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测绘类专业“导航学”课程思政教学探索

2023-10-07赵桂玲徐辛超祝会忠

电气电子教学学报 2023年4期
关键词:测绘案例思政

赵桂玲 徐辛超 祝会忠 高 猛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 测绘与地理科学学院, 阜新 123000)

2014年,为保障“立德树人”这一教育根本任务,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课程思政”被提出[1]。2016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讲好“课程思政”[2]。2020 年,教育部发布了关于印发《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通知,并指出立德树人成效是检验高校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 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战略举措[3]。高校教师是推动课程思政教育主要的践行者,如何在课程建设和课堂教学中使专业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是每位专业课教师都必须认真思考的问题[4]。与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显性教育不同,专业课程中的课程思政建设这一隐性教育“战场”,主要通过潜移默化地展开思政教育,在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之中展开“润物细无声”的立德树人教育。

测绘类专业开设的“导航学”课程,具有鲜明的测绘学科特色。深入挖掘技术发展背后的多维思政元素,能够更好地让学生认识和领会“导航学”学科发展的创新规律、思想价值与精神内涵,在专业知识传授中实现思想价值的正确引领。

笔者结合自己在测绘类专业教授的“导航学”课程,将专业课程的知识传授与课程思政进行了有机融合并开展了卓有成效的实践,对课程思政的具体实施进行了深入挖掘与剖析,为课程思政教学改革提供思路。

1 测绘中的思政元素剖析与挖掘

要实现课程思政与测绘类专业教学的无缝结合,必须要明确课程思政的真正含义,深入剖析和挖掘“课程思政”的内涵和外延。测绘精神是测绘行业独有的文化内涵和精神成果,是一代又一代测绘人在平凡又伟大的测绘工作中践行的行为准则。近三年来在“导航学”课程中融入了课程思政的教学,将“热爱祖国、忠诚事业、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的测绘精神引入专业课的课堂教学中,旨在培养“爱岗敬业、吃苦耐劳、精益求精、务实创新”的工匠型测绘人才[5]。

1.1 热爱祖国

热爱祖国是对测绘精神高度的政治概括,也是家国情怀的重要体现。具体到课程思政,就是对测绘事业追根溯源。真正的测绘事业,是在新中国建立后才从无到有发展起来的,测绘技术的产生、发展和壮大与中国共产党的直接领导密切相关。党的坚强领导始终是我国测绘事业发展的政治保障,“国家利益高于一切”的爱国情结始终是测绘工作者孜孜以求的最高境界。几十年来,测绘人从拉着架子车到如今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中国已经发展成为拥有最先进的测绘科学技术的测绘大国,位于世界测绘发展的前列,这些成就的取得是几代测绘人热爱祖国、为国家强盛不懈努力奋斗的结果,也是践行测绘精神取得的丰硕成果。

1.2 忠诚事业

忠诚事业是对测绘人精神世界高度的思想概括。具体到课程思政,那就是测绘人独特的文化现象和崇高的价值观念。测绘是相对艰苦的事业,面对恶劣的自然环境,面对生与死的考验,测绘人没有退缩,而是勇往直前,乐此不疲。测绘人把一生奉献给测绘事业,充分体现了对祖国的忠诚和对祖国强大的追求。

1.3 艰苦奋斗

艰苦奋斗是测绘本身的行业要求。具体到课程思政,那就是新一代测绘人要将艰苦奋斗的作风在测绘行业内不断发扬和充实,并赋予它新的含义。测绘先烈们用生命谱写的艰苦奋斗精神,是测绘人宝贵的精神财富。特殊的工作环境,潜移默化地成就了测绘人独有的行为标准。物质条件的贫乏,形成了测绘人勤俭节约的宝贵品格。从艰苦条件下的奋斗到保持“艰苦奋斗”的精神,走过了几十年的历程,这是一个从自发到自觉的发展过程。在新一代的测绘“长征”道路上,新一代测绘人要在任何艰难困苦环境下保持勇往直前的奋斗精神。

