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19 个杂交籼稻品种在江苏淮北地区的安全性测试

2023-10-09吕舟州杨佳洲

安徽农学通报 2023年17期
关键词:淮北地区高低温籼稻

江 珍 吕舟州 陈 凯 杨佳洲

(1宿豫区农业技术综合服务中心,江苏宿迁 223800;2宿迁中江种业有限公司,江苏宿迁 223800)

水稻是世界主要粮食作物之一,也是我国最主要的粮食作物[1],全国约有60%的人口以稻米为主食,水稻生产在保证粮食安全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2]。江苏省作为水稻生产大省,常年水稻种植面积约223 万hm2。目前江苏省籼稻种植以杂交籼稻为主,种植区域主要分布在淮北地区,约占全省杂交籼稻种植面积的75%。发挥江苏省杂交籼稻市场较强竞争力的优势,不断提质增效,是江苏省水稻生产可持续高效发展的重要路径之一[3]。

要提高水稻产量和稻米品质,良种选择是关键[4]。近年来随着水稻育种产业的快速发展,市场上可供选择的杂交水稻品种数量急剧增加[5]。一方面,不同地域的温光资源和气候条件对水稻的生长发育、产量和品质有着重要影响[6],另一方面不同水稻品种的生长周期、抗性特点和最适区域也存在一定差异[7],因而,不当的品种选择可能会给当地的水稻生产带来极大隐患。因此,根据江苏省淮北地区的气候条件、温光资源和病虫害发生情况,筛选适宜的优质杂交籼稻品种加以推广种植,对实现江苏淮北地区水稻高产稳产,提升种植效益具有重要意义。

本研究选取深两优8012 等19 个在江苏省淮北地区市场上销售的杂交籼稻品种为试验材料,开展产量、抗性、熟期等关键农艺性状的调查与比较分析,旨在筛选出在江苏淮北地区种植的综合性状好的优质杂交籼稻品种,为当地水稻高效生产提供参考。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地概况

试验材料种植于宿迁市优质籼稻种植综合示范基地(118.28°E,33.97°N)。土质为黏性土,基础肥力中等偏上,沟渠配套完备,灌排方便。

1.2 试验设计

参试品种为19个杂交籼稻品种,品种名称详见表1,其中以当地种植面积较大的徽两优898 为对照品种(CK)。试验采用随机区组排列,小区面积348 m2,不设重复。试验材料于2022年5月12日播种,育秧方式为旱育秧。2022 年6 月18 日适龄移栽,株行距为22 cm×30 cm,每穴3株。

表1 参试品种名称

1.3 田间管理

水稻移栽前施基肥:复混肥(20-5-10)750 kg/hm2;6 月21 日撒施返青肥:脲铵氮肥225 kg/hm2、硅肥30 kg/hm2;8 月5 日施孕穗肥:复混肥(20-0-8)225 kg/hm2。7 月24 日重搁田一次,8 月4 日复水后保持干湿交替。适时喷药防治二化螟、稻纵卷叶螟、稻飞虱及纹枯病。

1.4 测定指标及方法

记录各参试品种的始穗期、抽穗期、齐穗期、成熟期等生育期数据;各品种株高、穗型、转色情况、抗倒伏性、抗病性、穗期高低温耐受性等综合性状;调查每hm2穗数、每穗总粒数、每穗实粒数、结实率、千粒重等产量构成数据,按13.5%的水分对收获各品种进行小区产量折算测产。

1.5 数据处理与统计分析

采用Excel 2010软件进行数据处理与统计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参试品种生育期

对各参试品种的生育期进行了观察和记录,结果详见表2。由表2可得,各参试水稻品种的齐穗期变化范围为8月16—29日。其中浙两优2714的齐穗期最早,徽两优粤农丝苗的齐穗期最迟。各品种成熟期较为集中,分布在10月2—9日,全生育期变化范围为142~150 d。其中深两优8012与徽两优985生育期最长,为150 d,较对照迟熟3 d;浙两优2714的生育期最短,为142 d,较对照早熟5 d。

表2 不同参试品种生育期

2.2 不同参试品种农艺性状表现

对各参试品种的株高、穗型、整齐度、抗倒性及转色情况等农艺性状进行了观察和测定,结果详见表3。由表3可得,各参试品种的株高在100~123 cm。株高在100~110 cm的品种有4个:徽两优898、徽两优985、荃优丝苗、绿两优189,其中徽两优898 的株高最矮,为100.7 cm。株高在110~120 cm 的品种有13个,占参试品种的68.4%。株高超过120 cm的品种有2个:荃两优851、B两优6号,B两优6号的株高最高,为123.0 cm。

