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地方大学应用型化学类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探究

2023-10-07夏其英马登学王爱香刘国魁李云志韦瑶瑶冷霞周广丽

大学化学 2023年8期
关键词:应用型育人考核

夏其英,马登学,王爱香,刘国魁,李云志,韦瑶瑶,冷霞,周广丽

1 临沂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山东 临沂 276000

2 临沂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山东 临沂 276000

地方高校培养应用型人才是国家人才培养战略调整的重要举措,是教育在社会发展中转变方式、调整结构的必然选择,是时代发展赋予地方高校的新使命。为确保人才培养结构与质量能更好地适应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的要求,近年来,各地方高校对应用人才培养体系进行了探索与实践[1–9],但目前仍然存在人才培养目标与地方经济发展需求不相适应、学生应用能力的培养缺乏有效措施和合理的考核评价机制、专业教育和人文教育结合不紧密、产学融合不够深入等问题。人才培养究竟该如何更好地对接现实发展的需要,这是对地方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机制的创新提出的迫切要求。临沂大学化学化工学院进行了一系列改革探究,构建了应用型化学类人才“四位一体”的培养模式,优化了课程结构与课外活动体系、改进了教学方法和活动形式、拓展了教学资源和途径、突出了创新创业与应用能力培养,取得了良好效果。

1 构建四位一体模式 重置课程结构体系

人才培养方案是人才培养的总体蓝图,我们经过对地方经济发展的需求和应用型化学类人才供给关系进行充分调研,重置了人才培养方案,构建了“以立德树人为先导、以师资队伍为基础、以实践平台为依托、以科技项目为驱动”四位一体的应用型化学类人才培养体系(图1),坚持知识、能力、素质综合协调发展,注重专业教育与通识教育相结合、创新理论与创业实践相结合、科学精神与人文素养相结合,鼓励跨专业、跨学科选课,优化学生的思品修养、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使道德、专业、文化、心理素养整体全面发展。

图1 目标导向的化学类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

课程是实施培养方案和教学计划的核心,是实现教育目标的基本保证。为确保以上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要在课程结构体系改革上下功夫,形成适用于地方大学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课程结构体系。

应用型人才是能将专业知识和技能应用于所从事的专业社会实践的人才,设置的专业理论课程和实践课程要适应行业、产业、企业需求。我们认为,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课程体系改革,要重视职业道德、专业核心能力、实践能力、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在课程设置上关注学校与行业企业的结合、教研与产学的结合、学生个体与文化的结合;并正确处理好课程共性和特性、通识和专业、必修和选修、理论和实践、课内和课外的关系。培养应用型人才以服务发展需求为导向,牢固树立服务地方的理念,提倡学生与社会互惠、学习与服务并重。

为此,我们构建了“公共必修课+通识选修课+学科基础课+化学核心课程+专业选修课+创新创业实践”依次递进、有机衔接的以学生为中心的课程体系。在通识选修课中设置创新创业模块,专业课程中加强了创新实验实践教学,提高了实践课程学分比例,增加了思政教育的目标要求,每门专业课分配一定课时用于讲授前沿理论、新技术、新工艺、新方法等,将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培养与专业知识和技能学习相互融合。增强了学生学习动机,加深了学生对课程的理解。

2 优化专业师资结构 打造“双师双能”队伍

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取决于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师资队伍建设,所以,教师队伍结构的优化、应用型师资的建设、教师的实践技能和产教融合教学能力变得极为重要。我们引育并举,着力打造“双师双能型”教师团队,主要采取了三项措施:一是加强师资引进。实施沂蒙学者人才工程,积极引进、聘请行业专才、企业优秀人才担任专兼职教师;二是提升教师应用实践能力。实施青年人才培训工程,鼓励教师参加实践培训,到企业挂职锻炼,依托学院理事会单位,与企业共建“双师双能型”教师培养培训基地,建立学校和行业企业“双师双能型”教师联合培养机制;三是优化评价机制。通过教学评价、绩效考核、职称评聘等制度激励教师提升实践能力,构建基于教师专业教学能力水平、实践工作经历、创新创业经历、为企业开展技术服务业绩等多维度考核的双师评价体系和双师认定标准,对参与各类培训和进入企业实践锻炼的教师每年发放一定的津贴,对积极参与企业技术开发、项目研究以及员工培训且表现突出的教师给予物质和精神两方面的奖励,对“双师双能型”教师在晋升职称和评优评奖时赋予他们优先权。

3 完善产教融合模式 强化分层实践训练

“双师双能型”教师应聘化工企业顾问,不仅可以用理论指导生产,而且可将化工生产中的难题转化为设计性实验项目和创新创业训练项目带回实验室训练学生,学生纷纷加入到企业服务团队中,形成了科学教育–课题研究–工业生产三位一体的循环育人机制;有的教师将自己主持或参与的横向科研课题设计成创新实验大赛项目、互联网+创新创业项目等,指导学生参加各种学科竞赛和科技创新大赛,形成了以科技项目为驱动的产教深度融合的教学模式(图2)。