1.4 无私奉献

无私奉献是测绘人最高的道德要求。具体到课程思政,那就是用默默的付出和奉献换来测绘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科学发展,测绘先行。在科学发展道路上,测绘人是先行军、拓荒者,要甘当铺路石。正是几代测绘人的无私奉献与执着坚守,才使得测绘成果为多个重大工程提供了强有力的测绘支撑,为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提供了精准的测绘服务保障。

2 “导航学”课程思政教学案例设计

“导航学”课程是一门理论与实践较强的课程,笔者对整个课程进行梳理,结合测绘精神内涵和外延,对课程思政教学案例进行深入挖掘和设计(图1所示)。

图1 课程思政教学案例挖掘与设计

2.1 课程思政案例1

1)案例说明

本案例主要介绍导航技术发展史,主要包括惯性技术发展史、卫星导航技术发展史以及天文导航、无线电导航、重力导航、地磁导航等技术的发展。穿插介绍我国在各技术领域做出的贡献。重点介绍世界郑和下西洋采用的航海技术和著名科学家钱学森的爱国主义精神和故事,通过“热爱祖国”这一测绘精神主题将“课程思政”与“导航学”课程进行结合。

2)思政融合点

(1)结合《郑和航海图》对人类导航的贡献讲述郑和下西洋的历史。郑和船队采用的导航技术,代表了那个时代天文导航的世界先进水平。学生在“导航学”课程中不仅了解了导航发展的历史,而且感受到我国古老的文明和劳动人民的智慧,在专业知识学习中提升了民族自豪感。

(2)讲述钱学森不惧美国政府迫害,历尽艰险报效祖国的故事,通过实际案例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将钱学森心怀祖国、忠心报国的爱国主义精神与专业知识传授相结合,在学生学习专业知识中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进行课程思政教育。

2.2 课程思政案例2

1)案例说明

本案例主要介绍导航技术应用发展现状和趋势。随着北斗的全球组网和应用,我国导航技术处于世界领先水平,但在某些具体的技术领域,我国与一些西方发达国家还存在一定的差距,还需要千千万万的科研成员为了导航事业努力奋斗[6]。在这一课程环节中,将“全国优秀教师”黄大年的先进事迹引入课程教学,通过 “忠诚事业”这一测绘精神主题将课程思政与“导航学”课程进行结合。

2)思政融合点

“全国优秀教师”黄大年教授长期从事海洋和航空移动平台探测技术研究工作。黄大年教授刻苦钻研,业绩突出,突破国外禁运和技术封锁瓶颈,攻关技术瓶颈,突破国外技术封锁,取得一系列重大成果,填补多项国内技术空白。黄大年教授不求名利,甘于奉献,长年不休,带病工作,把生命最绚丽的部分献给他钟情的教育科研事业。作为青年人的大学生,要学习黄大年教授无怨无悔忠诚事业的进取与奉献精神,在忠诚事业中实现个人价值。

2.3 课程思政案例3

1)案例说明

导航技术是一门交叉学科,涉及电、磁、光、力学等多学科的科学原理与方法。大地测量学是一门量测和描绘地球表面的科学,可位各种导航系统提供地面站的精确坐标和地球重力场资料等等。大地测量学为导航技术的发展提高了理论和技术支撑。在这一课程环节中,引出大地测量的话题,将轰动全球的2020年珠穆朗玛峰测量引入课堂教学,通过 “艰苦奋斗”这一测绘精神主题将课程思政与“导航学”课程进行结合。

2)思政融合点

珠峰的测量史就是一部浓缩的测量人艰苦奋斗史,书写了测量人的“艰苦奋斗”精神。从1960年5月25日中国登山队首次实现人类从珠峰北坡登顶到2020年12月8日宣布珠峰最新高程,一个个越来越精准的数据的背后,是一代又一代测绘人一次次测量的结果,体现了一代又一代测绘人不畏艰险、勇于攀登、精益求精、艰苦奋斗的测量精神,也代表了测绘技术的崛起和进步。每一次的测量,都涌现出诸多为了测绘事业克服重重困难、不屈不挠、艰苦奋斗的素材故事,将这些素材故事整理成短视频在课前和课间播放,既提高了学生在相对枯燥的专业知识学习中的兴趣,又潜移默化地对学生进行课程思政教育,激发学生努力拼搏、不畏艰难、艰苦奋斗的品质。

