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刺血拔罐对脑出血后肢体痉挛的意义研究

2023-10-09尹华伟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23年17期
关键词:痉挛上肢患肢

尹华伟

脑出血是一种危害中老年人生命健康的常见疾病,其临床发病率高, 后遗症多, 部分患者伴有偏瘫及肌肉张力增加。在部分脑出血治愈患者中, 存在一侧肢体瘫痪或单侧肢体瘫痪。据统计, 上肢屈肌张力的增加是上肢运动功能恢复的主要障碍之一, 也是脑出血患者难以解决的问题[1,2]。中医治疗对脑出血后遗症, 尤其是肌肉痉挛的预防和治疗有一定的效果, 但系统研究仍然很少。因此, 从临床角度和患者的实际情况来看,选择更合适的治疗方法以取得更好的短期和长期效果是当务之急。作者拟采用刺血拔罐治疗脑出血后肢体痉挛患者, 结合肌肉张力分级评估、上肢运动功能等指标, 观察刺血拔罐对改善患者上肢功能的临床效果,为脑出血后患者肢体功能障碍治疗提供更好的中医治疗方法。现研究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21 年1 月~2022 年1 月大连市中医医院脑出血后肢体痉挛患者60 例, 随机分为对照组及试验组, 每组30 例。对照组患者年龄57~69 岁,平均年龄(64.21±2.42)岁;试验组患者年龄57~70 岁,平均年龄(64.43±2.45)岁。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2 纳入及排除标准

1.2.1 纳入标准 ①年龄40~70岁;②病程为1~10周,患者病情稳定明确;③上肢为屈肌模式, 下肢为伸肌模式;④患者治疗前2 周内未服用镇静剂和肌肉松弛剂;⑤患者及其家属自愿参与研究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患者接受所有治疗措施。

1.2.2 排除标准 ①存在急性期昏迷患者;②存在严重心、脑、肝、肾等重要器官衰竭患者;③糖尿病患者, 空腹血糖>11.5 mmol/L;④存在凝血功能障碍患者;⑤孕妇或哺乳期妇女;⑥不同意接受中医治疗方法的患者;⑦违反治疗方案, 并在治疗期间使用试验禁用药物, 可能会干扰研究结果的患者。

1.3 方法

1.3.1 对照组 采取临床常规干预。患者口服巴氯芬片, 10 mg/次, 3 次/d, 治疗4 周。

1.3.2 试验组 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取刺血拔罐治疗。方式为:患者取坐位或者卧位, 常规消毒, 对肱二头肌痉挛处点刺, 之后采取闪火法进行拔罐, 2 次/周,治疗4 周;患侧井穴放血, 疗程同刺血拔罐。

1.4 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

1.4.1 比较两组患者的上肢痉挛情况 上肢痉挛评分参考改良Ashworth 痉挛量表(MAS)[3], 痉挛程度0~Ⅳ级分别记为0~5 分。0 分:患者在被动活动时没有增加患肢在整个范围内阻力;1 分:当患肢进行被动屈伸时, 在活动范围结束时存在最小阻力;2 分:患者被动活动时, 患肢前1/2 关节活动度(ROM) 有轻微“卡住”感觉, 在后1/2 ROM 有轻度阻力;3 分:患者被动活动中患肢大部分ROM 有阻力, 但仍能活动;4 分:患者被动活动时患肢整个ROM 都有阻力, 并且难以移动患肢;5 分:患者在被动屈伸过程中受累部位僵硬且无法移动。

1.4.2 比较两组患者的上肢被动牵拉力评分及上肢运动功能评分 ①上肢被动牵拉力评定采用测力计进行评估。使用指针测力计, 用绳子将拉钩固定在患肢腕背关节上, 拉动方向垂直于前臂后部。患者以患肢的肘关节为圆点, 缓慢拉动患肢前臂移动。以受力作用下受影响前臂的最大拉力为测量值, 以牛顿(N)为测量单位。如果达到测力计范围的最大值, 患侧前臂仍未被拉动, 则应将最大值作为测量值, 折算为1~10 分,得分越大, 患者恢复情况越好。②上肢运动功能评分参考简化的Fugl-Meyer 运动功能评估量表[4], 功能评分共100 分, 共50 项, 每项评价分为3 个等级:不能做某个动作、部分能做、能够完全完成分别得0、1、2 分。

1.4.3 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 疗效评定参考《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本)》, 结合MAS 进行疗效评价。显效:患者MAS 评级恢复至0 级或降低>2 级;有效:患者MAS 评级降低2 级;无效:患者MAS 评级降低1 级或者无变化。总有效率=(显效+有效)/总例数×100%。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3.0 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 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 等级计数资料采用秩和检验。P<0.05 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的上肢痉挛情况比较 试验组患者的上肢痉挛情况优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的上肢痉挛情况比较[n(%)]

2.2 两组患者的上肢被动牵拉力评分及上肢运动功能评分比较 试验组患者的上肢被动牵拉力评分、上肢运动功能评分均高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的上肢被动牵拉力评分及上肢运动功能评分比较( x-±s, 分)

2.3 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比较 试验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比较[n(%)]

