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背景下内部审计的服务职能探索
2023-10-08刘健
刘 健
一、前言
内部审计是企业经济监督与受托经济责任关系的必然产物。企业高质量发展、健全内控体系与法人结构过程中,内部审计是重要保障。近年来,众多企业高度重视内部审计工作,结合新时代发展背景,从监督评价、服务、信息共享多角度出发,不断完善内部审计工作,突出其服务职能。但部分企业仍未跟上新时代发展的步伐,内部审计从“监督导向”向“建议服务”职能转变进程缓慢。对此本文立足新时代背景,深挖内部审计实践工作重点,持续探索内部审计服务职能,并提出一系列服务职能优化对策。
二、服务职能的作用
内审部门是企业经营管理的重要组成部门,作为本级企业内设机构,内审部门信息来源广泛,能够从宏观与微观角度洞悉本级、上下级领导的管理责任,同时也能承担咨询服务职能,内部审计的服务职能的作用如下:
(一)作为上级领导“参谋”
企业内审部门的督查与服务职能并举,为上级领导提供准确督查数据,履行“参谋”的角色。内部审计部门负责企业经营风险、收支活动、经济活动等的督查,同时考察各部门、各岗位绩效完成度,督查后形成书面反馈报告,为领导提供各岗位与部门工作完成度的精准数据,保证领导获取信息的可靠性,同时保证企业决策的中立性[1]。
(二)作为被审企业“医生”
若企业为“总部+分部”的模式,总部承担分部的内部审计工作,被审企业的经营、投资、资金分配等活动均受总部内部审计部门督查,内审部门充当“医生”角色。内部审计发现被审企业存在投资风险高、生产数量不合理等情况需及时报备领导,管理层根据问题找出原因,给出针对性的改进建议,纠正被审企业的错误管理方式,促使其降低经营风险,提高经济效益。
(三)作为其他企业“帮手”
企业内部审计工作开展期间,需详细记录内审数据,在企业交流活动中分享“内部审计经验”,传授企业管理的预防知识,帮助其他企业有效识别风险,提前防范。作为其他企业的有力“帮手”,企业之间的内部审计工作需形成“输送+回应”的循环发展模式,同行企业日常经营活动中要具备“分享”意识,企业之间共享内部审计成果,互勉共进,合谋发展,促使自身的可持续发展[2]。
三、服务型内部审计的现实困境
(一)内部审计服务范围小
企业正常经营活动过程中,采购、生产、销售、资产清点等环节都应有内部审计部门的参与。近年来,企业基本认识到内部审计服务的重要作用,但经营管理各环节内部审计的落实效果并不理想。新时代背景下,企业内部审计工作有新的发展契机,但内审服务范围小桎梏企业的进一步发展,导致内审服务范围狭窄的主要原有:第一,企业领导层对内部审计服务职能的认知不够透彻,内部审计无法全面渗透到企业日常经营活动中,内部审计服务职能逐渐边缘化;第二,内部审计关注重点仍为企业资金流转、业务活动,审计工作集中于事后监督,审计服务职能难以有效发挥;第三,内部审计人员未充分理解新时代背景下的审计工作内涵,仍坚持对财务运行与数据真伪的审计监督,缺乏全局审计观念,无法为上级领导提供精准的数据支持;第四,内部审计工作功能定位与新时代背景不符,查错纠弊的合规性审计已经无法满足多变的市场经济发展环境。
(二)内部审计方法滞后
新时代背景下,企业内部审计若想充分发挥自身的服务职能,内审机构必须充分参与企业各部门的业务活动中,持续更新自身的审计方法。但部分企业并未意识到内审机构与各部门衔接的重要性,内部审计方法存在明显滞后性,主要体现为:第一,内部审计部门无法发挥自身的独立性优势,仍被动接收上级领导下发的审计任务,根据任务要求拟定对应的审计方案。这种审计思路导致内审部门成为问题的监督者,而不是通过服务帮助各部门解决问题;第二,内部审计活动中财务审计方法落后,以顺查法、逆查法、访谈法、经验分析法等审计方法为主,内部审计结果的主观性强;第三,内部审计工作与信息化技术的对接不深入,内部审计部门信息软件配置不齐全,且存在对部分部门审计访问权限受限的情况,难以及时发现企业相关部门的问题[3]。
