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问题及对策
2023-10-08王安生
王安生
一、前言
随着大数据时代的来临,企业必须顺应时代趋势,积极推进信息化建设,以支持企业的可持续发展。企业实现管理信息化可以打通各部门的壁垒,实现资源互通、信息共享,在减轻财务人员工作压力的同时,亦可以提升工作效率,使财务管理更好地与现代化管理相结合。以此为基础,本文着重对企业在实施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时遇到的问题进行探讨,从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的意义入手,分析了其中存在的问题,并给出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的建议对策,以供参考。
二、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搭建的概述
财务管理是企业管理中的一个重要构成部分,它渗透到企业资本的运营和各项经济活动中。从本质上说,财务信息化是管理方式的改革与创新,其目标是通过信息技术整合业务与数据信息,为企业获取更准确、更全面的财务信息,为企业的管理者提供决策依据。首先,信息技术的应用与企业的财务管理目标趋于一致,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企业不仅要追求利润,更要注重自身价值的发展,而信息化则是为达成该目标而应用的。其次,信息化改变了财务管理运转模式,使财务管理不再受到时间和空间限制,提高了财务工作的效率。最后,信息化为企业的政策制定提供了信息支撑,是企业的一项核心竞争能力[1]。
三、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的意义
在企业管理中,财务管理水平的高低与企业的经营和发展有着密切的联系。企业为应对目前复杂多变的环境,有必要加强财务信息化的建设,建立信息化综合管理平台能够提高财务资料的传输效率和共享性,提高数据的准确性,能够让企业更好地开展财务管理。因此,企业管理者要持续强化自身对信息化管理系统的认知度,建立健全的信息化管理体系,将信息化建设所带来的优势充分发挥出来。
(一)有助于提高企业的竞争力
在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的过程中,利用网络办公平台和数据库及管理系统,有助于提高企业的的竞争能力,使企业能更好地应对外部环境的变化。另外,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可以使企业内部间信息交流更加顺畅,实现企业内部高效的交流。同时,财务管理信息的共享性,也能实现资金流、信息流与业务流的一体化。这样既能降低企业成本,又能提高企业效益,从而大大提高企业的工作效率。
(二)提升管理效率和财务管理水平
由于企业经营规模的不断扩大,会计工作变得更加复杂。通过财务信息化管理,可以在计算机的辅助下,对复杂的数据进行统筹分析,并自动生成报告,提高企业的信息化水平。运用财务信息系统,在提升财务报告准确性的同时,亦可以不断减轻财务人员在核算基础数据统计工作时的负担,信息化管理可以使财务人员不断学习新的财务知识和管理知识,使财务工作更加全面、规范。财务人员利用信息化数据分析,及时将重要信息传达到管理部门,为管理层和决策者提供及时、准确的参考依据,使企业做出最佳的决策。通过这一功能的转变,财务部门的工作才能由单纯的会计、报表转变为控制企业的风险与支持业务决策。
(三)提升风险评估及防范能力
在企业日常财务信息的处理过程中,具体包括了财务信息收集、审核、储存等各个环节,利用信息技术,可以实现信息的自动收集与整理,并对每种透明化记录的经济业务数据展开整理和分析,从而对自身所面对的内部控制风险做出判断和分析,对可能会出现的风险问题展开有效的预测和预防,让企业可以在一个合理的范围之内,进行风险因素的敏感分析。利用信息系统可以对风险问题的危害程度进行分级,根据风险预测和评估的数据结果,可以对特定的风险出现的几率进行评级,并根据这些情况,给出一些切实可行的对策,从而对财务信息管理系统进行更多的改革和创新,有助于企业进行快速的调整和反应。
四、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存在的问题
企业在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遇到诸如财务信息失真、信息化软件难以满足企业对数据分析的要求、企业缺少精通信息化的人才等各种问题,导致企业财务管理不能将信息化的优势发挥出来。
(一)信息化建设认知不足
在日常工作过程中,部分企业管理层对于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的认识不足,觉得信息化管理相当于办公自动化,并未将其上升到战略高度。同时,一些企业财务人员的认知水平较低,对信息化办公技术的掌握不熟练,对自己的工作范围和岗位职责不能明确。这两种情况都影响着企业财务信息化的建设进程[2]。
(二)企业对硬件投入不足
