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高考背景下高中作文教与学
2023-10-10甘肃省庆阳第二中学
甘肃省庆阳第二中学 齐 欢
与传统的高考相比,新高考更加贴近学科素养的要求,无论是考试的形式,还是考试的内容都出现了明显的改变,旨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在新高考视域下,作文命题呈现出新的变化,更加关注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鉴于此,唯有指向学科素养的要求,结合作文教学特点,以全新的视角进行作文教学,不断提升学生的写作水平。
一、新高考视域下作文命题特点研究
语文新课程是新高考作文命题的根本依据,《考试大纲》是写作命题的直接依据。因此,在语文新课程背景、《考试大纲》的背景下,新高考作文的考查形式和考查方向也出现了显著变化:
(一)新高考视域下作文命题变化
新高考视域下,高中作文的命题出现了显著变化,集中体现在命题形式、考查内容两个方面。
从作文命题形式的维度上来说。作文命题形式出现了三大转变:其一,从题型上来看,除了命题、材料和话题作文,还有任务驱动型作文;其二,从数量上来说,有的地方还出现了大作文与微写作并行的新形式;其三,出现了作文题目“二选一”“三选一”的形式,给学生提供了选择的自由。
从作文命题的内容上来说,作文考查内容更加关注学生的思维,使高考作文逐渐从“文艺范”“小清新”,向“理性化”靠拢。尤其是在新高考视域下,作文命题材料越来越注重深度与广度,更具有社会意义和价值,更加注重对学生思维能力的考查。鉴于此,面对新的作文教学要求,学生唯有全面、多元、客观地看待问题、分析问题,才能写出高质量的文章。
(二)新高考视域下作文命题特征研究
纵观新高考以来各地的高考作文命题,发现当前高考作文命题特征集中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更加强调思辨性与理性。新高考视域下作文命题旨在改变传统的“文艺腔”现象,引导学生从社会和个人角度思考,作文题目更加注重现实意义和价值。在这种理念下,高考作文命题杜绝了套作问题,遏制了“文艺腔”、感性思维泛滥的现象。
第二,更加具备时代性,关注实践创造。新高考视域下作文命题更加贴近时代发展的步伐,旨在强化学生的家国情怀,引导学生关心国家命运,提高责任意识,倡导担当精神。例如,在2019年全国卷中,就紧跟时代发展的步伐,以“五四运动100周年”为作文命题材料,具有鲜明的时代性。
第三,在新高考视域下作文命题更加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更加关注学生的情感表达。这样命题旨在减少学生高谈阔论、为文造情的现象,引导学生抒发自己的真实情感。
第四,命题更加注重文体意识,倡导实用性。新高考契合了新课改的要求,凸显了语文学科的工具性,因此,解说词、书信、观后感、演讲稿等实用性文体增加,旨在促进语文知识与实际生活的紧密结合。
第五,命题凸显人文性。人文性是语文学科的特点,旨在塑造学生的理想人格,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让学生在语文学科的滋养下,逐渐成长为兼具道德和个性修养的高素质人才。在这一背景下,高考作文命题更加关注学生的“知、情、意”,散发着育人的光辉。
第六,作文命题回归课文。研究发现,当前高考作文命题虽然与课文联系不够紧密,但仔细分析不难发现,两者之间依然存在千丝万缕的关系。例如,2019年全国卷Ⅲ中“最后一课”,就与教材中《藤野先生》存在一定的联系。
二、新高考视域下作文教与学的新要求
第一,从关注“文”转变为关注“文质兼备”。写作是学生进行表达与交流的重要途径,鉴于新高考背景下作文命题的特点,学生在写作时,不仅仅要具备出色的语言表达能力,还应拓展文章的深度,写“表里如一”的文章。面对全新的教学要求,教师在优化写作教学时,不仅仅要关注学生的文采训练,还应强化学生的思维训练,让学生写出具有思想深度的文章。
第二,在写作教学中强化学生的人文素养。作文作为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提高学生人文素养的重任。鉴于新高考作文命题的变化,教师在优化写作教学时,不仅要注重知识的教授,还应关注作文训练中的情感目标,以提升学生的审美品位,使学生在写作中逐渐形成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念、良好的道德品质等。
第三,与时俱进,创新写作教学手段。一直以来,高中写作教学方法都十分单一,忽视了对学生思考能力、创造能力的培养,致使学生写出来的文章质量低下,难以满足新高考的要求。鉴于此,唯有彻底摒除传统写作教学模式,尊重学生在写作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引导学生在自主探究、合作探究、生活化的写作中,提高学生的写作综合素养。
三、新高考视域下,作文教与学优化策略
(一)积累写作素材,丰富写作储备
