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苓甘五味姜辛汤治疗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临床观察*

2023-10-09郑惠娟

光明中医 2023年17期
关键词:哮喘炎症患儿

郑惠娟

咳嗽变异性哮喘(CVA)主要以慢性咳嗽为主要临床表现,无明显的喘息、气促等特征,是一种特殊类型的哮喘,存在气道高反应性,多因感冒、冷空气、灰尘、油烟等诱发或加重。起病隐匿、持续时间长、常反复发作是其主要特征,发病机制与气道炎症、高反应性及重塑等息息相关[1]。在临床上容易与气道综合征、支气管炎等混淆。有数据显示,超过30%的儿童慢性咳嗽与CVA密切相关[2],其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目前主要以糖皮质激素、支气管扩张剂等药物对症治疗为主,虽有一定的临床疗效,但仍难根治,而且长期使用会产生耐药性并引起诸多不良反应。随着中医临床治疗的不断发展,采用中医手段治疗CVA可以通过祛邪外出,以畅通气道,使肺脏的生理功能得以恢复正常,从而缓解气道炎症,减弱气道高反应,进而从多角度、多途径达到治疗 CVA目的[3]。本研究主要以2018年7月—2021年11月在医院收治的76例咳嗽变异性哮喘患儿为例,观察采用苓甘五味姜辛汤加减治疗CVA的临床效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择2018年7月—2021年11月在南城县中医院收治的CVA患儿76例,并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38例。对照组女15例,男23例;年龄 5~12 岁,平均(8.6±1.1)岁;体质量25~49 kg,平均(37.6±5.8)kg;病程 2~8个月,平均(4.3±1.33)个月。试验组女16例,男22例;年龄5~12岁,平均(8.3±1.3)岁;体质量26~50 kg,平均(38.5±6.2)kg;病程2~8个月,平均(4.2±1.23)个月。2组进行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诊断标准中医辨证标准参照《中医儿科临床诊疗指南·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制订)》[4]中风寒袭肺证的辨证标准:咳嗽,少痰或无痰,咽痒,胸闷,舌淡红、苔薄白,脉浮紧;西医参照《儿童支气管哮喘诊断与防治指南(2016年版)》[5]中关于儿童CVA的诊断标准。

1.3 纳入标准①符合中西医诊断标准;②年龄5~14 岁;③拟分析的相关资料完整;④无其他基础病;⑤依从性好,患儿法定监护人签署知情同意书。

1.4 排除标准①肝、肾、心等重要脏器受损或发育不完全;②对研究的药物过敏;③非CVA类型;④中途使用其他药物治疗或中途退出治疗。

1.5 方法

1.5.1 治疗方法对照组睡前口服孟鲁司特钠咀嚼片(Merck Sharp& Dohme B.V,国药准字 J20130053),1次/d。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苓甘五味姜辛汤加减治疗,组方:茯苓10 g,桂枝3 g,麸炒白术6 g,干姜10 g,细辛3 g,五味子6 g,姜半夏6 g,陈皮 6 g,炙甘草3 g。中药饮片水煎服取汁约300 ml,150 ml/次,日1剂,2周为 1个疗程,总共2个疗程。

1.5.2 观察指标①临床疗效。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6]制定。治疗总有效率=(治愈+显效+有效)例数/总例数×100%。②治疗前后日间与夜间咳嗽症状评分。日间咳嗽:未出现计0分,偶尔计1分,间歇单声计2分,间歇频繁计3分;夜间:未出现计0分,因咳嗽醒来1次计1分,因咳嗽醒来2~3次计2分,经常咳醒以致影响睡眠计3分。③肺功能指标。采用肺功能仪(北京中西泰安技术服务有限公司,型号:BLFR28RSFJ1000)检测各项指标。包括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用力肺活量(FVC)、FEV1占预计值百分比(FEV1%)、FEV1与FVC比值(FEV1/FVC)、最大呼气峰流速占预计值的百分比(PEF%)。④血清指标。采集空腹静脉血5 ml,于室温条件下静置 1 h,以3000 r/min离心15 min后取血清,保存于 -20 ℃ 冰箱中。测2组患儿治疗前后的血清指标表达水平,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8(IL-8)、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⑤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2 结果

2.1 临床疗效治疗后,2组总有效率比较,试验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2组患儿临床疗效比较 (例,%)

2.2 咳嗽症状评分治疗前,2组患儿日间、夜间咳嗽症状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患儿日间咳嗽症状评分显著降低、夜间咳嗽症状评分减少(P<0.05),2组相比,试验组日间、夜间咳嗽症状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2组患儿咳嗽症状评分比较 (分,

2.3 肺功能治疗前,对2组患儿肺功能指标FVC、FEV1、FEV1/FVC、PEF%水平进行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对2组患儿肺功能指标FVC、FEV1、FEV1/FVC、PEF%进行比较,其水平较前均明显升高,且2组相比,试验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见表3。