图2 以项目为驱动的应用实践能力培养实施途径

应用型人才是能熟练掌握社会生产或社会活动一线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主要从事一线生产的技术或专业人才,应用型人才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的培养是提高培养质量的必要举措,我们紧紧围绕“应用”“实践”来展开教学,建立了“认知实践、提高实践、综合实践、应用实践”四层次实验实践教学体系,以学科平台、实验教学中心、实习基地等为依托,实施分层次实验实训教学(图3),六类不同的学科平台承担不同的实践教学任务,逐层递进开展12类实践教学活动。认知实践从大一上学期开始,主要包括基础化学实验和到企业的初步见习。提高实践从大二上学期开始,包括物理化学实验、仪器分析实验和部分开放实验。综合实践从大三下学期开始,包括综合化学实验和课程实习。应用实践主要在二、三、四年级开展[10],包括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各类学科竞赛、社团活动、社会实践、毕业实习、毕业论文(设计)、参与教师的科研课题等,学生也可以选择自己感兴趣的生产生活问题开展实验研究。为此,学院专门建立了创新创业实验室,自2011年开始设置“自主研究项目基金”,2013年开始设置“创新创业能力训练计划项目”,鼓励学生进行创新实验实践研究,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综合实践能力。

图3 以学科平台为依托的分层次实验实践教学体系

产教融合、项目驱动、重视实践、强化训练等一系列教改措施取得了较好成绩和成果;教师项目转化选修拓展课程36门、出版教材10余部;学院与23家企业建立了产学研合作关系,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为企业解决技术难题20多次,与企业共同完成课题12项,学生动手能力、实践能力、解决实践生产问题的能力大大加强,部分学生被工厂聘为助理工程师,学生每年完成国家级、省级、校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约100余人次;参加“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实验技能大赛、化工设计大赛、化学实验创新大赛、教学设计大赛等400余人次。

4 完善考核评价机制 保障乐教好学效果

对应用型人才的考核、评价更应侧重技能的掌握和技术的应用,使人才培养质量标准更好地对接社会需求。我们构建了以应用能力为核心、过程性考核为主的考核和评价体系,如图4所示。学校和学院还制定了多种激励制度,保障教师全心投入。首先学校将指导学生创新创业项目和竞赛等指标纳入年度目标责任书中;其次对于教师的考核评价和职称评定,育人成果是必要条件;最后,对学生来说,修满4个创新创业学分方可毕业,多修的学分可以置换选修课学分,学院每年设立创新创业奖学金100余项。

图4 以应用能力为核心的人才培养考核和评价体系

在教师评价制度上,采用教师自评、领导评价、教师互评、学生评价的多元化主体评价体系,把培养学生成才作为首要考核内容。不仅仅把教学课时量作为教师晋升职称的标准,还重点考核教师的创新创业教育效果。对于指导教师不以论文多少、科研经费多少作为唯一的考核标准,考核的重点是教师是否全身心地投入到应用人才培养之中,比如指导学生时间的保障、学生应用能力的提升以及指导学生获得的各类成果等。要求教授给本科生上课,让教师以教学为责,以教学为乐,以教学为荣。在教师职称评聘时育人成果是必要条件,任现职期间必须有指导学生参加各类创新创业大赛、申请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等成果,同时提高优秀教师的岗位津贴,从而让教师“有热情”“有水平”“肯投入”。

对于参加“创新创业计划”的学生实施“柔性评估”与“奖励优秀”相结合的考核机制。在考试制度上,改革传统的考试模式,不单纯考查知识的掌握程度,更注重考查学生的实践能力。考核侧重过程性、个性化,充分强调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体现出来的发展潜力,高度重视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对于获得科技创新奖项的学生给予适当的物质奖励。设立专项基金,吸引更多的学生参与到科技活动中。

5 坚持立德树人理念,实现全程全员育人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为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合到所有专业课程的教学中,制定了思政育人培养目标和毕业要求,构建了“思政课程+课程思政”协同育人体系,构建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新格局,坚持知识传授、思维锻炼和价值引领三位一体,深入挖掘专业课中的思政元素、精选思政教学案例、设计思政问题,取得了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的育人成效,改善了高校偏重知识传授、忽视价值引领的倾向。教学中灵活运用研讨式教学、案例教学、项目学习、翻转课堂、文献查阅、社会调研、角色扮演等方式,让学生主动参与到课堂教学中,在情境中学、在做中学、在讨论中学,促进学生将所学、所感、所悟内化于心。充分利用第二课堂,组织多种主题的思政和社团活动,弘扬沂蒙精神,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高学生政治、思想和道德修养,将立德树人做到实处。

6 结语

综上所述,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涉及教学改革的方方面面,注重企业行业对人才的需求,注重人才培养与经济发展及产业的迭代升级,从出口向回找,不断改进合理有效的培养体系,改进师资队伍结构和教学方法,逐渐走向与当前社会的共生共创、共享共赢。

猜你喜欢

应用型育人考核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关于应用型复合人才培养的教学模式探讨
“5-2-1”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索实践
内部考核
创新完善机制 做实做优考核
第8讲 “应用型问题”复习精讲
公立医院 如何考核?
基于应用型的成本会计教学改革
家庭年终考核