要想真正写出“文质兼备”的文章,必须避免“假大空”,依托丰富、真实的写作素材,使文章内容和情感更加充实。鉴于此,优化写作教学的首要问题就是引导学生积累写作素材,丰富写作储备,并灵活应用写作素材。首先,指向现行的语文教材内容,深挖其中蕴含的写作素材。尤其是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高中语文教材上的每一篇文章都是精心挑选的,都有着大量的写作素材,学生可以从中学习文章布局、写作技巧、遣词造句、情感表达等。鉴于此,可充分借助日常教学,引导学生在课内阅读中归纳与总结,逐渐形成专门的写作素材库。其次,增加学生的课外阅读量,使学生在广泛的课外阅读中获得大量的写作素材。鉴于高中生的学习任务重、学习时间紧的情况,教师应结合高中生的实际情况,精心挑选短小精悍、富有深刻哲理的课外读物,并指导学生在课外阅读中积累写作素材。最后,还应根据写作与实际生活的内在联系,指导学生在学习之余,留心观察生活,积极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在观察、体验中获得写作素材;另外,在帮助学生积累写作素材时,还应充分借助现代信息技术,给学生展示相关素材,或者引导学生通过网络搜集素材等。
(二)加强写作技巧训练,强化写作能力
新高考背景下,作文评价点集中在:中心、内容、语言结构、文体、卷面等方面。为了满足新高考下的作文评价要求,教师在日常写作训练中,应有目的、有计划地开展写作技巧训练,夯实学生的写作基础。一方面,通过教材内容学习写作技巧。无论是哪个版本的语文教材,其中的文章都是精挑细选出来的精华,是古往今来的佳作,不仅蕴含深邃的思想,也运用了丰富的写作技巧等。在日常语文教学中,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围绕“文章结构、立意、叙述方式、详略处理艺术、人物刻画艺术”等展开分析,引导学生感悟写作技巧。例如,在《沁园春·长沙》的教学中,可围绕“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引导学生从多感官写景的角度进行分析,掌握写景的技巧;在《小狗包弟》的教学中,以文章的结构和思路作为切入点,引导学生掌握这一写作技巧;在《荔枝蜜》教学中,围绕“情感变化”线索的写作手法展开分析,使学生在不知不觉掌握这一手法。需要注意的是,在利用课文引导学生学习写作技巧时,无需面面俱到,但要做到一课一悟,并在教学完成之后,有针对性地开展写作训练,让学生内化所学的写作技巧。另一方面,在加强写作技巧训练时,还应鼓励学生采用多种方式写作,不仅要为学生布置一些常规的议论文、说明文训练任务,还可为学生布置一些日记、周记、读书笔记、演讲稿等作文形式,使学生在不同形式的写作训练中,逐渐提升写作能力,为高考写作奠定坚实的基础。
(三)连接生活,让学生有话可说
伟大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说:“作文是生活的一部分,它;离不开生活。”新课程标准也明确了作文应注重现实性、生活性。在新高考的背景下,命题也出现了生活化的趋势。应立足于作文与实际生活的内在联系,将两者整合起来,引导学生对生活素材进行加工,使其成为文章的主要内容;同时,还可以生活中常见的现象作为切入点,进行作文命题,引导学生多维度观察、深度剖析,并由此开启写作的大门。实践证明,加强写作与生活的连接,能有效改变学生“无话可说”的现象,也便于学生在生活中发现新的写作视角,并抒发自己的真实情感,避免出现作文“假大空”的现象。例如,在“五四青年节”来临之际,学校特地为高三学生举行了“成人仪式”。此时,恰好B站也推出了《后浪》的宣传片。在引导学生进行写作训练时,坚持生活化的原则,让学生以生活作为写作的切入点,先给学生展示相关的人物事例、短片视频等,带领学生对五四运动中的人物事迹进行简单回顾,并结合名家的作品、寄语等,引导学生从实际生活出发,围绕《后浪》写观后感,写下自己的认识与思考。这样,借助生活化的写作模式,学生能够将生活中的事物转化为写作的素材,抒发自己的真实情感,满足新高考的写作要求。
(四)强化思维训练,提升文章质量
新课改对写作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即“我手写我心”。要达到这一目标,学生在写作时不仅要产生“想写”的欲望,还应逐渐发展为“能写”。而在这一过程中,学生的思维至关重要。可以说,学生在写作的过程中,写作思维直接决定了文章的质量。在高中语文新课改背景下,新高考作文也更加强调情境性、思辨性、实践性,对学生的思维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鉴于此,在优化写作教学时,唯有紧跟新课改、新高考的脚步,以“发展学生思辨能力,提升其思维品质”作为写作教学的重点,引导学生多角度思考和研究问题,选择最佳的写作方向,才能完成高质量的写作训练。例如,在日常写作教学中,借鉴《奇葩说》中的辩论形式,设计有意思的思辨性话题:视野越大幸福感越强/视野大幸福感未必强。引导学生精心准备,并利用课前十分钟进行辩论。之后,围绕论题,开展写作练习。在这一过程中,由于题目极具思辨性,能够唤醒学生的写作欲望。同时,学生在辩论的过程中,也拓宽了自己的视野,获得了写作灵感。之后,学生结合辩论内容从不同的角度确定写作方向、筛选写作素材。如此,不仅促进了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也提升了文章质量。
综上所述,新高考改革背景下,高中作文命题也出现了显著变化,对作文教学也提出了全新的要求。因此,唯有紧跟新高考改革的脚步,精准把握新高考背景下作文命题特点,并由此重塑作文教与学的观念,积累写作素材、强化写作技巧训练、连接实际生活、强化写作思维训练等,才能循序渐进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