为实现企业的财务管理信息化目标,必须配备必要的软件和硬件支持。在实施信息化的过程中,首先要考虑的就是硬件支持,例如计算机的运行速度、服务器的信号强度等。计算机硬件在财务信息系统中重起着关键作用。在使用财务办公系统时,由于软件是需要不断更新的,若硬件设备比较落后,将严重影响财务信息化进程。然而,一些企业在实现财务信息化时,对硬件的投入不够,导致该系统无法发挥其最大作用,严重影响了财务人员的工作效率,给企业的财务管理带来了很大的困难。
(三)财务信息化管理制度不健全
部分企业存在着信息安全风险高,安全保障薄弱,缺乏统一、规范的管理制度等问题。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ERP 系统应用水平不高。目前,国内部分企业对信息化的认知不足,并未形成一个行之有效的信息化管理体系和完善的信息化基础设施,还停留在“闭门造车”“纸上谈兵”的方式进行信息化管理,这使得信息化系统无法发挥应有的作用。部分企业在信息化建设过程中管理体系尚不健全,体现在以下几点:首先,内部各个部门间的合作程度不高,很难保证企业信息传递的实时性以及财务数据的完整性;同时,企业的生产和经营过程中,各个部门间也没有形成有效的合作和监督机制,使得企业的信息化管理效果不佳。其次,由于企业管理者的风险防范意识不足,使得企业对信息技术风险缺少相应防范机制。最后,在企业内部,还未建立起完善的财务信息化人力资源管理体系,与之相关的考核激励制度亦不完善,很难激发出财务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不能保证财务信息化建设的顺利进行。
(四)企业财务信息技术人才欠缺
在当前一些企业中,既可以有效识别财务风险,又具备软件应用与财务信息化建设能力的复合型人才,仍然比较欠缺。尽管在各个领域下都有相应的专业人士,例如主管生产经营的综合研发管理人员、数据链接与传输方面的计算机控制人员等,但是同时具有信息技术和财务知识应用能力的人并不多。在信息时代的背景下,一些财务人员已经掌握了比较基本的计算机操作,但是他们很长一段时间都被局限在了单机操作和记账算账的范围之内。从信息化的视角来看,他们对互联网的综合应用和对财务信息化转型过程的完善仍然不够熟练。
(五)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缺乏规划和有效监督
在财务管理的信息化建设过程中,部分企业并未结合实际情况,建立相应的制度,缺乏对预算、采购等环节工作流程的规范化。在开展过程中,没有对有关流程进行明确性的表述,虽然对财务电算化有所规定,但是各项审批环节依然存在重叠,各环节设计缺乏整体规划,导致工作效率不高。在具体的报批过程中,在重复性的状态下缺乏有效监督管理,对所产生的问题无法及时地纠正和反馈,严重影响了企业的信息化进程。
(六)财务管理软件需求不匹配
为了保证财务管理信息系统的应用效果,需要一套与之相匹配的财务管理软件。但是从现实情况来看,财务软件的主要应用功能仍然是做账与核算,在企业持续发展的大背景下,现有的财务软件很难同时满足企业的成本管理与预算管理的需要。所以,对企业而言,在目前阶段,最重要的工作就是拥有一套集审计监督、财务会计等功能于一体的综合财务管理软件。从需求角度看,企业对财务管理软件的需求更高、更迫切,但财务管理软件厂商不能很好地满足中小企业的需求,在产品功能、稳定性、易用性等方面无法与企业需求相匹配。从供给角度看,由于规模小、资金有限、对信息化投入不足等因素影响,部分企业对财务管理软件的需求并不强烈。
五、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的策略
(一)财务职能转型和财务再造
信息技术是财务转型的强大驱动力,它推动了财务的根本性改变,让财务团队成为了管理团队的价值提升者,也是业务团队的合作者。在财务信息化建设中,企业的管理层必须与时俱进,紧跟市场发展趋势,适应市场的需求。目前,企业正面对着越来越复杂的经营环境和越来越激烈的市场竞争,财务部门必须进行转型,以降低交易费用,为企业提供深度价值链的运营支持和管理决策。要完成这一转变,必须对企业的财务功能加以重新定位,使之分为三个层次:执行层、控制层和决策层。在执行层,实现资金的共享,并统一处理基础业务;控制层聚焦深入业务;在决策层上提供政策指导与决策支持。财务功能的重新设计带来了流程、组织、人事的重组和信息系统重组。为了减少运营费用,财务人员必须改变传统的业务方式和流程。
(二)重视基础设施建设,提升信息化软硬件建设水平
企业应该改变观念,持续强化财务管理信息化的软硬件的建设,并提升人力资源素质,通过财务管理信息化持续推进企业发展。“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企业应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适合现状的财务软硬件系统,注重对软件技术的引入与应用,并对软件系统进行及时地更新与维护。为更好地服务于企业的财务管理,必须增加对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的投资,并在此基础上构建健全的信息系统,将信息技术与企业的日常生产运营融合在一起,从而实现信息化和自动化管理。企业可以在云计算基础上,通过大数据和移动互联网技术,将其应用到企业的经营管理中去。除此之外,企业还应该利用云计算技术,建立一个企业的信息管理平台,从而对企业的日常生产和经营进行全方位的控制,并利用像云技术平台这样专业的数据整理平台,来获得企业所需的财务信息。在建立信息管理平台的过程中,企业要保证信息在数据管理平台上具有一定的流动性,让不同的信息能够顺畅地相互联系,为企业管理者提供更多有效的决策依据。为了保证信息化软件在企业中的普及,企业的各个部门必须相互协作[3]。