表3 2组患儿肺功能比较 (例,

2.4 炎症因子治疗前,2组血清炎症因子IL-6、IL-8、TNF-α表达水平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治疗,2组患儿血清炎症因子IL-6、IL-8、TNF-α表达水平较前均有所降低,且2组比较,试验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见表4。

表4 2组患儿炎症因子水平比较 (例,

2.5 不良反应对照组在治疗期间发现恶心呕吐1例,头晕1例,腹痛1例,总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89%(31/38),试验组在治疗期间发生恶心呕吐1例,腹痛1例,总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26%(2/38)。且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CVA是一种特殊类型支气管哮喘,为慢性咳嗽的常见病因,临床表现以顽固性、刺激性干咳为主。古代医籍没有明确提及咳嗽变异性哮喘的病名。《诸病源候论》曰: “一曰风咳,欲语因咳……”。所描述的症状与 CVA 相似,故认为CVA属于“咳嗽、痉咳、肺痹、喘证”等范畴,亦有部分从“久咳、顽咳、哮咳”论治,以示其病程长,迁延难愈的临床特点[7]。其病位在肺,与脾、肾等脏腑密切关联,其主要病机为肺气亏虚,肺津不化,寒饮内停,肺失宣降,治则以温肺化饮为主。小儿先天禀赋不足,肺、脾、肾三脏常虚,容易招受外邪侵袭,尤其以风邪为主,风邪犯肺,影响肺气正常宣发肃降的功能,造成体内津液运行不畅,化生痰饮,痰饮困脾,造成脾气不升;风、痰相互搏结于咽部,使津液难以上承,故而出现刺激性干咳;或因小儿脾常不足,加之调养失当,恣食肥甘厚味之品,造成脾胃运化功能失常,致使积滞内停,从而酿生痰浊,进一步上输于肺,造成肺脏、脾脏等气机失调,气机上逆,出现咳声重浊、痰多等症状;日久及肾,使得肾摄纳失常,造成咳嗽迁延不愈。

“病痰饮者,当以温药和之”。苓甘五味姜辛汤是治疗寒饮停肺的代表方剂之一,因此本研究药物选用干姜、细辛、茯苓、五味子、桂枝、麸炒白术、姜半夏、陈皮、炙甘草组成,方中干姜温肺化饮、温中健脾,使肺阳得复则寒饮自除,脾胃得健则水湿得化;细辛外散风寒,内助干姜温阳化饮;茯苓利水渗湿,消内停之水饮,又健脾助水津输布正常,杜绝生痰之源;桂枝温阳化饮、化气行水,与茯苓相伍,使阳气振奋则阴水得散;五味子敛肺止咳、敛阴生津,助肺气恢复正常的宣发、肃降功能;姜半夏燥湿化痰、止咳, 且兼有降逆之效;麸炒白术健脾燥湿,助脾运化,使脾阳健旺则水湿自除;选陈皮取其气行则痰消之意;炙甘草味甘,既能温肺脾之阳气,又能补益阴津,既能缓方中辛温药物温燥之性,又能调和诸药。且现代药理研究证实茯苓[7,8]具有调节免疫,抗纤维化、抗炎等多种生物活性;干姜[9]能够通过抑制 TH2 细胞防治哮喘,具有强大的抗炎、抗氧化等作用;细辛[10]能够提高机体新陈代谢功能;五味子[11]具有解热、镇静止咳的药理作用;甘草[12]具强大的抗炎、调节机体免疫等作用。

本研究结果显示,试验组临床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提示苓甘五味姜辛汤加减治疗CVA可提高临床疗效。与对照组比较,试验组日间、夜间咳嗽症状评分降低,肺功能指标(FVC、FEV1、FEV1/FVC、PEF%)均增加,提示苓甘五味姜辛汤加减治疗CVA可有效改善患者肺功能。同时,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血清炎症因子(IL-6、IL-8、TNF-α)水平降低,提示苓甘五味姜辛汤加减治疗CVA能够改善呼吸道炎症反应。综上所述,苓甘五味姜辛汤加减治疗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疗效显著,能够有效控制临床症状,改善肺功能,调节血清炎症因子水平,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哮喘炎症患儿
了解并远离支气管哮喘
如何治疗难治性哮喘(下)
脯氨酰顺反异构酶Pin 1和免疫炎症
KD患儿急性期h-FABP、PAC-1表达与冠状动脉受损的关系
欢迎订阅《感染、炎症、修复》杂志
欢迎订阅《感染、炎症、修复》杂志
“暖男”石卓:用怀抱安慰患儿
炎症小体与肾脏炎症研究进展
特发性矮小患儿血中p53及p21waf/cip1的表达
中西医结合治疗妊娠期哮喘32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