3 讨论

脑出血为临床高发疾病, 该病严重威胁着老年人的健康, 多数患者会留有后遗症, 部分患者伴有一侧肢体痉挛, 其中尤以上肢为主[5,6]。脑出血患者上肢屈肌肌张力的增高是其进行上肢运动功能恢复的主要障碍, 也是临床难以解决的问题之一。脑出血是以患者突然发作, 迅速出现的弥漫性脑功能缺损为主要特征的疾病, 其属于由器质性脑损伤引起的脑血管疾病。急慢性脑出血可由多种原因, 如患者患有动脉硬化、血管炎、先天性血管疾病、创伤、血液疾病和血流动力学变化等因素, 其可以直接破坏患者锥体外系的上部运动中枢——皮质运动投射区, 导致锥体束及其下行锥体外束纤维对下部运动神经元-脊髓前角细胞的抑制消失, 从而使脊髓水平反射从抑制状态中释放[7, 8]。

肢体痉挛是在患者上运动神经元损伤后, 大脑皮层中枢对下脊髓中枢的抑制作用和对运动功能的控制尚未恢复, 导致由脊髓反射活动增加而引起的, 以速度依赖性为主的, 以拉伸反射增强为特征的异常肌肉张力[9]。肢体痉挛的临床表现为患者肌群的间歇性或持续的不自主收缩、肌群的肌肉张力增加, 导致患者上肢屈肌和下肢伸肌的关节运动模式。其中患者上肢是以内侧屈肌群为主的屈曲痉挛, 即上肢关节的内收、屈曲和内旋运动。一般来说, 遵循布伦斯特姆关于偏瘫六阶段的理论, 即放松、关节反应、痉挛、关节运动、部分解离运动和分离运动。大多数脑出血患者在最初阶段表现为弛缓性麻痹, 部分恢复后, 由于挛缩和关节运动, 患者肢体运动控制能力下降[10]。痉挛通常在发作后2 周开始, 并逐渐增加, 当协同运动足够时达到峰值, 并随着分离运动出现而同步下降。由于上部中枢神经系统缺乏抑制, 即当患者肌肉运动的反射弧不完全时, 下部运动神经元占优势, 导致患者出现肢体痉挛, 且其持续性会延迟分离运动。如果患者痉挛严重,持续很长时间, 或者已经停止治疗, 会延迟患者运动功能的恢复, 也会降低其生活质量, 故早期发现和治疗成为当务之急。脑出血后肢体痉挛属于其后遗症, 不会发生在疾病早期, 痉挛是瘫痪肢体恢复过程中非常重要的阶段。如果患者肌肉张力异常不能有效缓解, 患者很可能会一直处于高度痉挛状态, 使肢体运动无法正常进行, 故抑制肢体痉挛、纠正异常运动模式是脑出血早期治疗的主要工作内容。积极正确的治疗可以达到抑制患者肢体痉挛, 或诱发部分分离运动的目的。

祖国医学对脑出血后肢体痉挛有着较为深刻的认识, 认为其与筋脉、肝、气血有着密切的关系。该病主要是由于气血瘀滞, 阴阳不调导致静脉失于濡养导致的。刺血, 即放血, 去除恶血之意[11]。刺血拔罐法即借助罐中负压的力量, 加强刺血作用, 将恶血排出体外, 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刺血的部位多而浅,通常称其为“络”, “络”为“经”的分支, 络脉又分十五络脉、浮络、孙络, 尤其是孙络遍布全身, 所以,全身浅表位置, 均可采用这种治疗方法。《内经》认为:刺血拔罐的基础为中医经络理论, 刺血拔罐可以调整阴阳、疏通经络、调和气血。刺血拔罐可刺激经络中气血的运行, 达到调整脏腑气血的目的。《素问·调经论》认为血液瘀滞于经脉, 需要放血才能痊愈, “凡治病必先去其血”, 同时又说:“病在脉, 调之血;病在血,调之络”等的观点, 说明治病要祛除瘀血才能见效[12]。作者采用刺血拔罐治疗脑出血后痉挛, 效果显著。试验组患者的上肢痉挛情况优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试验组患者的上肢被动牵拉力评分、上肢运动功能评分均高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试验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有研究显示, 刺血拔罐具有双向调节的作用, 可以改变脑内血流动力学。有动物研究显示, 刺血可以改变脑血流动力学, 刺络放血在神经递质方面通过肾上腺受体和胆碱能受体起作用,刺血可以升高缺血部位脑组织的氧分, 缓解由于损伤造成的脑组织处于缺氧状况, 对血管舒缩度进行改善,调节血管通透性, 降低血液粘稠度, 对脑组织的水肿以及神经毒性有减轻作用。此外, 在刺血的时候需要注意, 血量的多少要根据疾病的变化而变化的, 遵循“血变而止”的治疗原则。

综上所述, 与常规治疗相比, 采取刺血拔罐治疗脑出血后肢体痉挛, 可以明显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针刺浅静脉出血, 可以改变脑部血液动力学, 降低血液粘稠度, 使脑组织的供血状况得以改善, 大脑神经得到充分的供养, 从而维持脑神经的正常运转。刺激表层血管,产生生物活性物质, 并且安全舒适, 容易被患者接受。

猜你喜欢

痉挛上肢患肢
股骨髁间骨折术后患肢采用特殊体位制动加速康复的效果观察
一种水垫式患肢抬高枕的设计及应用
基于惯性传感器的上肢位置跟踪
错误姿势引发的上肢问题
阴道痉挛应用手法按摩联合仿生物电刺激
团队互助模式对乳腺癌患者术后患肢功能锻炼依从性的影响
侗医用木头接骨保住伤者上肢66年1例报道
机器绞轧致上肢毁损伤成功保肢1例
根管治疗意外治愈面肌痉挛1例
中西医结合治疗胫腓骨双骨折术后并发患肢水肿的效果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