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专创融合视域下食用菌栽培学课程PBL 教学探索与实践

2023-10-08国淑梅牛贞福

安徽农学通报 2023年16期
关键词:食用菌双创专业课程

国淑梅 牛贞福 刘 云

(山东农业工程学院,山东济南 250100)

2021年中国食用菌鲜品产量达4 133.94万t、总产值3 475.63亿元[1],食用菌产业在我国已成为继粮食作物、蔬菜作物、果品和油料作物之后第五大农业种植业,在乡村振兴中占有重要地位。当前我国正在由食用菌大国向食用菌强国转变,需要一大批有理想、懂农业、学农爱农践农的创新型人才[2]。食用菌栽培学课程在较大程度上肩负着此类人才培养的历史使命,课程内容主要包括食用菌基础知识、菌种制作、栽培技术、病虫害综合防控、采收加工等方面,涉及微生物学、农业工程学、环境学等多门学科,食用菌栽培学课程学科之间交叉渗透明显、实践应用性强。高质量的创新型人才培育是推动食用菌产业健康、持续发展的根本保障,把双创教育与农学类专业课程全方位融合,协同发展、相互促进,是高等农业院校相关专业创新性人才培养非常重要的路径。由于专业课程教学时间的压缩,如何在较短的教学时间内更有效、更充分地调动学生的学习潜能,提升专创融合效果,成为专业课程教学中亟须解决的问题[3]。

PBL(Problem-Based Learning)教学方法是以问题为导向,由Barrows提出[4],目的是解决学生理论学习与未来真实工作情景、复杂问题相脱节的问题,其优点主要体现在“以学生为中心”“基于真实工作情景的问题”“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3 个方面,适用于实践性强的课程教学[5]。PBL 教学注重新旧知识结合,首先是教师进行问题设置,其次是学生根据教师设置的问题进行资料查找并有序开展分组讨论,最后由老师归纳总结等顺次进行。课程教师的“教”始于在实践中发现、提出新问题,终于“不教”[6];学生的“学”始于杂乱的未知问题,终于新的正确结论和条理的知识脉络,这种教学方式能够使专业课程学习与创新创业教育有机结合,更好地实现专创融合。

1 PBL 教学法在食用菌栽培学课程中的应用思路

1.1 改进教学目标

基于PBL 教学目标的分类法,根据学生的学习需求,对课程进行解析,重点强调需要把课程的教学内容与社会的需求、行业发展的需求及职业素养进行有效匹配,改进课程教学目标[7]。将“双创意识”和“创新能力”通过一个个具体问题纳入到课程教学目标中,帮助学生在建立食用菌栽培学课程的认知模型的同时内化“双创意识”,最终实现按照低阶到高阶顺序推进的教学目标,更有效提升课程的实用价值。图1是对PBL认知教学目标在食用菌栽培学中对应图解。

图1 PBL认知教学目标在食用菌栽培学中对应图解

1.2 设计反向教学

传统食用菌栽培学课程采用理论与实验相结合的方式授课,一方面,无法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导致所学的理论知识不能很好地运用于综合实践。另一方面,学生也不能够把在课堂上所学的关于食用菌栽培学课程的理论知识更好地应用在创新创业教育实践项目中,学生虽然能够掌握相关食用菌理论知识,但在实践创新中缺乏有效应用。以问题为导向的PBL教学模式将教学的重点由“教”变成“学”,因此,教师也就不再是主角,而是问题的设定者和教学的引导者;学生在整门课程的教学过程中,把食用菌生产中的现实问题作为出发点,通过资料查阅、讨论,记忆、理解所学基础理论知识,并成功运用其创新性地解决问题,投身真实工作场景中,能够积极自觉地去学习并探索。基于以上分析,根据本门课程需要达成的教学目标、具备的职业能力、必需的岗位素养,结合双创元素,选择将相应的知识点整合为典型问题,在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中结合创新创业教育,开展以问题为导向的PBL 教学(图2),以培养创新型食用菌人才。