表3 不同参试品种农艺性状比较

从不同材料的穗型来看,绿两优189 和贡两优粤农丝苗2个品种表现为松散,深两优8012、N两优1998、B两优6号、徽两优985表现为紧束,其余13个品种的穗型为适中。在抗倒性方面,荃优169 抗倒性弱,在当地气候条件下出现了倒伏,荃优丝苗、荃香优89、创两优276、浙两优2714、绿两优189等5个品种抗倒性中等,有倒伏趋势,其余参试品种的抗倒性较强。在整齐度方面,除荃优169、创两优276、绿两优189 整齐度一般外,其余参试品种均表现为整齐。各参试品种的转色情况均表现良好。

2.3 不同参试品种病害及高低温害发生情况

10 种主要水稻病害在参试品种中的发病情况详见表4。由表4可得,参试品种各病害发生情况多表现为不发病或轻度发病。其中叶瘟病在荃优丝苗、荃优169、荃香优89、浙两优2714、荃两优851、筑两优427上表现为轻度发病,在其余品种上未发病。白叶枯病在荃两优851、筑两优427 和荃优596 上轻度发病,在其余品种上未发病。纹枯病在N 两优1998上中度发病,在深两优8012、荃优丝苗、筑两优427、喜两优超占、徽两优香丝苗、徽两优898上表现轻度发病,在其余品种上未发病。稻曲病在贡两优粤农丝苗、徽两优粤农丝苗、筑两优427、徽两优985上轻度发病,在其余品种上不发病。苗瘟、穗茎瘟、恶苗病、条纹叶枯病、基腐病、黑条矮缩病在各参试品种中均未发病。

表4 不同参试品种病害及高低温害发生情况

在穗期受高低温影响方面,B两优6号和筑两优247 穗期受高温影响程度为中度,望两优5511 为轻度,其余品种穗期未受到明显影响。穗期低温对各参试品种均未产生影响。

2.4 不同参试品种产量及其构成因素比较

不同参试品种产量及构成因素详见表5。由表5 可得,各参试品种产量差异较大,产量分布在8 040.0~10 800.0 kg/hm2。产量排在前5 位的品种依次为荃优169、深两优8012、徽两优985、创两优276、贡两优粤农丝苗,其中荃优169、深两优8012和徽两优985的产量均超过10 500.0 kg/hm2,比对照分别增产6.56%、4.94%和4.37%;而筑两优247 和B 两优6 号的产量则低于9 000.0 kg/hm2,比对照分别减产20.59%和12.28%。

表5 不同参试品种产量及其构成因素

各参试品种每hm2有效穗数分布范围为232.5~325.5万穗,其中徽两优898、绿两优189、深两优8012和徽两优985的有效穗数较多,均超过300万穗/hm2。每穗总粒数分布在157.0~268.0 粒,其中浙两优2714、荃两优851、喜两优超占3 个品种的每穗总粒数较多,均超过220 粒。各参试品种每穗实粒数分布在133.0~195.0 粒,其中浙两优2714、徽两优香丝苗、荃两优851 的每穗实粒数较多,均超过180 粒。结实率分布在70.7%~93.8%,其中荃优596、荃优169 和徽两优898 在极端高温条件下,仍保持90.0%以上的结实率。各参试品种千粒重分布在21.9~28.8 g,其中荃优596、B 两优6 号和徽两优985 的千粒重较高,均超过28.0 g。

3 结论与讨论

杂交籼稻对实现淮北地区乃至江苏省的水稻产业的高效发展至关重要[3],其中品种选择是稳产高产、增效提质的源头和关键[4,8-10]。水稻品种选择不仅要从产量角度考虑,还应结合多个目标性状综合选择[8,11]。本研究从淮北地区特有的气候和土壤条件出发,除了考察水稻的产量指标,还重点增加了对生育期、抗倒伏性、抗病性和高低温耐受性等多个综合性状的测定。经过比较分析,认为深两优8012、徽两优985和贡两优粤农丝苗3个品种产量较高,且抗倒性、抗病性及穗期对高低温耐受性均较强,能适应江苏淮北地区气候,田间综合表现优良,在江苏淮北地区种植的安全性较高。

猜你喜欢

淮北地区高低温籼稻
淮北地区麦茬机插优质食味粳稻氮肥减量的精确运筹
从稻名演变看籼稻的起源
浅谈基质沥青四组分组成对SBS改性沥青高低温性能影响
分体对开式高低温发生装置研究
应答器高低温动态测试系统设计
杂交籼稻花药基部开裂性状的遗传研究
锰基正极材料混合锂离子电池高低温性能研究
江西省粳稻种植面积突破6 666 hm2
氮素运筹对淮北地区超高产小麦养分吸收利用的影响
淮北地区马铃薯优质高产栽培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