(三)审计结果应用不足
企业内部审计部门开展审计工作后,形成的审计结果服务于各个部门,各部门对照结果数据持续改进自身管理方式,可有效提升企业的整体管理水平。但实际工作中,企业内部审计结果并未受到重视,审计结果的服务职能被弱化,审计结果应用不足,主要体现于:相关部门忽视审计结果,不重视审计部门提出的改进建议;企业各部门缺乏自查意识,对内部审计结果的认可度低,并未根据结果数据整改自身管理方式,审计结果的服务职能难以发挥作用。
(四)内部审计体系不健全
新时代发展背景下,内部审计成为企业管理的重要内容,健全化的内部审计管理体系,是审计工作顺利开展的重要保障。企业顺应新时代发展要求不断完善内部审计管理机制,但仍存在如下问题:第一,内部控制制度不健全。企业内部审计缺乏统一的标准,事前、事中与事后审计无对应的控制制度作为参考,影响内部审计工作的正常推进;第二,针对不同部门、不同岗位尚未形成全面的内部审计考评制度。内部审计只对部门整体工作情况进行考评,并未细分到各岗位进行审计,导致“钻漏洞、不履职”等情况频发。
(五)内部审计信息化体系不完整
信息化是新时代发展的一大特点。近年来,企业积极适应新时代发展要求,不断构建与完善内审信息化体系,但受到传统审计管理思维制约,内部审计信息化体系建设进程缓慢,主要表现为:第一,各审计系统口径不统一,尤其是业财系统对接不通畅,双方信息共享与理解存在障碍;第二,信息化系统日趋复杂,审计人员急需提高自身的信息软件操作能力;第三,内部审计信息化系统只作为数据存储用途,并未深度挖掘信息化数据库的服务功能。
四、服务型内部审计的职能探索与优化
(一)拓展内部审计职能范围
1.拓宽内审服务范围
内部审计工作在新时代已经获得长足发展,持续拓宽内部审计的服务范围,是当前企业内部审计工作的核心内容。第一,企业要赋予内部审计部门充分的独立权,加快审计人员思维转变,从“局部审计”过渡为“整体审计”。企业所有部门都必须接受内部审计,审计部门重点从“财务活动与业务流程”转变为企业整体的审计,针对各部门存在的问题,提出可行的改进建议;第二,构建事前一事中一事后全流程内部审计体系。例如,在采购活动审计中,审计内容从“入库后物品核对与资金核算”前移到“采购前预算”“资金申请”“采购中付款方式、票据审核”等工作中,审计与采购活动同步进行;第三,审计人员深度学习新时代的内部审计要点,兼顾自身审计与服务职能,在审计过程中发挥自身服务功能,及时解答企业各部门的疑问,充当其他部门的“服务顾问”,协助企业各部门优化自身管理模式;第四,改变查错纠弊的合规性审计模式,利用多层次审计提升服务能级。构建“监督一评价一建议”的多层次审计体系,监督是基础:重点审计问题是否存在,部门工作是否合规;评价是中坚力量:深层挖掘监督内容的优良中差级别,做好结果反馈;建议是顶端拔高:针对结果提供个性化建议,审计部门为其他部门提供专属咨询服务,三者相辅相成[4]。
2.重视内部审计服务
高层领导既是企业的引领者,也是企业的管理者,争取高层领导对服务型内部审计工作的支持,是保证内部审计服务顺利开展的关键。审计部门可向领导提交完整的内审服务工作规划,明确指出开展内部审计与服务的优势,例如“优化企业管理路径”“提高经济效益”“节约成本”等,获得领导信任。高层领导也要紧跟新时代发展步伐,积极学习服务型内部审计的相关知识,深化理解,形成内部审计服务的大致雏形,高度重视内部审计服务工作,督促审计服务层层落实,提高内部审计质量。
