词及其共现网络,并追溯相关文献内容可知,国外精神型领导研究的关注热点主要集中在以下4个方面:
图13 国外精神型领导研究文献的关键词共现图谱
1)精神型领导的概念发展、特征及相关理论辨析。workplace spirituality和leadership之间的强连接,佐证了精神型领导是职场精神性与领导力相结合的产物;life(生命)、health(健康)、value(价值观)、care(关怀)、religion(宗教)等体现了精神型领导的内涵特征;ethical leadership(伦理型领导)、transformational leadership(变革型领导)、servant leadership(公仆型领导)、authentic leadership(真实型领导)则是与精神型领导关联密切的领导风格类型。
2)精神型领导的效能结果研究。performance(绩效)、innovative work behavior(创新性工作行为)、attitude(态度)、job satisfaction(工作满意度)、work engagement(工作投入)都是高频共现词;decision making(决策)、management practice(管理实践)则反映了对精神型领导的有效性及实践意义的关注。
3)精神型领导作用机制过程中的前置因素、中介路径和情境条件研究。mindfulness(正念)、identity(认同)、psychological capital(心理资本)、justice(公正)、perceived organizational support(组织支持感)都是与精神型领导密切相关的条件过程变量;model(模型)、impact(影响)、framework(框架)、meta-analysis(元分析)等热词则可以反映该领域理论建构和实证研究的方法和范式。
4)精神型领导研究的热点理论视角。self-determination theory、intrinsic motivation、job demand和conservation of resources等高频关键词勾勒出自我决定理论、内在激励理论、工作要求-资源模型(JD-R)以及资源保存理论等热门理论视角,这些理论构成了精神型领导研究的重要理论基础。
4.2 国内精神型领导研究的热点分布
根据图14,结合关键词来源的相关文献可知,国内精神型领导研究的热点分布主要具有3方面的特征:
图14 国内精神型领导研究文献的关键词共现图谱
1)关注以绩效行为为主的结果变量。从图14中可以看出,创业绩效、任务绩效、创新绩效、创新行为、创造力、生存绩效、发展绩效、工作绩效和组织绩效等成为高频共现词,特别是创业绩效、创新绩效、任务绩效和创新行为,占据了网络中的关键节点,受关注度很高。但对更广泛的员工与组织心理和行为变量的研究尚未得到充分展开。
2)组织认同、组织自尊、心理资本、情感承诺、领导认同、精神智力和战略柔性等构成常见的中介和调节变量。这反映了对精神型领导影响机制及条件过程的探究涉及到了个体、组织和外部环境等不同层次,但目前仍以个体情感和认知角度的变量为主。
3)对精神型领导概念内涵的认识存在多元观点,这不仅体现在对中国情境下精神型领导内容特征的探索[34-36],还反映在部分学者[43-44]在研究中仍采用灵性领导的译称,还有学者从灵性资本的角度解释精神型领导行为[45-46]。灵性领导和灵性资本在图13共现网络中的节点位置直观地反映了这一现象。
5 未来研究展望
根据Fry[2]的观点,当组织战略上的愿景、目标与组织文化中的伦理、价值观相结合时,精神型领导能够产生带领员工共同奋斗的强大动员力,并认为精神型领导是21世纪学习型组织建设和持续成功的必要条件。然而通过国内外的比较研究可以发现,我国精神型领导研究在部分方面仍有明显不足,限制了理论的创新发展及其对实践的指导作用,未来可从以下几方面进行提升和完善。
5.1 加强情境化研究,推进跨文化交流和团队合作
通过上文的对比分析可知,尽管国内精神型领导研究成果日益增长,但整体上以引介和跟随西方研究为主,研究成果的被引频次和影响力不高。究其原因,研究的情境化水平不足、缺乏独创性可能是关键所在。未来研究应注意挖掘精神型领导的中国本土特色,贡献原创性理论知识,提升研究的情境化水平,拓展精神型领导在跨学科跨领域下的应用场景。根据国际合作网络和作者合作网络分析结果,我国学者还应加强在精神型领导研究中的跨文化交流和跨团队合作,从而增进研究对话、提升研究水平和学术成果影响力。
5.2 优化研究设计,丰富研究方法,开展混合研究
通过对精神型领导研究的发展演变和热点分布的分析可知,现有研究成果主要围绕精神型领导的概念发展、理论辨析和作用机制展开,其中定量化的实证研究占据绝对主导地位。特别在国内研究中,鲜见质性或混合研究。然而,精神型领导涉及复杂微妙的心理和精神过程,现象学视角的定性分析对于全面和深入理解精神性问题具有重要意义,准确描述精神型领导的涌现和效能过程是阐清和建构精神型领导概念及理论机制的基础性环节。因此,未来研究可以进一步优化研究设计,更加注重对典型案例和特殊群体的分析,综合运用多种研究方法,开展量性结合的混合研究。
5.3 提升研究框架的整合性,推动理论的体系化建构
整体而言,国内外精神型领导研究的发展趋势类似,但国内研究进展明显滞后,研究内容有待进一步深化和拓展。现有国内研究也缺乏共同的知识基础,相关研究的知识关联性和累积性不足。未来研究应该聚焦精神型领导理论的核心议题,更加关注个体或组织成员的精神性发展与工作自我概念(the working self-concept)之间的关系,系统探究精神型领导在引领个体职业生涯发展、学习型组织建设等问题上的作用,通过构建整合性框架厘清理论发展的内在逻辑,提升理论建构的系统性和严密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