图2 PBL教学模式下食用菌栽培学课程反向教学设计

1.3 设计典型问题

基于农学类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教学大纲,依据食用菌行业领域的职业能力要求和创新型人才素质需求,在实践中发现典型问题、提出新问题,结合各级别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科技创新、“互联网+”、挑战杯、创业计划大赛等竞赛要求,让学生带着问题进行有目标的探索学习,得出创新性的结论。如表1 所示,食用菌栽培学课程的教学目标要求掌握各类食用菌生长发育要求,配方中经常会提到“碳源、氮源”,引导学生思考在生产中常用的碳源和氮源的种类及其理化性质,结合“两山理论”提出“怎样利用农业废弃物生产食用菌”的问题,引导学生寻找发掘适宜各类食用菌生产的新型栽培基质、筛选适宜农作物秸秆生产的食用菌品种等具有一定创新创造性的问题,进而挖掘出创新创业项目,提高学生学习该课程的兴趣,实现课程理论知识和创新创业实践的有机融合。

表1 食用菌栽培学课程教学中部分典型问题设计

2 课程PBL教学实践

利用PBL 教学法开展食用菌栽培学课程教学,按顺序分为准备阶段、探究阶段、评价阶段、总结阶段[8],4 个阶段的教学主体、教学手段、教学目标如图3 所示。

图3 基于PBL法的食用菌栽培学教学过程

2.1 准备阶段

教师团队需要充分调研,了解食用菌行业、企业对创新创业人才的需求,对课程重点理论知识进行重新梳理,针对食用菌产业对人才的需求,调整教学进度和课时,让学生接触到新理念、新业态、新技术,更深入地了解产业的发展现状;教师团队确定课程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创新型人才的评价标准。

2.2 探究阶段

教师在与食用菌企业沟通后,结合专业知识和实践经验,提出基于真实双创情景的驱动性问题。以学生为主体,以小组为单位将问题分解和任务分工,利用学校实验室、实习基地、图书馆等资源进行课下自主探究学习,课上小组内部共享问题信息,进行讨论和思维碰撞,确定问题解决方案,采取演讲、PPT演示和模拟等方式展示成果。

2.3 评价阶段

在评价形式方面,教师根据典型问题解决方案水平对小组进行评价;根据学生在PBL 教学过程中的参与度、关注度和综合表现对学生进行评价;学生也需要根据实践能力、协作能力、沟通能力和双创能力自我评价和对小组其他成员进行评价。

2.4 总结阶段

教师对各个小组在解决问题中出现的情况予以反馈,鼓励学生对小组成果进行完善;针对学生提出的建设性观点和想法,教师需要引导学生进一步探究,申报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参加创新创业竞赛;教师听取学生对PBL 教学效果的反馈,反思存在的问题,不断完善创新性人才的培养方案。

3 结语

食用菌栽培学教学是一门科学,同时也是一门艺术,各种教学方法分别有其自身的应用特点,教学方法选择恰当与否,直接关系着所授课程的教学效果。当今的背景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各种教学方法层出不穷,在高校课堂中也涌现出了如翻转课堂、成果导向式教学(OBE)、案例式教学(CBL)、团队式教学(TBL)、资源式教学(RBL)等专业教学和创新创业教育相结合的教学方法[9-11]。PBL 教学方法更加重视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和主观能动性的发挥[12-15],可在最大程度上将食用菌栽培学专业课程教学和创新创业双创教育进行深度有机融合,对于当前存在的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来源比较单一、数量偏少、专业性不强、创新度不高等问题,是一种有效的破解方式[16-17],同时可以有效推进教赛一体化进程,促进课赛融合,更好地将创新创业教育理念植入专业课程的教学中[17-19]。经过教学实践,学生基于食用菌立项国家级、省级、校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7 项,发表研究论文6 篇,授权国家专利100 余人次,参加省级以上学科竞赛60多人次,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猜你喜欢

食用菌双创专业课程
高淳区以侨联双创基地 助推“双创”孵化成长、孕育未来
食用菌的栽培技术(中)
食用菌的栽培技术(上)
“双创”浪潮方兴未艾
食用菌的栽培技术(下)
电大学前教育专业课程改革探讨——以福建电大为例
大学生“双创”进行时
中美综合大学在音乐专业课程上的比较与启示
中俄临床医学专业课程设置的比较与思考
专业课程群建设的探索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