(二)优化服务型内部审计方法
企业内部审计过程中,需兼顾审计与服务双职能,持续深化审计功能,同时提高内部审计的服务质量:第一,给予审计部门绝对的独立权与主动权。审计部门积极承担自身的审计责任,根据企业经营管理现状,结合领导要求,形成符合企业现状的内部审计方案,变被动审计为主动审计。第二,利用信息化技术更新内部审计方法,构建实操性较强的内部审计管理信息系统,实现对会计核算、账务处理、重大决策等工作的全面审计。利用大数据分析企业财务、管理、生产等数据的真实性,重点标记异常数据,深度剖析导致数据异常的原因。利用信息化财务模型,审计财务报表的真实性,若报表存在问题及时与财务部门进行核对,查找原因;第三,大量引入信息化系统,加快内部审计工作向电算化审计过渡。信息化审计系统与企业各个部门相连接,打通各部门的沟通渠道。各部门每个月按时上传财务报表、资金收支等数据,审计部门整合各部门上传的信息,借助信息化系统深度挖掘数据价值,提高内部审计数据的真实性,降低审计风险。内部审计部门为企业各部门提供咨询服务,例如,生产部门在拟定产品生产规划过程中,审计部门可向生产部门提供历年的生产计划,结合企业本年度的发展现状,给予生产部门产量、产品类型、生产速度等咨询服务,辅助生产部门提升自身的生产效率,同时克服内部审计滞后的缺陷。
(三)持续深化审计结果的应用
1.审计结果转化为成果的总体思路
保证审计报告质量,加强审计整改,深化审计结果应用,是审计结果转化为成果的重要路径。审计部门可通过多维度、多角度、针对性的审计措施,持续提升审计报告的质量。根据审计结果要求相关部门整改管理制度、管理流程,持续提升企业各部门的工作效率。同时,内部审计部门持续发挥自身的服务职能,辅助企业各部门优化自身工作方案,加快建设成果运用转化的配套制度,多方联动,持续拓宽审计结果受众面。
2.深化结果应用的路径
企业可以采取以下措施,持续深化结果应用路径:第一,构建系统化的配套制度体系,提高顶层设计质量。制度体系包含审计成果激励制度、审计结果通报制度、重大事项报告制度等,通过完整的制度体系,保证内部审计结果的深化运用;第二,构建有价值的审计结果形成机制。通过风险分析机制、审计报告质量控制机制,持续优化审计结果,提高审计结果的精准性;第三,构建系统化的“帮、促、督”的审计整改机制。内部审计工作开展过程中,持续深化现场帮、过程促、后续督导工作,灵活调整内部审计方案,在动态化过程中不断提高内部审计工作质量;第四,多方联动,不断扩大审计结果的受众面。内部审计部门整合审计结果后,从审计者、被审计企业、管理层的角度出发,细化审计结果,确保每项审计结果都能得到有效利用[5]。
3.搭载多种载体,拓宽审计结果应用渠道
第一,多部门联动拓宽审计结果的应用渠道。内部审计结果公布后,人事部门、纪检监察、财务部、业务部门等多个部门联动,召开相关会议,所有部门共同督促审计结果的落实情况;第二,构建长效的审计通报机制。内部审计部门公布审计结果后,需持续监督审计结果的运用情况,定期通报审计结果的应用情况,各部门根据审计结果持续优化自身的管理模式,切实防范与控制风险;第三,构建共享式的审计资源管理库。每次审计结果都上传至资源管理库,所有资料存放至“审计云盘”,审计工作实施前、实施中与实施后都可访问审计云盘,作为审计工作的参考;第四,利用智能化分析系统,持续剖析内部审计结果的深层价值。将审计中发现的问题用数字化模型展示出来,同时,针对问题给出相应的解决方案,帮助相关部门快速改进自身的管理方案。
(四)健全服务型内部审计体系
1.内部审计控制制度完善化