(三)完善财务信息化建设管理制度
企业财务信息化的建设,离不开完善的管理体系,只有健全的管理体系,才能使企业财务信息化建设顺利进行。企业应该强化内部审计机构以及构建完善的信息化建设管理制度,用有效的手段确保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顺利开展。
1.加强组织管理
企业管理者要加强对信息化建设中工作人员的组织管理,应以新的会计准则和企业内部需求为依据,并与企业内部业务的发展情况相结合,制定出统一的建设要求和标准。对每个岗位员工的职责权限明确划分,强化各部门之间的合作与沟通,最终规范企业财务信息化的建设。
2.加强风险管理体系
企业要建立并持续加强、改进内部财务信息系统的风险管理体系。在企业财务信息化建设过程中,存在着各种信息风险,需要财务管理人员要时刻保持对风险的警觉,持续提升自己对风险的防范能力,使用优质的信息管理工具,确保企业的信息安全。与此同时,还可以聘请高水平的风险管理人员,强化对网络安全的优化,并及时更新信息系统,确保系统的安全性和合理性。
(四)培养综合型财务人才
目前,随着信息化程度在不断进步,对高素质高技能人才的需求日益增加。尤其是很多企业,缺乏具有信息技术含量高的复合型财务管理人才。企业应定期对人员进行培训,使财务人员对信息化管理有更深的认识,从而更高效利用信息化系统进行数据分析,发挥专业的技能和水平。因此,第一,要构建一套专业的人才培养制度,统一安排相应的软件开展相关培训活动,定期组织理论授课、实践教学双向培训,增加同行间的交流频率,夯实财务人员的理论知识的同时提升其实践能力。第二,要加强与高校的合作,采用定向培养等方法,达到企业岗位和专业设置相互协调的目的,从根本上解决人才短缺问题[4]。
(五)搭建企业财务信息安全防范系统
在企业的财务信息化系统管理中,要重视使用多种技术,全面提高信息安全的防控水平,增加硬件投资力度,购置优质的硬件设施,完善防火墙的验证方式设置,防范外来的病毒对系统的攻击,不断提高对外界的病毒的防御能力。要建立安全的管理系统,利用大数据不断完善财务数据的安全管理体系,建立高效稳定的网络环境。在开展财务信息化管理的同时,也要对财务人员进行相关的培训,设定数据访问权限,加强数据访问授权,并对每个岗位的工作做出具体的规定。
首先,加强技术防范,利用技术加密和防火墙等手段,确保财务信息的安全。其次,要健全完善的安全管理体系,提高财务工作人员对安全和风险的防范能力,从而降低财务风险。最后,企业要进行各种培训活动,引导相关人员学会如何防止外部病毒对系统进行攻击,设置内外网隔绝、限制访问权限,并建立内部信息安全制度等。通过规范化、系统化的培训,提高内部人员的业务水平,树立正确的工作态度,让财务信息化管理系统可以在一个稳定、安全的环境中运转,减少外界及内部各因素对系统的影响。
(六)实现财务系统集成式管理
在信息化时代,企业唯有形成高标准的数据集成,才能对数据进行高效的处理与精确的管理。
1.挖掘财务管理系统功能
财务人员要不断挖掘财务管理系统的各项功能,实现财务业财深度融合。一般来讲,一个企业的财务信息化管理系统由七大模块组成(总账、应收款管理、应付款管理、固定资产、UFO 报表、系统人性化设计、数据记忆功能),而管理者如果没有对这七大模块进行系统、深入的研究,就会导致企业的财务数据不能得到充分的共享,使得业财融合管理难以进行。同时,随着经营规模的扩张,要求管理人员对现有财务信息体系加以更新和完善,提高财务会计资料准确性。
2.建立财务信息资源数据中心
企业应建立一个财务信息资源数据中心,以实现多个系统之间的信息集成,实现企业的财务软件的使用、企业的数据中心的管理体系,能够与企业内部的运营状况相匹配,最终确保财务数据的规范化、统一性,实现各个系统之间的高度合作以及数据共享。
3.建立财务信息化管理系统的安全保障体系
随着企业内部业务的不断发展,信息体系的安全性也很有可能出现问题。因此,应根据企业内部的管理情况,迅速修补财务系统,并确保其安全性。另外,企业还需要聘请具有一定专业水平的高素质人员,对财务管理系统进行有效的维护,保证企业财务数据的高效传输和安全[5]。
六、结语
综上所述,企业财务管理水平的提高离不开良好的财务管理,尤其是在信息化、智能化的时代,企业财务管理的信息化建设更是大势所趋。因此,在企业的发展过程中,应根据具体情况,健全相应的管理制度体系;集成式管理业务和财务系统;完善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实施步骤;培养综合型人才;健全信息安全防范系统;实现财务系统集成式管理。通过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为企业的发展提供基础保障,推动企业在发展中经济社会作出更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