2.4 课程思政案例4

1)案例说明

测绘专业“导航学”课程中的重点讲授内容是惯性导航系统和卫星导航系统。惯性传感器作为航空、航天、航海领域的关键器件,由于其在导航制导等军事领域的巨大价值,属于高精尖的基础科学装置,一直名列各国出口管制清单之上,相关领域面临“卡脖子”困境。而作为中国独立建设的卫星导航、定位和授时系统——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在国家安全、国民经济应用、技术储备等方面发挥了巨大的作用。惯性导航系统和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发展与应用,离不开众多科研人员隐姓埋名、无私奉献、默默无闻地付出。将“共和国勋章”获得者孙家栋院士和“七一勋章”获得者陆元九院士无私奉献的感人事迹引入课程教学,将“课程思政”教育与专业课程讲授结合,教育大学生在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舍小我而利公,行大道而忘我”。

2)思政融合点

(1)孙家栋院士是我国人造卫星技术和深空探测技术的开拓者之一,为祖国的航天事业培养了一批优秀的科技人才,几十年来为中国航天的发展做出了突出的贡献。自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首战告捷到绕月探测工程的圆满成功,孙家栋几乎把自己的一生都奉献给了中国的航天事业。

(2)陆元九院士作为早期出国留学的博士,新中国成立初期,突破重重阻力毅然回到祖国怀抱,潜心研究,矢志奉献。他与新中国第一批科技工作者共同开创了我国的自动化领域,在科研一线工作岗位,孜孜以求、默默奉献,成为中国航天惯导系统的领军人物,为我国惯性技术的发展及其在运载火箭、导弹武器、人造卫星和载人飞船方面的应用做出了突出贡献,把一生的精力都无私奉献给了祖国的航天事业。

3 案例实施效果与分析

测绘类专业“导航学”的课程思政教学案例已成功应用到2019年、2020年和2021年的教学实践中。在专业知识教学过程中,通过影片播放、PPT展示、故事讲解等手段融入课程思政元素,教学效果提高显著。

(1)课程的调查问卷显示: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得到了很大的提升,从之前调查中感觉课程枯燥、难懂到现在普遍觉得课程开设得有意义,并主动搜集资料学习。

(2)在考研志愿填报中,开展课程思政教学以来,2019年、2020年和2021年辽宁工程技术大学测绘学院研究生 “卫星定位与导航”方向的填报人数分别为38人、45人和51人,与2018年的23人相比,分别提高了65%、96%和113%,呈逐步上升趋势。

(3)教学团队参加了辽宁工程技术2020年度和2021年度校级课程思政优秀教学案例设计比赛,获一等奖3项,二等奖2项。教学团队拟对案例进一步完善,参加辽宁省课程思政教学案例设计比赛。

4 结语

测绘类专业“导航学”课程是一门融合多项导航技术、学习难度较大的课程,如何在专业知识传授中挖掘并融入课程思政元素是教学团队一直积极探索的问题。笔者结合测绘类专业的特点,将 “热爱祖国、忠诚事业、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的测绘精神进行分解和升华,通过真实的历史、人物等故事内容,融入“导航学”课程思政教学,在专业知识的传授中引起学生思想上的共鸣,激发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在未来的教学实践中,笔者将继续对课程思政教学案例进行完善,深入挖掘更多专业知识教学背后的思政元素,并应用到其他课程教学中,让课程思政贯穿教学全过程。

猜你喜欢

测绘案例思政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案例4 奔跑吧,少年!
浙江省第一测绘院
思政课“需求侧”
工程测绘中GNSS测绘技术的应用
随机变量分布及统计案例拔高卷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04 无人机测绘应用创新受青睐
发生在你我身边的那些治超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