企业开展内部审计工作中,可从事前、事中、事后的角度,持续健全内部审计控制制度:第一,加强对事前审计风险的监测。审计部门在开展审计工作前,全面调查企业各部门的运营现状,预测审计过程中可能发生的风险事件,针对风险点构建系统化的事前控制制度,所有审计工作按照制度执行,降低事前风险;第二,强化内部审计的事中风险。审计部门深入企业各个部门,将审计工作贯穿于各部门经营管理过程中,及时反馈错误点,监督相关部门及时整改,充分反映内部审计的动态化服务特征;第三,持续深化事后审计的分析。内部审计完成后,审计部门深入分析结果数据,形成可视化审计结果,为企业相关部门提供可行性的优化建议。
2.内部审计考评制度健全化
为保证内部审计工作的执行效率,企业有必要针对内部审计部门的工作特点,构建完善化的内审考评制度:第一,采用“责任制”的审计模式。审计机构内部的岗位职责相互分离,不同岗位人员需深入贯穿自身的岗位职责,积极完成审计任务。若审计工作出现问题,立即落实到负责人,对照惩罚机制处置;第二,定期对审计人员的工作质量进行考核,审计人员绩效与考核结果挂钩;第三,设置内部审计考评机制,针对各审计岗位细分出对应的岗位考评制度,约束审计人员的审计行为,提高内部审计效率[6]。
(五)加快服务型内部审计信息化体系建设
1.构建信息化数据库
信息化数据库的构建,能为企业各部门提供大量信息,持续发挥内部审计部门的信息服务能力。构建信息化数据库过程中,需遵循动态化、全面化、多角度原则,保证数据库中审计信息的种类与数量多样化。数据库构建过程如下:第一,多元化采集内部审计数据。内部审计部门全面审计财务部、业务部、采购部、生产部等多个部门的运营情况,形成文本、图片、代码等多样化数据,所有数据上传存储至数据库中;第二,分类整理与转化。按照文字、音频、图片、视频模式对内部审计数据进行分类,不同种类审计数据根据内容要点设置目录,工作人员查阅资料时通过关键词检索,提高数据检索效率;第三,按照内部审计内容,形成不同种类数据库,包括法律法规、案例、整改清单等数据库。例如,在案例数据中,内部审计工作中可借鉴相似度较高的案例,动态化调整审计措施,提高内部审计质量。企业相关部门结合审计结果,也可查阅案例数据库,查找相似度最高的案例,合理规划自身管理方案的优化对策。
2.进入服务型内部审计快车道
企业借助信息化数据库开展内部审计工作,需持续深化内部审计的服务职能,积极探索审计新模式,促使内部审计服务快速进入快车道。服务型内部审计需做好以下两点:第一,做好服务“提速”。在保证内部审计质量的基础上,压紧压实内部审计程序,保证审计步骤完善,提高审计效率。同时,在审计过程中提升对各部门的问题研判、定性与整改;第二,提前开展审计服务。借助信息化系统实现远程审计,构建风险预警系统,当远程审计发现问题立即预警,审计部门监督相关部门落实风险排查工作,帮助企业各部门消除运营管理中的潜在隐患[7]。
五、结语
新时代背景下,内部审计成为企业管理的重要内容,持续提升内部审计的服务职能是当前企业的工作重点。构建服务型内部审计体系,持续拓展审计服务职能范围与审计方法,对提高企业审计质量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在此基础上,持续深化服务型内部审计结果的应用、构建内部审计服务信息化体系,能为企业决策提供精准化的数据支持,进而推动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在未来发展中,企业仍需深化内部审计的服务职能,从而实现企业的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